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其实这次出击对刘备来说,是必然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立战功,再利用战功寻求适合自己培养团队的地方。
参与太平道起义是第一步,利用那份功劳初步凝聚人心创立团队,这一步,刘备已经走完了,还走得挺不错。
参与凉州战乱是第二步,凉州战乱若能打好,获得的军功将非常之大,至少能为他谋取一个太守的职位,往上探探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这一次他要全力以赴,能用上的全都用上。
当然了,另一方面,刘备也希望更多的保留凉州和三辅之地的元气。
凉州之乱迁延日久,对凉州、三辅之地和三河之地的威胁性太大了。
凉州之地固然地广人稀并不富裕,三辅之地可是西汉的核心地区,人口稠密,生产能力很高,八水绕长安,乃天府之国。
虽然东汉以来气候变迁和政治中心的转移导致三辅之地大不如从前,可尽管如此,先期开发的优势还是不可忽视,但凡能有妥善的治理,三辅之地也不会衰弱太多。
三辅之地虽然在汉羌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坏,但底蕴仍在,三百多万的人口还在,只是凉州之乱给了三辅之地又一次重击。
如果凉州之乱可以尽快结束,凉州和三辅之地的元气是可以保留下来的,有更多人是可以活下来的。
所以,这场至关重要的凉州之战,他绝对要参与进去。
第二百零九章 刘备的力量翻倍了
很快,朝廷颁布命令。
除了张温以车骑将军的名义成为讨伐凉州之战的主帅之外,又安排数名辅佐他的军事人员,其中,朝廷拜董卓为破虏将军,拜周慎为荡寇将军,拜刘备为骑都尉。
破虏将军和荡寇将军这样的将军,在这个时候都属于杂号将军,并不常设,一般是有军情的时候临时设置,事毕即撤,将军号也并不保留。
骑都尉掌领骑兵,位次将军,与校尉同级,无固定人数,名义上属于光禄勋管理,不过实际上一般都是皇帝信任的亲近之人担任这个职位。
刘备出任这个职位的消息传出来,朝廷上下的反应还是比较大的。
尤其是对于追随他的人们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刘备的地位节节攀升,出任骑都尉参与讨贼之战很明显意味着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对于刘备是有所期待的。
忧的则是刘备怎么又要上战场了?
你就不能安分点好好的读书学习,然后继承《左氏春秋》传承,最后带着咱们一起飞升?
明明他只要老老实实在尚书台升迁,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倒腾,然后等过个几年学业大成,再从卢植那边接下左氏春秋传承,就能开宗立派了。
到时候刘备安心做自己的大学问家,老老实实在安全的地方培养学生,把自己的名望推到一个新的层次上,以期成为古文学派未来的掌门人,这不是很好的路线吗?
之前舆论普遍认为皇帝把刘备放在尚书台里面升迁是重视刘备爱护刘备的表现,是想要细心培养刘备的表现,所以让他在尚书台里面锻炼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让刘备锻炼能力,还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未来刘备可以走三公九卿的路线。
又是经典传承人,又是三公九卿高官,借此机会网罗门生故吏、培植刘氏的势力,再培养自己的儿子、孙子,使他们轻松步入仕途出任高官,这都不是难事。
假使刘备的寿命更长一些,活个六七十岁,有生之年看到涿郡涿县刘氏开创三世三公之伟业,未尝不可!
三世三公涿县刘氏!
何等威风!
一个家族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兴盛,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很多次的出现过,很多围绕在刘备身边的家族都是如此期待的。
在雒阳搞政治斗争总比刘备上战场浴血厮杀要好,但是刘备本身似乎不是个安稳的性子,上了一次河北战场之后还不够,还要上凉州战场。
上战场很危险的啊!
