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这种氛围,倒是让赵宁想起来了前世大学里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大宋朝在言论自由这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仅仅有功名的人喜欢议政,连读书人也都喜欢讨论。
赵宁走过去,寻了个地方坐下来。
只见一个穿着锦衣的青年男子此时站起身来,他走到场中央,对着周围人作揖,说道:“在下陈壁清,江南西路洪州人,东京大学学生,方才赤城兄说,贪官污吏,该严惩不贷,此言差矣。”
他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陈兄此言何意?”
说话的叫李孟博,字赤城,也是东京大学的学生。
陈壁清说道:“我想问问李兄,何为贪官?”
“贪官自然是为一己之私,贪墨钱财,或鱼肉百姓,中饱私囊。”
陈壁清又说道:“为一己之私,贪墨公款,自然是有罪,但贪官就一定鱼肉百姓?”
李孟博说道:“贪官未必直接鱼肉百姓,但贪官所贪污的钱,是国家为社稷、为黎民之钱财,关乎无数百姓生计,便说此次江东案,溧水县知县明知那钱是补发给桑农的,但他们要么全部拿在手里,要么在让自己的亲戚低价强购农田,借机拿到朝廷的补贴,这当中谁是受害者?”
陈壁清说道:“其中缘由,我们并不知晓,溧水县知县贪污只是将钱拿到手里,并未用这些钱做伤天害理之事,他们并未找农民搜刮钱,抢粮案是因为农民不愿意改稻为桑,地方官府出了下策,确实苛刻了些,但这与贪污无关。”
李孟博说道:“你这是强词夺理,若是溧水县知县将朝廷的钱按照规矩发给民众,就不存在抢粮案了。”
“这可未必。”陈壁清继续说道,“赤城兄怎么知道,民众拿到钱后,就会改稻为桑呢?”
“这是发放补贴的问题,可以核实完后再发。”
“那民众会不会欺骗官府呢?”
“陈兄,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贪污的问题。”
“所以我说了,贪污并非害命,贪污是指以权谋私,谋取钱财,既然没有害命,没收了钱财,罢免了官职便是,为何一定要处死?”陈壁清铿锵有力地说道。
他整个人的气场顿时强大起来,周围有些人竟然忍不住给他鼓起掌来。
“一派胡言!”李孟博说道,“本朝贪污并未一律处死,你在这个混淆视听罢了,贪污巨款,害得民不聊生,危害社稷之人,不处死,不足以威慑天下奸邪!”
他这么一说,周围也有部分人鼓起掌来。
陈壁清继续说道:“赤城兄,我还有一个问题问你。”
“请问。”
陈壁清问道:“律法是不是规定禁止杀人?”
“是。”
陈壁清说道:“既然律法禁止杀人,为何又要置死刑,于法理不符。”
他这番话一出口,周围的人似乎若有所思起来。
随即便有人迎合:“对!陈兄说得有道理啊!”
“是啊!既然律法都禁止杀人,为何律法又要规定死刑?”
“而且本朝之前是从不杀士大夫读书人的!”
李孟博当场怒斥道:“胡说八道!”
周围的人这才安静下来。
看到这里,赵宁的兴趣已经完全被勾了起来。
这里居然在讨论是否废除死刑的问题!
不过,以赵宁这个玩政治的,立刻就嗅到了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学术辩论。
他不打算干涉进去,而是躲在人群里继续听听,他倒是要看看大宋朝这批新青年们到底想玩出什么花样来。
“请赤城兄赐教!”
“律法规定不准杀人,但自古便有杀人偿命,此乃天道公理也,岂能儿戏!”
“赤城兄误会了,我并没有单指杀人犯,请注意我的问题,既然律法都禁止杀人,为何律法又要规定死刑?”
李孟博愣了一下,说道:“你的意思是,应该从律法中,将死刑废掉?”
陈壁清正面回答,又问道:“我再问你,若是断案有误,杀了好人,死者可还能再复生?”
PS:大佬们,今天身体不舒服,暂时就两章了吧,扛不住了。
第851章 利益集团的反击?(第一更)
李孟博却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问道:“阁下的意思是,应该从律法中,将死刑废掉?”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目前并不重要。”陈壁清说道,“我问你,若是断案有误,杀了好人,死者可还能再复生?”
“不能!”
“既然不能,为何还要杀?”
周围有些人似乎被点醒了一般,立刻说道:“对啊!断案有误,却把人杀了,岂不是错杀好人!”
“陈兄说的有道理!”
“太有道理了!一旦断案有误,错杀好人,天理何在!”
周围又有人叫喊起来。
“一派胡言!断案有误,那是司法官员的责任!与死刑有何关系?”李孟博当场回怼道,“按照阁下这样说,触犯了律法,干脆一律不判,全部无罪,就不会出现冤案了!”
陈壁清说道:“若是一律不判,自然更加混乱,但若是废除死刑,必不会使好人惨重屠戮,此乃大功德也!”
