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我弄不死你!
采取这样的正当手段,刘备觉得自己可以很顺利的得到很多东西,而且走的渠道都是光明正大的合乎法律法规的。
我为国家追缴税款,怎么了?我错了?
放着正道不走,便要走歪门邪道,这也是王朝末世的一个显著特色,而当这个王朝的最顶层都开始这样搞了,那说明连他们都开始不相信也不愿意遵守规则了。
规则不存在了,那么这个王朝距离彻底覆灭不远了。
这样一想,刘备就觉得多少有点感触。
刘宏知道这一点吗?
刘宏意识到了这一点吗?
我的陛下啊……
第三百八十六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随便应付了一下任岐和贾龙,刘备便下令军队整顿战场,整理俘虏,然后领兵回师了。
刘备回到成都的时候,牵招也是刚刚抵达成都一天,见到刘备的时候,牵招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
“本以为能打一场硬仗,去到巴郡的时候还听说黄巾贼把巴郡太守都给攻杀了,我还以为他们真的是很强的敌人,非常谨慎领兵前进,结果一战下来就把他们全部歼灭了……益州官军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废物啊……”
牵招大发感慨,丝毫不为自己获得一场胜利而感到欣喜,只觉得自己的小心翼翼喂了狗。
现在来成都一看刘备都把马相收拾完了,消耗时间的大头都在赶路上,更是哭笑不得了。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什么坏事。
对付这些草台班子那么的轻松,恰好证明了刘备麾下的凉州兵团已经完全脱离了草台班子的状态,进入了职业选手区,以职业的状态去对付草台班子,才能取得那么干脆彻底的胜利。
或者说,以现在凉州兵团的实力,已经可以在汉帝国绝大部分区域横着走了,能和他正面对抗的军队已然寥寥无几。
就战斗经验来看,也就只剩下雒阳的精锐北军与并州、幽州的营兵能与他相提并论。
其他地区倒也不是没有强军,要么数量少,要么不是常备军的状态。
没有专业的训练,只是兵源优秀,那也是不行的,真正优秀的强军,不仅需要优秀的兵源,也需要完善的训练,完善的组织,和长期的维持。
其后,刘备把整顿后勤的相关事情和砍伐竹子的相关任务交给了部下们去办理,让阎温和牵招牵头,组织军队和战俘们在蜀郡砍伐竹子,然后一批一批的出发,返回凉州。
对于刘备要把这些俘虏全部带回凉州的事情,高眹略有些不解,觉得这非常花钱,对于刘备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样做,恐怕不太合适。
面对高眹的疑惑,刘备叹息一声。
“生民多艰,大多数人是被裹挟着从贼的,本身并不想造反,只是没饭吃,求个活路而已,给条活路便能安分守己,诛灭首恶之后,给他们一条活路也就是了,能活着,为什么要让他们死呢?多一个人,多一份劳力,不是吗?”
高眹除了感慨一下刘备的仁厚,倒也没说别的什么,他更期待的还是刘备答应帮助他建立起来的造纸作坊。
有了造纸作坊,他就能充分利用蜀郡优越的资源,大量制造方便好用的纸张,然后将这些纸张广泛传播出去,为士人们提供更加优秀的书写工具。
到时候,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文化盛况呢?
为了处理将俘虏们带回凉州的事情,刘备在成都停留了一段时间,用军费在成都周边购买了一部分粮食用以补贴军需。
高眹和广汉太守赵瑶出于对刘备的感谢,各自支援了刘备一部分粮食。
高眹还出面为刘备联络蜀郡各大家族,利用刘备的威望和一些教育资源上的诱惑,向他们用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一部分粮食。
于是刘备成功解决了带人回凉州的粮食问题。
至于那些蜀郡内的豪强大族们,其实是非常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帮助刘备的,他们不担心刘备向他们开口,而是担心刘备不向他们开口。
刘备有所求,他们又能给予帮助,这才是建立关系的王道过程。
从高眹那边得知刘备的需求之后,一群人欣喜若狂,怀着和刘备交好的心思,用比较低的价格向刘备出售粮食,还额外赠送一批又一批的粮食,试图以此换取刘备的好感,搭上刘备的关系。
刘备在凉州的权势覆盖不到益州,但是刘备在凉州的州学和在雒阳的人脉关系是这些有志于家族发展壮大的豪族们所热烈追求的。
刘备的权势是地方性的,但是刘备的影响力已经可以依托《左氏春秋》遍及全国。
因为和凉州的一些商业往来,他们都听说过刘备在凉州做的事情,也听说过刘备在凉州集权、办设州学的事情,其中感慨凉州人可以得到刘备如此优厚待遇的并不在少数。
他们很希望可以从刘备这边撬开一些口子,哪怕只是做一介刘氏门生,对于他们的家族来说,也是一条路。
对此,刘备并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
能在益州得到一些地方上的关系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介入益州局势的方式,虽然这条路未必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有和没有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于是蜀郡各大家族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一边给刘备送礼送粮食,一边带着自家子侄前往拜访刘备。
