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548章

作者:四代重奸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成语,但是架不住他出尔反尔。

这一次他率领后金三万主力悍然南下,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洪太和诸将领的默许和纵容。

洪太带领后金军这一次大举入关,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掠夺人口、财货。

更重要的是准备火中取栗,看看能否在明顺之间,坐收渔利。

既然要坐收渔利,那自然要把兵马带到双方交战的前线,而不是在京畿附近和明军拼个你死我活。

分出阿济格三万人马探查双方虚实,分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豫亲王多铎率三万大军牵制蓟辽两镇明军,而独留洪太带领主力在京畿恐吓明国君臣、伺机而动。

然而凡事都讲个含而不露、隐而不显。

这英武郡王阿济格虽然作战勇猛,颇有章法,奈何脾气急躁,急于求成,竟然违逆洪太节制,贸然插手到明顺之间的战争。

若是这一次被他占了先手,夺了太原城,那自是要载入史册的奇功一件。

然而,他打败了。

败了就意味着陷入被动。

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

如今他急需一件功劳,为自己减轻罪责。

如若不然,后金胜利之时,也是他阿济格失势之时。

“不成,不成!”不意扬古利听了阿济格的想法,不由连忙阻止道。

“有求于人,必须要有诚意。以我之见,当选取投降儒生一人,使其携带书信礼物,许以金帛、首级,然后此事乃成!”

“首级?”阿济格不由提高了声音。

“嘘……”一看阿济格如此神情,扬古利不由连忙竖起手指在唇前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哪怕网罗个麻雀,还得蚀一把米呢。”

“英武郡王难道还想空口白话,空手套白狼不成?”

第287章 说客

“王清之?”张顺看着面前脸色苍白的年轻人,不由笑道。

“多年未见,你还是这么虚。”

“终是比不得舜王殿下,多年未见依然是风采依旧。”那王清之闻言也不见外,反倒嬉皮笑脸的恭维了一句道。

“哈哈!”张顺爽朗一笑,不置可否,反而问询道,“几年未见,不知令叔痴仙道人的身体如何?”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厮正好赶这个关节拜访自己,想必定有缘故。

原来这王清之不是别人,正是那孟津“痴仙道人”王铎的侄子。

只是此人素不成器,整日耽于酒色,又得罪了人,不能走经济仕途,便跑到大同结交了一伙酒肉朋友,做起了牙行的买卖。

先前,张顺曾先后在他手里买过一批火器和十万石粮草,解了燃眉之急,是以相识。

后来王铎之女又嫁给吕维祺之子吕兆麟,双方也算是有了七拐八拐的关系。

“嗨,别提他了!”王清之闻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痛心疾首道,“先前我叔叔官运亨通,官至右庶子。”

“不曾想后来得罪了阁臣温体仁、吴宗达两人,不得已便自请调任,掌管南京翰林院事。已经于去年冬,率家人及奴仆十余人去南京上任去了。”

“哦?”张顺闻言一愣,随即明白是何缘故。

这时候的张顺对明朝官职、制度了解颇深,当然知道这王铎并不是像当初自己认为那样,不过是个清贵散官。

原来自明代一来,凡入选翰林院官员,别看品级不高,事务又少好似一个闲官一般,其实个个却是“储相”。

这王铎先前已经官至右庶子,地位仅在大学士之下,如果不出意外,将来入阁为相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

至于“自请调任掌管南京翰林院事”云云,听起来好像在躲避温体仁、吴宗达两人锋芒,其实未必不是嗅到了某种味道,借机离开纷争之地。

“令叔真是的,难道就不想见一见故人之面吗?”张顺摇了摇头,不由懊恼地问道。

其实依照张顺当初起兵时的实力,即便是那王铎来投,也不过多张口吃饭而已,济不得什么事儿。

张顺故意做出如此表情,不过想借机表达招揽王铎的意图而已。

世异则事异,当初没有基本上没有什么用的王铎,在义军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倒是有大用。

不意那王清之却笑道:“我叔虽然大才,奈何不通经商之道,徒唤奈何?”

