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531章

作者:高月

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过来禀报,“启禀都统,大理寺已经重验了顾彦新的尸体,确认尸体是一个六十岁的老者,生前是一名狱卒。”

杨沂中冷笑一声,这下子看秦桧还有什么话说?

杨沂中还是觉得那封信作为证据说服力不强,没有日期落款,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写的,还是请大理寺帮忙,直接把上吊自杀的顾彦新的尸体挖出来,直接证明秦桧报告说谎。

当然,这也是胡云告诉他,顾彦新没有死,才让他想到这个办法,否则他还真一时抓不到秦桧的把柄,不好对付这个混蛋。

有了尸体作证,秦桧该闭嘴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认怂

秦桧铁青着脸听取内侄王薄的禀报,王薄给他带来两个消息,第一个消息,杨沂中找到了西军情报站的老巢,居然是六味茶馆,双方发生激战,对方被干掉十几人,最后茶馆被一把火烧掉了。

“启禀姑父,西军情报站老巢应该是真,侄儿特地去看了,还有一个地洞,通往河边,正常店铺不会有这样的地洞。”

“哼!我知道是真,这一幕演得太假了,杨沂中早就知道对方的老巢在哪里?他却迟迟不动手,我简直怀疑他和陈庆勾结。”

王薄吓一跳,“姑父,杨沂中是官家的心腹,不太可能和陈庆有勾结。”

“你想说什么?”秦桧目光严厉盯着内侄。

王薄低下头,半晌小声道:“杨沂中权力很大,如果和他闹僵了,恐怕会对我们不利,尤其官家对他那么信任。”

秦桧严厉的目光慢慢缓和下来,“侄儿说得对,如果官家在自己和杨沂中之间二选一,一定会选杨沂中,自己险些失计较了。”

他又问道:“第二个消息是什么?”

“第二个消息是县都头告诉侄儿,说大理寺今天上午挖开了顾彦新的墓,重新验了尸体。”

“什么?”秦桧吓了一跳,对方重新验尸,什么意思?

一转念他就明白了,这是杨沂中在找自己的麻烦呢!以证明自己提交给官家的调查报告有假,顾彦新没有死,万俟卨故意弄虚作假,糊弄天子。

大理寺卿刘偃是徐先图推荐上任的,和杨沂中关系极好,不用说,这肯定是杨沂中请刘偃帮忙,如果报告作假被戳穿,自己可以推给万俟卨,但万俟卨就要倒霉了。

秦桧暗暗骂了一声,这个杨沂中真还是不好惹,秦桧当然明白杨沂中是什么意思,他就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干涉他的查处行动,否则他就把报告作假的事情抖开,大家都不好过。

“我知道了,你去吧!”

秦桧心中郁闷之极,挥挥手,让王薄走了。

这时,妻子王氏从里间走出来道:“老爷,你招惹杨沂中做什么?”

秦桧闷闷不乐道:“我没想招惹他,只是平时让他做点事,千推万推,着实让人不爽。”

“再不高兴也不能招惹他,这人表面粗鲁,实则精细无比,他经常跟着天子身边,就怕他在关键时候说一句不利官人的话,就麻烦了。”

秦桧叹口气,他不得不承认妻子说得对,像岳飞这种没有后台的武夫,他可以随便捏,而杨沂中这种后台很硬的武夫,他确实不能随便招惹。

“多谢夫人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仅仅三天时间,杨沂中就向天子赵构交了差,望着眼前的一大堆证据,赵构拾起任命书看了看,问道:“这个董安是谁?”

“应该就是临安情报站总管,这箱资料是他们仓促逃走时遗落的。”

赵构忽然不满的质问道:“杨将军莫非早就知道这家茶馆就是对方的情报据点?”

杨沂中连忙解释道:“回禀陛下,卑职确实早就怀疑了,只是卑职没有打草惊蛇,一直在监视对方,前天晚上才彻底端了对方老巢。”

“哼!既然一直在监视,为何还会有扬州大火?”

杨沂中犹豫片刻道:“回禀陛下,有句话不知卑职当说不当说。”

“你说就是了,朕堵你嘴了吗?”

“卑职认为扬州大火应该不是临安情报站所为,他们最多搞到了假文书,但具体纵火和他们无关,卑职监视很严密,他们搞不到船队,卑职怀疑西军在长江附近还有一处据点。”

赵构沉思半晌,点点头,“你的怀疑有道理,这次朕就让你过了,你继续调查西军在长江上的另一处据点,务必给朕查出来!”

