作者:御炎
陈耀一愣,张开嘴巴,似乎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是没能说出口。
“陛下,我……我没有……”
“有没有,你自己心里清楚,我只说我看到的,当年的你,意气风发,而现在的你,怎么就暮气沉沉了呢?”
刘备走下高台,走到了陈耀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是皇帝,也是你的老师,我期待你,也关注着你,我不希望你因为一些无耻之人就怀疑自己的正确道路,诸葛亮说的是对的,你坚持你自己的正确的道路,和道路上遇到的那些无耻之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无耻之人到处都是,并不是因为你选择了这条路才遇到了他们,你不选择,一样会遇到他们,我当年在雒阳,一样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我没有回避,没有畏缩,如果我回避了,那么今日就不会有这个做皇帝的我。
既然一样都会遇到,为什么要去走错误的道路,而不去走正确的道路?正确的道路难走,会遇到很多挫折,这才刚开始,你就要放弃吗?当初你毕业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对我说的。”
陈耀低下头,不敢直视刘备的眼睛。
“陛下,臣让您失望了……”
“别让自己失望,别让当年的你看不起现在的你,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备叹息道:“我让你来内阁,是为了锤炼你,我很看好你的才能,但是你的心也要强大起来,否则,你驾驭不住你的这份才能,它会害了你,它会让你堕入无底深渊。”
陈耀抬起头。
“陛下,我……”
“回去好好想想,想不通,就看看诸葛亮。”
刘备微笑道:“在这件事情上,或许你需要反过来学习他,有没有才能是一回事,能否驾驭自己的才能去做正确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诸葛亮有自信,而你呢?你的自信呢?”
对于刘备的询问,陈耀像是遭受了一次精神上的鞭笞,他走在回去的道路上,不断地回忆着刘备对他说的话。
难道,我真的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理想,变得暮气沉沉了吗?
曾几何时,他是凉州州学那一年度毕业生的第一名,他出身贫寒,所幸得到刘备政策的照顾,八岁入学,十七岁成功通过结业考试毕业了,期间受到了州学的很多照顾,吃饭问题也都是在州学解决的。
若非州学给他解决了吃饭问题,他根本不可能在州学学习那么久,学到成才——当然,每到农忙时节就必须要回家帮助干农活也是他拖了九年才得以毕业的主要原因。
但是很幸运的是,他有读书的天赋,得到了刘备的照顾,最终还是顶住重重阻力,成功毕业,然后在凉州开始了官吏生涯。
刘备为他赐名“耀”,希望他的人生闪耀夺目,让所有人都不会忘记他所带来的光辉。
在刘备登上权力顶峰的时代,他从农庄代表做起,先后在县府、郡府和州府做过吏员,之后又独自担当县令,做出了一些成绩,于贞观五年被刘备调入雒阳,出任内阁阁官。
他可以说是完整经历了刘备从崛起到登上顶峰的全过程,一直都在刘备的政策照顾下得以成长,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幸运,所以也下定决心要回报刘备的恩德,要用自己的全部为刘氏江山添砖加瓦。
但是进入官途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之前所想的世界和实际上的世界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的世界很肮脏,就算在刘备麾下,也有很多厚颜无耻的小人。
他对这些小人很不爽,与他们斗争,但是小人太多,他没有背景,就被小人联合起来排挤,小人无法中伤他,就用各种方式让他办不成事情。
他全力反击,艰难升迁,可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发现小人扎堆存在。
于是他愤怒了,他找到小人的把柄,状告小人,小人被抓起来了,惩处了,但是同僚又开始对他敬而远之,不愿与他亲近。
上司冷遇他,同僚孤立他,没人找他的麻烦,但是也没有人和他站在一起,在官署内,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我做错了吗?
他开始怀疑自己。
后来,他生前为县令,自己做一地行政长官,将自己的理想全盘倾注,地方上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但是很快,他就遭到了御史台的调查。
原因是有人举报他贪墨。
经过调查,他是清白的。
没过多久,御史台又来人了,原因是有人举报他在与邻县的联合水利工程行动中贪墨。
经过调查,他还是清白的。
他很生气,询问是谁举报的他,御史台官员却闭口不言,不向他透露任何消息。
直到后来,一个担任县令的他曾经的同学实在是看不过去,私下里告诉他,他所在的那个郡的郡太守看他不爽,于是各种找借口恶心他。
郡太守知道他没有问题,但是就是想找他麻烦,恶心他,给他穿小鞋,于是各种指使郡中官员想方设法给他上套。
你自身节操够硬?
