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311章

作者:御炎

双方爆发激战,在范阳县城以西的平原上激烈交锋,最后麴义和颜良抵抗不住李傕、郭汜的猛攻,不得已退却。

不过他们虽然退却,军队却在麴义的指挥下颇有章法的退却,保持了战斗态势,李傕和郭汜想要进一步摧毁这支军队,没能成功。

第一回合交锋,双方勉强算打了个平手,但是麴义却意识到董卓的援兵是一个重大变量,一旦他们和城内的军队同时进攻,情况将非常不妙。

于是麴义决定和颜良分头行动,他带兵对抗董卓,颜良带兵继续围困范阳县城,不让城内军队轻易出战,同时向袁绍通报此事,以期获得袁绍的兵力支持,争取在范阳县挡住董卓,寻机击破之。

董卓这边也比较着急,想要尽快击破麴义和颜良,救下范阳县,然后去涿县联合公孙瓒收拾袁绍,所以李傕和郭汜没能顺利击破袁绍军队的事情让董卓感到不满,于是决定亲自出击。

这一回,董卓全力出击了,动用全部的突骑,还亲自领兵冲击,以此激励士气。

面对董卓的全力出击,麴义没有乱了阵脚,而是以自己的私兵部曲为骨干,部下了防御反击军阵,在军阵内设下大量的强弩,全军能用到的强弩都被他用上了。

董卓的突骑冲到近前,他一声令下,箭如雨下,对董卓的突骑发起猛烈反击,同时军阵内的长矛手也果断出击,攻击近在咫尺的突骑。

不得不说,这一击确实给董卓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董卓的突骑也不是易与之辈,那也是相当悍勇的存在,经过一阵箭雨的洗礼之后,虽然有很大的损失,却依然死战于阵前。

李傕与郭汜都是相当悍勇的将领,他们率领亲兵冲击麴义的军阵,连番苦战,浴血厮杀,始终不曾退却,给麴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麴义投入了几乎所有的私兵部曲用于对抗董卓的突骑,董卓也蒙受很大的损失,却死战不退,一定要击溃麴义,麴义死扛很久,终于抵抗不住,下令后方弓弩手持续放箭,掩护主力撤军。

上一次麴义成功撤退了,这一次董卓学到了,下令前军死死缠住麴义,不让他们逃跑,哪怕是以命换命都要坚持作战,绝不退却。

这一招可算是把麴义给缠住了,他没想到董卓作战居然如此悍不畏死,他的军队也如此的疯狂,这样打下去,最先吃不消的绝对是他,因为董卓的兵力比他多。

无奈之下,他只能向颜良求援,让颜良赶快带兵来帮助他撤退,结果颜良现在正在被城内疯狂出击的田楷、严纲所部纠缠,打得非常激烈,根本抽不开身支援麴义。

袁绍的援兵还不见踪影,麴义这边终于支撑不住,在并州突骑的反复冲击之下,军阵崩溃,麴义只能在少数亲卫的保护下逃跑,也来不及策应颜良,直接往涿县方向奔逃了。

麴义逃跑之后,他的军队还坚持战斗了一会儿,然后崩溃。

董卓花了很大代价击溃了麴义的军队,几乎全歼了他们,随后引兵向范阳县城下,将这里还没搞清楚状况的颜良来了个前后夹攻,直接给打崩掉了。

颜良本人在懵逼的状态下遭到了李傕和郭汜的两面围攻,两人都带着亲兵护卫冲击颜良本阵,颜良和他的卫兵拼命战斗,左冲右突,始终不能突出包围圈。

最后,颜良身边的亲兵全部战死,颜良本人也在刺伤了李傕的同时,被身后的郭汜杀死。

颜良所部全军覆没,范阳县城的围困遂被解除。

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绍你不是人

田楷和严纲所担忧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他们感谢了董卓的仗义相助,将城内的存粮和酒肉拿出来感谢董卓,请他们吃喝。

