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请陛下明示。”
“你派去南方各路的人,布置得如何了?”
“官家放心,每一路都布置了人。”
“先抓重要的州府。”
“臣早就准备好。”高俅从袖中取出名录,呈递上去,“这是秘密派往各州府的人员名单。”
“密切收集南方各路民情、官员情况,对新政的态度,以及对抗金的态度。”
高俅一脸得意的样子,他说道:“官家就放一万个心,每一个派出去的人的家人,都在东京,被朝廷悉心照顾,他们的孩子长大能顺利进入东京大学,也能有不错的官职。”
“但如果不能定期完成任务,也会……”
“还有一件事,朕不在的这段时间,京师情况如何?”
高俅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他说道:“官家,这里!”
他激动地掏出一份札子,说道:“这些人,都提过要辞官,从三省六部,到枢密院、翰林院,都有人要辞官,人数高达两百三十六人,这是臣打听到的,可能还有遗漏。”
“都辞了吗?”
“辞了八个,分别是……”
赵宁道:“才辞了八个?”
“官家,这些人可是要辞官,若是他们都不干了,那……”
“你认为他们会辞官?”
“都提交了辞呈,据说赵相公没有批。”
“赵相公没有批,他们也可以洒脱一点嘛!”
高俅有些迷糊了,官家,敢情您这是希望他们辞官呢!
赵宁飞快阅读着名单。
还真有一些重要职位的官员要辞官,例如户部、吏部都有人想要辞官。
大多数人的理由是老家出了急事。
明明是急事,应该赶紧去处理啊!
可偏偏这帮人两个月前提的辞官,现在都还在官位上吃香喝辣。
官员们:我们要辞官!我们就要辞官!我不管!我们就是要辞官嘛!
看来朕不在东京的日子里,他们都跳得很欢乐呀!
半个时辰后,赵鼎、许翰、何栗、张叔夜,还有王宗濋,还有吏部尚书左选莫俦,都接到紧急宣召,入宫抵达文德殿。
此时,京师其他官员大多数在东华门外喝花酒,谁还有心思去打听这些。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
“谢陛下。”
“朕出去的这段时间,京师情况如何?”
众人沉默了一下,张叔夜先开口说道:“禁卫军日夜操练,一切如常,增派到淮西的禁卫军已经全部抵达。”
这说明淮西现在的情况很稳定,如果不稳定,张叔夜就要说:增派到淮西的禁卫军已经开始镇压叛乱了。
赵宁点了点头,看着吏部尚书莫俦。
莫俦立刻反应过来,他用一种天塌下来的语气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何事慌慌张张?”
“截止到现在,有两百七十六名官员提出要辞官!”
他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立刻凝重起来,三位宰执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显然这段时间,关于这件事,没有少争论。
莫俦说的人数,比高俅打听到的还要多一点。
“名录呢?”
“哦,在这里。”
莫俦立刻拿出一份名录来递上去。
赵宁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与高俅之前给的相差不多。
他开口问道:“为何开封府士曹参军有五人?”
大家都沉默。
士曹参军对于在场的都是小官,自然还轮不到他们去管,平时更不会去问过这些。
但赵官家今日却单独拧出来问了。
一时间,大殿内陷入沉默。
此时天色彻底暗下来,文德殿中点上了烛光。
赵官家的脸色平静中带着一丝冷意,明亮的双眸更是如同寒雪一般。
沉默片刻,赵鼎才说道:“中下层官员,却有冗余。”
又是沉默,众人感觉气氛压抑得有些可怕。
按照大宋官员任命流程,中下层官员大部分都是地方高官推荐上来,吏部以推荐札子上的情况作为参考。
大宋那么多州府,吏部的尚书侍郎们自然是不可能一个个去查验的,基本上是郎中认为可以了,尚书侍郎一般会通过。
可能唯一要考量的标准是,被推荐的人,是哪个派系的人。
而大宋科举取士,人数达到空前,恩荫制度又是历朝历代最坑的。
每年都有一大堆人进入官场,又没有多余的职位,就往下面派。
自然就出现了同样的一个职位,由多人担当的局面。
这不仅没有达到人多力量大的效果,反而相互推诿,三个和尚没水喝,最后全部躺平不干活。
而朝廷还都得给俸禄。
别看赵宁现在板着一张脸,其实内心已经笑开花了。
赵宁提笔开始在名录上打钩:“朕看你们都很为难,朕倒是觉得此事很简单处理,这开封府的士曹参军既然想辞官,为何要拦着!”