没有关系,恶心也要恶心死你。
而这个郡太守之所以如此难为他,就是因为郡太守的侄子被他举报,被判了刑,全家流放了。
他怒不可遏,上表参奏自己的上司,认为他公报私仇,德行有亏,不配为一地郡太守。
御史台来人调查,这个郡太守同样没有什么问题,为官清廉,恪尽职守,就是因为看陈耀不爽,所以各种操作恶心他,不给他好日子过。
御史台很生气,认为这个郡太守公报私仇,影响御史台办公,触犯罪责,于是上表参奏这个郡太守。
后来这个郡太守被贬到了敦煌郡,降职为县令。
陈耀没有受到处罚,但是没多久,那个曾经给他通风报信的同学被查出来有贪墨的情况,被罢官夺职,服苦役去了。
陈耀大为惊讶的同时,也陷入了相当程度的精神内耗之中。
为什么我做了正确的事情,却举步维艰?
为什么我身边全都是这样的虫豸?
为什么有人帮我,却被我连累?
他开始动摇,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
尽管此后不久,他就被一纸调令调到了雒阳出任内阁阁官,但是他心中的迷茫和疑惑并未得到解除,在内阁工作的日子里,除了疲劳,就是迷茫,在经历了很多中央部门内部的争斗之后,疑惑更深,更加动摇。
直到他遇到了诸葛亮。
这个优秀的第一名。
这个有着聪明的脑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参透了从学生到官吏之间身份转变奥秘的天才。
这个愿意放下自尊心、接受斥责并且及时改正错误且学习能力超强的甚至有点厚脸皮的天才。
这个愿意帮助同僚解除疑惑、并且掌握同样学习窍门的善良之人。
第八百八十二章 那一缕微光
平心而论,陈耀觉得自己是没有诸葛亮那么优秀的。
至少他最开始做官观政的时候,是没有很快完成从学生到官吏的思维模式转变的,还没有及时的参透这两者之间的奥秘,傻愣愣等着上司喂饭给他吃。
上司不是老师,没有教授他什么东西的义务,朝廷也不是州学那样的慈善组织,是给他发俸禄的正儿八经的强力组织,是要他的办事能力,而不是学府。
这一点,他花了两个月才参透,三个月之后,只是勉勉强强够到了官吏的边缘。
他在州学学习的很不错,以农民之身在毕业考试之中考取第一名,这样的成就让他相当骄傲,为自己自豪,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所以在为官的起步阶段,被上司怒斥成一事无成废物的时候,他强烈的自尊心几乎让他和上司打了起来,他甚至想要在上司返回家中的路上给他套上麻袋,狠狠的揍一顿。
幸好他忍住了,观察了其他人的行动,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强行忍耐着性子,走完了三个月的观政期。
而诸葛亮完成这个转变,只用了三天。
甚至在斥责他的时候,陈耀看不到诸葛亮那个身为三十万人里面第一名的强烈的自尊心,他看不到诸葛亮对他的怨恨、想要揍他一顿的冲动。
他越是生气,诸葛亮越是恭敬,低头等着他发脾气结束,再赔礼道歉,默默退开。
等他某些时候心情还不错的时候,诸葛亮又凑上来端茶递水,然后再问一些之前同样的问题。
那一瞬间,陈耀甚至觉得对诸葛亮有一丝丝的愧疚。
于是帮他回答了疑惑。
诸葛亮很高兴,大礼参拜,向他表示感谢。
此之后,诸葛亮再也没有触碰过他的禁忌,只是有些时候他就是不爽,看谁都不爽,明明诸葛亮没有任何错误,他硬是要指着诸葛亮斥责一顿。
诸葛亮也没有任何不悦的情绪,站在那边低着头任他斥责,然后默默退下,一言不发。
于是等他气消了,心中的愧疚感反而更强,等诸葛亮下次来询问问题的时候,他也不好意思不回答,便给诸葛亮解答了不少困惑。
有些时候甚至愿意把自己好几年积累下来的为官经验都告诉诸葛亮一些。
每当此时,诸葛亮都会瞪大了眼睛仔细听讲,讲解的同时,陈耀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己多年积攒的学识被诸葛亮轻而易举就大口吮吸而走的错觉……
这是错觉对吧?
除了这种感觉之外,他越看诸葛亮,就忍不住的想到如果当年的自己也有如此这般的意识,该有多好呢?
如果当年的自己没有那么强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学生和官员之间完全不同的两种身份和生存方式,是否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机会?
