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他在小娘子的脸蛋亲了一下,“长得和娘一样,将来肯定是爹爹最漂亮的小公主。”
余樱这才想起忘记给孩子垫尿布,有些手忙脚乱,陈庆笑道:“不要急,我还是第一次被自己的孩子尿了衣服,感觉很不错。”
他把孩子小心放回摇篮,他忽然觉得应该给孩子做个奶嘴,孩子可以抱着奶瓶自己喝奶,想来想去,似乎只有橡胶奶嘴最合适,南洋盛产橡胶,倒是可以大量买回来。
这时,乳娘过来了,余樱把孩子交给乳娘,这才带着丈夫换衣服去了。
……
下午时分,王妃吕绣开始发年赏,现在陈庆是亲王,所以年赏的规矩也和从前不一样了,因为人太多,王妃不可能把年赏发到每一个人手中。
王府的年赏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家人年钱,由男主人陈庆来发,给自己妻妾和孩子,王妃是正妻,他的年钱最高,一万贯,其次是赵巧云和赵璎珞,每人五千贯,然手余氏姐妹,每人三千贯,再下来是世子陈冀,年钱一千贯,其他孩子都是五百贯。
家人叫做年钱,就是压岁钱的意思,不光给孩子,妻子和老人都要给。
使女家仆就不叫年钱,而叫年赏,就是年终奖金的意思。
第二类是特殊类,贴身女护卫,每人百贯钱,乳娘也是一样,每人百贯钱,三百名驻府亲兵,每人五十贯钱,几名亲兵将领是一百贯,另外一千随队亲兵,每人二十贯钱。
第三类就是仆妇管事类,田大管家、内宅温管家婆以及刘大帐房每人五十贯,五名田宅管事每人四十贯,下来就是内宅贴身使女每人二十贯,再下来就是厨娘、家丁、账房、马夫、车夫、外宅使女等等每人十贯,最后就是十几名粗使丫鬟以及田庄里的看守人、宅子里的看守人,每人八贯钱。
大家都眼巴巴盼了一年,终于等到发赏钱的时刻,发的是银钱,一枚银钱可兑换五百文,黑市上能兑换六百文,一袋袋白花花的银钱到手,每个人都欢喜异常,很多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发完赏钱便放假了,宋朝没有奴隶,都是签约雇工,使女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孩儿,十三四岁签约来府上做事,一般是签三年约,最晚到二十岁就必须回家嫁人,有些大户人家舍不得熟悉的使女离去,便用认义女的方式继续留在府中做事,或者嫁给府中地位高的男仆。
保障人身自由这一点宋朝做得很好,陈庆也完全继承过来,而且更严格,比如纳妾方面就有严格的限制,爵拥有爵位或者官阶才能纳妾,等级不同,纳妾上限不同,比如亲王级别的上限是二十人,实际上陈庆才五人。
普通百姓就不准纳妾,实行一夫一妻,有钱的商人想纳妾怎么办?那就得做出贡献,给军队捐钱粮,给慈幼院捐钱粮,或者办学等等,就能获得勋官,要获得正七品云骑尉的勋官,才能纳妾一人。
而且朝廷授予的勋官,雍王府不认,必须雍王府授予的勋官才行。
纳妾很重要,当然不是为了玩女人,玩女人可以去妓院青楼,纳妾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
有点扯远了,发完赏钱后,王府就放假了,新年假期是三天,初四必须回去,如果不回去,和主人一起过年,工钱可以加倍,还能得到额外的赏钱。
有了这些好处,很多使女家仆都是回去和家人吃顿年夜饭,第二天一早就回来了。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圆饭,陈庆家也不例外,他们一家加上李清照,十几人坐在大堂上,几名使女站在他们身后,在堂下院子还摆了几桌,二十几名女护卫,内宅使女、几个乳娘也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你们也去吃饭吧!这里不需要你们了。”吕绣对身后几名使女笑道。
“哎!”几名使女答应一声,向堂下去了。
“你们少喝点酒。”吕绣又喊道。
“知道了!”
没有了使女,余樱主动起身给大家斟酒,陈冀接过酒壶道:“四娘去坐,我来斟酒!”
陈庆笑道:“阿樱坐下吧!难得冀儿有孝心给大家斟酒。”
冀儿首先给李清照斟满酒,她是长辈,应该是先给她斟酒,才是父亲,陈冀在长幼有序上分得极为清楚。
“好孩子!阿婆这个给你。”
李清照眉开眼笑,塞给陈冀一块五两重的团圆金饼,做工十分精美。
“谢谢阿婆!”
