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302章

作者:穿云雀

当时若非他躲得快,恐怕那两支弩箭,就不是射中他的胳膊那么简单了。

原先杨八姐虽然经常躲着自己,他还可以用相处时间不多来安慰自己,只要成婚,八姐自然会将情意放在自己身上。

但现在他没有办法再欺骗自己。

想到自己的未婚妻钟情于曹斌这个“暴发户”身上,气愤、心酸、疯狂的嫉妒一齐拥上心头,让骑马狂追的他愈发胸腔如烧。

他不是绿奴,而是名将之后,天资不凡,长相英俊,从来都是受女子追捧。

他未曾想过会遭受这种耻辱,尤其是这耻辱来自儿时起,就作为反面典型的曹斌。

此时,他有种毁灭一切的冲动。

“少将军,她在那里!”

三天后,他们再次追上杨八姐。

此时 ,杨八姐正在路边一座茶廖中休息,见张文等人追上来 ,秀眉厌烦得蹙了蹙,连忙冲出去翻身上马,将梅花嵌金枪抄在手中,娇喝道:

“张文,你没完了是吧,若再敢纠缠,休怪姑奶奶心狠手辣。”

张文脸色铁青,你特么的从来就没有对我手下留过情,随后狠狠一挥手,咬牙道:

“一起上,将她擒下......生死勿论!”

听到这句话,连他的手下都是一惊,连忙看向他。

只见张文双眼冒火,咬牙切齿道:

“她想倒贴曹斌?休想,我就算毁了她,也不会让她如愿!”

“她是我的未婚妻,若有麻烦我自承担......”

他正自表达愤怒,手下忙道:

“少将军,她又跑了!”

杨八姐见张文有点疯狂的架式,也是一惊。

对方百来人,若是真的不顾忌她的性命捉拿,还真是有点危险,她见势不妙,连忙溜之大吉。

张文猛然一顿,心中羞怒道:

“我特么看到了,还不追?”

这次本来就没有拉开多少距离,张文的人又多,马力有限,杨八姐时刻不敢放松。

有时她只能边打边跑,被追得狼狈不堪。

此处虽事荒郊野外,但官道上也时有来往商旅,见张文等人统一骑着战马,杀气腾腾,俱都不敢招惹,纷纷避让。

杨八姐见见久久不能摆脱张文,心中焦急,若这么下去,很可能被他抓住,连忙喊道:

“张文你疯了吗?”

“你若敢动我,杨家不会放过你,朝廷也不会放过你。”

张文疯狂踹马,大骂道:

“我管不了那么多,你倒贴曹斌狗贼还有理了?不知羞耻的贱人!”

说话间,正好见到一支百来人的车队出现在前面,忍不住大喜道:

“我乃朝廷大将张文,把前面女子给我挡住。”

杨八姐心中一惊,她不是不想脱离官道,她担心若是跑到荒芜人烟处,张文会更没有顾忌,兽性大发。

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多少理智。

杨八姐见前面那支车队真没有避让的意思,不由心中惊惧,正想表明身份,却见一个道士打扮的中年嗤笑起来,不屑道:

“张文,什么玩意?竟敢与曹候爷抢女人,活腻歪了!”

杨八姐见此大喜,连忙冲进车队道:

“你们是曹斌的人?我是天波府杨家的人,这人要杀我,你们能不能挡住他?”

那道士哈哈大笑道:

“我等乃东海蓬莱岛弟子,正随掌教投奔曹候爷。”

“杨娘子来的正好,给了我们一个立功的机会。”

说着,他长声喝道:

“兄弟们,亮家伙,保护曹候爷的女人!”

见他说得如此直白粗鄙,杨八姐尴尬得头皮发麻,却也没有纠正。

只是让她惊奇的是,曹斌竟然连蓬莱岛那个武林第一人都招揽到了麾下。

作为将门子弟,她虽对绿林中的高手不太关注,但也略有耳闻,那蓬来岛名气不小,她自然知道。

据说那人无欲无求,极难招揽,也不知道曹斌怎么做到的。

以前就知道曹斌有个“小孟尝”的绰号,以前还曾暗自鄙视。

没想到这名号在绿林中竟如此有用,逃难途中都能碰到帮手......

她哪里知道。

此时那江湖第一人还在马车里郁闷。

他是标准的技术型“宅老”,除了研究武艺,连门派都不想管。

也不知道那位忠靖候给自己大弟子下了什么迷魂汤,派了不少弟子过去不说,还一味撺掇自己出山投靠。

一月之前更过份,为了让自己离岛,他竟在曹斌书信的蛊惑下,带着门人一把火将蓬莱岛烧了个精光。

玛的,自己只是出门放了一会儿风啊,回来一看家都没了。

若非自己只有两个亲传弟子,非得一巴掌将他拍死。

把自己的弟子蛊惑成如此模样,可见那忠靖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听大弟子说,忠靖候已经在江南为自己修建了豪华道宫,他心里隐隐有点期待。

“哼,碧游宫?若是不满意,我转身就走!”