“卑职遵旨!”

杨沂中要告退,赵构叫住了他,“稍等一等!”

“请陛下吩咐!”

“六味茶馆之事,胡云找过你吗?”

“没有!”

“那你有去质问过胡云吗?”

杨沂中摇摇头,“卑职暂时还没有去,但卑职请示陛下,需要去质问胡云吗?”

赵构想了想道:“双方心知肚明就行了,不要刻意去找他。”

“卑职告退!”

“去吧!把这些都带走,朕不想看到这些。”赵构指着桌上一只箱子道。

杨沂中连忙抱着箱子出去了。

赵构负手走到窗前,他心中着实无奈,扬州纵火案就这么不了了之,陈庆的强势着实让他束手无策。

“当!当!”远处传来午时报时钟声。

赵构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喊道:“康顺!”

内宦康顺连忙跑进来,“请陛下吩咐!”

“今天的报纸呢?”

康顺吱吱呜呜道:“奴才……奴才没有注意。”

“胡扯!赶紧去给朕拿来。”

“奴才这就去!”

康顺跑去了,不多时拿来一份报纸,战战兢兢呈给赵构。

赵构展开报纸看了一眼,眼前一黑,险些摔倒在地,康顺早有准备,连忙扶住他,“陛下!陛下!”

赵构慢慢睁开眼,又看了一眼报纸,只见头版头版刊登着一行大字,‘云中自有锦书来,热烈庆祝西军收复汴梁!’

汴梁还是被陈庆收复了,赵构心中一阵哀鸣,他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

一名男子从酒楼里冲出来,跪在地上仰天大喊:“收复了!我的家乡收复了!”

紧接着几名男子也跟着跑出来,又跳又蹦,又哭又喊:“汴梁收复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激动之下,几名男子抱头痛哭……

这一幕在很多地方都上演了,尤其大量从汴梁逃来的百姓和贵族,在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

很快,在临安各地开始出现了敲锣打鼓声,锣鼓声越来越多,一队队百姓自发地走出家门,跳起了汉人传统的踏歌,百姓载歌载舞,锣鼓声声。

无数支队伍汇集起来,十几万汇集在御街上,声势浩大,队伍中,一群群青年男女手牵着手,一起踏脚唱歌,一边游行而走,表达心中的喜悦。

到了晚上,百姓们再次自发的组织起盛大火把游行,十几万人手执火把围着西湖游行,将庆祝收复汴梁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

此时,陈庆已经不在汴梁,他又兵分两路继续东进,一路由杨再兴率领三万大军进军濮州和曹州,另一路则由陈庆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收复睢州和归德府。

金兵已经搭建皮筏浮桥撤退到新黄河东岸的山东路,放弃了黄河西岸的中原地区,双方虽然没有沟通,但实际上都默认了以黄河新道为界。

这里面很多州都是一分为二,像濮州、曹州、徐州、邳州、宿州等等,黄河都将它们一分为二,但黄河两岸数十里内都是一片荒原,没有农田,没有人口,很多地方寸草不生,一眼望不到边的死寂。

黄河改道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依旧没有半点恢复的迹象,几十年甚至百年之类都不会太多的改善。

这天上午,陈庆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归德府的宋城县。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宋城

归德府就是从前的应天府,宋朝还叫应天府,但已经被伪齐和金国改名为归德府,在陈庆的地图上,也把它改名为归德府,只是在旁边注明一下:前应天府。

归德府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州府之一,它便是从前的梁州,建炎二年之前,它的粮食产量是排在颍昌府的前面,是仅次于开封府的第二产量大州。

但建炎二年的黄河改道,归德府的东部都被决堤的黄河大水吞没,无数百姓的家园被摧毁,死亡上万人,十几万人受灾,黄河大水退去后,黄河新道出现了,归德府东部也变成了不毛之地。

宋城县就是从前北宋的南京,南京已经不复存在,但宋城县依旧保留着,位于新黄河西岸,虽然没有被黄河水吞没,但洪水也进了城,百姓逃到屋顶上,城墙上,几天几夜后水才退下去,大水过后就是瘟疫,宋城县同样受到了严重影响,人口锐减七成,当年拥有四十万人口的中原第三大城,现在人口不足十万,民生凋敝,百姓困苦,比汴梁还不如。

