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654章

作者:高月

才一个月时间,那不算长,众人又吩咐放下心。

这时,有亲兵在帐门处禀报,“启禀殿下,战场消息传来了!”

陈庆连忙道:“宣他们进来!”

片刻,一名斥候指挥使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参见殿下,参见各位将军!”

“战况如何?”陈庆问道。

“回禀殿下,激战已经在黄昏时结束,五万敌军被击溃,除了数千骑兵向北逃跑,其余士兵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陈庆眉头一皱,中午就开始大战,居然到黄昏时才结束,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对方战斗力不弱啊!这也意味着西军的伤亡同样不小。

“我们伤亡多少?”

“卑职走的时候还没有统计出来,但看样子伤亡近万了。”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了,再去探查!”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抓夫

大战已经结束,战场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还有一群群精疲力尽的士兵,包括西军也打得精疲力尽,签军士兵更是一群群坐在地上,累得动弹不得。

这支签军的顽强着实出乎西军的意料,他们伤亡近五成时才彻底崩溃,一般都是两成或者三成的伤亡,士兵就没有了斗志。

而这支签军却坚持到一半的伤亡,随着主帅的逃走而彻底崩溃,当然,击败他们的还有自身的疲惫,每个人都把体力透支殆尽,最后只逃亡了数里便跑不动了,只好跪地投降。

五万大军,阵亡七千余人,受伤近一万九千人,最后韩常带着三千余骑兵北逃,没有阵亡的士兵,包括伤兵也全部选择了投降。

西军也伤亡接近九千人,阵亡三千余人,伤五千余人。

这一战虽然惨烈,但双方的阵亡人数都不算多,这主要得益于伤药中的三七,止血效果非常好。

冷兵器时代,盔甲会特别保护要害部位,只要不被砍掉脑袋,大部分受伤几乎都是皮肉伤,阵亡主要来自于流血过多或者伤口感染。

而西军的金创止血膏和飞龙保命丹就是针对伤口的及时止血和去腐消毒,这两种军药的配方泄露后,女真军和签军也大量配备,士兵们受伤后迅速自救,使得阵亡人数大大减少。

步兵在打扫战场,押送被俘士兵去魏县临时安置,西军的临时大营就安排在魏县,当然不在城内,而在城外,主要是能从县里得到一些人力物力的支援。

天亮后,杨再兴和牛皋的大军集结完成,大军押送着战俘,继续向东浩浩荡荡而去。

……

韩常军队的全军覆灭对大名城的金兵却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波澜不惊,次日中午,在崔九的建议下,金兵开启城门,放百姓出城,顿时全城沸腾,成群结队的百姓扶老携幼,举家向城外逃去。

崔九的建议很有道理,人口太多,消耗粮食不说,还容易爆发瘟疫,把大量百姓放出去,大大减少粮食消耗不说,还降低了人口数量,减少了爆发瘟疫的可能性。

这个建议得到了完颜昌的认可,尤其是瘟疫的担心,更是说到完颜昌的心坎上。

他立刻下令开城门放民出城,同时派人去给陈庆送信,希望双方的战争不要伤害百姓,放百姓们顺利离城。

数以十万计百姓逃离了大名城,超过了全城人口的大半,使原本繁荣热闹的大名城一下子冷清下来,店铺关门闭户,大街上人烟稀少。

当然,崔九的建议是有私心的,他实际上是让自己儿子带着家人逃离大名城。

陈庆认可了完颜昌的放人措施,始终没有派军队前来骚扰。

城门开启了两天,要走的百姓也走得差不多了,这时,杨再兴和牛皋率领的十五万西军到来,开始在西面十里外构筑板式军营,城门随即彻底关闭。

在大名城靠近东城门附近有一家药铺,叫做仁和堂,掌柜便是身材富态的刘真,西军的斥候指挥使,他原本是元和酒楼掌柜,酒楼暴露后,他们撤离了大名城,但不久又卷土重来,开了一家药铺。

刘真也懂一些药材,在引进两名坐堂医师,几名手下进行培训后,也化身为抓药伙计,开始有模有样地卖药看病,生意很不错,每天病人都排满了长队。

虽然大名城内生意凋敝,人口跑掉大半,导致绝大部分店铺都关门闭户,但有一些店铺还是正常开门营业,比如米铺、菜店,杂货铺,然后就是药铺。

关系到百姓的正常生活,这些店铺有需要,所以都没有关闭。

下午,进来一名军职文官,身后还跟着几名签军士兵,他们是从河间府撤到大名府的两万军队,女真人也需要一支辅助军队,专门跑腿做事,巡逻维持秩序,白天和晚上看守城门,搬运物品等等,这两万签军被充分利用起来。

“你们谁是大掌柜?”文职军官走进大门问道。

刘真连忙上前陪笑道:“小人就是!”

“你们东主呢?让他出来说话。”

“东主前几天带着家人走了,把药铺交给小人打理。”

“你让所有人都停下手中事情,全部集中起来,我有重要事情,不要耽误我时间!”

“所有人包括后面看守药材库的老伙计?”