“还有枢密院的兵部主簿,二十三个人,主事十八人,朕不知道他们平时在干什么,朕倒是觉得,主簿八人,主事六人足矣,既然如此,为何不同意!”
赵官家提笔飞快。
许翰立刻出列说道:“官家,若是同意了,其他官员会不会也提出辞官,若是众人都提出辞官岂不是……”
现在官员明显是拿辞官来做威胁,这是博弈,如果一旦赵宁来强硬的,就会逼迫更多的人辞官。
“既然都要辞官,朕怎能阻拦?”
众人大惊,官家真要来硬的?
辞官可以!
皇城司秘查一遍不过分吧?
刑部再查查他们的账,不过分吧?
当朕的朝堂是菜园子?
第303章 民生稳,新政方稳(第一更)
赵宁一本正经地说道:“上位者,还是要体恤下官的。”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官家!现在不是谈体恤的时候啊!都辞官了,朝堂还怎么运转?
那样岂不是好天下大乱?
连何栗也待不住了,他说道:“官家,话虽如此,可若批了这些辞呈,可能会影响朝堂政务。”
赵宁却不正面回答他们的话。
今日的议题核心就不在要不要批准上面。
赵宁说道:“现在审计院是谁在主政?”
前几个月查淮西税务,杀得人头滚滚,不是在政事堂设立审计院了吗?
这都几个月过去了,审计院的官员也应该有一定数量了。
审一审,没毛病吧?
赵鼎回答说道:“回官家的话,现在审计院是前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此人任职过淮西提举常平司使,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后迁京西路转运副使、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有丰富的财赋阅历。”
陆宰?
赵宁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陆游他爹?
一提到审计院,众人似乎立刻意识到赵官家想干什么了。
赵宁说道:“朕倒是觉得,离任审计这种事,还是有必要抓上日程的,不如就从此次开始,凡辞官,审计院例行章程,审计官员财务,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些贪官恶吏,担心东窗事发,故意趁机逃走。”
众人还来不及说话,赵宁又说道:“朕自然是相信每一位官员的,但治国还需章程、律法、纲纪,诸位以为呢?”
众人心中震惊,但这理确实是这么个理,也没法反驳。
舔狗莫俦立刻说道:“陛下圣明,臣也觉得离任审计十分有必要,这关乎吏治清廉,只有贪官污吏才会反对。”
莫俦一句话就把其他人的话堵死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
众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那此事就由赵相公去安排?”
赵鼎说道:“臣领旨。”
这闹辞官一事,本身就正中赵宁下怀。
官员浮夸、人浮于事、编制臃肿不堪,早想着要整顿了。
现在金国终于消停,不趁这个机会,还等到何时?
却说这辞官一事,也不是审计审计就完了的。
这当中要得罪的人可不少。
大部分官员都是恩荫上来,是有裙带关系的,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把冗余除掉,必然是伤害了不少人的利益,引来无数口水。
赵鼎又是一个识大体、权衡大局的人,做事稳沉老练,让他去办这事,最后才能一锅端平,既完成任务,又能将负面降到最低。
这不是一般人能办的事。
说完辞官风波后,陷入短暂的沉静中。
何栗说道:“官家,金使已在京师待了一段时间,这一次说无论如何都要见官家。”
“哦,金使都说了什么?”
“金使说,他们带着议和诚意而来。”
“诚意?”赵宁不屑地笑了,“朝堂上下对金使的到来态度如何?”
许翰说道:“朝堂上大多反对议和,但臣也私下打听过,其实许多人都希望议和。”
“此事诸位如何看?”
众人把目光都落到了赵鼎身上,显然是希望他站出来说话了。
时局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其实议和才是最合适的。
议和不代表投降,议和是暂时的赢得时间。
严格来说,历史上的赵鼎,就是属于议和派,他和强硬主战派头子岳飞关系甚好。
而赵鼎这种议和派,与秦桧、赵构那种投降派又是两码事。
这种真正的议和派,是认为先停战,赶紧整顿内部、发展自己实力,待壮大后再开战。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