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512章

作者:高月

三千骑兵风驰电掣般奔向东城去了,而躺在地上几具尸体却动了起来,在夜色掩护下,无声无息滑入水中,两只无顶盖的大木箱子也同时入水,藏身在吊桥下面。

城下巡逻的哨兵全部上城,城头上的李成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时期,他立刻喝令道:“抛下四千捆麦秸点燃,每座城下一千捆,传令所有将士务必盯住城下一举一动。”

南城头上的士兵抛下了上千捆麦秸,用火箭点燃,墙根下再次变成了一片火海,照亮了城下的情形,使西军无机可乘。

这时西城外的宋军投石机发动了,四十只燃烧着的大型火油罐向城头砸来,西城头上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无数守城士兵拿着湿被褥扑火,火势虽然没有被扑灭,但也没有蔓延成满城头大火,守城士兵也没有撤退,依旧盯着城下的一举一动,稍微有点动静,便乱箭齐发。

这一次,宋军投石机不断发射,城头上士兵拼命灭火,火势不断的燃烧,不断的熄灭,双方就仿佛在较劲,尤其是李成,不断要求士兵去城内征集被褥。他心里很清楚,一旦城头被大火覆盖,无法扑灭,许昌城就完了,宋军不管是炸城,还是攻城,都很容易攻进城内。

一千捆麦秸渐渐烧光了,城外再次变得一片漆黑,立刻有士兵跑去请示李成。

就在这时,从吊桥两侧的夹缝里攀上来三个黑影,将一个体型巨大的铁冬瓜抬上岸,闪身躲在城门下面,城门缩进去两尺左右,上面便有了一圈屋檐,从城头上便看不见他们。

但如果是白天,从两侧的马面墙上可以看见他们,但现在是漆黑的夜晚,马面城头也同样看不见城门下的黑衣人。

这就是一个守城漏洞,李成面临的各种危机千头百绪,他没有考虑到这个漏洞,但陈庆想到了。

西城的投石机火油进攻并非毫无意义,陈庆做的每一步都有其深意,用骑兵围城奔跑射击,一方面是为了驱赶哨兵回城,另外一方面是为了运输斥候和铁火雷,在不知不觉中,铁火雷和火器营士兵便悄然到位了。

而用重型投石攻打西城,其实是为了分散李成的注意力,使他焦头烂额,疲于面对火油进攻,使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南城下的这个漏洞。

陈庆一共派出四名士兵,用大木箱装了两颗大型铁火雷,进行两次攻击,现在即将发生的是第一次进攻。

这时,城头上又抛下了一千捆麦秸,士兵扔下火把点燃它们,与此同时,两名黑衣士兵也同样点燃了火绳,他们奔跑两步,爬在地上滑入水中,城下再次变成一片火海,到处都清晰可见。

这时,马面墙上的守军士兵忽然发现了城门上多了一个黑漆漆的物体,像一块圆形大石,上面冒着火星,士兵连忙大喊:“将军,那是什么?”

城门上,南城主将李洪连忙探身向下望去,他只能看到一小半,这时,火绳已经烧进去了,外面没有了火星,只是嗤嗤冒烟。

“是一块大石,之前没有吗?”李洪问道。

“之前没有这块大石,是突然出现的。”

“奇怪,这是什么?”

就在这时,一道红光迸射,铁火雷轰然爆炸了,巨大爆炸声俨如山崩地裂一般,大地在晃动,无数士兵的耳朵都仿佛被震聋了。

李成没有站稳,摔倒在地上,他爬起身,惊恐地向南城门望去,只见黑暗中,一股白色的浓烟腾空而起。

“该死!”

李成狠狠一拳砸在地上,他万万没有想到,白天宋军在南城外装模作样一番,但实际攻的就是南城。

“传令全军下城,去堵住缺口!”

李成爬起身厉声大喊,警钟声当当当巨响,城内士兵从四面八方向南城门方向冲去。

南城门浓烟弥漫,尘土飞扬,谁也不知道被炸的情况,这时,四名宋军士兵又抬着第二颗铁犀牛冲进了浓烟之中。

片刻,四名士兵逃了出来,这时,浓烟已经快散去,城内士兵能看见他们身影,立刻乱箭齐发,两名士兵先后惨叫一声,被数十支箭射穿了身体,一头栽倒,另外两名士兵纵身跳入了护城河中。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长达数百丈的南城墙轰然坍塌。

西城外的重型投石机早已停止了进攻,当第二声爆炸传来,陈庆便知道夺取许昌城已经成功一半,他当即令道:“向南城进军!”