“某虽是个纨绔子弟,却是生意人,有买卖要与舜王相谈。”

“哦?我看你两手空空,不知要做何买卖?”张顺心中一动,不由开口笑道。

“第一次,我卖与舜王宣大两镇淘汰下来的火炮、火药。”王清之不由笑道。

“第二次我卖与舜王的乃是宣大两镇的军粮。”

“前两次武器火药卖了,粮食也卖了,这一次卖无可卖,不如干脆宣大两镇直接卖给舜王,不知作价几何?”

“哦?”张顺闻言心里一跳,面不改色道,“不知你欲要价几何?”

“有一个窝窝头,平日里大鱼大肉的人家,看都不看一眼,拿来喂狗都嫌噎得慌。”王清之闻言不由笑道。

“但是等到灾荒之时,民无可食,哪怕金山银山亦不能换,舜王以为如何?”

什么叫谈判专家,这就叫谈判专家。

虽然说宣大两镇现在没什么可以要价的筹码,王清之硬生生给他造出了一个筹码出来。

别看他说的花里胡哨,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虽然宣大两镇没啥实力,但是现在你要不下注,别人可要下注了。

张顺闻言果然一愣,顿时想起前世吴三桂之故事。

他不知道当初李自成许诺了吴三桂什么,但是吴三桂最终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

想到这里,他不由笑道:“宣大两镇若是果然能归顺与我,可封辽王一位,公三人,侯五人,参将及参将以上皆为伯爵,士卒月饷粮食一石。”

“对了,若是此事赖两人之力,则可析辽王为镇朔王和镇代王两郡王,清之以为如何?”

“啊?”那王清之显然有点被张顺吓懵了,半晌反应不过来。

“这……这真是太好了。若果如所言,宣大上下莫不为殿下效死,万死不辞。”

也难怪王清之如此激动,那辽王之号,乃是正儿八经的一字王。

所谓“一字王”,一般都是亲王,以晋、秦、齐、楚四个王爵封号为贵,其次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

但是不管怎么说,辽国也曾经和西夏、北宋并立,以此为号,也算得上仅次于晋、秦、齐、楚之名。

而如今天下除了明、金宗室得以封王者以外,唯有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刚刚被称帝的洪太分封为恭顺王、智顺王和怀顺王。

然而这三个王号,虽名曰亲王其实和杂号无异,甚至还不如张顺新造的镇朔王和镇代王两个郡王听起来顺耳。

更不要说在王号以下,还有一大堆公侯伯等爵位,简直是从上到下都封赏了一遍,傻子才不选他。

“既然舜王如此大方,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王清之搓了搓手道。

“还有两处紧要之处,还请舜王早日打算才是。”

“哦,不知是哪两处?”张顺一口气封赏了这许多,心里正心疼得紧,闻言不由连忙问道。

“一曰商帮。”王清之闻言不由笑道。

“山西之地,有盐铁之利又北接塞外,南接腹里,故而多商。”

“如今有名堂者,大约分为两处。一处曰平阳商帮,一处曰平遥商帮。”

“这平阳商帮以平阳府为核心,其中以尉、王、刘、杨等家为盛,资产千万,钱庄无数。”

“其次则平遥商帮,虽不及平阳商帮,却也是后起之秀。”

“其地贫瘠,食不敷用,故而自古以来多外出经商谋生之人。”

“待其出也,分东西二路。东路走张家口,西路走杀虎口,专做鞑子生意。”

“输出颜料、丝绸、干果、药材、铁器,换回牛羊马骡等牲畜,又被称之为‘旅蒙商’。”

“其中最出名者,乃介休范永斗,乃平遥商帮第一人,还请殿下慎之!”

“哦?我知道了!”张顺听到这里不由眯起来眼睛,点了点头。

好家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满清八大皇商”吗?

