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鱼的命运
面对刘掌柜的邀请,邓华锋赶紧满脸堆笑道:
“刘掌柜能想着我,也是我的福气,不过我倒不打算呆在饭店里头,只想在在这里谋个生计……”
刘掌柜便点头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谁到了这边,肯定都想弄个生计,在农场里头干活,将来也能分到一地块地,人各有志吧!”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移民来说,他们所思所想的倒不是到工厂里做工,而是到农场干活,过去农场工人只能申请确一块1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现在却可以申请5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那可是七八亩地啊!
虽然不多,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土地最实在!所以移民们更愿意到农场里干活,当然也有不少愿意当工人,毕竟,工人的薪水也是极其诱人的。说一千倒一万,也就是选择的问题。但无论是当农场,还是当工人,都必须要识字。
刘华锋是读过私熟的,在船上还当过先生,识字搁他手里压根就不是事。
差不多等了三个多小时,邓华锋他们才坐到交通船上,船航行十几分钟,上岸后就排着队等待登计,又等了一会,才轮到邓华锋。
“姓名?”
“邓华锋。”
“年龄……”
“26岁。”
记录员大概询问了下他的姓名、年龄、籍贯等问题后,又问道。
“会什么技术吗?”
“在下读过书,曾是县学生员。”
“秀才啊,那就是读书人了!”
记录员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你来的正是时候,咱们北海初建,肯定是要建学校的,没准到时候你能分到学校去教书。”
去学校教书?
在邓华锋还有点发懵的时候,记录员撕下一张纸来交给他:
“入营后交到移民处――”
说着他手指着不远处的两层楼房说道。
“还有,你们是技术移民,不一定要在营里干上六个月的活!要多关注告示栏的招募信息。”
“是,是,谢谢大人,在下明白了。”
邓华锋点头哈腰的说着接过来那张纸,纸上写着“新移民登计单”,这是用复写纸复写的登计信息,等到出营的时候,新移民们还要拿着登计单登计户籍。
在移民们登陆进入隔离营的时候,置身于总督府里的梁百涛一直站在阳台上,手拿着望远镜的他,盯着“大东方号”自言自语道。
“26000人啊!就这一艘船,就让咱们的人超过本地的白人了,要是再来几船的的话,有个十几万人口,咱们北海的人口,也就超过俄勒冈了。”
“俄勒冈,也就只有区区十万人而已。”
站在总督的身侧,刘昆笑道,
“只要陛下答应把‘大东号’给咱们,以‘大东方号’的运力来说,一年至少可以往返7趟,一年就是18万人了!再加上其它的移民船,一年至少有三十万人,最多三四年的时间,美国在西部的人口优势,也就会被我们取代了!”
梁百涛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自然,我们的移民船都是高密度的移民船,华夏眼下什么都不多,就是饥肠辘辘的老百姓多,只要有足够的船,咱们就能运人过来,不要把眼睛只盯着一个大东方号,我们也可以购买一些自己的移民船嘛!”
什么事情依靠别人总是靠不住的,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相比于依靠帝国中枢来保证这个地区的移民运输,还不如多买几艘船,然后靠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如果是殖民地,自己去购买移民船的话,那么那些移民团也就是专属于这块殖民地的。
“目前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超越美国人。”
愁凝视者南方,梁百涛用一种有些低沉的语气说道。
“目前美国人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在西部所拥有的人口远远超过于我们。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在华夏,我们或许没有其他的单是在华夏,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充足的人力,只要我们把他们从华夏带到这里,源源不断的带到这里,总有一天我们会去超过美国,美国现在所谓的优势,其实也就仅仅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第537章 世界上可以有两个美国
美国。
世界上有两个美国!
一个是美利坚合众国,一个是美利坚联盟国。
1866年,长达五年的南北战争,并没有打出一个赢家,要是说有也就是美利坚联盟国了,也就是南方联邦。
旷日持久的内战,既没有保全美国的统一,更没能解放黑奴。只是造成了美国的分裂——美国国土减少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
不过即便是如此,合众国仍然有着近六百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生活着3500万人,在内战结束之后,如历史上一般,合众国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历史或许改变了许多,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合众国的发展。
在内战结束的第五个年头,在合众国似乎已经迈进了“镀金时代”的同时,华盛顿从来都没有忘记。
忘记什么?
当然是国家分裂现实。
“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国!”
在1868年合众国选举时,乔治·麦克莱伦如此宣称,尽管在1864年的选举中,他和他们要求立即结束内战,不在乎南北方是否永远分裂下去。尽管在1865年的谈判中,他曾坚持过,但最终为了结束战争,他选择了妥协,承认了南方的独立。
不过,当乔治·麦克莱伦再次当选的时候,他总是会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国”,然后呢?
“在某些国家的阴谋下,美国陷入了可悲的分裂之中!”
麦克莱伦口中的某些国家有谁?
