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家里的古董、字画等等全部拿出来卖了,又把钱搬了出来。
户部核算了一番,这三人抄出来的总资产有300万贯。
倒是黄潜善,在洛州当官,居然能都抄出5万贯出来!
要知道,洛州现在属于战争受灾区,许多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他是怎么囤积出五万贯的?
仅仅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天气日渐炎热起来,赵宁命人取了许多冰块放置在文德殿解暑。
这两日,赵宁倒是难得的悠闲,时不时与皇后交换交换体液。
总体来说,原主人赵桓的后宫还是很不错的。
不仅仅皇后朱涟明眸善睐,慎德妃朱月莹更是小家碧玉,才人郑庆云婀娜多姿。
另外,才人韩静观、刘钥娥、卢顺淑,一个个都是美人胚子。
这……这这这……
赵宁双腿发软地走到文德殿。
国子监祭酒杨时已经恭候多时,见赵官家一瘸一拐地走来,不由得大惊,立刻上前:“陛下,您没事吧?”
赵宁一看这须发皆白的老者,说道:“杨卿,让你久等了。”
“不不,臣恭候君父理所应当,只是陛下您这……”
“哦,朕最近些时日有些操劳过度,小事,小事。”赵宁一只手叉着腰,往文德殿慢慢走去。
显然,赵官家是个大忙人啊!
杨时紧随赵官家进了殿,心中甚是敬佩赵官家为国事操劳,不由得感动得老泪纵横。
“杨卿,坐,坐。”
杨时也是一把年纪了,总不能让这位学富五车的老人家站着吧?
“谢陛下。”
杨时坐下。
“官家保重圣体。”
“朕无碍,朕无碍。”
扶朕起来,朕还能再与戚夫人再讨论一晚的人生!
“不知陛下宣臣来,有何事?”
“杨卿,听闻你曾师从于二程?”
“臣不才,幸得二程点拨,略知一二。”
“哦,朕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卿。”
“还请陛下明示。”
“如何兴国?”
杨时大吃了一惊,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啊!
杨时说道:“使官吏忠君爱民,天下可兴也。”
“那如何使官吏忠君爱民?”
“为政以德,爱人节用,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可兴天下也。”
杨时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学者,他说的自然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治国思想。
第188章 开万世太平,是否为道?(第三更)
赵宁又说道:“那如何推行德政?”
杨时说道:“以德举官,自然有德政。”
“那如何以德举官?”
“昔日唐太宗广开言路,贞观即为中正,中正乃大德也,陛下广开言路,天下贤德之人莫不归心。”
“卿之所言,只要朕广开言路,天下贤德之人便会云集而来?”
“臣确是此意。”
“国朝事务繁多,如何能保证所来之人,是朕此刻所需?”
杨时一时语塞。
赵宁又说道:“朕倒是认为,为政者,不能坐逸待劳,子曰有教无类,人才是需要培养的。”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所以,其实孔子的许多思想都是非常朴实、积极的。
杨时有些摸不着赵官家到底想干什么。
赵宁继续说道:“既然人才是需要培养的,且不能以其出身为限制,朕倒是认为,朝廷更应当立学而教。”
杨时则说道:“陛下难道忘了,朝廷的官员,大部分是出自科举,科举之士,读圣贤之书也!”
“那贪官污吏、奸邪鼠辈可曾有减少?”
杨时再次语塞。
赵宁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匹夫之过,祸及家人,官员之过,危害一方,宰辅之过,误国之民,君王之过,天下沸腾。”
“是以,臣与民,皆需再教。”
杨时有些惊讶:“这……”
“朕欲立官学,而教百官,使上传而下达,卿以为如何?”
杨时心中大震,只听说科举之前读太学的,没听说当官之后还要再考试的。
赵官家又说道:“此事关乎天下,关乎社稷,朕需要杨卿来担任,如何?”
杨时是听明白赵官家到底想干什么了,虽然科举选拔了人才,但是朝堂上下依然贪官横行,尤其是宣和年间,乌烟瘴气。
赵官家是想定期让官员接受考试,不合格者受到惩罚。
杨时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恐怕不能胜任,但臣可为陛下推荐一人。”
“谁?”
