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张春明死了。
他被一把揪起来,随后脑袋被一刀削掉下来,以泄那几个士兵心中愤恨。
他的脑袋在雪地里打了几转,滚落到李察哥的脚下,眼中仿佛还饱含了焦虑、愤恨和不甘。
李察哥心如刀绞,却无声无息。
他一步步往前走,周围的士兵冲过来,然后开始和他作战。
当李察哥走到后门口的时候,他身旁已经死了二十几个士兵,都是被他杀。
他自己也受了重伤,左肩几乎被一个钝器砸塌陷下去,胸口被砍了几刀。
但是不知为何,周围的士兵,却胆怯地不敢再上前。
李察哥深吸了几口气,他用右手一把拉开后门。
嘎吱一声,后门打开了,映入李察哥眼帘的是看不到尽头的铁甲步兵。
但是李察哥第一个看到的确实人群中的李良辅。
李良辅整个人一怔,未曾想到李察哥居然能站着走出来。
当看到李察哥的目光那一刻,仿佛被火灼烧一样,他连忙转头回避。
“李良辅!”李察哥那悲壮的声音在四周回荡。
一个人一生总会有许多后悔的事,例如李察哥后悔与大宋结盟。
当然,他更后悔的是,当初三番五次救下李良辅。
可转念一想,如果当初他没有救李良辅,李良辅因兰州之败被处死,现在站在李良辅那个位置的人,难道就会忠于他吗?
看到这些人脸上冷漠而贪婪的神色,李察哥终于意识到,曾经那个叱咤西北的白高大夏国,真的亡了。
一个李良辅又怎能轻易让数万人叛变呢?
人心,散了。
他仰天大笑,眼泪滚滚落下。
他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做错了太多。
成王败寇,现实便是如此残忍。
若是换做赵官家,或者金国皇帝,哪一个在亡国之时,还能体面呢?
他快速拔出剑,依稀记得这把剑是兄长李乾顺送给自己的。
他又忽然梦回年少时光,鲜衣怒马,壮志凌云。
那时正值宋军攻势勇猛,西夏内部母党专政。
正是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一步步改变局面。
现在想来,一切如过眼云烟。
锋利的剑切开了咽喉,李察哥倒在右厢朝顺军司统军司的后门口。
三日后,李察哥的人头摆在了赵宁的桌上。
是李良辅派人献上,这下众人都知道李良辅关键是投诚了。
赵宁看着这颗人头,愣了一会儿,才看向嵬名安惠。
嵬名安惠说道:“陛下,是李察哥,陛下圣明,李察哥伏诛,再也没有人能忤逆天朝!”
嵬名安惠表面在为赵官家欢呼,其内心却被震撼到。
李察哥是什么样的人,嵬名安惠非常清楚。
李察哥做事沉稳,有谋略,有胆识,即便是他嵬名安惠的死对头,但他也不得不承认。
就是这样一个人,统率数万大军北上,却又在短短数日身亡。
赵官家是如何做到的?
嵬名安惠心中第一次对赵官家生出了深深的恐惧感,头皮发麻,脚底冒凉气。
赵宁摆了摆手,嵬名安惠知趣地下去。
“当年大宋夺下横山,李乾顺被迫退到沙漠,辽使抵达汴京,逼迫太上皇从西夏退兵,李乾顺得以保国,而李察哥则击败了我大宋西北第一名将刘法,又在西夏内部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弩兵,得以与西北禁军分庭抗礼。”
赵宁的声音很平稳。
“靖康元年,西夏趁金国南下,西北禁军入中原勤王之际,大举南下夺回横山,再次壮大自己,夺回横山的最高统帅就是李察哥。”
“靖康二年,李察哥一手推动与大宋联盟,两国开始了十年之久的商贸。”
“在这十年,西夏受到大宋贸易恩惠,国库充实,人才济济,李察哥开始推动西夏内部军备扩充,俨然比过去西夏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你们说,李察哥一生为西夏劳心劳力,最后身首异处,他错在何处?”
众人沉默片刻,孙傅说道:“李察哥错就错在,轻信了李良辅,若非李良辅,他亦能集结北方党项人,远走他乡,未必不能在其他地方称王。”
孙傅继续说道:“据臣所知,李良辅当年率领西夏兵马前去支援辽国,被金军击败,后南下突袭我熙河路,被李彦仙击败,再主政攻打银州,被刘帅(刘锜)和刘总管(刘锐)击败,今年去安北府,私自对我军动手,不敌,再撤回。”
第1110章 忠臣李良辅(第二更)
孙傅继续说道:“李良辅多次战败,但每一次都能平安无事,多亏李察哥对他的庇护。”
听孙傅这么一说,其他人不由得对李良辅生出鄙夷之心。
杨沂中毫不掩饰自己对李良辅的厌恶,他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李良辅此人过于无耻,这样的人就该枭首示众!”
“不可。”范致虚站出来说道,“若是让李察哥逃走,我军不知还要战死多少人,才能彻底平定西北,又或者李察哥远走漠北,养精蓄锐后,多次对我西北袭扰,届时朝廷不得不派重兵驻扎西北,这对于同时面临河北、辽东金军威胁的大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此时李察哥被李良辅消灭,是大功一件,李良辅也拿出十足的诚意要投靠大宋,若是杀了,以后谁还敢再投诚?”
