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第75章

作者:虾米为爱发电

要是把朱允熥的钱全部从凤阳运到宁波,那得运到啥时候去啊。

先不说路远的问题,就是光派人护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想到这儿,朱允熥有些同情那些做生意的商人了。

【能不能有个办法不用来回运钱呢?】

这个想法忽然浮现在朱允熥心底。

想到这儿,朱允熥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上一世看电视的时候不就经常出现钱庄吗?自己也可以设立一个钱庄啊。

不过这个钱庄这个名字太俗气了,一听就不是高雅之地。

越想越兴奋,朱允熥忍不住拍了拍面前的桌子,大叫一声。

“对,叫银行,就叫银行。”

他这一叫把在场的众人吓了一跳,全都齐齐将目光看向朱允熥。

看着这些人都看向自己,朱允熥连忙摆摆手,“没事没事。”

说完之后开始继续和宁波知府郗驯商量。

所有的事都敲定好了,朱允熥派人在宁波府城开始招兵了。

按照规定,护卫营一营人数在三千人至一万九千人不等。

其中以秦、晋、燕三王之地护卫最多,他们三人每营几乎都是满编。

朱允熥暂时不准备招这么多人。

一是自己封地内人数不多,二是基层军官也少。

再一个,自己手底下也没有一个会训练士兵的将军。

就算是常森,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之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按照朱允熥的计划,准备前期招兵5000人,先训练着再说,等以后船炮造好之后再扩张。

有宁波知府郗驯的帮忙,又从周边几个府县招了些人,朱允熥凑够了五千人,朝着定海出发。

到定海之后,朱允熥将这五千人和从凤阳书院带来的几百人交给常森让他开始练兵。

所有的任务都分给了别人,朱允熥开始筹备银行。

银行的首选之地当然是京城,毕竟这个地方有钱人最多。

坐着小马车,咯噔咯噔的又朝着京城而去。

又是好几天的时候,朱允熥回到了京城,先是从凤阳书院数学学院抽调了一些人过来。

毕竟银行主要是存钱取钱,算账能力必须要好,数学学院的这些人算账什么的一点问题没有。

先是对他们培训了一段时间,朱允熥又拿出了当初的棉花造纸技术和专门调制出来的紫色墨。

主要是这项造纸技术谁都没教过,只有自己才会。

另外紫色墨调制起来也比较困难,价格较为昂贵。

两者组合到一起,算是从根源上杜绝仿制。

确定了纸张墨水,朱允熥买下了南京城内中心位置的一座房子,开始着手装修。

作为银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防盗。

朱允熥直接将原本的房子拆了个一干二净,开始用钢筋水泥进行修建。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钢筋和后世的肯定不能比较,不过也还凑合,起码比没有强。

将房子一分为二,前面设立营业区,后面为放钱的库房。

库房全部由钢筋水泥建造,除了一个钢铁制作的大门,只有零星的几个特别小的小窗户。

就算是小窗户,也是由一根根钢筋拦上,中间的缝隙甚至连手都伸不过去。

而前面的营业区就亮堂多了,在门口两侧,镶嵌了两块超大型玻璃。

里面能看到外面,外面也能看到里面。

总之,朱允熥的这座银行完全是按照后世的银行所仿制。

全部都做好之后,银行的牌匾也挂上了。

名字没有任何争议,取名为大明银行。

不同的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由两人的笔迹组成。

大明二字,是朱元璋的字迹,后面的银行二字,是朱标的字迹。

挂上牌匾,银行也没有对外营业。

朱允熥开始派人在全国各布政使驻地城市修建银行。

等全国一京十四省各自盖了一座银行之后,大明银行正式营业。

最先进入大明银行存钱的,是朱允熥的那帮合作伙伴。

起初他们是不想存钱的,但经不住朱允熥的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只好将一部分钱存入了朱允熥设立的银行。

银行是成立了,可怎么保护各地的钱又成了一个难题。

按照朱允熥的想法,直接派兵前去保护是最好的,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全国十五家银行,就算一个地方派去100人还需要1500人呢,他手底下可抽不出来这么多人啊。

更何况未来银行需要开遍各府甚至各县,朱允熥根本没这么多人。

就算有人,朱元璋也不会同意自己派手下的兵进入各地吧。

没办法,朱允熥只能将目光投向权利最大的那个人。

说干就干,朱允熥直接奔向皇宫。

(水字专用……)

第115章 马三宝

到达乾清宫,朱允熥正准备冲进去,门口的太监直接将朱允熥拦腰抱住。

“我的三爷哎,皇爷正和太子殿下燕王殿下他们议事呢,您等他们议完事再进去吧。”

“哦?我四叔啥时候来的?”朱允熥抬头看着拦住自己的太监,对他问道。

朱允熥有点惊讶,藩王不是不能随意离京吗?怎么朱棣这次回来了,难道北方又有战事了吗?