陈冀却没有接金饼,目光看向父亲,陈庆点点头笑道:“收下吧!阿婆给你的心意。”
陈冀这才收下金饼,接下来给父亲斟酒。
“我们也要斟酒!”
陈雪儿和陈冰儿看见哥哥得了闪闪发光的金饼,两人着实眼馋,也跑出来嚷着要斟酒。
陈庆哈哈笑道:“你们两个太小了,不要你们斟酒,雪儿唱歌,冰儿跳舞,等会儿爹爹有赏!”
赵璎珞笑道:“我给你们奏乐!”
她从墙上取下琵琶,调了一下音,如滚珠一般,一连串欢快的乐曲从她指尖弹出。
陈冰儿像只小燕子一样,舞步轻盈,翩翩跳起了宫廷舞。
陈雪儿双手背在身后,头轻轻摇晃着,稚嫩的声音唱了起来。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巨港
一曲唱罢,众人鼓掌喝彩,李清照惊讶道:“这首词是探春令,写得不错啊!谁写的?”
赵巧云指指陈庆,“师父,是官人写的。”
李清照赞道:“想不到金戈铁马的雍王殿下也能写出如此喜庆应景的词,写得好,当敬雍王殿下一杯。”
李清照举杯敬酒,陈庆脸色稍热,这是赵长卿写的词,这个赵长卿现在还没有出生呢!也无所谓了。
他举杯应和,众人也纷纷跟着饮酒。
陈庆放下酒杯,才发现两个小娘子站在自己面前,仰着小脸,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陈庆拍拍两个女儿可爱的小脸蛋,从怀里摸出两枚黄金大钱,每枚重达一两,这算是纪念币,庆祝收复汴梁,一共只铸造了五百枚,分给了重臣和大将们。
陈庆要了六枚,准备分给六个孩子,口袋里正好放了两枚,就应景赏给两个女儿了。
“谢谢爹爹!”
两个小娘子各捧着一枚黄金大钱,欢天喜地跑回自己位子。
陈冀又给大家满了酒,陈庆举杯站起身笑道:“来!我们为明年的新开端,我们干了这杯!”
“干杯!”
所有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
刚到寅时,清脆的云板声叩响,余樱连忙起身了,服侍丈夫穿上衣服,又简单梳了头,便出门到大堂聚集。
很多人家除夕都要守岁,主要等寅时正祭祀,寅时正就是半夜四点整,熬到半夜四点钟,身体稍弱一点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前几年陈庆家里也守岁,但每次守岁后,总会有人生病。
陈庆便听从了刘医师的建议,白天把祭祀的物品都准备妥当,然后早早睡觉,大家寅时起身,距祭祀还有半个时辰,时间足够了。
一刻钟后,众人都来到大堂,除了长子陈冀外,其他孩子都还在睡觉。
“我们走吧!”
陈庆见大家都到齐,便带着向堂下走去,夜里寒气渗人,众人穿得十分厚实,坐上两辆马车,马车向东北角的水月庵驶去。
马车缓缓在东北角小门停下,庵主静心师太带着七名徒弟已经在大门前等候了。
“欢迎殿下,欢迎王妃和世子,欢迎各位夫人!”
水月庵供奉水月观音,是王府家庙,去年扩大到两亩地,供奉一尊名贵的白玉观音,吕绣带着几个姐妹经常来这里许愿还愿,住在附近的百姓也经常过来上香,香火倒也旺盛。
陈庆合掌道:“有劳师太了!”
静心师太微微笑道:“距离祭时还有一段时间,贫尼和弟子生了两盆炭火,大家先去烤火,时间到了贫尼会通知大家。”
“多谢!”
