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266章

作者:穿云雀

自己还差点因此惹恼皇帝......着实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三月初五日,朝廷发明旨。

任命曹斌为两浙路观察使,暂领两浙军政、财赋、民俗,总管江南诸路兵事,江南震动。

武松、鲁智深开始正大光明地以曹斌的名义,帮助卢俊义在杭州争权。

三月十五日,润州知州等十余名江南官员派人入京行贿,曹斌坦然接受。

十七日晚,包拯独自拜访忠靖候府,劝说曹斌未果。

二十日朝会,包拯弹劾曹斌收受贿赂,建议罢免他江南差遣。

皇帝大怒,认为包拯毫无证据,诬蔑朝臣,夺开其封府尹之位,贬杭州通判。

罢王延龄首辅之位,任尚书左丞,命潘仁美知枢密院兼领尚书右丞,与王延龄同掌政事堂。

从此,朝中再无首辅,皇帝耳边也清静了不少。

同时,潘仁美被重新加封为太师,一时间,颇有权倾朝野的威势......

二十三日,曹斌入宫陛辞,送上六颗护心救命丸,得赐“御制宝剑”一柄。

为了防止皇帝突然挂掉,他直接将纨绔点数用完,才刷出十二颗救命丹药。

只要皇帝不是油尽灯枯,这六颗丹药足以保证他的性命。

二十四日清晨,汴京城门打开不久,忠靖候府的车队就已经出发。

正在指挥车队出城,包拯也骑着毛驴,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过来。

曹斌笑道:

“哈哈,没想到包大人也是今日赴任江南,怎么没带三口御赐铡刀?”

此时,包拯满脸郁闷,不想理他。

没想到自己只是随便弹劾了一下曹斌,就惹得皇帝大发雷霆,直接被贬到了杭州,还连累老师失去了首辅之位。

“曹斌,你说实话,你与官家是不是另有谋划?”

沉默了好半晌,包拯终于忍不住发问道。

他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以忠靖候府的富有程度,曹斌怎么会轻易接受江南官员的贿赂?

恐怕自己是被曹斌和皇帝联手坑了,目的就是把自己发配出京,免得在皇帝面前碍眼。

曹斌不置可否道:

“我的人快走完了,包大人还是先出城吧。”

与包拯的简朴不同,曹斌这次带上了全部家眷,只留下少部分仆从看家。

整个车队蔓延数百米,只是载人的马车就有十几辆。

将来一段时间京城形势不稳,他怕再次出现兖王谋反的事情,已经打算在江南长呆了。

在皇位产生定论之前,他不打算接家眷回京......

出城之后,狄青等人已经在长亭内摆下送行酒宴,不久之后,潘仁美、寇准等人竟也带着大批官员前来送行。

潘仁美是送曹斌,寇准是送包拯。

耶律观音奴得知曹斌要上任江南,也赶了过来,质问道:

“曹斌,你宋国罢免了谈判副使,如今你又要去江南赴任,到底还与我大辽谈不谈?”

说完,一双美眸紧紧盯上了曹斌的眼睛。

曹斌知道她在试探,不由笑道:

“我看公主也不着急,安心等着便是,没有曹某,朝廷自会有后续安排!”

四月初,润州城州府后衙。

一个老道正坐在主位掐指演算,好半晌才道:

“曹斌带着家眷仆从,每日行走不过四十里,要赶到江南至少也要到五月之后了。”

润州知州点点头道:

“至少得拖到五月下旬。”

老道又问道:

“他没有发现异常?”

润州知州哈哈笑道:

“包天师放心,下官已经派人送礼试探。”

“他不仅没有丝毫怀疑,还回信好言安慰,与下官论叙交情,称兄道弟。”

“想必是指望着下官帮他在江南官场打开局面......”

言语间,颇为得意戏谑,只觉曹斌已在股掌之中。

老道点点头道:

“如此甚好,按朝廷的规定,夏税需在六月之前收完。”

“你可令手下官吏差役故意刁难百姓,等待圣公登高一呼。”

“另外江宁府也要提前准备,起事之前必须将此城掌握在手.....”