董卓则率部在范阳城下休整了一日,打扫了战场,清点了战果和损失,随后,董卓和田楷严纲合兵一处,一起向涿县城进发。

他们来不及商议什么事情,董卓更是急着立功,所以没说什么,就领兵向涿县方向靠拢,想要和公孙瓒联手击破袁绍。

麴义用很快的速度逃到了涿县城下,惊讶地发现袁绍派遣的援军居然还没有出发,顿时感到很无奈,而袁绍得知麴义战败的消息,大为恼火,痛斥麴义无能,要将麴义斩首。

袁绍身边的谋士部将赶快劝说袁绍不要生气,临阵斩将不是好事,于是袁绍给了麴义一次机会,让麴义带着本将派遣出去的援军一起出发,去击败董卓,重新攻取范阳城。

对此,麴义感到无奈,并且建议袁绍不要分兵攻打范阳,现在董卓带领突骑前来支援,野战的话,袁绍的军队会落入下风。

不如依靠这里兵多将广且拥有比较好的防御设施的优势,将董卓的兵马吸引到这里来,依托大营进行防御作战,打消董卓在突骑上的优势,然后再寻机消灭董卓。

麴义的这个建议让袁绍认为麴义贪生怕死,并且会让他的军队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之中,很生气。

但是麴义的建议却得到了田丰的支持,田丰也认为眼下分兵不是好的办法,且面对并州突骑,袁绍的军队的确有不足。

袁绍很相信田丰,田丰这样说,他也不好反驳,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麴义戴罪立功,独守面对董卓等人进攻的大营,专门负责防御,不得有失,如果有失,定斩不饶。

麴义于是讨回了一条性命,心有戚戚,带着一万军队建设大营,设下各种对付骑兵的专业用具,然后等着董卓的大军抵达。

同时,面对袁绍的全力进攻,公孙瓒也全力反击,袁绍对涿县城的进攻始终不能顺利进行,眼看着局势就要变得糟糕了。

然而此时此刻,鲜卑人和乌桓人却取得了胜利。

他们在辽西郡、右北平郡和广阳郡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董卓援军抵达的档口,渔阳郡的官军抵抗也失败了。

渔阳郡守饶斌伤重而死,部将死守县城,除却郡治所之外,其他地方已经无法顾及。

幽州局势进一步恶化,当其时,鲜卑人主要在右北平郡、渔阳郡和广阳郡肆虐,而乌桓人主要在辽西郡和辽东郡、辽东属国等地肆虐。

目前,辽东走廊上,只有辽东郡守公孙度还在率领军队和乌桓人战斗,还没有被击败,甚至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辽东郡往西,涿郡往东,已经是鲜卑人和乌桓人肆虐的“乐土”了。

于是按照之前的约定,鲜卑大人素利、弥加在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劫掠了大批财物、人口获得享受之后,对袁绍的“努力”很是满意,于是亲自带人向涿郡方向前进,开始支援袁绍,顺便沿途劫掠。

十二月初八日,董卓领兵抵达了涿县以南,在这里对上了麴义统领的南部大营,为了羞辱、威慑麴义,董卓把颜良的头颅送给了麴义,麴义看后很惊讶,也感到很惋惜,但是并没有任何意志上的动摇。

野战打不过,但是打防御作战,他有信心。

对于这场防御作战,麴义做了很多准备,挖掘了很多陷坑,准备了很多拒马和弓弩手,他相信董卓若想通过这些障碍物,需要把血流干,把命搭上。

并州突骑面对他的绝对防御,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事实也差不多,面对刺猬一般的绝对防御,擅长野战的董卓所部有些为难,倒是公孙瓒麾下的田楷、严纲所部使用一些攻城器械发起进攻,对麴义造成了一些威胁。

但是整体来说,进展缓慢,仗打得比较艰难。

十二月初九日,三万鲜卑骑兵在素利和弥加的带领下抵达了涿郡,按照约定前来支援袁绍,袁绍大喜过望,亲自接见了素利和弥加,然后将董卓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公孙瓒躲在乌龟壳子里不出来,但是董卓却在外头,如果他们可以出手击溃董卓,袁绍会非常高兴的。

素利和弥加笑着点头答应,但是他们还有一些小小的要求。

他们想要上谷郡和代郡。

原先的约定还不太够,他们还想要更肥沃的土地和更多的奴隶。

袁绍对此有些不满,田丰对此也有些不满,表示他们这是坐地起价得寸进尺,对未来的合作没有好处。

但是素利和弥加的威胁更加现实。

“听说雒阳的大将军刘备正在率军北上,如果我们现在离开的话,一定不会有事,大不了什么都不要了,但是您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危险,不是吗?”

