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977章

作者:画凌烟

“报,这路金军军备精良,从甲胄样式来看,不似燕云金军。”

“不似燕云金军?”薛弼倒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惊讶地说道,“难道我们遇到了完颜亮的兵马?”

第二队斥候又来了。

“报,岳帅,金军以步兵为主,骑兵数量并不多。”

岳飞想了一下,说道:“我军先按兵不动,金军步兵前锋若进攻,以火炮轰击,击散金军士气后,弩箭手压制一批后,步兵跟进扩大打击,等金军大部分松散后,岳云你率一千骑兵突击,速战速决!”

岳飞说的一气呵成,仿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得令!”

事情就这样安排好了。

完颜亮的战鼓声也响起来了,前锋开始成排的推进,两翼有少量的拐子马也行动起来。

“现在是什么时间?”完颜亮问道。

“回禀陛下,现在是巳时之初(上午九点)。”

“半个时辰后,朕要听到捷报,一个时辰后,朕要看到敌军主将的脑袋。”

“这恐怕……”

“没有什么恐怕的。”完颜亮站在城头上,指着前方谈笑风生地说道,“你看看,朕的前锋,勇猛无敌,而宋军却不敢主动前进分毫。”

话音刚落,前方忽有爆炸声传来,完颜亮惊得心头一颤。

“什么声音?”

“陛下,宋军有火炮!”唐括辩声音有些颤抖。

“我们的火炮呢?”

“我们的火炮在数日前,被宋军突袭,留在了山谷之间。”

完颜亮大怒,指着前面骂道:“火炮又如何,朕不信这些宋狗能一直用火炮!”

轰轰轰……

火炮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每一声,都仿佛一把小锤锤锤在亮哥儿的心头上,让他面色变得逐渐苍白。

宋军战术按照岳飞的指示,有板有眼地轮流上阵。

不到半个时辰。

“陛下,我军……我军前锋溃败,一路宋军骑兵突杀进军阵,需要支援!”

支援?

朕哪里来的支援!

不待完颜亮说点什么,第二路斥候有飞奔而来:“陛下,我军主力被宋军骑兵冲散,已经呈溃败之势。”

完颜亮后退了两步,想要再说点什么,但话语却卡在嗓子里。

不待他说,第三路斥候也飞奔而来:“陛下,我军主力溃败!”

这不可能啊!

那可是合扎猛安,朕的禁卫军!

“陛下快走!”唐括辩大喝一声,带着完颜亮走下帅台,让周围众人搀扶完颜亮翻身上马,自己也上了马。

随即从北城仓皇而逃。

唐括辩喊道:“陛下,卢龙塞未必走得了,昨日斥候跟臣说卢龙城有宋军,眼下我们只能走古北口。”

“好好,全听你的。”完颜亮的傲气荡然无存,他悔不听唐括辩前些日的进言。

然而,完颜亮也没机会跑了,前面有一支三百人的宋军骑兵在等候他们。

靖康十八年三月初八,金国国主完颜亮在营州广宁被岳飞部俘获。

至此,除了云内州的乌延蒲卢浑还在抵抗,燕云基本复归大宋。

三月中旬,完颜亮被押解到河间府。

完颜亮的到来,表示金国已经名存实亡。

此时,一大批粮食陆陆续续进入幽州。

第1496章 到幽州(第二更)

“官家为何不乘坐御辇,而是骑马?”孙傅不解地问道。

“如此春光,坐在车内,难免乏味了些。”赵宁心情大好地说道。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官道上前进。

“谷神。”

完颜希尹道:“臣在。”

“前面如此多的平地,都是些什么地方?”赵官家问道。

“那在过去都是良田,现在已经荒废了。”

赵宁微微蹙起眉来,眼中尽是痛惜,他说道:“如此多良田荒废了,实在可惜啊。”

“现在战争结束,这些良田,应该也很快会重新被开发出来。”完颜希尹说道。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

“前面发生了什么?”赵宁问道。

孙傅骑着马,率先走了过去。

不多时,孙傅回来说道:“官家,是一些流民路过,现在已经走了。”

这时,赵宁已经在左前方的那些荒地看到黑压压的人群。

前面的禁卫军严阵以待,深怕那些流民冲击赵官家的御驾。

“很少见有流民成群结队。”赵宁又继续问道。

“他们是去田里挖野草吃的。”孙傅突然说道,“臣刚才派人问过。”