江宁城和润州城是江南门户,只要占领这两座城池,就能凭借长江天险,将朝廷挡在江北。

润州知州道:

“天师,下官早已经准备妥当,只要圣公下令,立刻便能控制江宁。”

“何必非要等曹斌?”

老道摇摇头道:

“不是要等曹斌,圣女与我徒儿已经带回了消息,朝廷精锐不可力敌。”

“为防朝廷进剿,我等要准备充足,才好起事!”

“在这之前不可打草惊蛇。”

润州知州有些不以为然道:

“京畿禁军虽然远超两浙,可也没有可怕到如此地步吧?”

虽然远在江南,但他对朝廷的情况可比老道要了解更多。

而且他的把柄落在摩尼教手里,已经完全叛离朝廷,不可能撒谎。

但老道还是更愿意相信圣女和自家徒儿的亲眼目睹。

于是说道:

“不必多言,圣公已经决定,五月初起事!”

五月初,正是官府追缴税赋急迫的时候,百姓必会苦不堪言。

借助百姓对朝廷的怨恨,摩尼教才能汇集足够的力量,更加有把握应对朝廷的进剿。

再加上辽国答应的战备物资到位,一旦摩尼教起事,必能很快横扫江南。

只要全占江南,就算朝廷之后将全部精锐都派过来,摩尼教也有对抗的力量。

淮南东路亳州城。

包拯与曹斌家眷同行,走了十几天,才刚刚走出京畿,抵达这里,打算休息一天。

傍晚时分,公孙策带着三辆马车追了上来,笑道

“包大人,属下已经交接完公务,并把铡刀带了过来。”

“官家亲自下旨,允许大人带上御赐铡刀。”

那三口铡刀虽然是赐给包拯个人的,但也属于开封府。

现在皇帝特意让他带上铡刀,说明心里还是把包拯当心腹可信之人。

包拯沉吟了一下,微微叹了口气,却并没多说什么,只是点头道:

“如此甚好!”

见包拯不想多说这个问题,公孙策也不再多言,转而问道:

“包大人,忠靖候竟带了如此多的家眷,行程缓慢,恐怕会耽误公事。”

“我们要不要先走一步?”

包拯摇了摇头道:

“这是瞒天过海之计,江南有乱教预谋造反。”

“曹斌早已暗中带兵昼夜兼程,赶往江南。”

“他如今不在本队,本官正好照应一二,免得他家下人不知轻重,惊扰地方。”

公孙策惊讶道:

“忠靖候收受江南官员贿赂,是为了迷惑那些官员?”

说着,他笑了起来道:

“如今看来,忠靖候愈发精忠任事了,果然不负大人期望。”

包拯没好气道:

“他是为了配合陛下将老夫赶出京城......”

公孙策“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随后劝解道:

“太子之争太过危险。”

“包大人能够出京避开也是件好事。”

包拯担忧道:

“家国当前,自身安危又何足为贵?”

“老夫只怕大宋陷入险境。”

“就算潘贵妃诞下龙子,也是主少国疑,国事维艰啊。”

见气氛沉闷,公孙策突然一拍额头道:

“忘了告诉大人,展护卫托江湖上的朋友给开封府送了请帖,说要在老家成婚了。”

包拯无语道:

“他可真会挑时候,没听说曹斌要去江南赴任吗?”

“他可是带着大部分家眷......”

公孙策顿时郁闷无言,只能怪展昭自己倒霉。

他是常州武进人,紧挨着润州,这是头铁,偏往枪口撞啊......

公孙策发现自己说的好消息,都变成了倒霉事,也有点无奈。

本想让包拯先高兴高兴,再说坏消息,既如此,只能随便说说了:

“还有......包大人,有人进京告了御状,说包勉贪赃枉法,谋财害命......”

包拯闻言,顿时愣了一下,满面寒气道:

“包勉现在杭州余姚任知县吧?”

公孙策点点头道:

“确实如此。”

包拯强忍着怒气道:

“好,好,好,老夫倒要看看,他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竟逼得人去告御状。”

“这三口铡刀难道偏就铡不得他?”

公孙策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