“两个郡,和整个天下,您觉得哪一个更有价值呢?”

素利和弥加显然是做了功课的,对汉帝国目前的局势绝对不是两眼一抹瞎的,又坏,又狡猾,就往袁绍的弱点上撕咬。

袁绍很气愤,但是没办法,这两人说的确实是他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无可奈何之下,袁绍只能答应这个条件,把代郡和上谷郡放弃掉,交给素利和弥加内部分割去,爱怎么分就怎么分,反正和他没关系了。

素利和弥加的条件得到了满足,那么没什么说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点基础的职业道德他们还是有的,随后便出兵南下,去找董卓的麻烦。

董卓正在和麴义激情对线,忽然接到战报,说有庞大的鲜卑人骑兵正在快速南下,数量之大,远远超过他的军队数量。

这个消息让董卓非常惊讶,他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兵马数量,想了想万一鲜卑人抵达之后他该怎么作战,以及能否继续坚持作战的可能性,想了想,他决定撤退。

此前数日,他得到了刘备方面的消息,说刘备正带领五万大军北上,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抵达,希望幽州作战的军队继续坚持,不要放弃,他一定会来。

对付鲜卑人,刘备是绝对的专家,这一点汉人都知道。

于是董卓不再犹豫,和田楷、严纲商定,快速退兵回到范阳县城,依托范阳县城的防御,坚持防守,拒绝和鲜卑人野战,以此争取等到刘备抵达。

田楷和严纲没有意见,于是大家趁夜快速撤军,还在坚持防御的麴义没有察觉,第二天一早发现董卓撤军的时候,已经晚了。

其实也就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差,鲜卑骑兵抵达了麴义的防守大营,得知董卓已经撤退,素利和弥加狠狠地嘲笑了董卓,更加轻视汉军的力量,然后继续率军南下,追击董卓。

说实话,这一路打下来,素利和弥加是很爽的。

各种烧杀抢掠,获得大量的财物和奴隶,他们的资产扩充了十好几倍,部下大头兵也能分到一杯羹,整个部落的财富都急剧的膨胀起来,这一战之后,他们能过很长时间的好日子。

但是进入涿郡地头之后,他们就有点不爽了,因为涿郡已经被袁绍的军队搜刮了一遍了,已经等于是一片白地了。

在搜刮和坑害百姓这件事情上,袁绍所部的专业技能还是要超过鲜卑人的专业技能的,鲜卑人到底是外人,一些弯弯绕是不明白的,刮地皮这种技能,还是自己人更强一点。

所以鲜卑人有心一边进军一边剽掠,却没有什么可以剽掠的,只能一边骂袁绍不是个人,一边闷头南下追击董卓。

好不容易追到了,董卓已经带人退入了范阳城内,开始据城防守,鲜卑人无法发挥骑兵优势,只能一边围城攻打,一边还不忘派人南下进入冀州继续剽掠。

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吧?

于是中山国、河间国北部地区都遭到了鲜卑骑兵的剽掠,一批鲜卑骑兵侵入当地。

幸好当地人多有准备,听说幽州大乱之后就结寨自守,小心翼翼,没有重蹈幽州人的覆辙。

鲜卑骑兵的劫掠计划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果,本身在范阳县的战斗也没有获得成功,被董卓打了坚决的防守反击作战,损失了一些人马。

不过这种情况到十二月十二日左右就结束了。

因为刘备大军紧赶慢赶着,就抵达了。

第五百六十章 今年的冬天,会很冷

封死了邺城之后,整个冀州实际上已经没有可以阻挡刘备的力量了。

虽然袁绍在冀州的领导权已经确立了,但是他统治时日尚短,来不及发布政令到每个地方,甚至于一些距离魏郡比较远的地方小县还从未接到来自于袁绍的政令。

十郡国的地方主官现在都是袁绍的人,都是袁绍的死忠、参与到之前宦官产业大清洗当中的人。

他们要么在魏郡和袁绍的军队里做事,要么在地方上做十郡国的主官,不愿意配合袁绍的主官不是被他害死,就是弃官逃跑。

所以刘备一路北上,因为恐惧被清算而决定抵抗的主官是有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用,因为他们能动用的力量和兵马很少,魏郡太守就被刘备擒杀了,接着赵国相、巨鹿郡守也被刘备擒杀了。