众人沉默下来。

“幽州的粮食问题还未解决么?”赵宁转身问陆宰。

陆宰说道:“按照各州府提报的转运文书核算,现在幽州的粮食总量已经达到三十万石,足够十万人吃三个月,后续还有百万石的粮食可以调运,粮食是足够的。”

“那那些流民……”

“去挖野草,可能是想拌着粮食吃。”

赵宁望着远处的人群看了好一会儿,心中想着:但愿以后的以后,这片土地都不再有战争,但愿这里的人,都能平静地度过这简短的一生。

赵宁没有在这里继续停留,他倒是也相信了陆宰的话。

若是流民真的没有任何食物吃了,恐怕也不会这般有序地成群结队去挖野草。

四月初,河北的春光是最浓的时候。

在这个时代,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高速建筑,视野极其开阔。

中午的时候,大队伍到了幽州城。

赵宁抬起头来,看着那斑驳的城墙,古旧的城楼,恍惚间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他记得他前世还经常去北京出差。

他朝周围看了看,似乎想找出一些幽州与北京的重合之处。

但转念一想,北京城的原型好像是后来蒙古人建的大都,又经历了明清的改造,与辽金时期的辽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在幽州城侧门,一些瘦骨嶙峋的行人,拖家带口的从远处蹒跚走来,他们是去年逃离幽州的百姓。

如今,战争结束的消息,如同信鸽一样在河北大地上传开。

这个春天是一个不一样的春天。

听到这样的消息,无数在路上奔走的人喜极而泣。

有的人选择了继续南下,但更多人却选择了返回。

谁愿意离开已经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家乡呢?

“二姐,在做什么呢?”回来的人群中,一个男子忽然喊道。

“爹爹,这里有一朵花,很好看,我要把它带回家里,放在我的花瓶里。”

城墙脚下,蹲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她虽然蓬头垢面,但笑容却简单而纯正。

“这丫头,家里都快没饭吃了,还惦记着花。”男子走过去,一把牵住女儿的手。

小女孩儿左手拿着花,右手牵着父亲的手,跟着父亲,还有前面的亲人,想侧门走去。

“爹爹,前面都是什么人?”

“那是大宋的官家来了。”

“大宋的官家是什么人呢?”

“就是……就是官家。”

“他来这里做什么呢?”

“来这里……来这里结束战争。”

“以后不会打仗了吗?”小女孩好奇地问道。

“不会了。”

那朵花,在春风中格外鲜艳。

北国的春,也有北国春的美。

可能是由于空气更加干燥,阳光显得格外通透,城内的旧屋之间,道路两旁长了些草,却还有一些花。

行在是原魏王府,也就是兀术住的地方。

在赵官家抵达之前,吕颐浩已经安排人将那里全部撤换了一遍。

赵宁在魏王府门口下马。

“吕卿。”

“臣在。”

“幽州的粮食能满足了吗?”

“已经可以满足,四处的城门都有领粮食的地方,一户人家领一石。”

“幽州百姓如何说朝廷?”

“都在说战争结束了,都在说官家是一个圣明的君主。”

“朕问的不是他们如何说朕,而是朝廷。”

“都在歌颂朝廷。”

孙傅又跳出来说道:“那自然是,大宋结束了宋金辽百年之争,百姓再也不用受战乱之苦,陛下之大德也!”

赵宁也没说什么,只是径直走了进去。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宁就在幽州待着。

他什么也不干,只是待着,钓钓鱼、喝喝茶,又带着人去城外狩狩猎。

因为赵官家在幽州,所以从河北往燕云调度的粮食,效率更高、更快。

并且原先还有金军会再次组建大军反杀的传闻,现在也不攻自破了。

因为皇帝在幽州狩猎、生活,大概率不会在有战争了。

到了四月中旬,赵宁收到李纲的奏札。

奏札里说,完颜拔离速已经投降。

完颜拔离速在去年年底,得知辽阳被宋军攻打,本打算南下复州夺取复州,但后来得知辽阳已经失守,便开始和复州的李纲玩起谈判的戏码。

这个人曾经多次表明愿意投降大宋,但是转眼又开始打,打不下复州,又告诉李纲自己愿意投降。

后来可想而知,三番五次说投降,三番五次说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