高定率领一万黑甲军士兵率先向南城方向奔去,紧接着数万士兵也列队向西城门进发。

但最快的还是统制高凤率领五千弩手,他们就埋伏在南城一里外,五千弩兵奔至南城前,一起向城内放箭,暴风骤雨般的弩矢从烟尘弥漫的尘土中射了进去,数百名士兵则用大木箱子和木板迅速搭建浮桥。

城内,主帅李成刚冲到城下,目瞪口呆望着南城墙的坍塌,紧接着烟尘冲天而起,尘土弥漫,什么都看不见。

但李成知道,城墙已经守不住了,他当然不会选择逃跑,城墙失守,只是攻守城之战进行到了一半。

他拔出战刀厉声大喊道:“传令全军,准备巷战!”

宋军弩兵用密集的箭矢压制住了企图堵城的士兵,鹿贵率领三千刀盾军率先冲过了浮桥,他们一手执重盾,一手提战刀,十人一排,沿着巨大的缺口一步步向城内走去。

等待他们的,依旧是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密集箭雨。

第一千零二章 谈判

在各种战争中,最惨烈最血腥的就是巷战了,双方短兵相接,只要不是自己一方的人,基本上都是无差别的杀戮,攻防双方都会伤亡惨重,百姓同样也会死伤无数,主要是误杀,女人和孩子以及老人会稍微好一点,但成年男子就逃不掉了,基本上都会被误杀而死,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民团士兵?

西军已经控制了南城缺口,开始向城内推进,这时,东城门已被西军攻克,城门打开,刘琼率领一万骑兵杀进了城内,向南城奔去。

在南城大街上,数千金兵用沙袋砌成墙,举弩向缺口放箭,阻止西军从缺口杀入,后方马蹄声大作,骑兵未至,但无数的箭矢却飞速射来,数千弓弩手纷纷撤退,很多人撤退不及,被箭矢射中倒下。

数千人和其他两万余士兵都逃进了城内密集的小巷中,放弃了大街,他们利用弓弩和对地形的熟悉来和西军对抗。

一万西军骑兵控制住了主大街,没有了弓弩手阻击,三千西军刀盾手和五千弓弩手杀了进来,高定率领一万黑甲军也从破碎的城门杀进来。

与此同时,西城门开启,陈庆率领三万大军从西城门杀入,城内西军人数已达六万人。

西军训练过巷战,但没有过实战,经验不足,更重要是漆黑的夜晚,两万五千敌军隐藏在巷子深处,对于进攻方的宋军会非常被动,伤亡必然将远远大于对方。

陈庆沉思片刻对众人道:“夜色太暗,巷战我们会吃大亏,留两万军队控制城墙和城门,其他大军暂时退出城。”

陈庆随即命高定率领两万大军在城内,其他从西门向城外撤去等待天明再战。

……

西军的不战反撤瞬间扭转不利局面,把一心等待巷战的签军晾在一边,此时才三更时分,距离天亮还早。

副将曹敬安在仓城找到了李成,忧心忡忡道:“陈庆并不急于和我们巷战,很明显是在等待天亮,对方人数是我们的数倍,恐怕巷战对我们会很不利,卑职建议,趁现在夜色漆黑,大军弃城撤退吧!以保存实力。”

另一名大将张静也道:“宋军的铁火雷着实很厉害,我们很多弟兄都是固守宅院而战,一旦对方动用小型铁火雷,对我们弟兄是灭顶之灾,卑职也赞成突围。”

李成沉思片刻道:“我写一封信给陈庆,我可以把许昌城让给他,但他要让我们平安东撤!”

曹敬安和几名将领都一阵愕然,曹敬安急道:“他当然会让我们出城,但一定会在城外歼灭我们!”

