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305章

作者:江南说书人

“不行!”

白夏儿连忙将丝帕小心翼翼地叠好,藏进肚兜里,“不是小瞧吉莉安哦,但是你不能念他的诗……”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朱富贵献上自己精心创作的小诗,果然扰乱了白姑娘的芳心。

说句实话,朱富贵被白夏儿看到《从前慢》这首诗的反应吓了一跳。

朱富贵知道木心这首矫情的小诗很好用,可白夏儿看上去不像那类无知少女啊?

与白姑娘接触也有一年多时间了。

两人在一起工作,一起吃盒饭,一起为了一段剧情和表演方式争得面红耳赤。

朱富贵自认为对于她还是十分了解的。

没想到她骨子里居然还是个文艺女青年?

又或者……

是爱情让她降低了智商?

正所谓这个世界上没有男人能抵得住朱大帅一炮,也没有女人能抵得住朱小帅的一笑,帅逼就是能为所欲为。

朱富贵觉得一定是自己的颜值给木心的破诗加了分。

……

《广岛之恋》不出意外再次风靡,尤其是在嫁入大明,人数众多的和女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据说每个离开影院的和女,脸上的妆容都是被泪水流花的。

尤其是朱富贵和白夏儿一起合唱的同名片尾曲,更是一时之间风靡街头巷尾。

在北美地区获得成功之后,《广岛之恋》的胶片也将被装船送往倭岛都护府。

在那儿,这部披着层层伪装的主旋律电影将为朱富贵赚取更多的文化值。

这段时间,白夏儿出席了不少电影的推广活动,还是比较忙碌的。

朱富贵打算等她稍稍空闲下来,就趁热打铁,约她一起去黄石大峡谷看瀑布和日出。

然而,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打乱了大明天父的约会计划。

……

七月的清晨来得很早,六点出头,凤都便已经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朝霞之中了。

清晨的薄雾还没有散去,报童们便骑着自行车把报纸了送到定报者家门前的报信箱里,信箱盖的开合响起了清脆的金属撞击的声音。

这些送报的报童绝大部分都是凤都中学堂、凤都职校、水师一专、国子监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虽然读书的学杂费是免除的,每天中午还有一顿免费的午餐,但是许多学生还是选择勤工俭学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每天五点钟,他们就会从学校搭乘第一班锅驼机公交车前往报社领取报纸,然后骑着自行车按照分配的路线将报纸送到凤都各个坊市的报纸订阅者手中。

在大明,不是谁都有资格随随便便办报纸的,娱乐小报也并非主流。

《大明时报》这份有着深厚皇家背景的报纸,因为其权威性和实效性,一直占据着凤都报纸订阅量的一半以上。

“快点,再快一点!”

努力蹬着自行车的脚踏,方响脑海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今天他早已经没有了往日里在清晨空旷马路上骑行送报的那份闲情逸致。

此时此刻,方响唯一想做的就是拼命加快速度,尽快把报纸送到每个人手里。

如果现在有人看到方响,一定无法将他与平日里那个喜欢用带着浓重湖南乡音讲笑话的开朗男孩联系在一起。

作为与沙经方同期的湘淮留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方响才读到研二。

此时,这位大明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却犹如一头愤怒的牛犊。

白色的衬衫与皮肤完全贴合在一起,潮湿一片,眼镜下的双目布满血丝,好像刚刚哭过。

“这群畜生!”

方响将自行车停好,在进入坊市挨家挨户送报纸之前,他要在坊市门口的图报栏里更换报纸。

当他将今日份的《大明时报》钉在木板上的时候,忍不住再次看向头版头条上的那副图片。

照相凹版印出的图片非常的精美,与照片实拍并没有什么区别,《大明时报》是全世界第一个使用照相凹版技术印刷报纸图片的报社。

但是高清晰的图片,此时却显得如此之刺目。

图片中,几个身穿沙俄哥萨克服装的士兵,抽着劣质香烟,戏谑地看着不远处被刺刀逼入滔滔江水的中国人。

男人们留着辫子,三五个大辫子被绑在一块儿,身上满是清淤和刀伤。

一些支离破碎的骸骨被随意丢弃在地上,孕妇和小孩倒在血泊之中。

江水中有人在徒劳的挣扎着。

一切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在这张图片的上方,用红色的油墨印刷着醒目的大字,仿若血书:【海兰泡惨案!】

……

德武五年七月七日七夕节,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天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的。

当夏志新一如往常,早起一边喝订的瓶装鲜奶,顺便阅读当天报纸的时候,一声碎响,牛奶瓶子杂碎在地。

屋子里传来胖婆娘的抱怨声和婴儿的哭闹声,但夏志新却根本不以为意。

他顾不得清扫地板,也顾不得受伤的脚趾,连忙打开了收音机。

广播中传出了那个总令他觉得似曾相识的男声:

“同胞们,国民们,所有诸夏的传人们,今日我怀着万分悲恸之情,向诸君汇报此至暗之日,于黑龙江北岸发生的,令人极端愤怒的惨案……”

除了夏志新外,刚刚换上一身漂亮霓裳的白夏儿同样听到了广播中的声音。

她站在落地镜子前,轻轻褪去身上的霓裳。

白夏儿知道,今天的约会,那个男人是不可能来了。

他也决不能来。

看了一眼镜子里完美的胴体。

他若是为了这而来,便是白夏儿也会对他失望!