“这样的人,以后随时可能反咬我们一口!”杨沂中说道,“李察哥都养不熟的一匹狼,我们养得熟?”
孙傅也说道:“陛下,李良辅此人行事过于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元昊之姿,臣也担心此人日后会叛变。”
“杨卿和孙卿多虑了,李良辅很早就开始联络汴京,早在五年前,朕就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他那个时候就有投诚我大宋的想法了。”
赵官家此话一出,众人不由得愕然。
从李良辅一系列的操作来看,其实李良辅和完颜昌有些像。
有谋略,但无胆识。
这种人,有他的用处,但谁强大,他就靠着谁。
作为臣子的杨沂中和孙傅,自然不喜欢这种人,因为同朝为臣,这种人很喜欢背地里捅刀子。
但是作为主导全局的皇帝,就不同了,赵宁谈不上喜欢这种人,但却非常需要这种人。
当然,赵宁也知道,如果哪天金军攻占了中原,他在奔逃的路上,若让李良辅掌握重兵,李良辅可能也会出卖自己。
不过,做皇帝,是要想办法不让大局失控,也不让这种人掌握关键位置,而不是杀这种人。
这种墙头草,怎么可能杀得完?
真正做到陪着皇帝死社稷的,有几人?
“李察哥错在一直沉迷于与我朝的商贸中,对我朝放松了警惕,这不是李察哥一个人的问题,李乾顺何尝不是,这兴州的党项贵族们何尝不是?”
“李察哥并未忘战,却多次因为眼前的利益,而错过了联合金国遏制我朝的机会。”
赵宁不由得感慨:“富贵迷人眼,利益熏人心,我等要时刻谨记!”
众人这才说道:“臣等谨记陛下教会。”
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权和钱,六亲不认,丧尽天良。
人们哀之而不鉴之,使后人复哀。
“让人找回李察哥的尸体,和这颗头颅一起安葬在兴庆府吧。”
“是。”
“另外,传李良辅来见朕!”
“是!”
宫殿里的宫女们开始忙碌起来,午后的阳光,落到大殿内,在墙角留下一大片阴影。
赵宁走出大殿,青砖琉璃在雪后的阳光下,流动着耀眼的光泽。
湛蓝的天幕,延伸到无穷远处。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只是人间换了个天。
靖康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察哥死,西夏最后败走北方的主力尽数投诚。
西夏名亡了,实也亡了。
只剩下最后的河西之地。
十一月二十八日,李良辅带着他的几个心腹,抵达兴州。
李璟对李良辅说道:“李帅,咱们进了这兴州城,该不会出不来了吧?”
“这兴州那么多贵族都没被杀,我们立了功的,怎会被杀?”
李良辅进了兴州,他的人被安排下来。
随即他单独进了王宫,将全身的武器全部卸下,然后见到了赵官家。
“臣参见天子,恭祝天子圣安。”
“免礼吧。”
“谢天子。”
李良辅抬起头看向赵宁,心中一惊,当他看到赵官家的时候,不由得升起几分胆怯和惧意。
“你这一次立了大功。”赵宁如是说道。
老实说,赵宁其实并不想杀李察哥,若是李察哥愿意投诚效忠大宋,他是一百个愿意的。
李察哥无论在军政还是行政方面,都有非常不错的才能。
李良辅杀了李察哥,非赵宁本意,但现在赵宁也不会再提这件事。
毕竟李良辅也有李良辅的用处。
李良辅是一个谁说得算,他就巴结谁的人。
在大宋,谁的话语权最重呢?
他最该跪舔谁,他心里自然非常清楚。
“能为天子分忧,是小臣的荣幸。”
“朕赐你什么爵位呢?”
“小臣不敢,小臣做那些事,并不是为了爵位,只是为了双方不再动干戈,不愿看到更多人死去。”
“赐你定边侯,如何?”
“小臣拜谢陛下,万岁!”
说到封侯,恐怕这次参与灭夏的不少人都要得到爵位,只是这事得回去,军政院一个个处理,总不能都让皇帝来定。
“你先别高兴地太早,你来大宋当官,恐怕比你在西夏要难。”
李良辅疑惑道:“臣愚钝。”
“前几日,李察哥的人头就摆在朕的面前,朕的群臣们也在这里,孙傅你是认识的。”
“臣认识孙官人。”
“你可知道他怎么说你?”
“臣不知。”
“李察哥三番五次救你,你却背叛了李察哥,不少大臣想让朕把你骗到兴州,一刀砍了。”
李良辅心头一颤,立刻跪在地上磕头:“陛下饶命,臣这样做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宋!为了李察哥麾下的那些将士,臣不愿意再看到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不愿意看到更多人枉死!”
赵宁表面神色淡然,但心中却在说道:李良辅这话,一个句读都不能相信。
“朕当然知道你是出于公心,你的苦衷,他们不能理解,但朕能理解你。”
“谢陛下!”
“朕若要杀你,还赐你定边侯的爵位?”
李良辅心中更是一百个疑惑,这赵官家到底要作甚?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