有法国,当然也有南华,也就是现在的大明,甚至华盛顿对大明的敌意,远超过曾在口头上表示支持南方的法国,毕竟法国人的支持是口头上的,而南华呢?
却把数以亿计的军火卖到了南方。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假如当时没有南华的那些幽灵船把大量的军火和物资运到南方,或许美国也不会分裂。
南华简直就是美国分裂的罪魁祸首!对于这样的罪魁祸首,他们能不恨吗?
可即便是恨之入骨又有什么用?
过去,南华距离美国太远,美国人也就是在嘴上发发牢骚,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大明居然成了合众国的邻国!
伦敦的阴谋!
1870年岁末,华盛顿的政治圈里到处都在流传着这个说法,几乎是在英国做出把不列颠哥伦比亚卖给大明的决定后,美国的政客们就立即意识到了英国的阴谋。
“他们是想用一块殖民地激化我们与南华之间的矛盾,进而挑起我们与南华之间的冲突!”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尽管明知道这是美国的阴谋,但是当“大东方号”移民船把多达26000余名华夏移民的带到北海总督区时,美国人在震惊之余,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恐惧。
“总统先生,这艘船的抵达,让整个西部,从加利福尼亚到俄勒岗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参议员约翰·米勒坐在椭圆型办公室里,看着乔治·麦克莱伦说道,作为铁杆的反华分子,历史上十一年后,他提交的《排华法案》得到了通过。在这个时空里,对华人,他不仅仅只是歧视了,而是充满敌意。
“如果我们不能阻止他们,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灾难,总统先生,在加利福尼亚只有50万人,在俄勒冈也只有十几万人口,整个西部不过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只需要十年,甚至可能只需要五年,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被染黄的西部,中国人会源源不断的从温哥华登陆,然后从那里渗透到我们的国家,占据我们的土地。”
一旁的加利福尼亚参议员亚当则跟着附和道。
“在加利福尼亚生活着十万华人,总统先生,如果我们不能阻止他们,也许十几年后,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黄种人的加州。”
所有的美国政客都在担心着这个问题,尤其是西部的政客们更是如此,对于这一点,麦克莱伦当然很清楚。
“可是,我们怎么能阻止他们的移民,进入他们的土地呢?温哥华,那里是他们的土地,我们总不能要求他们,停止从中国引进移民吧!”
麦克莱伦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尽管他对大明收购不列颠哥伦比亚充满了敌意,可再怎么说那里现在也是大明的国土,美国根本就没有办法插手啊!
“总统先生,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禁止中国人进入西部,当然也包括大明人,禁止授予他们公民权,禁止他们拥有土地,禁止企业雇佣他们,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西部永远属于美国,”
看着若有所思的总统,约翰·米勒又补充道。
“我已经起草了相应的法案,会在近期内交给国会讨论,总统先生,如果我们不想美国再次分裂,必须从根本上阻止华夏人进入西部的可能。”
“但是,这也无助于改变现实。”
国务卿克莱思顿直接了当的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整个西部只有不到一百万人,而大明的移民速度远远超过我们,在中国有好几亿想要躲避战乱和饥饿的中国人,他们会源源不断的乘船抵达温哥华,未来那里也许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中国人,可是我们的西部,人口却非常有限!”
这才是美国上下关心26000名华夏移民抵达温哥华原因,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华人在北美西部的数量就会超过欧洲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怎么可能不惶恐呢?
“是的,国务卿先生,这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所以我们才需要禁止他们进入我们的土地。”
约翰·米勒点头说道。
“当然,更重要的是移民,我们必须效仿大明帝国,利用高密度的移民船,从欧洲运输移民,只有白人占据了所有西部的土地,才能阻挡中国人占领那些土地,只有把更多的欧洲人引进到美国,美国才不至于变成黄种人的国家,当然,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阻挡来自大明帝国的入侵!”
明帝国的入侵,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打从得知要和大明接壤之后,合众国上下就激动到了极点,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大明帝国是妥妥的扩张成性啊,他们不仅是邦联的支持者,而且还一味的扩张土地,他们可是先后灭亡了两个国家,让智利和阿根廷成为了过去。
和这样“扩张成性”的国家做邻居,合众国上下真的不放心啊!
等到约翰·米勒等参议员离开之后,麦克莱伦看着窗外的草地,问道。
“克莱思顿,似乎你也支持他们提交法案是吗?”
“我所支持的并不是他们所提出的这个方案,我支持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未来。”
克莱思顿用颇为平静的语气说道。
“众所周知,如果我们不能够去阻止他们的话,或许我们也就没有任何未来可言了,因为最终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像潮水一样的黄种人会吞并我们的西部,然后他们会把整个美国染成黄色,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克莱思顿提到这一切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沉重的,因为这是肉眼可见的未来。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说到。
“除此之外,我们似乎没有其它的选择。唯一的问题是,大明帝国会怎么回应我们!”
