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第144章

作者:圣诞稻草人

  孙思邈能在发现了那个志觉以后,第一时间告诉他,那说明孙思邈心里还是很认可他的,孙思邈又说了那么多话,让他相信那个志觉和尚真有图谋,那么他必须道谢。

  孙思邈鄙夷的道:“现在知道叫先生了?不拿我找乐子了?”

  李元吉咧嘴一笑,“该找的乐子还是得找的。”

  孙思邈一下子就恼了,气急败坏的怒喝,“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哈哈哈……”

  李元吉乐呵呵的一笑,对孙思邈道:“先生在此处稍后,我去去就回。”

  李元吉调转了马头,心情愉悦的离开了孙思邈的身边。

  李仲文的事情,他不太好出面,那就只能找李秀宁出面。

  虽然李秀宁已经卸下了苇泽关镇守一职,但李渊还没有收回她的权柄,她依然是李仲文的直属上司,李仲文的事情,她能管。

  李元吉骑着马在行军的队伍中寻找了一圈,在队伍的最前列,找到了李秀宁。

  李秀宁正在给薛氏兄弟等人讲述太原府的风土地貌。

  薛氏兄弟自幼生活在幽州,长大以后也在幽州盘桓,对幽州以外的风土地貌并不熟悉。

  李秀宁在得知了此事以后,主动为他们讲述起各地的风土地貌。

  首先讲的,就是她最为熟悉的太原府。

  一开始,只有薛氏兄弟在听,渐渐的罗士信等人也出现在了李秀宁身边。

  虽然罗士信等人对太原府的风土地貌有些了解,但远远比不上在太原府待了十多年的李秀宁。

  各地的风土地貌,对领兵的将领们而言,至关重要。

  了解清楚了各地的风土地貌,以后在各地打起仗来,也会得心应手许多。

  所以他们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了解各地风土地貌的机会。

  他们不仅听,还问。

  尤其是苏定方,会结合着一些兵法谋略问。

  还好李秀宁也精通兵法谋略,没有被苏定方的问题给难住。

  要是换成了别人,恐怕会被苏定方问的一愣一愣的。

  李元吉见李秀宁讲的起劲,苏定方、罗士信等人听的认真,也就没有上前打扰。

  一直到李秀宁讲完了一段,苏定方等人开始消化的时候,李元吉才缓缓开口,喊了一声,“阿姊……”

  李秀宁听到了李元吉的呼喊,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对何潘仁交代了几句,让何潘仁代替她继续讲,她骑着马赶到了李元吉身边。

  一见面,李秀宁也没有寒暄,开门见山的道:“有事?”

  李秀宁的心思还沉浸在‘教书育人’上面,所以说话的时候有些漫不经心。

  李元吉也没有在意,笑着道:“刚刚跟孙先生闲聊的时候,孙先生告诉我了一件趣事,说是苇泽关外来了一位神僧,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李秀宁一愣,不明所以的道:“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李元吉继续笑道:“孙先生说,这位神僧在乡间行走的时候,不求财也不求色,反倒是一个劲的求乡民们帮他扬名,你说是不是与众不同?”

  李秀宁略微思量了一下,不解的道:“不求财也不求色,反倒是一个劲的求人帮他扬名,那肯定是想攀权附贵啊,这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李元吉点着头,笑问道:“那阿姊觉得,他想攀附谁呢?”

  李秀宁又是一愣,眉头微微一皱。

  苇泽关内外最大的权贵,就是他们姊弟,那个神僧要攀附权贵的话,肯定会选他们姊弟。

  可他们姊弟在苇泽关的时候,那个神僧不求人帮他扬名,他们姊弟现在离开苇泽关了,那个神僧才开始求人帮他扬名,明显有些晚了。

  李秀宁思量了一会儿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该不会是想攀附李仲文吧?”

  他们姊弟离开了苇泽关,苇泽关内剩下的最大的权贵就是李仲文了。

  那个神僧要攀附的话,只能攀附李仲文。

  李元吉笑着疑问道:“他一定要攀附权贵的话,为何不攀附我们姊弟,反倒跑去攀附李仲文呢?难道我们姊弟的身份和地位还比不上李仲文?”

