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24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若仔细数一数,五百五十五人。

他们穿的衣服和正常大唐人穿的不同,但一些风格还相似。

路上的时候他们感慨于从洛阳修到这边的驰道,马车跑来跑去,速度快。

根本见不到在路上背行李走的人,看到的人要么是那一片地方附近村子的,要么是坐在车上的。

等到了蓝田县,他们显得更吃惊。

路边的院落,好多人家是二层楼,即便一层的,也见不到任何破旧。

墙壁是雪白的,院落中的路干干净净,院子中栽了葡萄树,菜园子用栅栏隔开,鸡散放着。

这是村子,不是县城。

待走到蓝田县县城,根本没有平房,至少是二层楼,还有的是三层。

路面一律碎石路压得平整,路两边有明渠,渠水清澈,潺潺流淌。

路上走的人身上就没有一个衣不蔽体的,更多的是身穿丝绸。

应该是学堂的地方,有孩童的读书声传出。

走到一个酒楼前,看到有人在那里拿起个陶碗,舀上些绿豆水,咕嘟咕嘟灌下去,把碗放到旁边有水的桶里,继续赶路。

队伍走过去瞧,知道是什么水了,其中一个人拿起碗,也舀了半碗,看酒楼门。

门口有伙计,也打量这一群人。

此人做了一个喝的动作,伙计看着,没有任何反应。

于是他喝进去,再看伙计,伙计还是没动。

他把碗放到木桶中,未发生任何事情,无人要钱和阻止。

大家懂了,免费喝,好厉害的酒楼,竟然给人提供不要钱的绿豆汤。

继续往前,瞧见了药铺,药铺门口有医者坐着给人把脉。

等看完,写方子,看病的人也看一看方子,点点头,折起来收好,向北去。

另一个人过来,坐在把手腕搭在脉枕上。

队伍又停下,观看,听医者问话,队伍中有人能听懂,用自己的话翻译给其他人听。

等这个人也把脉完,医者又一次写方子。

看病的人问了问价钱,摇摇头,揣起方子,也往北去。

第三个看完,进药铺抓药。

“他们看完后不抓药,是觉得价钱贵,不愿意治疗?”队伍刚才喝汤的人走过来问。

“是,要吃十二副药,在铺子里买,需一缗又二百钱。不过并非不愿意治,而是去拿不要钱的药。”

医者声音平和,向下一个患者点头,又一个人坐上去。

“到地方了,长安果然不一样,免费给汤喝,免费给瞧病。”队伍中的一个人用他们的话感慨。

会说大唐的话的人则摇头:“此处不是长安,是蓝田县。一县都这么繁华,长安……”

“你们是倭国来的?”等着瞧病的队伍中,有个年轻人询问。

“是,从倭国而来,我是下道真备,请多指教。”此人微微鞠躬,显得很有礼貌。

“好说好说。”年轻人抱拳回礼。

“那你们可要快点走,现在晌午,去长安还有段路,看你们带了不少东西。

天一黑,长安城门不关,皇城门要关,你们就没地方……你们可以去李家庄子看看。

早听说你们要来,还是李东主传的信,告诉我们别欺负人。”

另一个脸上起了个包的孩子说话,手还摸摸包,露出痛苦的表情。

在那里把脉的医者,写完了方子,扭头看孩子:“你跟着倭国人一起去,脸上的包快出头了。

最好是动的小手术,我这边不敢作,你还小,作差了耽误一辈子。”

“好,我跟着走,谁跟我爹娘说一声,还有要去李家庄子抓药的没?带我一起。”

小孩子又摸摸脸上的包,看周围的人。

“我去吧,我抓完药了。”从药铺出来的人接过话。

“多谢三根叔,等我病好了,我去采野果子给小根吃,再也不趁他抓蛤蟆的时候把他推田里了。”

小孩子很认真地保证。

“我突然间不想去帮你传话了,原来是你推的。”这人瞪眼睛。

“他也推过我呢。”小孩子缩缩脖子。

“我也去李家庄子,我带着。”另一个人赶车路过,听到话后,示意孩子上车。

车上装了一筐筐茶叶,显然是很多人采的,由他送到李家庄子换钱。

小孩子高兴地跳到车辕后面的位置,晃荡着两条腿:“倭国的使者们走吧,要是运气好,我求李东主给我作手术。”

倭国的队伍跟上,他们互相交流着。

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孩子自己就敢去很远的地方。

不怕路上出意外,更不担心被人给抓去。

下道真备走在车边,看一眼赶车的人,对小孩子说:“你不怕遇到坏人?”

“坏人?哪里有坏人?整个京兆府没有坏人,晌午人来人往,我喊一嗓子,坏人会被打死。”

小孩子摸着脸上的包,很随意地说道。

赶车的人跟着说:“李东主定下的规矩,可以有组织,不可以行暗事,在蓝田县孩子出问题,蓝田县就要有许多人倒霉。

快点走吧,现在天不是很长,天黑之前到地方,就可以休息,不然黑咕隆咚,马看不清路。”

倭国的队伍就跟上,又行片刻,小孩子先跳下车,朝前跑去。

同时留下句话:“我先过去要个卷饼吃,晌午我没吃饭呢,大伯你吃了没?”