“燕王殿下回京已经三天了。”面对朱允熥的问话,太监也没有多说,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

朱允熥点点头,“行,给我搬个凳子来,我坐这里等。”

坐在凳子上,朱允熥找了个阴凉地坐下,目光看向门口的几个太监。

随手对其中一个20多岁的年轻太监挥挥手。

看到朱允熥小手,那名太监迈着小碎步来到朱允熥身边。

“叫什么?”朱允熥开始和他闲聊。

“回吴王殿下的话,奴婢马三宝。”小太监双手重叠在一起,胳膊垂直在裤裆前。

“马三宝?”朱允熥嘟囔了一句,总觉得这个名字在哪儿听过。

可是想了好大一会,愣是想不起来,干脆不想了,继续和他闲聊着。

“北平人吗?我看不太像啊。”

“回吴王殿下~”马三宝话还没说完,直接被朱允熥打断。

“停停停,别一句一个回吴王殿下的话,咱们就正常聊聊天就行。”

“是,回吴王~”马三宝刚想继续说话,直接被朱允熥一个眼神吓的将后面的话吞了回去,继续说道。

“奴婢是云南府人氏。”

“云南的?”朱允熥闻言抬头仔细打量了一下马三宝的长相,确实符合那边的模样。

又继续问道:“你一个云南人怎么跑北平去当太监了?”

“奴婢是洪武十四年被俘的,在宫内当差了两年,洪武十七年被送到燕王府中,幸得燕王殿下看中,留奴婢在身边伺候。”

“哦。”朱允熥淡淡的说了一句。

听着马三宝这个经历,配合他这个名字,朱允熥越听越觉得耳熟,总感觉在哪儿看过或者听过。

不过朱允熥可以肯定一件事,在大明的这十年,今天是第一次听说马三宝这个名字。

【既然不是这一世听说过,那应该是前世的时候,既然前世能记住这个名字,那应该是个历史名人,可为什么这个名字又感觉那么陌生呢?】朱允熥心中纳闷。

心里想着,嘴上也自言自语了起来。

“马三宝,云南人,朱棣身边的太监。”

将这些关键信息串联起来,朱允熥觉得自己快要想到答案了。

“马三宝,马三宝,三宝,三宝。”

自言自语了一阵子,朱允熥抬头看着马三宝的衣饰。

“太监。”

“太监马三宝,太监三宝,马三宝太监,三宝太监?”

“对了,就是三宝太监郑和,怪不得这么耳熟呢。”

朱允熥足足在脑中搜索了一刻钟,将学过的历史课本,看过的历史电视剧电影全部想了一遍,总算想起来这个名字了。

一拍大腿,朱允熥直接从凳子上站起来,眼睛不断打量着马三宝。

“你家祖上姓郑吗?”朱允熥问出了一个让马三宝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啊?”马三宝一愣,随即摇摇头,“奴婢祖上一直姓马,从未听说姓过郑。”

“哦。”朱允熥有些失望,看来马三宝的姓氏是后来改的。

不过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允熥已经起了歹心,准备将马三宝从朱棣手里弄过来。

按理说,历史上的郑和出使海外这么多次,心底应该是对大海有向往的。

可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个年龄的他对大海是什么态度。

于是朱允熥试探性的对马三宝问道:“马三宝,喜欢大海吗?”

“大海?”马三宝明显一愣,有些茫然。

“对,大海,你见过吗?”

马三宝闻言点点头,“奴婢曾跟随燕王殿下去过北平的陈家堡,见过一回大海。”

(注:此处堡念pu)

行,见过大海就行了,朱允熥循循善诱的引导着马三宝。

“想不想带着船队出海?”

“去南洋西洋甚至更远的地方?”

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他父辈的冒险精神,马三宝听着朱允熥的话,下意识的点点头。

紧接着,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马三宝赶紧连连摇头。

“不,奴婢不想出去,奴婢此生能服侍在燕王殿下身边足矣。”

【看来这家伙对Judy挺忠心的嘛】朱允熥心中想着。

不过朱允熥可不想放弃,自己现在手底下正好缺这种天生的航海家,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既然马三宝不愿意离开朱棣,那就直接从朱棣手中将他要过来,大不了付出点代价。

想到这儿,朱允熥嘴角浮现出一抹坏笑,看的站在他对面的马三宝屁股一紧,脸上充满了紧张的情绪。

朱允熥看着马三宝紧张的样子,以为自己的笑容吓到他了,对他挥挥手,“行了,你回去吧。”

正好,这个时候朱棣和朱标有说有笑的肩并肩从乾清宫内走了出来。

看到二人出来,朱允熥眼珠一转,连忙迎上去挡在二人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