刘备为了获得足够的物资,也打算把自己当作货物卖出个好价钱,还要争取多卖几家人,多薅几家羊毛,所以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在成都接见那些想要拜见他的人。
刘备与那些人谈笑风生,姿态亲切,于是很快便传出了刘备礼贤下士的名声。
于是更多的人想要拜见刘备,想要为自家子侄争取进入凉州州学学习的机会,为此,甚至有人从广汉郡和犍为郡赶了过来,紧赶慢赶,就为了见刘备一面,看看没有好的机会。
刘备一边怀着薅羊毛打秋风的想法,一边也怀有积攒蜀中人脉的想法,于是倒也怀着几分心思考察了一下那些被家长带来拜见自己的蜀中儿郎们,颇带着几分心思考校他们的学识和思维能力。
经过一番考察,他确定蜀中儿郎们的学术能力明显比凉州那样的学术荒漠要好的不少,但是对于中原核心区域来说,还是差了不少。
不过这不重要,既然要积攒蜀中人脉,那就要做出真正的姿态。
于是刘备经过考量之后,在蜀郡、广汉郡和犍为郡等郡所来人家中挑选了杜氏、费氏、李氏、赵氏等三十多个大中小家族的子弟收作门生,准备带着他们一起去凉州入学。
为此,好大一批落选的人家对此感到非常的遗憾和羡慕,而入选的人家则是欣喜不已,转头又给刘备赠送了更大数量的礼品和粮食。
于是,刘备顺利填平了此番出兵征伐所需要的费用,连带着十万俘虏返回凉州的费用都被这三十多个家族和其他一批冤大头家族给“报销”了相当一部分。
荀彧和韩浩等人一起在私下里算了一笔账,得出了这个结论,然后一脸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备。
刘备拿着他们的计算结果看了又看,然后忍不住的感慨。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真是个好传统,穷人都不敢穷教育,更何况是富人呢?
只要把教育问题拿捏了,就不怕富人不掏钱。
他开办的“凉州州立大学”有着官方认证的超高资质,基本上等同于官场直通车,为了搭上这辆车,凉州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益州人没理由不需要付出代价。
第三百八十七章 蜀道难!
益州人当然愿意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付出代价,哪怕这个代价很昂贵,会让他们感到肉疼,甚至是伤筋动骨。
但是如果可以搭上刘备的关系,登上那辆官场直通车,那么这个代价就是绝对值得的,甚至是超值的。
他们给刘备粮食,给刘备绢布,给刘备锦缎,给刘备珍奇异宝,给刘备五铢钱,什么都愿意给,还很愿意大量的给,超量的给。
只要刘备愿意接纳他们的子弟进入凉州州学,并且稍微给予一点特殊的关注。
这些东西他们不缺,他们有很多得到这些东西的渠道,但是刘备所掌握的东西,他们没有可以得到的渠道。
于是过来益州打一场仗,刘备几乎没怎么往里面贴钱,还为此收获了一些对于刘备来说很有价值的东西。
根本不需要往蜀中卖盐,刘备也基本上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至于往蜀中卖盐的事情,刘备决定暂且搁置,到时候和刘宏还有张让说一声就可以了,暂且不需要实操,什么时候把蜀中盐务资源掌控了,直接引进技术就可以,没必要大老远运输。
整个蜀中的日程中,刘备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蜀人对待刘备的态度是非常热情的。
硬是要说有什么不对劲的,便也只有一个家族对刘备充满了恶感。
蜀郡成都张氏,公羊春秋传承家族,因为刘备的一番努力而失去阀阅家族的地位,损失惨重的家族之一,对刘备充满恶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因为刘备现在的地位和手握的权势,以及在蜀中获得战斗胜利的威势,张氏并不敢对刘备做些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张氏失去了阀阅家族的地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蜀郡乃至整个益州,张氏依然是很有名气的大家族,也掌握大量的经济利益,拥有比较大的地方势力。
尽管如此,他们也不敢对刘备做些什么,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对于刘备这个手握重兵进入益州平定叛乱的大将军,他们很明智的退避三舍,并没有公开为难刘备。
否则他们并不能确定刘备会不会以手中的权力和兵马对他们做点什么。
哪怕只是一点点,恐怕也会让他们感到十分的难受。
而刘备之所以知道他们的恶意满满,是因为成都有传言,说张氏家族对刘备不满,私下里说了很多刘备的坏话,骂他是伪学传人什么的。
对此,刘备一笑置之,摆出一副大度的模样。
“我观人,不听言语,而看行动,口舌之快,又有何妨?古人尚且知道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我又如何能堵住他人私下里的交流呢?他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不在乎。”
时人听闻,都对刘备的胸襟表示佩服。
但是刘备可以不追究,倒是有很多和刘备成功搭上关系的、急着想要讨好他的益州本地人对张氏感到不满,派人到张氏大宅外面叫骂,给张氏整得很狼狈。
大势都在刘备这里,他们连私宅中的话语都不能保证不外传,更何况是外人的怒火呢?