第538章 李大公子来了
风暴总是酝酿于无形,就在北海总督区和西北地区成为大明的海外领地,移民的涌入引起合众国的警惕时。从海州出发后一路驶向大洋的“富民号”移民船,期间又停靠成功群岛的新夏门港等几个港口,最终来到临海铺港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初了。
和很多人一样,容闳虽然这几年来对南华念念不忘,时刻注意搜集南华的消息,但是这还是第一回来南华,不,应该是大明了。
现在他们抵达的是大明帝国的临海湾。
站在甲板上,港口距离自己越来越近时,容闳只觉得有点儿恍惚,宽阔如大街般的栈桥、高耸的钢铁吊车、在轨道上冒着烟雾的火车……最后,还有港湾后方那座繁华的临海城。
摩天楼!
数座高达二十几米,甚至三十几米的高楼大厦,总让感受到某种前所未有震撼,容闳原本以为这一切都不会让他有太多的惊诧――这些工业时代的“奇迹”,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也曾看过,他自己也曾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就是在《生活周刊》的画报上,他也窥探过,多少看到过类似的东西。然而当临海港真正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容闳的呼吸一下屏住了,眼前的场景,完全是超越了他的想象。
至于李经方等一百多名李总督派来的留学生们,无不是瞠目结舌的看着这座城市——这是一个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世界。
港湾一侧的工业区大大小小的烟囱向空中喷吐着黑烟,伸入海湾的栈桥上蒸汽机车的蒸汽将栈桥笼罩在其中,弥漫在码头上空的蒸汽犹如云雾一般,而高大的塔吊,在这片云雾之中,宛如力气一般,将重达数十吨,甚至上百吨的货物从船舱里吊出。
云雾之中,刺耳的哨声和汽笛声此起彼伏,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出这是一座繁忙的港口。临海,在大明的规划中,是大明在阿劳坎尼亚最重要的城市,不仅仅是这一地区的首府,它还是大明在太平洋沿岸的工业中心之一。这也是这座港口会如此繁忙的原因。
“仅仅只是临海城,就如此繁华了,也不知道,那南华到底是什么模样?”
李经方的心里不由的生出了期待,其它人大抵也都是如此。
在完成了7天的防疫隔离之后,作为官派留学生的容闳、李经方当然不需要像新移民一样进入移民教育营。当然了,他们也没有太多的优待——在隔离营的时候,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剪掉了辫子。
他们没并没有其他的选择,来到大明男人必须要剪辫子,女人必须要放足,这是强制性的。
就像他们在移民教育营之中,还要养成经常洗澡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相应的生活习惯。
为了让他们保持那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相应的体罚手段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李大公子一行人来说,他们当然不会经历这些。毕竟,那些生活卫生习惯,对他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的事情。
为了尽量融入大明里,在隔离营里的时候,他们就特意买来了本地的衣服,打扮的和本地人一样。
一行人出了隔离站,就在临海火车站踏上了前往南华的旅途。
对于火车,他们并不觉得陌生,毕竟,在大清国也是有火车的,他们甚至不会像普通乘客那样挤三等座,他们甚至都没去做二等座,而是直接睡进了软卧车厢。
列车启动之,李学贤就主动的凑到李经方身边说道。
“大公子,要不要去普通车厢里体会一下的大明的市井之相?”
出身皖北阜阳地主之家的李学贤,在这一路上总是会刻意结交李大公子,毕竟,人家可是总督大人的大公子,将来学成归国后,有他的照应自然是前途无量了。
“也行!”
见容先生没有反应,李经方少年人的心性,自然也就答应了,从软卧车厢又走了几节车厢,才总算是到了二等车厢,找了一个坐位,他们就坐了过去,和大清国的车厢一样,这里的座位都是那种木条椅乘背靠着背,面对面相做,座位坐起不舒服不主产,而且还不怎么宽敞。
车厢里的乘客既有华夏人,也有洋鬼子,他们旁边就坐着一个洋鬼子,尽管那人身上的味道很难闻,但他们也只好就这么忍着。
不过对面散发出的香水味,倒是让李经方把目光投在对面外国姑娘身上,这外国姑娘的相貌倒是周整,她穿着绿色的衣裙,恬不知耻的露着肩膀,甚至往下稍微一看,都能看到胸前的沟壑。
“还真、真是不可思议!”
腹诽的同时,李经方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的落在女孩的身上,甚至让年少的不免有了些生理变化――幸好在火车上没有注意到这些,避免了出丑的可能。
手肘撑着小桌,手托着下巴的女孩子一直在看着书,似乎是在背诵着什么,有点儿好奇的李经方偷偷看了一下,女孩手中是一本巴掌大小的小书,上面印着都是宋体的汉字,对应的还有洋文,
上一篇:开局复活始皇帝,打造万世大秦!
下一篇:混在洪武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