陈庆带着家人进了水月庵侧堂,这里是陈庆家的祠堂,对外不开放,只有一扇向府内开放,由水月庵的女尼常年上香供奉。
三牲和各种糕点果子都已经准备就绪,摆了满满一桌子,上面的红木龛内摆放着十几块灵牌。
陈庆比较体谅家人,供奉的灵位除了他父母外,还有吕绣和赵氏姐妹的生母,还有余氏姐妹的父母,今年还多了一个灵牌,吕绣的祖父吕颐浩。
众人穿上黑袍,跟随陈庆行礼祭祀,最后依次将香查在香炉上,静心师太带着七名徒弟坐在一旁的蒲团上念经。
陈庆向静心师太躬身行一礼,这才带着家人离开水月庵,返回府内。
“夫君明天还有新年朝会,时间还早,再睡一会儿吧!”吕绣劝道。
陈庆点点头,“我去书房眯一会儿就行了。”
两名赶车健妇一挥马鞭,马车加快速度向内宅驶去。
……
京兆的正月初一还是冰天雪地,到处是白雪皑皑的世界。
但在遥远的数万里之外,却炎热无比,正月初一的中午,一支船队正劈波斩浪驶向南方。
这支二十艘万石福船组成的船队是从泉州出发,前往三佛齐国都城巨港城,也就是今年印尼满刺加。
他们已经航行了一个月,渐渐要到了目的地。
在第一艘大船上站着一名身穿大宋七品官服的年轻官员,身材中等,但很健壮,皮肤晒得黝黑,他便是泉州市舶署判官晁昆,晁清的兄弟。
晁昆这次是奉雍王的命令,前来南洋寻找一些有价值的物品,他手中拿着雍王清单,主要是一些农作物。
但雍王并没有具体要求他找什么农作物,只是要求他把所有农作物都带一个样品和种子回去。
“前面陆地!”有船员在桅杆上大喊。
晁昆也隐隐看见了一条黑线,他问旁边的向导张九公道:“那是巨港城吗?”
张九公是一名经验极为丰富的老船员,今年六十岁,身体依旧十分健壮,他从十七岁前往南洋,在海上飘荡了四十年,不知来过多少次南洋,一生未婚,也没有子女。
他极为厌倦泉州的生活,一心向往大海,只是没有人愿意雇他了,但他听说官府在寻找有经验的老船员,便毛遂自荐,凭借他丰富的出海经验,被晁昆选为向导。
张九公笑道:“那不是巨港城,是外岛,海岛很大,我们叫做锅盖岛,岛上山势很陡峭,海浪比较大,绕过大岛才是巨港。”
晁昆问道:“九公说那种很大的圆瓜,巨港城有吗?”
张九公微微一笑,“还真不知道,得找一找,我是在三十年前见过,一些土人划独木舟从遥远的海岛过来,在海上要划船一个多月,他们粮食就是一种很大的圆瓜,放几个在独木舟上,里面掏空还能盛水,够他们吃一个月了。”
“好吧!但愿我们的运气不错。”
“其实这里水稻也不错啊!一年三熟的水稻也有。”
晁昆眉头一皱,“一年三熟估计是要炎热的地方才能种,或许岭南可以种植,不过可以搞些稻种去泉州试试看。”
船队绕过了大岛,又走了一天,前面出现了另一片大陆,看到了船只,巨港城到了。
……
“呜—呜—”
远处海港内吹响号角声,这是欢迎新船队的到来。
船队进入海湾,渐渐看清了码头和岸边,岸上修满了房屋,房屋都不大,以木结构为主,远处还能看见巨大的寺院,都是佛寺的圆顶。
三佛齐时代,这里还是大乘佛教的天下。
码头上早已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还有人从四面八方跑来。
作为都城和最大海港,巨港城很大程度上靠海外贸易生活,巨量的物资从海外进来,又分散到各地,全国各地的特产物资又汇聚到巨港,被海外客商买走。
这里的海外商人可不仅仅是宋朝商人,还有大食商人、天竺商人,甚至还有来自遥远西方的热那亚商人,他们来这里购买香料。
当地人都是以皮肤黝黑的小黑人为主,但还也不少衣着光鲜的上等人,他们穿着宋朝的绸缎,皮肤也没有那么黑,笑容亲切。
“欢迎来到三佛齐!”
晁昆听到了一声熟悉的语言,居然是很纯正的大宋官话。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圆果
晁昆和张九公下了船,一大群黑人小贩顶着水果的食物涌上来,把他们团团包围。
“走开!都走开!”
有人大喊几声,把小贩们赶走了。
走上来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用纯正的官话笑眯眯问道:“九公不是退休了吗?怎么又上船了?”
正是刚才的男子,他一看就是当地人,但皮肤没有那么黑,身材也比较高,穿上一身上等绸缎,戴着帽子,体型略胖。
原来他认识张九公,张九公上前和他拉着手拍拍胳臂,笑道:“我这辈子离不开船,这把老骨头准备丢在大海上。”
“哪里?九公老当益壮呢!”
两人大笑,张九公给他介绍晁昆,“这位晁公子是我的新雇主,一心想出去见世面的豪门年轻人。”
张九公刻意隐瞒了晁昆的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给晁昆介绍这名男子,“这是三佛齐的接引官,叫做查农,汉名叫做王农。”
晁昆拱手见礼道:“原来是接引官,请问阁下是否去过大宋?”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