他看着诸葛亮,忍不住的便幻想起了当初的另一条时间线上的自己。
他,真的很优秀。
站在内阁官署门口,陈耀往里看,看到了诸葛亮正和他的五个队友有说有笑的往外走。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的,看到诸葛亮的那一瞬间,陈耀似乎看到了他正在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而他的五个队友则像是点满了驱光性的生物一样,围绕在诸葛亮身边,贪婪的迷恋着他身边的光芒。
这个六人小组,已经确定了诸葛亮为首的格局了,而且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
如果说当初的自己也能有如此这般的合作意识,会不会也有比现在更多的朋友能与自己站在一起呢?
诸葛亮的优点,除了他自身之外,是不是也因为他更善于交朋友、团结他人呢?
陈耀愣愣的站在官署门口,看着年轻的诸葛亮,心中百转千回,思绪万千。
此时此刻,诸葛亮和五位队友正在兴致勃勃的谈论他们今天的收获、并且进行经验交流。
他们自打从诸葛亮这边学到了东西之后,诸葛亮也和他们做了约定,每天下班的时候,他们都要一起回去,并且在路上交流各自今天所学到的东西。
不管是从陈耀还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东西、学到的知识,哪怕只是皇宫传出来的一些八卦,他们都应该互通有无,互相告知,然后大家一起参详。
有什么知识,大家一起学习,有什么八卦,大家一起分享,有什么困惑,大家一起提出来,然后记住,有机会就通过各自的本领去询问,然后再进行分享。
诸葛亮说,一个人学习的速度是有限的,但是六个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需要的时间说不定会更短,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请教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而这个时候,团体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你的问题我帮你询问到了,明天我的问题你又能帮我询问到,这样一来,咱们的学习效率不就同时翻倍了吗?
两个人尚且如此,六个人呢?
诸葛亮的建议得到了其余五人的一致好评,大家都非常赞同这个策略,于是立刻决定实施,今天一整天,他们抓住机会,从各大渠道解决了一共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能给六个人带来很明显的进步和改观。
说实在的,李维和张云等人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如此清晰的进步和如此开心的知识的学习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为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们从最开始的兴致勃勃变得兴致缺缺,难以主动学习、精进学业,但是自从和诸葛亮合作之后,学习知识忽然变成了一件很有意义且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快乐的事情。
在诸葛亮的解释下,他们明白了,当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他们没有掌握到需要的知识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做官的,但是当这个知识掌握了,他们就朝着合格官员的身份大踏步的迈进了。
这如何不是一件好事呢?
做官,也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增长见识,而这个过程,因为诸葛亮的建议与合作的形式,使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每一天他们都能清晰的感受到进步,且求知的欲望也逐渐开始膨胀。
他们很难想象从州学毕业之后,还能感受到如此之多的求知的欲望。
甚至于被斥责、被指使跑来跑去都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两件事情都成为了学习面前的阻碍,跨过这个阻碍,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
每天晚上互相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接着第二天就会用上新学到的知识,无论是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全都用上。
看着清晰的改变,看着越发熟练和适应内阁环境的自己,他们真的觉得很快乐,非常快乐。
因为交谈的太愉快了,他们甚至没有提前看到站在内阁府门口的陈耀。
直到陈耀出言喊住了他们,他们才意识到陈耀就站在面前,看着陈耀的面色,他们感觉可能又要被喊住斥责一顿,或者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做了。
不过无所谓,加班已经习惯了,被斥责也已经习惯了,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用求知的态度去面对,就一定能学到一些东西。
正如诸葛亮所说的——厚脸皮也是官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被斥责了,被惩罚了,成为了显眼包,无所谓,那就当作是厚脸皮的修炼科目,什么时候被斥责被惩罚也无法动摇心智了,就说明大家的厚脸皮已经修炼成功了。
谁说厚脸皮不重要的?
很重要的好不好?
于是六人集体站定,坦然准备接受来自陈耀的疾风暴雨。
不过陈耀似乎没有打算对他们展开什么疾风暴雨式的打击。
“你们方才,在交谈什么?我好像听到你们在交谈一些关于政务上的事情,是真的吗?”
诸葛亮站了出来,点了点头。
“是的,陈阁官,我们正在交流今天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学习。”
陈耀点了点头。
“你们是约定好了?”
“是的,我们约定好了,六人一同学习,一同进步,有什么不懂的,互通有无,谁有机会就去询问,得到的答案,六个人一同分享。”
上一篇:三国:八百大雪龙骑,吓退刘备!
下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