对于败者,刘备并不在意。
七月初,蜀中闷热不已。
刘备差不多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该砍伐的竹子也砍得差不多了,该出发的队伍也出发的差不多了,他已经是离开蜀中的最后一批人了。
于是刘备决定告辞离开蜀中,高眹为首的一大群蜀中名流流泪相送,把刘备送出了成都城北三十里路,然后才依依不舍的看着刘备离去。
踏上归途之后,刘备想着为自己的这一次入蜀之路做一个完美的总结,然后再捞取一波名望,重新塑造一下自己在部下们面前的形象,增进大家对他的崇拜之情。
于是,他发挥了臭不要脸的文抄公精神,把诗仙阁下的《蜀道难》给复刻了出来。
这首诗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完美的契合了刘备当年在雒阳为自己营造出来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人设。
对于文抄这件事情,刘备虽然不经常搞,但是也早就没了忧虑之心,除非诗仙阁下也穿越来了,否则,是没有苦主会找他麻烦的。
所以,对不起了,诗仙阁下,借您大作一用!
抵达白水关之后,在随行人员稍作休整的同时,刘备带着一票部下一起登上了白水关城楼。
“一路走来,蜀道之艰难,我算是看在了眼里,也走在了脚下,今人行军通过尚且如此艰难,当年甚至没有今日之道路的古人,又是如何在这一片山石之间开辟出这一条条道路的呢?”
刘备面对着跟随自己如数的部下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阎温的知识面比较广博,于是做出了回答。
“据传,吾等所走的这条金牛道,是古蜀国蜀王下令开通的,当时,蜀王已有褒汉之地,他在打猎的时候,与秦惠王相遇,两人相识,其后秦国准备攻伐蜀国,但是蜀道艰难无比,秦军无法通过,于是有人给秦惠王献策。
于是惠王在二王相会之处列置了几头石牛,在石牛的尾巴下边置放了一些黄金,扬言石牛能拉出黄金,蜀王贪图黄金,想要把石牛带走,但是当时道路艰险,石牛运不过去。
于是蜀王命五丁力士率千余人凿山开路迎牛,便有了这金牛道,再后来,秦军顺着金牛道从汉中一路攻向成都,将古蜀国灭亡,占据了蜀地,奠定了东出函谷关一统天下的基础。”
刘备笑了笑。
“这样说起来,这金牛道还是古蜀国灭亡的根源了?”
“后人传说,当不得真。”
阎温笑了笑,缓缓道:“哪里会有君王把军国大事寄托在这样的事情上呢?蜀道开凿,无外乎蜀人与秦人想要互相交通,互通有无,蜀人当然也知道开凿道路的危险,所以才设下重重关卡。”
阎温伸手拍了拍白水关上的砖石,十分感叹。
“但是吾等行走在蜀道上尚且觉得艰难,当年督建这些关隘、军镇,又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呢?蜀道还是太艰难了,军队运粮也好,商旅经过也好,今人尚且艰难,更遑论古人。”
阎温的感叹,所有人也都深深地感叹。
贾诩,荀攸,荀彧,韩浩……他们都在感叹。
“但是这条道路终究还是开通了,八百里秦川,终究还是有了不止一条可以外出的道路。”
刘备笑着拍了拍白水关上的砖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艰险,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古人一步一个脚印开凿了蜀道,吾辈一步一个脚印,终能创造奇迹,诸君,共勉!”
“唯!”
部下们齐齐向刘备拱手行礼,眼里满是崇敬。
好了,鸡汤灌饱,现在可以开始餐后运动了。
刘备哈哈一笑。
“但是说起来,蜀道的艰难,还真是让人难以忘怀,走过一遍,便不想再走第二遍了,若是还要再走第二次,又是何等的艰难呢?诸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这样说着,刘备背对着所有人,忽然高声呼喊了一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众人不解刘备之意,正待询问,刘备又开口了。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上一篇:三国:八百大雪龙骑,吓退刘备!
下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