王清之话虽然没说透,但是张顺却听透了。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是为了钱和满清勾结,但是其实未必没有另外一种可能。

这些“皇商”也很可能是满清组建的商帮,反过来披着合法的外衣为满清提供物资和情报。

如果真是如此,就难保这些人不会把自己境内的虚实汇报与后金军,然后引导后金军杀入自己的内腹。

“那另外一处呢?”张顺心里早掀起一阵惊涛骇浪,表面上却依旧镇定自若地问道。

“二曰明军。”王清之仔细端详了张顺一番,一时间看不出虚实来,不由伸手指了指东面的盂县道。

“当今之势,譬如三国鼎立,能两两联合制其一者,胜。”

“如今后金军被围,无计可施,岂有不游说朱燮元一干人等之理?”

“若是殿下有心,请让我走一遭,定然让那后金军飞鸟难渡,四蹄难行。”

第288章 思变

“咳咳……清之,这里没有外人,你有话直说!”朱燮元轻咳了几声,不由示意王清之坐下道。

“那……那晚辈就不客气啦!”王清之看了看在座的左柱国朱燮元、宣大总督张凤翼和大同巡抚叶廷桂三人,不由斜欠着坐下道。

“今顺与金,共争我大明锦绣江山,不知几位大人有何看法?”

“哦?你一个耽于酒色之徒,居然也能思量起国家大事来?”不待众人发言,大同巡抚叶廷桂不由乜斜了他一眼道。

“啊?嘿嘿,嘿嘿!”王清之闻言尴尬的挠了挠头,解释道,“这……我这不是文不成武不就,想找个路子嘛!”

“你找的谁的路子?”朱燮元皱了皱眉头,不由有几分不快道。

“呃……且不管谁的路子,我说几句实话,几位大人不妨听一听。”王清之左顾而言他道。

“若是说的好,请三位捧个场,若是说的不好,我扭头就走,绝不停留。”

“好,说吧,我们洗耳恭听!”朱燮元冷笑一声,不屑道。

“如今三方局势,顺金为强,我为弱,不知属实否?”王清之苦笑一声,这次开口反问道。

“这倒是!”半晌没吱声的张凤翼点了点头道。

“如此,若我助金则金胜,助顺则顺胜。若两不相助,待此二……二贼胜负已分,第一个就要寻我们的晦气,不知三位大人以为然否?”

“事儿倒是这么个事儿!”朱燮元点了点头,反问道,“既然如此,你又有何看法?”

实际上这些话他们几个人都讨论烂了,只是碍于各自缘由,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既然这王清之也是如此看法,想必定有一些主意可供参考。

“所以,为今之计,务必选择一方为友,选择一方为敌,方为上策!”王清之图穷匕见,不由下结论道。

“哦?那清之以为,选择何方为友,何方为敌,方为上策?”朱燮元不由冷笑道。

原来说来说起,依旧是个说客!

王清之听了朱燮元这话,心道不好,恐怕一个不小心就是性命堪忧的下场。

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不由一咬牙,正色道:“以清之愚见,自然是以舜王为友,以后金为敌。”

“哦?是何道理?”三人不由对视一眼,开口笑道。

“实不相瞒,昨日我刚刚代表宣大两镇见过舜王殿下,殿下许以辽王一位,公三人,侯五人,参将及参将以上皆为伯爵,士卒月饷粮食一石。”王清之不由自信道。

说完自后,他不自信的看了朱燮元、张凤翼一眼,又补充道:“如果出力者非独一人,亦可析辽王为镇朔王和镇代王两位郡王。”

“什么?”三人闻言大骇,不由相继失色道,“好个舜王,果然不同凡响。”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三位何不归顺舜王,亦不失荣华富贵……”王清之见此,不由趁热打铁道。

“呃……朱某如今年事已高,又世受皇恩,位极人臣,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此事容后再议,清之且下去歇息便是。”朱燮元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啊?”王清之闻言有点傻了眼,不由扭头看了看宣大总督张凤翼和大同巡抚叶廷桂,一时间不知作何回答为好。

“清之啊,你先下去休息便是。”叶廷桂见状也劝了一句,王清之只好悻悻而退。

待到王清之刚刚离去,沉默不言的张凤翼突然开口问道:“两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