但是没办法,刘备的个人意志不是大家可以左右的,大家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刘备将要再次上战场的事实,然后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保护刘备的安全。
和上一次相比,这一次,刘备可以调动的资源更多了。
这一次,围绕在他身边的力量大体上可以分作三个系统。
一个是专业军事系统,一个是庶务部系统,一个是人际往来系统。
专业军事系统以正在军中学习历练的关羽、张飞、夏侯渊、夏侯惇、董璜等人为代表,还有眼下正在冀州追随卢植的牵招、刘勇、刘晟等一些人。
他们是刘备专门培养起来的军事班底,跟在专业汉军当中学习专业的军事本领,与他的关系最为紧密,将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他们都是刘备依仗的决胜班底,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庶务部系统自然不必多说,是他专门培养其来作为自己的行政班底来用的,将来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古文学派当中争权夺利,这个系统都是很重要的存在。
光有军事班底不行,也要有足够有力的行政班底,一个完善的政权组织需要允文允武,只是武力强大可行不通。
所以刘备借助古文学派的便利,从古文学派中挑选优秀且需要帮助的士人进入庶务部,用足够的福利和完善的规矩收买人心,就算不能全部纳入自己的起家集团,至少也能留下相当一部分的人心。
这两个系统是刘备的核心系统,是他的核心力量,是可以以他的意志为最高指导意志的存在。
至于第三个人际往来系统,则主要是以目前刘备所结交的一些官面上的人物或者本身具有很大势力的大家族组成,比如曹操,比如袁绍,比如郑玄,比如袁隗和荀爽,还有张邈等人。
这些人本身就是自成一派势力,暂时不受刘备意志的主导,但是限于某些原因,所以在必要情况下他们可以给刘备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
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曹操和他背后的曹氏家族是因为后代前途的原因更加深入的与刘备绑定,接近为他所主导的状态。
其他官面人物和大家族都是与刘备有友好往来的关系,仅此而已。
算了一下自己目前能掌控的力量,刘备比较满意。
当前来看,他能掌握的力量比起太平道之乱时期仅仅过去了数月时间,但是却已经翻了一番都不止,他不断的折腾来折腾去,各种上窜下跳,的确是起到了很大的效果。
所以本次出征,主要是以军事系统和庶务部系统为主,而曹操所属的曹氏家族又因为和主帅张温的特殊关系而可以为他提供特殊的帮助。
且这种特殊的帮助是曹操非常愿意给予的。
出征之前,曹操带着刘备一起亲自拜访了张温,张温亲自出门迎接曹操,态度十分亲热,顺带着对刘备也非常友好。
本次作战中,刘备以骑都尉的身份统领骑兵,按照序列来看,是直属于张温的指挥,荡寇将军周慎和破虏将军董卓各自率领一支人马,并不直接归属于张温本部。
所以曹操带着刘备上门拜访张温,意思无非是希望张温多少能够照顾一下刘备,在战场上要是被顶头上司讨厌了,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而且张温和宫内宦官的关系比较密切,刘备和宦官的关系又有点微妙,所以曹氏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特意派人和张温交代一下。
看在曹腾的面子上,不要为难刘备。
其实张温看到曹操带着刘备上门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有点无奈的。
别说提拔自己的曹氏了,宦官那边也传来消息,说希望他多少照顾一下刘备,还说这是皇帝的意思,希望张温不要会错意了。
那么金贵,你来打什么仗呢?
张温多少是有点搞不清楚刘备执意要参战的意图。
凉州叛军可不会看你的身份就不打你,你的身份越高贵,他们越开心,一定会卯足了劲儿对付你。
这一边对付叛军一边还要照顾刘备,我很难的。
唯一能给他一点慰藉的就是刘备似乎也是个知兵的人,是卢植的高徒,在河北战场立下军功,有军功爵位,想来应该不是一个单纯镀金的大水货。
张温打定主意,之后尽量就让刘备留在军中,用他做个军事参谋什么的,不让他真的上战场领兵厮杀,省得诸多事端。
他想要军功的话,那就等结算军功的时候给他一些军功,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第二百一十章 董璜不想回凉州
刘备不知道张温是怎么想的,但是有了曹氏的介入,张温显然不会给自己穿小鞋就是了。
上级的问题搞定了,刘备就开始折腾自己的事情。
此番出击,不单单是自己获取功勋的时候,也是带着部下们一起锻炼的时候。
正好以他骑都尉的身份,率领精锐的北军出击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关羽张飞夏侯渊夏侯惇这些人跟着自己一起出征也是理所当然的。
要说这一次和上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刘备准备让庶务部的成员们也要加入到这场战事当中。
他准备通过张温的关系,让庶务部的成员们以后勤协力的身份加入到给军队保障后勤的工作当中,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
军队后勤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军队的衣食到缝缝补补,很多很多细碎的事情都需要后勤来负责,且直接影响到前线士兵的战斗力。
搞得好,军队心无旁骛,战斗力倍增,搞不好,军队分心到杂务上,战斗力就会受影响。
所以如果能搞好一支军队的后勤,那么主要的负责人绝对是办理实务的一把好手,办事能力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一级别的。
大兵团作战的时候,搞后勤的人甚至能青史留名。
这方面最牛逼的人物莫过于萧何、诸葛亮。
刘备不指望自己麾下这些人里面能出来几个萧何一样的人物,但是能脚踏实地办事情,成为【能吏】【干吏】,他就很满意了。
简雍、甄俨、韩浩、阮瑀、尹达这五个庶务部的主要负责人,刘备只留下了简雍留守本部,其他四个人全部带队出击。
当然了,算是出差,有奖金,算绩效。
对于这次出击,庶务部的成员们也是莫名的兴奋,正儿八经的参与到这样一场大事当中,稍微学点什么东西,都是受益匪浅。
对于能给他们提供这个机会的刘备,那是感念不已。
刘备这边处理出征的事情,那边也要安抚家人。
韩宁和韩小蝶都是刚生育不久,孩子也才点点大,所以韩荣和自家丈母娘包括刘备的母亲都对刘备此番主动请战的事情感到不满。
刘备不得不费一番口舌向三位长辈解释自己的理由,好容易取得了谅解,又要面对韩宁和韩小蝶的哀怨与不舍。
刘备自然也是怀着诸多不舍的。
可是现在若是舍不得,将来恐怕就要生离死别了,现在的舍得,是为了将来的长相厮守。
他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活在动荡不安的乱世当中。
刘皇叔数十年征战生涯中所面临的数次妻离子散,是他不想重复经历的。
每一次战乱都要失去家人的痛苦,他连一次都不想尝试,他只能为此竭尽全力,重铸一个能够让他们安稳生活健康长大的世界。
“现在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我们可以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相信我。”
他握着韩宁和韩小蝶的手,轻轻一拉,把她们拥入怀里,嗅着她们身上的香气,刘备缓缓闭上眼睛。
很多人,包括家人,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刘备作为一个可以躺赢的人生赢家却偏偏要登上危险的战场。
但是刘备会用时间和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自己的地位越高,付出的越多,最后的所得,就越是能获取突破所有人心理预期的回报。
这一切,是值得的!