不过宋城有一个优势,它是黄河新道的重要渡口,所以多少还有点商业气息,金国对这里的盘剥也不过份,还勉强维持着一点点的商业。

陈庆大军在官道上浩浩荡荡行军,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旷野,虽然还有农田,但看得出土壤很干,土质贫瘠,没有肥力,陈庆摇摇头,为了阻止金兵,东京留守杜充竟然掘开了黄河大堤,真是千古罪人,一定要给他塑一尊像,跪在黄河边上。

这时,陈庆看见不远处有个老农在刨地,便催马下了官道,十几名亲兵连忙跟了上去。

老农吓得战战兢兢,想跑又不敢跑,他连忙向陈庆拱手,“军爷,我快六十了,不能再去从军!”

陈庆摆摆手笑道:“老丈不用担心,我不抓壮丁,就想问一问种田的情况。”

听说不是抓壮丁,老者一颗心放下,又道:“种田我懂,将军想问什么?”

“我看附近也没有村庄,老丈家在哪里?”

“我家在县城内,这周围都没有村庄,这些农田都是城内百姓种的,大家靠这点粮食生活呢!”

“现在小麦亩产多少?”

老农叹口气,“我这点土地,今年每亩收成麦子不到百斤,十几亩地收了一千多斤粮食,马上还要交三百斤的税,剩下七百多斤粮食,养活一家五口,太难了,所以我琢磨着能不能种一茬豆子。”

“城里百姓都出来种田吗?”

“差不多吧!不种田又买不起粮食,一家人就只能饿死,本来种豆子人挺多,见你们来了,怕抓壮丁,都跑掉了。”

陈庆抬头望远处,远处一两里外确实站满了人群,似乎都在向这边张望。

“老丈家里除了种田外,还有什么收入?”陈庆又问道。

“我儿子在一家酒楼当伙计,每天能挣三十文钱,要知道宣和年间,我给人运货,一天能挣一百多文钱,现在才累死累活,一天才三十文,而且还让人羡慕,这是什么世道啊!”

“老者放心吧!我们是西军,西军来了,世道就要变了。”

这时,有人在官道上大喊:“殿下,州官、县官都出城了!”

“知道了,我这就去。”

陈庆翻身上马,向老者抱拳道:“多谢了!”

随即在众人簇拥下,催马上了官道,加速向县城方向奔去。

老者激动得半天合不拢嘴,自言自语道:“他们是西军啊!西军来了不纳税,是不是我的三百斤麦子就不用交了?”

不多时,远处的百姓纷纷回来,“王老哥,刚才那是谁啊!”

“是西军将领吧!叫什么殿下……”

“老哥,殿下是王爷的称呼,你糊涂了,那人十有八九就是雍王啊!”

众人听说是雍王,都七嘴八舌问老者一堆问题,老者却傻呆住了,他忽然猛地一拍额头,惊恐万分道:“我该死啊!刚才竟然没有给雍王下跪行礼。”

他连忙跪下,向陈庆远去的方向嘭嘭磕头,“雍王殿下,小民王顺给你磕头了!”

众人见他模样滑稽有趣,都忍不住一阵大笑。

……

陈庆抵达宋城县,大军已经在县城外开始驻扎大营,知府柳笙、通判李浑以及知县韩俊生都一起来城外迎接雍王殿下到来。

这些官员最早都是官员,后来又成为伪齐官员,然后又变成金国官员,但总得来说都不算太差,这也是因为去年完颜兀术清除了一批名声极坏的贪官。

能在完颜兀术铁腕下留下来的官员,大多没有什么劣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陈庆没有在中原实行大清洗,只是清洗一批贪墨深重的伪齐官员,没收了无数钱财。

“参见殿下!”众人纷纷行礼。

“各位不必多礼!”

陈庆翻身下马问道:“知县是哪一位?”

知县韩俊生连忙上前行礼,“下官韩俊生,现任宋城知县!”

陈庆笑道:“我的船队明天要在黄河边靠岸,他们对这一带不熟,烦请知县安排熟悉河道的人去引领一下。”

“下官这就去安排!”韩俊生匆匆去找人了。

陈庆又问道:“谁是知府?”

年约五十余岁的知府柳笙上前一步,“下官归德知府柳笙,参见殿下!”

陈庆指着周围的大片土地道:“我想知道,今年归德府夏麦一共有多少?被金兵拿走多少?”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