老家伙有些傲骄地想道。

此时,官道上的战斗已经结束。

若是张文的人借住马力乱冲,可能还会对这些绿林豪杰造成一点麻烦。

但张文的人既无铠甲,又有车辆阻挡,江湖人的小巧功夫就占尽了优势,何况蓬莱岛弟子的武艺本就不凡。

见张文慌忙逃窜,那金灯大剑走了过来,小心向杨八姐询问道:

“杨娘子,要不要我们追上去?”

杨八姐虽有弄死张文的冲动,但还是摇了摇头道:

“算了,我不想再给曹斌惹麻烦......”

而此时,曹斌和包拯已经不在杭州。

那日,包拯邀曹斌出游,其实是想看一看他施政的效果。

而瞿、婺、睦三州就是曹斌施政最彻底的地方。

那里的士绅地主被方腊横扫一空,百姓又与曹斌签了契约,执行他的命令基本不会折扣。

况且他们本就感念曹斌的赈济,更是对他的话奉若圭臬。

于是招幕老农和书生成立的农田研究局,就发挥了作用。

看着农田树下,坐着圈椅上享受丫鬟服侍的曹斌,包拯也顾不得数落他,满眼欣悦道:

“水稻产出竟然增加了三成?好,好,好!”

睦州新任知州看了看满脚是泥的包拯,嫌弃了一下,又羡慕得看了曹斌一眼,才唉声叹气道:

“不只如此,若是收税,今年能比往年多收一两倍的粮食。”

“可惜今年粮税都是曹候爷的,朝廷亏大发了......”

说完,他还无奈得跺了跺脚。

曹斌灌了一口新榨的果汁,才撇嘴道:

“你特么别像债主似的盯着本候,你这话分明在害我,什么叫粮税都是我的?”

“那是本候顾念百姓,凭脸面向商贾士绅们暂借的军需,你想赖账是吧......”

今年秋季水稻能够提升三成的产量,曹斌并不意外。

虽然朝廷已经推广两季稻十数年的时间,但种植技术还很粗陋,有经验的农夫之间也敝帚自珍。

曹斌招幕老农成立农田研究局,就是为此。

提升三成的产量看似很多,但也没有超过后世三朝的最高产量。

不过这也差不多到巅峰了,短期内很难再有突破,除非是弄出杂交稻,实现划时代的提升。

至于税收成倍提升,那就是方腊的功劳了,没有士绅地主隐瞒田亩,从中做梗,一两倍的税收还说少了。

此时,包拯也有点郁闷,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后悔。

尤其是寇准,他为了忽悠穆桂英出征,才建议朝廷以秋税作为交换向两浙借粮。

御使们若知道真实情况,肯定会摁住他死喷。

不过这也是朝廷自己的操作,包拯也不好对曹斌要求什么。

反而朝廷寅吃卯粮,提前收税这种行为有点伤民,若不是曹斌借钱筹粮,恐怕会有不少百姓会家破人亡。

曹斌自然也不会搭理睦州知州,他虽不缺钱,但掌握粮税却有大用......

随后,曹斌又随包拯接连走了几个村镇,情况都差不多,见他依旧一幅兴致勃勃的样子,有些无语道:

“包大人,还没有看够吗?”

包拯见他满是嫌弃,有些无奈道:

“包某就是想看看你那农田研究局,看完就走!”

很早以前,他对曹斌这种懒散享乐的行为是有些看不惯的,但现在早已习惯,也懒得管他了,反而觉得有些真实了。

曹斌笑道:

“包大人早说嘛,何必饶这么个大圈子?”

那里虽有土豆种植基地,但马上就要在两浙推广,曹斌也不介意暴露。

正这时,路边的村子里突然热闹起来,两帮村民打得尘烟四起,鸡飞狗跳。

包拯连忙道:

“展护卫,快去看看怎么回事?

见有热闹可看,曹斌也来了兴趣,带着轿子等人直接把他挤到了众人身后,连睦州知州也冲在了最前面,让他半晌无语......

下山塘,一个靠山小村。

陈三是退役下来的残疾兵卒,因为打仗残了一只手臂,拿着一笔抚恤回了乡。

只是他没想到家乡也难以过活,那笔不多的抚恤很快就花完了。

就在他们活不下去,要找地方官府闹事的时候,被曹斌压了下来。

后来,疏浚西湖的难民回乡,他就被派到这个小村里做巡检。

虽然没有品级,但掌管村里的安定,训练壮丁事宜,大小也是个头目。

薪俸直接由安抚使衙门发放,还受村民尊敬。

甚至还在娶了村里的王寡妇,美滋滋。

他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也十分感激曹候爷。

只是有人却不想让他安生,有几个恶霸,竟仗着村里同姓人多,想方设法强霸别人土地。

甚至私设公堂,以族规代替国法,擅决人命。

他在杭州接受培训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明令禁止的事,也是他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