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164章

作者:神桦周

他最近考虑如何推广科举的一事?

是随便敷衍过去,还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办事?

前者大家都好,皇帝也看不到朗州那么远,但后者会让不少世家敌视。

朗州位于南方,世家远没有北方多,但同样也有不少世家分支,比如方源刚去的杨家,乃是弘农杨氏分支之一。

实际上,赵英才也是来自世家,只不过因为种种的原因,他并没有得到家族的扶持,几乎是靠自己才获得现在的地位。

“赵叔应该知道朝廷要对东突厥开战了吧?”

“此战朝廷必胜,皇帝将携万胜之势推行科举,势不可挡,我们听朝廷的办事就行。”

方源沉声道。

推行科举是比较难的。

但灭掉东突厥之后,李世民的声望就会空前的强大。

到时候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意志,科举推行势在必行的,最终就看地方是否配合了。

“此战必胜?!”

赵英才惊讶道。

对方源的信心感到好奇。

东突厥很强大,武德九年差点灭掉大唐。

这才贞观三年,才过去三年而已,大唐就有必胜的实力了?

“是的,必胜!”

方源郑重点头道。

历史对于这种大事件的记载不会有错的。

尽管其中的细节不知道,但方源知道此战大唐必胜。

李世民肯定也是想到利用灭掉东突厥的威势来推行科举制度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推行!”

赵英才相信方源的自信,沉声道。

“我得到消息,此战行军大总管应该是李靖。”

“赵叔如果认识他,或者有认识他的好友,可以走近走近。”

方源沉声道。

现在李靖的名声还不是很大。

因为玄武门之变置身事外的原因,他受到冷遇。

但是这一战之后,李靖将会获得军神之称,成为军中第一人。

“兵部尚书李靖......我知道了!”

赵英才喃喃,沉声道。

身在官场,没有走独木桥的说法。

只有关系广,利益大,才能相互走得更远更高。

赵英才就是懂这些,才使得哪怕没有家族帮助也坐上刺史之位。

两人聊了不少,分析了不少当前的问题,以及对后面发展的猜测。

方源虽然是穿越者,但是他也只是普通人,对唐朝的历史了解有限,在和赵英才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经验。

“对了,你现在的风头很盛,不少世家都看你不爽,回去之后最好能够低调点,未来两三年就专门搞发展,沉淀一番。”

赵英才突然说道。

从他的关系网中,他得知不少世家都看方源不爽。

一个流民出身的人,做到刺史之位不说,竟然还一连灭了好几个世家,还有些是来历不凡的分支。

大部分世家明面上相互争斗,但同样也是有各种各样关系的,各种联姻等等,关系错综复杂。

故而对于方源的行为他们之中有些世家受到波及的,故而有世家发出声音,会让方源不好过。

“我也想好好搞发展,但是他们不允许啊。”

方源叹息道。

他又何曾不想认真搞发展呢。

可是有些世家就是把脖子伸过来叫他砍,方源也很无奈。

“你出身卑微,导致很多世家都看不起你,他们不允许你站在他们头上。”

“你今年也二十五了,我给你找门好点的亲事,把这个问题解决,会好点的。”

赵英才沉声道。

出身世家的他知道,世家对于底层人的偏见。

像方源这种出身流民的却踩在他们头上,很多世家都忍受不住的。

于是在武陵县或者辽州的时候,都被各大世家针对。

“不用了吧。”

“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方源摆摆手道。

今年才二十五,年轻自由得很。

家里有红絮和青媱两人服侍着,外面有陆楚楚照顾。

现在成亲是否被人管着先不说,但估计因为出身的问题也娶不到多好的姑娘。

“你别管!”

“我给你找个好家世的,也不会让你上门的!”

赵英才板着脸道。

这事他拍板了,不容方源再拒绝。

上一年也是,方源说着说着又过去了一年。

今年趁着当上刺史,应该会有些世家不在意方源出身的。

毕竟才二十五就是刺史,就是大世家的嫡脉也没有几人。

“好吧,但得让我看得上眼。”

方源叹息。

但也心里暖暖的。

“嗯,那就这样决定。”

“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赵英才满意点头,轻笑道。

“明天中午吧。”

方源想了想道。

这次时间太紧了,没办法。

本来想待两三天的,但时间不允许。

“有点赶......我让你赵婶给你准备些东西带回去。”

赵英才喃喃,有些失落。

但身在官场,有些事不能自己。

很快就是上元节了,到时候看看有没有时间再见。

“好的,谢谢赵叔。”

方源嘻嘻一笑。

没多时,两人结束谈话,喝茶吹水。

晚上,赵梓萱拉着方源聊了很晚才放回去睡觉。

这一晚,方源在赵府睡得很香。

第二天中午,张三和绿夏到来,众人出发。

几天后,方源几人回到辽州城,开启贞观三年的新生活。

第121章 新一年的初步规划

方源回到辽州,就直接前往刺史府。

因为今日已经是值班的日子,他属于迟到了。

不过方源什么时候到刺史府,在不在也没人敢说什么。

张三作为刺史府的第二把手,方源不说他,其他人自然也说不得。

方源屁股刚坐在凳子上,就发现案桌上堆了好一些文案,都快堆成一座小山。

无语叹息一声,然后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办公。

推行科举的文书放在最上面,方源再看一遍就放到一边。

从文书上看,朝廷的政策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问题也有。

就比如建议各州府自掏腰包送考生到京师这一点,相信响应者寥寥无几。

掌管各州的刺史都是来自各大世家,他们能用心推广科举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还没有补贴,相信更没有几个州愿意自掏腰包。

接下来的一份文案是吏部任免通知,辽山县新任县令的任免通知。

方源一看,眉头顿时一皱。

竟然不通过自己就直接任命,这不是不给自己面子吗?

前不久武陵县就是这样越过赵英才直接任免,现在竟然也是如此,有些人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张三,去查查这个苏琛是什么人?”

方源面无表情道。

张三不解接过文书,脸色很快就沉了下去。

他带着方源的意思下去,大概一个时辰左右回来。

“苏琛,二十七岁,京兆武功人,秘书丞苏亶嫡子,上任辽山县令前是国子监学子,祖上余荫及第。”

张三带回简单情报。

时间有限,不可能很详细的。

“秘书丞苏亶嫡子?”

方源脸色微微怪异道。

他不认识苏琛,也不认识苏亶。

但记得历史上有记载:秘书丞苏亶之女嫁给太子李承乾。

自然,还不是现在,现在李承乾还小,但估计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了。

“要再查查秘书丞苏亶吗?”

张三沉声道。

敢不问方源的意见就任免辽山县令,这是对方源的不敬。

“不用了,你让各县县令下午到来开会。”

方源摇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