很快,白夏儿换上了一身劲装。

她知道,新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的女人们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白夏儿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

而思考的结果便是用电影这一新兴的形式,更进一步凝聚大明的民心。

在朱富贵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白夏儿与殷素素取得了联系。

而她们正在一起筹划《大明娘子军》的拍摄。

……

相比外面风雨欲来的乌云摧城之势,大元帅府中的众人倒显得比较平静。

因为相比民众从报纸和广播中得到的消息,在座的都是大明最顶级的官员,知道更加详细的信息。

海兰泡,是后世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的首府。

它的俄国名字叫做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意思是报喜城。

这座城市报的是什么喜,自然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我真是太爱中国啦”的甲亢俄国人伏拉夫,他的故乡就是报喜城。

这一次【海兰泡惨案】的新闻,是真新闻。

但也不完全是真新闻。

《大明时报》的报道不算全面。

第454章 必须重拳出击

事实的真相是,许多黑龙江北岸的居民确实被俄国人杀害了,但与历史上相比,这一次损失要小得多,俄国人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但凡出现在照片上的俄国人,已经全部被杨六手下的特战部队剁碎喂了丢进江里王八。

大明的特战队员可不是那些伪善的西方记者。

拍摄下兀鹫盘旋下,骨瘦如柴的儿童艰难爬行的照片,获得普利策奖,却对照片中儿童的死亡置若罔闻。

早在安排杨六带着特战队前往远东的时候,朱富贵就要求他重点关注江东六十四屯与海兰泡一线俄国人的动向。

务必要将最强的特种作战力量放在这里,必要时可拥有先发制人的无限开火权。

事实证明,朱富贵的未雨绸缪是有必要的。

由于大明崛起,黄祸的梦魇再次在欧洲人的睡梦中出现。

给金帐汗国当了250年孙子的俄罗斯人更是首当其冲。

他们对于黄祸的记忆是最深刻,也是最有切肤之痛的。

因此相较于历史上直到庚子年间,以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城中窝藏拳民为借口发动大屠杀,这一次沙俄更早地亮出了獠牙。

当然,也因为提前了三十年,如今俄国人在远东的力量要弱小许多。

因为整个外东北就是忽悠满清白嫖来的,俄国在这里的正规军很少,主要力量为哥萨克和拓荒民兵。

在大明特战队的及时介入下,他们的行动最终造成了近2000人的死亡,但比起历史上海兰泡6000+江东六十四屯5000人的损失,要小得多了。

大明特种作战队成立的时间很早。

最早在当年朱富贵带领医疗队前往渡鸦部落,杨六神兵天降以单人武力控制整个部落时就已经有雏形了。

大明的特战队不是朝鲜人和印度人那种烂大街的特战队,而是真正的精锐。

不但训练强度惊人,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远超这个时代。

相比普通部队的士兵,特战队员所使用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全都是最顶配的三级头三级甲,所用武器也并非是大明皇家枪炮厂的仿制品,而是正儿八经的“北方工业”出品的行货。

受限于武器类商品从后世直接进口恐怖的文化值惩罚系数,大明特战队的规模一直没有超过500人。

在外东北地区,常年维持着一支225人的作战小队,在非常规战场上,他们完全有能力对付十倍数量的敌人。

之所以最终还是有两千中国人死亡,除了哥萨克骑兵突袭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地民众其实对于大明并不信任,甚至可以说持敌视态度。

历史上,江东四十六屯中满汉比例大概是1比1。

不过那是清朝开放柳条边,允许华北平原海量的灾民大量闯关东后的结果。

而如今,大明盛于美洲,吞扶桑、谋朝鲜,又有东南李、左自立,清政府哪里还敢开柳条边,往自己老巢移民。

所以如今的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居民大约是4000满人,2000达斡尔人。

这样的构成,很难说能对大明有什么归属感,给特战队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历史上,俄国人可不管什么汉人满人,又或者是什么达斡尔人,在他们眼里,只要是黄皮肤留辫子的,就是中国人。

是中国人,那么就是被清剿的对象。

在连续四天的血腥屠杀之后,沙俄阿穆尔州政府便自豪的宣布,所有黑龙江以北的中国人已经被清除干净了。

所以这一次大明特战队出手,将几支执行任务的哥萨克消灭,朱富贵自认为对于这些满人已经仁至义尽了。

实际上,就在刚才,大元帅府中关于如何对待外东北地区满人就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以张长贵、戚文长为代表的“太平系”,他们早年间受到杨秀清“誓屠八旗,以安九有”的影响,主张在沙俄对满洲人的屠杀中采取中立,甚至是纵容的态度。

另一部分人认为,大明乃东亚诸夏之父国,满洲虽虐,亦为大明之臣子。

当年努尔哈赤乃李氏家奴,满洲乃大明奴婢。

恶奴欺主,主人惩罚也就是了,不必赶尽杀绝。

对于这两种观点,朱富贵也一时难作决断,思考良久之后,在内部定下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