“罗从彦,此人亦曾师从明道先生,品性端正,为人纯良,学识渊博,所思所想纯正,是陛下需要的人才。”
罗从彦?
赵宁觉得此人似乎有些熟悉。
“好,朕要宣此人前来汴京。”
与杨时简单交流后,赵宁知道自己要找的人快来了。
对官吏的思想再教育和严控,迫在眉睫,尤其是新政打开以后,会有更多新任的官吏,他们更需要严格的思想把控。
一套完善的动员体系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点:思想传达效率。
小胡子的德意志动员能力强,就是因为全国上下认同他的那一套,组织内部分析少,效率自然高。
你看看,陈东现在玩70万亩地,和户部已经撕逼到大家都累了,还有一众的官员瞧不起他。
这就是组织内部消耗的弊端。
而且大宋内部各个衙门都有相互消耗的现象。
大家互不认同,缺乏统一思想指标。
这样的朝廷、官府,如何推行新政?又如何打败金国?
所以,不仅仅制度要革新,思想组织,也要革新!
太学要改革!
当然,赵宁一贯的手法,先不动原来的,另起炉灶,再找准机会干掉原来的,以新的代替。
杨时离去之后,赵宁便在文德殿提笔开始写他自己的书:《官论》、《实事求是》。
宋朝儒学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例如二程的“穷理”,意思是穷究事务之理。
例如杨时的致知必先格物。
所谓致知就是达到完善的理解,而格物是探索万物规律。
杨时的意思是,你想要对事物达到完善的理解,就必须去探索万物的规律。
这是古代的唯物哲学思想。
至于官学改革的这个人,赵宁并不需要他有21世纪的思想,官学的意义在于一定程度上归整官员行为。
也就是不断教育官员。
杨时所说的“德”,是新官学之一,是可取的。
这些都是官员的新标准。
当然,官学只是规范之一,更多的还是起到统一思想,提高效率的作用。
真正要监察,还是得有专门的衙门来,大宋朝的御史台,就是监察官员的。
监察部门赵宁先不急着整顿,事情一步步来。
接下来的时间,赵宁倒是对政务的过问不多,他天天跟陈规一起探讨新学事宜。
所谓的新学,与官学是不一样的。
官学是规范官员,新学则是向民间培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并非官,但可以是吏。
格物院在靖康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的炎热盛夏中,低调成立。
然后开始向天下广招人才。
第一个被赵宁瞄准的就是北宋末年农学家陈敷。
五月二十三日,就在格物院成立的第二日,汴京学院也低调挂上牌匾。
五月二十五日,罗从彦从洛阳抵达汴京,被宣召入宫面圣。
赵宁见到罗从彦,罗从彦也有幸见到当今天子,这是他一辈子没有想过的事情。
赵宁问道:“听闻先生师从于程颢?”
“曾经有幸求学程子门下。”
“朕有一问。”
“请陛下明示。”
“何为德?”
罗从彦说道:“品行与心志也。”
“那何为有德之人?”
罗从彦又说道:“德泽不可恃,自古德泽最厚者如尧舜,向使德泽可恃,则尧舜必传其子。”
德泽不可恃的意思是,不能一直依赖、指望一个普通人有品德。
如果品德可以依赖,尧舜这样有品德的人,必然将品德传给他的子孙后代了。
罗从彦的核心意思是:人的学识、操行并非与生俱来,更非门第出身所决定。
这就很符合赵宁的想法,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官学革新人才。
赵宁说道:“善!朕以卿为汴京官学之山长,教化百官。”
罗从彦道:“草民愚钝,不知陛下因何而用草民。”
“先生有大气节,国朝官吏腐败,朕欲肃整官风,非先生不可!”
西方有绅士,华夏有君子。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真君子,那么罗从彦一定是其中之一。
此人求学于程颢这样的大儒,本来可以利用程颢学生的名衔来博取不错的生活,但他一生追求清贫,不问世俗,只求学识和道。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