他们根本没有兵力能对抗刘备的进攻,万兵驱驰的原理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数投靠袁绍的主官被打败,被杀,还有很多人则看着情况不妙,脚底抹油,一溜烟就没影了。

比如袁绍任命的常山国相就弃官而逃,不知踪影。

袁绍任命的中山国相被甄氏为首的家族联合军击溃,抓住,活着献给了刘备,然后被刘备杀死。

整个冀州拨乱反正的清算工作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刘备在中山国整顿兵马,补充粮草,向北探查消息,甄氏为首的家族联合体为刘备运输粮秣物资,主动掏腰包买酒肉给士兵吃,让刘备麾下的士兵于大战之前狠狠的吃了一顿肉。

刘备也很快探查到了自己需要的消息,得知鲜卑骑兵已经南下入场,包围董卓所部于范阳城,公孙瓒则被袁绍包围于涿县城,这两座城都没有丢失,除此之外,涿郡已经完全沦陷。

而鲜卑骑兵的南下则证明幽州地方郡县主官组织的自发抵抗已经基本失败,就算还有一些零星势力自保作战,也无法抵挡大量鲜卑骑兵和乌桓骑兵的全面南下。

尤其在公孙瓒这个主要人物失职的情况下,失败更是无法避免的。

想来这一次幽州的劫难还真是凄惨。

如果自己不能在这里取得全胜,将袁绍的脑袋和乌桓人、鲜卑人的脑袋留下来,那么此次出征返回雒阳之后,一定会被有心人借此攻击,名望受损。

说到底,公孙瓒是自己任命的幽州刺史,现在出了岔子,自己想要完全逃脱责任也是很难的。

除非,他能一口气把鲜卑人和乌桓人打得血惨,再现三十万俘虏的盛况,这样一来,就能盖过“识人不明”的罪责了。

但是这就意味着要大打特打,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北伐的难度就增大了。

所以刘备无奈的叹息。

我的好兄弟啊,这么关键的时候,你怎么就那么拉跨呢?

刘备无奈,但是他也必须要去面对这个局面,面对三万多的鲜卑骑兵,还有五万左右袁绍的军队,一共八万多的敌军,与他、董卓和公孙瓒的军队数量几乎持平,相差无几。

而刘虞、桥瑁和牛辅的军队要么不能动,要么还在南边,短时间内难以北上,不能成为即战力。

所以,必须要趁着袁绍还在被公孙瓒拖住的时候,和董卓联手,把鲜卑骑兵一口吃掉。

理清思绪之后,刘备就不再掩藏自己心中的恶意了。

这群鲜卑人,实在是有点太嚣张、太认不清局势了。

难道当年那两个大部落的覆灭还不能给他们提个醒儿?

还是说他们不知道雒阳朝廷的实际话事人现在是自己?

看来很久没有北伐,很久没有筑京观,以至于他们都忘却了自己曾经给他们带去的恐惧,重新飘了起来。

这好吗?

这不好。

刘备冷着脸,下令军队迅速北上,准备着这些鲜卑人带去他们可能已经忘却的“寒潮”。

今年的冬天,会很冷。

素利和弥加并非不知道刘备已经来援的消息,哨探很快就把刘备大军抵达的消息送到了,但是素利和弥加商量了一阵,觉得他们不应该害怕。

虽然刘备曾经打败过西部鲜卑,但是西部鲜卑在中部和东部的鲜卑部落看来是叛徒,是背叛王庭的叛逆,他们内部的矛盾也是很大的。

刘备收拾西部鲜卑,东部鲜卑和中部鲜卑未必不高兴。

再说了,那是当年的事情,刘备指不定用了什么阴谋诡计搞偷袭,西部鲜卑那帮废物才没扛过去,现在换作他们提前有了防备,一定不会让刘备得手。

他们会让刘备在这里战败,会让汉人重新想起当年檀石槐给他们带来的恐惧,会让他们重新想起当年席卷汉帝国北部边境的鲜卑飓风。

西部鲜卑的废物们,好好看看我们的表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