李成冷笑一声道:“你们太小看陈庆了,此人是枭雄,枭雄最大的特点是既要名声,也要实惠,这么漆黑的夜晚,根本不适合野外作战,他一定会顺水推舟,既假装一诺千金,又收买了民心,他为了不伤害民众,让敌军逃走了,然后又向我们提要求,不准焚毁仓库,这么多好处,比追杀我们几千人合算多了。”

曹敬安也不再反对了,“既然节度使看得这么透,不妨试一试!”

李成随即写了一封信,让自己的幕僚沈国泰前往城外见陈庆,他则命令所有军队向城池中部的仓库聚集。

……

沈国泰来到西城处,找到了西城守将,守将立刻把他带出城,来到城外两里外一座临时搭建的大帐前。

大帐内,陈庆正在考虑如何进行巷战,首当其冲是抢占仓城,城内有五十万石粮食,加上唐骞之前在蔡州和项城搞到的二十万石粮食,这就是七十万石粮食了,对自己稳定中原局势至关重要。

巷战还有百姓的问题,虽然巷战中百姓伤亡不可避免,但陈庆还希望尽量减少百姓的伤亡,那就意味着火烧、爆炸之类不能大量使用,如果对方军队很强悍,又占据了有利地形。

恐怕这次西军要付出万人以上的伤亡了。

这时,亲兵在帐外禀报,“西门守将王箭将军带来一名文士,说是李成的幕僚,奉命和殿下接洽。”

张晓在一旁笑道:“恐怕对方也有求生之欲。”

陈庆冷笑一声道:“是我不肯夜战,让李成两败俱伤的痴心妄想落空了。”

他随即令道:“让他进来!”

片刻进来一名颇为儒雅的中年文士,躬身行礼道:“在下沈国泰,颍川府通判,同时也是李使君的幕僚,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既然是颍昌府通判,为何又是李成的幕僚?”

沈国泰恭恭敬敬道:“回禀殿下,李将军兼任颍昌知府,在下本来是他幕僚,被他推荐出任颍昌府通判,主管政务。”

“既然主管政务,我来问问你,颍昌府的官府一年能收多少粮食?”

“回禀殿下,官田加上税赋,一年大概四十万石左右,我们要上缴汴梁三十万石,自留十万石补充军粮。”

陈庆眉头一皱,“你们可是有五万大军,十万石军粮够吗?”

沈国泰态度很好,始终毕恭毕敬回答陈庆的问题,“回禀殿下,十万石只是颍昌府的粮食,我们还有蔡州、陈州、颍州上缴军粮,再加上自己的军田产粮,粮食足够了,要不然仓城的五十万石粮食从哪里来?汴梁可不会拨给我们。”

“好吧!李成让你来说什么?”

沈国泰从怀里取出李成的信,双手呈给陈庆,“这是李使君的信件,请殿下过目!”

有亲兵上前接过信,转给了陈庆,陈庆打开信细细看了一遍,他把信件递给张晓,又问沈国泰道:“信上没有提到撤离时间,我如果同意你们撤离,会在什么时候?”

“如果殿下同意我们撤离,我们会在四更时分之前撤离!”

“你们有多少战马?”陈庆又问道。

“回禀殿下,不到三千匹战马!”

陈庆又看了一眼张晓,张晓把信还给陈庆,“殿下决定吧!卑职没有意见。”

陈庆点点头,沉思片刻道:“既然你们将军不愿伤害许昌百姓,提出撤军换城池,我原则上同意,我也不想伤害许昌的百姓,但撤军换城池说法不对,我们已经攻进城内,只能说,看在你们将军顾及百姓安全的面上,我暂且饶他这一次。”

沈国泰不敢和陈庆争论,躬身道:“感谢殿下宽恕!”

“但放你们离去,我有四个条件,第一,保证仓库安全,仓库内的所有粮草物资都不准带走;第二,离去的军队中,连同战马和牲畜在内,不得超过三千匹;第三,许昌距离开封府不远,我要求你们天亮之前离开颍昌府地界;第四,除了主帅李成外,其他将士都不得携带家眷离去,我不会伤害你们的家眷,他们随时可以离去,我不会阻拦。”

沈国泰想了想道:“前三条都没有问题,但家眷恐怕除了李使君外,其他几名主要将领的家眷也要带走。”

“可以,不超过二十辆马车,你们自己决定,事实上,我是为你们好,扶老携幼太多,影响了行军,天亮前没有离开颍昌府,我一定会派骑兵追杀!”