听到这里,赵宁已经没有听下去的兴趣了。
老生常态的无聊论调。
在正史上,最早的废死派代表是法国的孟德斯鸠和意大利的贝卡尔里亚这批人。
孟德斯鸠和贝卡尔里亚他们是怎么想的赵宁不关心。
但是这个陈壁清的做派,他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宋朝诞生废死派?
当然是可能的!
别忘了,自赵光义之后的赵官家们,就没有杀过文官了。
陈壁清这里说的止杀,大概率是指恢复以前的规则,不要再杀文官和读书人。
这在过去几年,肯定没有人敢说,因为谁都能看清楚形势,朝廷为了抗金,是严厉整顿吏治。
然而,随着第五次宋金之战的结束,河东失地、河北失地都回来了,甚至朝廷还将兵力布置到了辽东。
于是有些人就看到了大局势的变化。
认为金人此后必然不会轻易南下。
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声音,宋金局势,真的在往宋辽局势发展。
而在这种趋势下,有人又提出,对内的治理方式应改变了。
如何变呢?
一些人开始鼓吹,治理天下要以仁治国,要施以仁政。
还有人将过去仁宗时代的政绩和人文翻了出来,说仁宗时代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时代。
这些声音,赵宁多多少少都是听到一些的。
作为赵官家,自然不会一听到这些声音就暴跳如雷。
甚至不但不能暴跳如雷,还要时不时表露出肯定和赞赏。
毕竟以仁治国,海纳百川,的确是治国之大义。
然而,今天这场辩论,却实实在在让赵宁闻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味道。
接下来,双方的人关于这一点,开始各自辩论。
说辩论是客气的,其实已经到了对喷的阶段。
又过了一会儿,人群才慢慢散去。
倒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园中游玩。
虽然天气寒冷,但小雪下的园林景色格外美丽。
陈壁清在前面一处楼阁之间,他周围围着一些年轻人,还有几个老者和中年人。
当然,像他这种青年才俊从来不缺仰慕的女人。
大宋朝可没有什么女人不能出家门的规矩。
“打听到了,那个年轻人叫陈壁清,是东京大学司法学院的学生,各科成绩都是学院第一,名副其实的优生。”荆超说道,“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他爹是河北西路布政司参议官陈政贤,他大父是江南西路转运使陈裕儒。”
原来是个官三代!
难怪能在东京城展露出头角。
别说他在大学里各科第一名,以这种身份,即便不是第一名,也可以是第一名。
文人最擅长的是什么?
是搬弄是非,是春秋笔法!
尤其是这种书香门第出身的人,他们可以把同一件事解释出十几种不同的意思。
他们讲故事的能力,能轻易击穿没有系统思维的年轻人的大脑,让那些人立刻找到人生真谛。
而且,他们能巧妙避开律法。
就说陈壁清刚才说的那些,你从大宋的律法中找不到任何一条罪名,甚至你将21世纪的律法搬出来,每一个字解读,都找不到他有违法之嫌。
这样的人,在大宋朝是非常多的。
陈壁清正侃侃而谈,赵宁带着人,走向那里。
陈壁清似乎也发现了赵宁,他的目光转移过来,见到这个走过来的这个青年气质不凡,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陈兄刚才的辩论,我都听到了,非常精彩。”赵宁说道。
陈壁清连忙作揖道:“阁下过奖了,不知阁下贵姓?”
“我姓赵,单名一个宁。”
“赵宁?”陈壁清愣了愣,觉得这个名字倒是有些熟悉,但一时间回想不起来了。
但见赵宁一身衣着,非富即贵,也不敢怠慢。
而且,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赵宁问道:“不过我有一个疑惑,当今赵官家以严惩贪官出名,阁下在京师说这番话,不怕被人告到大内?”
陈壁清说道:“在下一没有抨击朝政,二没有触犯律法,只是探讨为政之道,今上乃千古第一名明君,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归心,怎会为难我区区一介学员?”
他这意思是,赵官家乃是天下共主,万民君父,德高盖千古,仁义流万世,我谈论德政、仁政,若是因此被抓,那天下有识之士如何看到赵官家?
他这话倒是说得无懈可击。
若是真的因为他这几句话,就把人抓了,必然引起那些真正一心为国的正义之士的恐慌。
人心如水啊!
赵宁说道:“阁下说道确实有道理,大宋就应该多更多能够仗义执言的人杰,社稷才能久安。”
“赵官人也赞同当今需要仁政吗?”
赵宁说道:“我向来认为当施以仁政,当体恤民力,当司法有度,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这是一门大学问,有赵官人这样的人加入进来,自然是极好。”陈壁清说道,“我们在京师设立了复社,复社之人,皆是心怀天下之士,若是赵官人不嫌弃,也可以加入我们。”
“哦,复社?”赵宁疑惑起来。
复社不是明末江南那群人搞出来的吗?
第852章 暴君与仁政?(第二更)
可能只是名字雷同,纯属巧合。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