文职军官不满道:“听不懂我的话吗?所有人就是除了猫狗以外,包括女人小孩和老人,全部都过来!”

刘真连忙让伙计去把药材库的老伙计叫来,不多时,所有人都到齐了,一共八人,四名年轻伙计,一名仓库老伙计,两名坐堂医师和掌柜刘真。

文职军官一一登记姓名、籍贯,自然都是大名府人。

“你们听着,都元帅要招募一批民间的有用之人为军队效力,钱不会少,你们懂药材,会治病,那就是有用之人,给你们一刻钟时间,你们赶紧去收拾一下东西,然后随我去军营。”

刘真愣住了,“那外面的病人怎么办?”

文职军官不满道:“生死自有天命,现在哪里管得了他们,赶紧收拾东西,一刻钟后关店走人。”

病人纷纷鼓噪,但没有用,一刻钟后,八人都被带走,药铺也被士兵关闭,刘真再三向病人们道歉,这才跟随文职军官去了军营。

“这位将军贵姓?”

刘真悄悄将一锭十两银子塞进文职军官手中,沉甸甸的银子消泯了文职军官的火气,他立刻变了一副嘴脸,笑眯眯道:“我不是武将,我是军中的后勤参军,姓施,你们叫我施参军就是了,你们不用担心,这次征召了几千人,你们只是其中之一,以后在军医房做事,我会关照你们。”

他们来到军营的西南角,这边便是军营房,由几十顶大帐组成,军医人手严重不足,他们便临时被抓了庄丁,两名坐堂医师当了军医,四名伙计继续负责抓药,刘真和老伙计则被派去药库看管药材。

老伙计叫蒋滔,看起来五六十岁,实际上并不老,才四十岁,只是长了一副老相,他也是西军斥候,刘真的手下。

他们进了药材仓帐,蒋滔低声问道:“大掌柜,这下该怎么办?”

刘真淡淡道:“能进军营是好事,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多留意就是了,一定能搞到重要情报!”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崔家

杨再兴向陈庆汇报了偷袭遇袭之事,他满脸自责道:“卑职过于求功心切,不听王铎再三劝说,最后导致三千弟兄全部阵亡,曹清也不幸惨死,这是卑职的责任,令卑职痛心万分。”

陈庆沉默片刻缓缓道:“我们做主将的,一个决策就能决定千千万万将士的生死,所以考虑问题要慎重,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但如果一次决策失误就要追究主将的责任,以后就没有人敢做决策了,所以追究责任没有必要,没有谁敢说自己的是长胜将军,既然上了战场,每个将士都要有阵亡的觉悟,我认为失败并不可耻,关键是要吸取教训,不能一错再错,这一点我看到了,围歼五万敌军,你就做得很好,值得赞赏。”

“只是曹清将军……”

陈庆一摆手打断他的话,“我会给曹德说明情况,他的侄子是为抗金而死,死得其所,我会曹家一个交代,你不要再自责了,还是那句话,吸取教训。”

“卑职是吸取了教训,围歼韩常军队卑职确实很紧张,就怕他逃回大名城。”

陈庆微微笑道:“做一个合格的主将,最关键是要能掌控战场局势以及出战的时机,就像你说得围歼韩常军队一战,时机确实很难把握,或者说,这里面还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因为完颜昌没有出兵接应,如果他出兵的话,很可能围歼就会失败,你明白我的意思?”

杨再兴点点头,“卑职明白,时机还是没有掌握好,晚了一点,幸亏运气不错!”

“正是如此,你应该有一个出兵时机的底线,我认为底线就在相州,不管我有没有派兵前来支援,你一定要在相州地界发动进攻,进了大名府后就难说了,对方就会有援军来接应。”

“卑职记住了!”

陈庆随即把王铎找来,将他夸赞一番,官阶升一级,同时赏银一千两。

……

入夜,西军大营东北角照如白昼,数百名工匠正在忙碌装配重型投石机,这是刚刚才运到的重型投石机,一共有四十八座,是西军最新研制的投石机,可将八十斤的重物投石到三百五十步外,比旧的投石机提高了五十步。

可别小看这五十步,这是研制匠人试验了各种材料,进行了二十几项优化后才提高了五十步,而正好避开了敌军的弩箭。

这批重型投石机第二大特点便是安装比较方便,契合得非常好,只要安装到位,基本上不用调整。

陈庆也巡视投石机的安装,他指着旁边一排体型高大的投石机问道:“这边都安装了?”

“回禀殿下,已经安装好了,一共十五架!”

“很快嘛!”陈庆十分惊叹,一个下午就安装好了十五架。

“正是!这批投石机比较容易安装,我们人手也充足,明天上午可以全部安装完成。”

陈庆大喜,他还以为至少要安装三四天,没想到一夜就能安装完成,他又问道:“安装一次能用多久?”

“大概三十次左右,但卑职建议每隔二十次更新一次皮件。”

陈庆来到一架巨型投石机前,下面还有木轮,可以用牛拉拽前行。

这时,一名亲兵跑来禀报道:“殿下,崔氏家族的族长求见!”