  李秀宁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经李元吉这么一提醒,她也明白了,那个神僧是另有所图。

  李元吉明显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找上了她。

  李秀宁看向了李元吉,等待李元吉给她一个答案。

  李元吉也没有再跟李秀宁绕圈子,坦言道:“现如今,李仲文能给他,而我们姊弟不能给他的,似乎只有苇泽关。”

  李秀宁脸色大变。

  苇泽关可是大唐北境的一处门户,不容有失,不然后果不可估量。

  “他是冲着苇泽关来的?!”

  李秀宁声音急促了许多。

  李元吉缓缓点头道:“从我大唐立国至今,突厥人和梁师都一直在策反我大唐的边将。此次突厥人和梁师都在苇泽关吃了一个大亏,一定会盯上苇泽关。

  苇泽关以前是由阿姊镇守,突厥人和梁师都不可能策反阿姊,所以不会在阿姊身上动心思。

  现在苇泽关是由李仲文镇守,突厥人和梁师都知道了此事以后,一定会想办法试试,看看能不能策反李仲文。”

  李秀宁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难看,不等李元吉再开口,李秀宁已经冲着不远处的侍卫头领招起了手。

  侍卫头领在看到了李秀宁招手以后,立马策马赶到了李秀宁身边。

  李秀宁毫不犹豫的吩咐道:“你带几个人返回苇泽关,去给我查一查苇泽关近些日子多出来的陌生人,尤其是那些拿神佛做幌子的人,查到一个就抓一个,抓起来以后严加审问,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图谋。”

  侍卫头领有些不明所以,李秀宁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催促了一句,“速去!”

  侍卫头领赶忙应允了一声,返回到了侍卫们当中,带上了几个侍卫赶往了苇泽关。

  李元吉清楚,李秀宁之所以没有吩咐侍卫头领直接去抓志觉和尚,而是让侍卫头领将苇泽关筛查一遍,就是害怕苇泽关内外除了志觉和尚外,还有其他图谋不轨的人。

  毕竟,敌人有意策反李仲文的话,不一定只有一手准备,也有可能有两手,甚至更多手。

  所以将苇泽关内外最近多出来的陌生人筛查一边,最为妥当。

  李秀宁在侍卫头领走后,神情复杂的道:“我才刚刚离开苇泽关,突厥人和梁师都就动起了歪心,他们还真是贼心不死。”

  李元吉感慨道:“他们要是死了心,那他们就不是贼了。”

  李秀宁瞪了李元吉一眼,没好气的问道:“你还好意思感慨,你既然看出了那个所谓的神僧有问题,为何不直接出手,反倒找上了我?”

  李元吉一愣,哭笑不得的道:“阿姊,我也想出手啊,但我也的跟你说一声啊。毕竟,你虽然已经卸下了苇泽关镇守一职,但相应的文书并没有交割,苇泽关名义上还是由你掌控。

  我不跟你说一声,就冒然的出手,那岂不是不把你放在眼里?”

  李秀宁一脸的错愕,她没料到,李元吉没有出手,居然是因为在意她。

  她刚要开口,就听李元吉又道:“我知道阿姊不会在意这些,但我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跟阿姊产生什么隔阂。”

  毕竟,冒然的越权去干涉别人的事情,别人或许不会在意,但心里难免会生出不快。

  时间久了,不快就有可能变成疙瘩。

  李秀宁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她心里的话还没说出口,李元吉就已经猜到了,还给了她一个无法反驳的答案。

  李秀宁沉默了良久,突然开口,“往后再遇到这种事情,你无需在意我的心思,可以直接出手。”

  李元吉点头附和了一句,却没有多言。

  在李渊的刻意控制下,李秀宁权力能影响到的地方极少。

  等到李秀宁回京以后,交割了正式的换防文书,彻底卸下了苇泽关镇守一职,李秀宁权力能影响到的地方,几乎就没有了。

  以后他就是想插手李秀宁权力能影响到的地方的事宜,恐怕也没有机会。

第一百五十五章 抛媚眼给瞎子看?