“在下明白,我这就回去禀报,很快会有回复!”

沈国泰躬身行一礼,便匆匆走了。

第一千零三章 撤离

望着沈国泰匆匆远去的背影,张晓笑道:“我还以为殿下想利用这次机会尝试一下巷战。”

陈庆摇摇头,“如果对方是女真士兵,我一定不会让他们撤离,但毕竟都是汉人,杀得两败俱伤,百姓死伤无数,女真人却皮毛无损,在一旁看笑话,这种事情我不干。”

“恐怕还有其他原因吧!”张晓笑道。

“各种原因都有一点,他的军队一旦突围出城,这么漆黑的夜,我也没法追杀,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我若不想放他们走,他们就算拼死突围出城也会死伤过半,关键还是我不希望自己士兵在巷战中伤亡太大。”

不多时,沈国泰又回来了,躬身道:“我们一共二十辆马车,三千匹战马,仓库已封闭,我们会在天亮前离开颍昌府,只希望殿下一诺千金!”

“去吧!我答应的事情不会反悔,再转告李成,堂堂正正的撤离,他若想让将士家眷平安离去,就不要给我耍小心眼!”

“我记住了!”

沈国泰行一礼正要离去,陈庆叫住了他,“请等一下!”

沈国泰停住脚步,躬身道:“还有什么事,请殿下吩咐!”

陈庆微微笑道,“沈先生若愿意留下,我可以继续任命你为颍昌府通判!”

沈国泰愣住了,半晌,他感动道:“感谢殿下厚爱,但李将军对我不薄,我不能见利忘义,弃他而去!”

“好吧!彼时各为其主,将来你可以来京兆求职。”

“若将来殿下肯收录,卑职一定会来。”

“沈先生不妨给我推荐几名本地官员,我要求为官清廉,能力卓著。”

沈国泰点点头道:“既然殿下信任,我可以向殿下推荐两人,一人是许昌知县苏衡,此人虽然出身豪门,但人很正直,公私分明,做事能力很强,连完颜兀术都对他十分欣赏,几次请他去汴梁,他都婉拒了。

另一人是郾城知县李延君,郾城的农业条件在颍昌府只算中等,但郾城的粮食产量却连续五年位列颍昌府第一,正好就是李延君任内,他的能力可见一斑,而且他十分清廉,俸禄不够养家,他晚上还替人抄书。”

陈庆惊讶道:“这样的人若不是真清廉,就是大奸之人啊!”

“回禀殿下,李成曾派人暗中监视过他,结论是真的清廉!”

陈庆点点头笑道:“那我也期待京兆能再见先生!”

沈国泰再次深深行一礼,告辞走了。

张晓笑道:“殿下还真是用人不疑啊!”

陈庆淡淡道:“颍昌府是中原治理得最好的一个府,前面是司马赵元,继任便是李成,但真正主管政务的是这位沈国泰,他治理颍昌府应该两年了,若他是贪赂奸邪之人,颍昌府早就该乌烟瘴气了。”

“殿下识人!”

陈庆又微微笑道:“他推荐的两人我会启用,但我也安排情报斥候观察他们,若名不符实,撤换就是了。”

……

此时李成的两万五千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二十辆马车内坐着李成和其他重要将领的家眷,每个人都抱着一个布包,里面是收拾的细软,三千骑兵护卫着家眷。

这时,沈国泰在十几名骑兵护卫下骑马赶回来,李成问道:“怎么说?”

“陈庆说他答应的事情不会反悔,他还说让将军堂堂正正撤离,不要和他玩小心眼,否则他就不能保证将士家眷平安离去。”

李成心中叹了口气,将士家眷被扣为人质,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但此时箭已上弦,他不得不发,现在再反悔已经来不及。

李成只得把自己和将士的命运压在陈庆的承诺上了,他喝令道:“出发!”

两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三千骑兵护卫着二十辆马车位于队伍中间,不多时,大军来到北城门,北城门已开启,城头上站满了手执弓箭的宋军士兵,冷冷地望着大军穿城门而过。

两万五千大军走出了北城门,沿着官道向北疾速而行,不多时,队伍便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但就在敌军大队十几里外,唐骞率领一万骑兵远远跟随,一直保持着十几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