出征前两天,刘备在庶务部本部举行宴会,把要跟着自己出击的主要核心部下都召集起来搞个动员宴会,大家热热闹闹吃点肉,说点激励士气的话,就准备出征了。
酒过三巡,大家接二连三的退场,关羽和张飞拉着刘备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相继离开,然后两人相约比试这一次出征他们的斩首数量,杀气十足。
最后一个离开的是董璜,刘备准备离开的时候,精神小伙儿董璜刚好解手出来,碰上了准备离开的刘备,刘备便顺路捎他一段。
回去的路上,刘备和董璜聊开了。
“这一次出征,你的叔父可是破虏将军的职位,比我的职位高,你想不想跟随你的叔父作战?如果想的话,我会帮你联络。”
董璜连连摇头。
“我现在是您的部下,不是叔父的部下,叔父有自己的部下,不少我一个。”
“那就好,我还担心你凉州出身,和我们这些人相处不来呢。”
刘备笑着拍了拍董璜的肩膀:“看上去,这些日子你好像还挺开心的?”
“确实。”
董璜咧嘴笑道:“我一开始也以为我会水土不服,没想到并没有,叔父那边倒也不是不好,就是天天打打杀杀,跟随您之后,我才感觉天天打打杀杀也挺累的。”
刘备笑了笑。
“是吗?我还以为你从小长在那样的环境里,会更习惯那样的粗旷的生活,反而对雒阳的生活会有诸多不适应。”
“看见了雒阳人的生活,我才感觉到以前自己活得都不像是个人。”
董璜苦笑道:“咱们凉州人很小的时候就舞刀弄枪见血了,别说我们男儿,就算是家中女子,我的那些姊妹,那也是常年舞刀弄枪的,还要专门练习射术,以防随时可能和羌胡打起来。
自打我有记忆开始,我就是抱着一口刀睡觉的,白天黑夜不能和自己的刀分开,大人都教导我们,忘了吃饭都不能忘了擦刀,随时都要保证拔刀就能打仗,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羌胡劫匪什么时候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有些时候吃饭,吃着吃着羌胡来了,一家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立刻拔刀出来准备打仗,好不容易杀退了羌胡劫匪,回来一看,饭菜都凉了脏了,不能吃了。
有些时候睡觉睡着,羌胡来了,我们又是拔刀出来准备打仗,鞋子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和家中长辈一起结阵,他们退走之后,我们的脚底都被磨破了。
我们家还算是好的,一直没怎么死过人,家中亲朋有的人家一次战斗下来,人死了一半,刚刚还在吃庆贺团圆的饭,仗打完了,直接摆盘祭祀,都不用生火做饭了。
后来叔父做了大官,咱们家也跟着富裕起来,但还是天天舞刀弄枪骑马打仗,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闭了眼就睡觉,睁开眼睛就是打仗,杀呀杀呀,好像永远都有杀不完的敌人。
到了雒阳之后,也是过了好一阵子我才意识到我其实不用每天都抱着我的刀睡觉,就算把刀放在床底下,放在外边,都不用担心半夜有羌胡突然杀过来要我的命,现在这日子过久了,我还真不想回凉州了。”
这个精神小伙儿显然是对着刘备敞开心扉了,说的尽是自己的心里话,脸上带着不堪回首的表情,连连摇头,似乎很不愿意谈起这些幼年经历。
上一篇:三国:八百大雪龙骑,吓退刘备!
下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