陈庆点点头,“请他到大帐稍坐!”

崔家自然是博陵崔氏,在隋唐时期,博陵崔氏可是天下五姓七望之一,虽然到宋朝已经衰败了,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博陵崔家在河北一带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

连完颜昌也看重崔家,他身边的幕僚崔九便是崔家重要人物。

尽管崔家替完颜昌做事,但陈庆并没有迁怒崔家之意,他很清楚,这些家族之所以千年不倒,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识时务,懂大势,他们绝不会效忠某一个朝廷,只效忠自己的家族。

客帐内,崔原负手来回踱步,崔原是崔氏族长,也是崔九的大哥,年约五十余岁,他也曾出任北宋的博州通判,河北沦陷后,他辞官回乡。但金国却不肯放过崔家,几次请他们出来为官,甚至以灭族来威胁他们。

无奈,崔家提出了条件,只当幕僚不为官,金国也接受了,在女真人看来,幕僚和官职没有什么区别?

几名重要崔家人物协商后,最后决定让崔九出任完颜昌的幕僚,一晃过去五六年,眼看着川陕的陈庆越来越强势,不断向东扩张,到了今天这一步,傻子都看得出来,陈庆取代赵宋已是大势所趋。

崔家也有点急了,他们若不拿出点诚意,新王朝就不会有崔家的份了。

所以得知陈庆也在大名府,崔原连忙赶来拜见。

这时,有士兵提醒崔原,雍王殿下来了,只见帐帘一掀,陈庆快步走进大帐,笑眯眯道:“让崔员外久等了!”

崔原连忙上前行礼,“博陵崔原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笑着摆手,“不必客气,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亲兵进来给他们上了茶。

崔原歉然道:“消息比较闭塞,不知道殿下在大名府,昨天才得到消息,要不然我早就来拜见了。”

陈庆微微笑道:“战争时期,还是不要离战场太近,始终会有危险。”

“殿下说得对,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比如这次大名城放人,我听说七成的百姓都逃出城了,大家都害怕被战争波及啊!”

陈庆想了想道:“去年科举,我记得也录取了一名姓崔的进士,他的籍贯就是博州博陵,可是贵家族的子弟?”

崔原笑道:“殿下说的是崔涟,正是犬子,是我最小的儿子,考中第十九名。”

“不错啊!能考中前二十名,那可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我没记错的话,他在河南府任职吧!”

“殿下说得一点没错,他现任巩县主薄,家族都全力支持他做一个清官和能吏,能一步步向上走。”

陈庆喝了一口茶,又淡淡问道:“崔九还在大名府吗?”

说到正事了,陈庆的意思是暗示崔原,崔九还在完颜昌身边呢!崔家到底是效忠谁?

“殿下有所不知,崔九是我胞弟,六年前由家族做出决定,让他去完颜昌身边做事,也是家族为了自保而不得不采用的下策,他本人并不想去,只是为了家族安危而牺牲了自己的名节,就在前两天,他让儿子崔浩出城回到家族,还写了一封信给殿下。”

说完,崔原取出厚厚一封信,递给陈庆,陈庆接过信细看,里面除了一封信,居然还有一幅地图,陈庆先看信,信中详细讲述了完颜昌的意图和阿不速之间的矛盾。

完颜昌想带着八万女真人撤回辽东,陈庆也意识到了,但他毕竟只是猜测,而崔九的信却证实了这一点。

崔九还在信中点明了金兵目前最大的软肋,那就是战马的草料,粮食还能支撑三个月,但草料和喂马的黑豆最多只能支撑二十天,如果能一把火烧了草料场,金兵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陈庆打开地图,赫然就是草料场的位置图。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蜡丸

陈庆拿着崔九给的地图对照他们自己制作城池模型,发现很多地方有出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仓库位置,模型中的仓库位置在城墙西南,紧靠城墙,而地图中的仓库位置则在城池中央,那里应该是一片民宅。

刘琼疑惑道:“殿下,这个崔九的地图是否可靠?”

陈庆淡淡笑道:“这是他的免罪投名状,你说是否可靠?”

“但我们的情报应该也不会出错吧!”

“我们的情报当然可信,但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问题,光是制作这座木城就花了半年时间,也就是说,情报最晚也是半年前的资料,半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变化,完颜昌不是不知道,仓库安排在城边很容易被火攻袭击,他们最近把仓库转移到城池中央倒是可信。”

旁边唐骞笑道:“如果仓库在城边倒简单了,我们一通火油投射,急能把仓库烧得干干净净,平时可以这样做,但战时一定会把它转移到安全地带,这份崔九的地图我觉得可信,就像当年我们在甘泉堡一样。”

陈庆沉吟一下道:“如果能把仓库里的草料一把烧掉,那就会有变局了。”

刘琼也道:“可以通知城内的情报斥候,看他们有没有办法。”

陈庆叹了口气,“问题就是进不了城!”

唐骞笑道:“如果让崔家想想办法呢?”

一句话提醒了陈庆,他急忙走到帐边问道:“崔原走了吗?”

“回禀殿下,刚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