  李元吉跟李秀宁聊完了正事,又陪着李秀宁闲聊了一会儿,然后骑着马又去找孙思邈了。

  后续的事情,李元吉并不打算继续关注。

  有李秀宁出面,李仲文的危机应该能够解除,至于事后李秀宁会不会因为不放心李仲文,派人回去接替李仲文的镇守一职,又或者派人回去分享李仲文一半的权力,那李元吉就不关心了。

  李元吉跟李仲文只有一些香火情分,又不是什么生死至交,救李仲文一命,已经仁至义尽了,没必要再关心李仲文的前程。

  李元吉骑着马又在行军的队伍里晃荡了一圈,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孙思邈乘坐的那一辆牛车。

  牛车上只有几个稚子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儿,拿着一张又一张的草药图谱在辨认,却没有孙思邈的身影。

  李元吉找守在牛车边上的将士们一问,才知道,孙思邈在他走了不久以后,就借口要去山里采药,带着几个年龄稍大的稚子,以及太医和太医的药童,进了官道一侧的山林。

  李元吉知道了此事以后,也是哭笑不得。

  孙思邈明显是被他气到了,不愿意再跟他斗嘴了,所以才借口采药,逃进了山里。

  没办法再在孙思邈身上找乐子了,李元吉就只能混迹在行军的队伍当中,时不时的跟自己手底下的将士们交流一番,了解一下将士们的所需,也了解了一下将士们回京以后都准备干什么。

  绝大多数的将士们希望李元吉能将他们的家眷迁移到齐国(李元吉的封国),又或者是长安城。

  因为他们已经成了齐王府统军府的将士,以后注定要跟随在李元吉身边。

  李元吉在哪儿,他们就得在哪儿。

  但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不是齐州的人,也不是长安的人。

  他们中间的长安人和齐州人,只有不到一成,剩下的半成是洛阳人,两成多是河北人,其余的全是幽州人。

  他们以后要跟着李元吉四处奔波,但是他们的家眷不可能跟着李元吉四处奔波,所以他们希望李元吉能将他们的家眷安置到一个他们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又或者是相对安稳一些的地方。

  李元吉觉得将士们的这个需求非常的合理,他要让将士们帮他卖命,自然得帮将士们解决后顾之忧。

  不然将士们在前方卖命,心里还得惦记着家人的安危,心里肯定会不踏实。

  李元吉立刻招来了马周,让马周起草了相关的文书,他用上了印信,派人送往了洛阳和河北各地。

  以他的身份,问洛阳和河北的地方官员要他府上将士们的家眷,洛阳和河北的地方官员还不敢推三阻四。

  他们不仅得将人完好如初的送到他指定的地方,还得管吃管喝,伺候到位。

  不过,李元吉也知道洛阳和河北各地的状况,知道洛阳和河北各地没什么余粮,管不好将士们家眷的吃喝,所以大笔一挥,又分派出去了不少粮食。

  将洛阳和河北各地的将士们的家眷问题处置的差不多时候,李元吉又派人去召薛氏兄弟中的薛万述。

  洛阳和河北各地的将士们的家眷问题,他一纸文书就能解决,但是幽州的将士们的家眷问题,就不是他一纸文书就能解决的了的了。

  因为幽州的将士们的家眷,还在李艺手上。

  李艺没有主动将幽州将士们的家眷交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

  李艺又是一个割据的赐姓王,他又不可能命令李艺。

  所以得了解一下李艺的心思。

  而他手底下最了解李艺的,应该就是薛氏兄弟中的薛万述。

  ……

  少山临时行营。

  赶了一天路的齐王府统军府将士,以及李秀宁麾下的将士,在傍晚的时候,在少山脚底下搭建了一处临时行营,以供歇息。

  李元吉刚刚在自己的大帐内坐定,薛万述就匆匆的感到了大帐内。

  “臣薛万述,参见殿下,不知道殿下相召,有何要事?”

  薛万述进了大帐以后,躬身一礼,说话一板一眼的。

  李元吉指了指大帐内一侧的长几。

  薛万述道谢一声,走到长几后坐下。

  李元吉缓缓道:“万述,近些日子府上的将士们非常思念家中的妻儿老母,洛阳和河北各地的将士们倒还好,我一纸文书下去,他们很快就能跟家人团聚。

  可幽州将士们,有点难办。

  他们的家眷还在幽州,幽州又归李艺统管,你说我一纸文书递到李艺面前,李艺会不会痛快的放人?”

  薛万述沉默着,没有急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