“给我带几片黑面包就行。”赶车的人回应。

“你也吃卷饼吧,我说你带我去李家庄子,他们会给。”小孩子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赶车的人对面带疑惑神色的下道真备说:“前面有李家庄子的醉仙居,学习好的孩子有记录。

这样的孩子可以随时去要东西吃,价钱不超过三钱。

一个卷饼两钱,他多要一个,就得用脸上的包来说话了,我带着他,醉仙居愿意给我。”

下道真备自己吃惊,队伍里的人翻译给其他人听,大家一同惊讶。

李家庄子?醉仙居?孩子学习好给东西吃?孩子生病,帮孩子的人也给?

之前就是有人生病去李家庄子拿药,不要钱。

现在又是,李家庄子干什么的?

“县中的孩子,能拿到奖赏的人多吗?”下道真备问这个事情。

“全能拿到,孩子们很拼的,成绩好,可不仅仅是吃东西,还有其他的玩耍的东西呢。”

赶车的人说着有种骄傲,我蓝田县的孩子们优秀。

没用多少时间,队伍到了醉仙居门口,小孩子双臂交叉,两个用毛边纸包的卷饼夹在胸前,一手一个碗。

“接一下,碗里有汤,喝完了送到李家庄子。”孩子站在车前说话,姿势很别扭。

第0918章 今次已往见不一

等车夫接过两个碗,孩子手换位置抓饼,倭国使团的人看醉仙居周围的人,又好奇起来。

那些人穿的衣服比蓝田县之前见过的人差上许多,麻的衣服,这才正常。

与自己国家的人所穿衣服料子相同,自己队伍中还有人穿麻制作的衣服。

“他们吃的是什么?”下道真备见到那些人手上拿的是一片一片的东西。

用碗舀汤,两个薄片的食物中间夹上点东西,找个地方咬着吃,再喝口汤。

从吃的样子上看,那东西并不好嚼。

“黑面包。”小孩子吃东西说一句,又皱眉头,显然脸上的包疼。

车夫重新赶车,先喝汤,让碗里的汤少一点,以免洒出去。

他对下道真备说:“几天前从外地一同过来的人,来的时候身无分文,只剩一点陈麦和麸子……”

车夫介绍,一群人是一个地方的,一起到长安讨生活。

算是一路走一路讨饭,在洛阳弄到点东西,匆匆赶往长安。

到蓝田县又没什么吃的,继续乞讨。

蓝田县的百姓有钱,一家给点东西,从村子走到县城。

县城有酒楼、吃食铺子,也接济一点。

之后有牙人找来,给安排事情做。

说是供吃供住,他们不要,要求日结,把住宿和吃饭折算成钱,一天一人四钱。

他们睡觉就在外面,天不冷,吃饭买一个一钱的黑面包,够一家三口吃一天。

吃饭的时候跑到醉仙居门口喝免费汤、吃免费咸菜。

“怕他们吃不好,醉仙居在汤里加了豆腐和野菜,骨头上的肉明显多起来。等他们养一养,就能去长安了。”

车夫最后一句说完,咬口卷饼,里面有豆芽、芹菜丝、胡萝卜丝、瘦肉丝。

刷了用鸡蛋炸的豆豉酱,吃一口满嘴留香。

倭国使者们有人翻译给其他人听,队伍一下子热闹起来,纷纷议论。

队伍继续往北去,走出去十里左右,一个驿站出现。

驿站的外面有个棚子,棚子中坐了两个人。

棚子下是一口大陶锅,架在土灶上。

“口渴的话可以喝点水,现在供应的应该是……白开水。”

车夫吃完东西了,把两个碗小心放好,到李家庄子要还给人家。

倭国使臣们确实渴了,还饿,在车夫指引下,过去舀水喝,几个人用一个碗。

咕嘟咕嘟灌,结果有一百多人没喝上,水喝光了。

守棚子的人重新去取水,指前面:“十里还有一处,不然你们等着再烧一锅。”

倭国的人商量一下,不等了,加快速度。

果然,十里处又出现一个棚子和一个驿站。

刚才未喝到水的去喝水,下道真备继续跟车夫说话。

“我们来的时候,路上就有修驿站的,十里一个,大唐需要这么多的驿站?”

下道真备终于确定,是十里一个,赶路时看到,他还不是很相信。

“方便往来,驿站寻常百姓能进去。说是能免费吃喝,就是吃的和住的地方不好。”

车夫说起驿站的事情,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他又用不上驿站。

下道真备眼中露出羡慕和吃惊的神色,他知道给百姓免费提供吃住,大唐朝廷要花多少钱。

自己的国家现在可没有,供养不起。

他叹口气:“听闻京兆府百姓取消了庸和调?”

“对呀,因为大家买东西商家交税,就减少两样。摊租入亩之后,没有田的人不用交东西。

像我,赶车为生,整天琢磨着怎么赚钱,不用再去买别的东西上交。”

车夫说起此事,露出幸福的模样,负担少了,赚钱多,可以买更多的东西,吃肉。

当然,车夫不知道倭国现在用的方法是照着大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