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39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现在李易仅仅是粗浅地讲一下,她听迷糊了。

丝绸的价格和别的东西有何关系?

“李郎,可是说棉花?”永穆公主唯一能想到的东西是棉花。

“闻恬果然聪慧。”李易赶紧表扬一下:“棉花好种植,产量大,制作的衣服和被褥用着舒服。”

李易知道,棉花最终代替了其他纤维作物成为了主流。

抛开品牌,丝绸价格始终不低。

关键是百姓穿不起丝绸,一直在穿麻的衣服。

“李郎,棉花不做成被褥,塞在丝绸的套子中也暖和。”永穆公主从小到大没用过麻的东西。

在她看来,棉花被褥好,尤其是褥子,睡在上面舒服。

被呢,有点沉,比绸子里面塞羊绒和鸭绒沉。

“棉布里面刷一层胶,把脱脂之后的鸡毛塞进去当衣服,节省棉花,比直接穿厚麻衣保暖。”

李易一直在收鸡毛、鹅毛,好的鹅毛用来制作羽毛球,不好的跟鸡毛一起脱脂软化后填充衣服。

保暖效果比羊绒、鸭绒、棉花差多了,却比其他的强。

麻衣里面絮稻草、枯草,穿上去很臃肿,保暖效果,比不放强许多倍。

李易刚到大唐的时候长安城中的各坊中,就有用稻草当铺盖的。

现在一样有,不过稻草是编成帘子,下面是生火的火炕。

冬天的早上起来,再没有说谁是被直接冻死的。

“李东主,棉花若卖,是否赚钱?我家还有地。”小兰想着买下的地,很心疼。

买了一百亩,二十亩种了豆子,剩下的种了大棚,雇人在看。

现在还没把买地的钱赚回来呢,大棚雇人是钱、绢帛是钱、架子是钱、肥料是钱。

钱是永穆公主攒下来的,拿出来以小兰的名义买的地。

小兰想等大棚不种了后,直接种棉花。

眼下棉花没有确定的价钱,被李家庄子和户部给收了。

“你们那个种豆子的田,用来种棉花,到时候豆蛾出来,影响棉花发育,不如种桔梗。

大棚撤下之后,直接用种子种,比育苗移栽的产量高,与别的许多作物不一样。

然后冬天还想种大棚,先起小棚子育秧,把黄瓜、豇豆、茄子等的秧苗培育出来。

收获桔梗,起大棚,把育好的蔬菜苗放进去,这样两不耽误。”

李易很有耐心地讲解种植什么东西的问题,为了赚钱,不用棉花。

棉花明年在清丈完河南府的土地后,通过收税和减去庸调,让河南府承担一部分种植任务。

眼下还是以粮食为主,储备足够多的粮食,才能考虑享受。

“没有种子。”小兰歪头看李易,那样子是,你追求我家公主,你出种子。

“本东主给解决。”李易痛快地答应,要么他也会放出大量的种子。

庄子上专门划地种的,桔梗是药材。

他那时的东北,鲜族愿意用桔梗制作咸菜,刚开始的价钱和其他的朝鲜咸菜价钱一样。

后来跟着甘草一起猛涨价,最贵的时候,一斤狗宝咸菜四十多元,看着吃不起。

桔梗长得跟人参似的,不会做的用刀切成一条条的。

正宗的是用木头锤子砸,砸完以后一丝丝的。

吃的是桔梗根,叫橘梗。

治疗咳嗽,尤其是有痰吐不出来,配合甘草使用效果更好。

禁忌是甘草和桔梗伤胃,胃肠道不好的,吃了恶心呕吐厉害。

李易需要药材,培养好种子,叫别人种,顺便用辣椒面拌着当咸菜吃。

永穆公主没看医书,桔梗咸菜她吃了,放辣椒面的那种,里面还有糖、盐、炒熟的芝麻粒。

“嗯!种!”她相信李易,说能赚钱一定能够赚钱,比种棉花好。

她拿出来的是她自己的钱,她钱本来就不多。

买地后开始种大棚,要用许多绢帛,最近也没什么钱了。

等到了开春种植其他作物的时候,大棚蔬菜赚到的钱才能让她回本。

今年种大棚的多,大棚蔬菜就没有了天价。

到明年,更多的人种,新建的大棚一年想回本是不可能了,除非绢帛价钱大幅度下降。

以前的永穆公主认为自己的一生就是攒一点钱,然后被父皇给许配个人家,跟对方一起过日子。

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看对方。

对方的长相、身世、德行,都不是自己需要考虑的。

“先休息,然后准备看春节联欢晚会,比皇城的好,而且烟花也多。”

李易怕两个人晚上没精神头看节目,给安排着去院落。

等把两个人送进去,又安排宫女和太监轮换着侍候,李易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回书房写画。

新的一年要到来,李家庄子会有新的改变,同时李易得拿出关于后续发展的计划。

戌末亥初,晚饭开始,大家依旧吃火锅,这样节省饭菜,吃多少涮多少。

水幕再次被拿出来,分成三个场地。

张家村子和皇庄的人赶过来,聚居区那里有个水幕,大家尽量挤一挤,还有的跑到楼上从窗户看。

永穆公主和小兰出来,被安排到一个地方坐下看节目。

“果然比皇城那里有意思,离着近,还有热乎的火锅吃,去年……去年我都没上去。”

小兰小声对永穆公主说着话,去年皇城看节目,她的身份地位低,上不去。

永穆公主看周围,面前四方的小桌子旁边就她两个人。

一圈是庄户,庄户们慢慢吃喝,怕吃快了撑到,也担心吃多了困。

边吃边喝汤,觉得吃饱了,等一会儿汤消化掉,还能吃很多。

小孩子则不管那些,穿上了新衣服,挑自己喜欢的吃,大不了睡觉,不守夜了。

永穆公主感觉一点都不冷,火锅的炭火多,若非是在露天的地方,现在估计不少人已经一氧化碳中毒倒了。

半个时辰过去,换了一身衣服的李易跑过来:“吃呀,别闲着,先吃点海产品。”

他说着把冻的牡蛎和扇贝肉倒进火锅里。

第0785章 额外收入待尝试

“还是在李东主庄子上吃饭好,来之前,听说东市卖一个同样大的牡蛎和扇贝,要五钱。”

小兰和永穆公主方才没吃菜,坐着吃瓜子,籽瓜的瓜子。

大唐现在有好几个品种的西瓜,其中就有专门产籽的西瓜,不甜,但是籽大、籽多。

籽瓜在陇右道种植的多,是中上阶层是吃的东西,下层的哪有钱买瓜子吃呀。

李易看着一小堆的瓜子壳,露出笑容:“觉得庄子好,就长住,喜欢吃瓜子,一年四季够你们吃的。”

“才不是爱吃瓜子,是等你。”小兰反驳,磕瓜子磕得舌头都疼了。

李易点下头,顺着瓜子的话题说:“戈壁地区最适合种籽瓜,我有一个技术,叫石压土技术。

在戈壁的土上面放石头,籽瓜种进去,就不用管了,野兽祸害一般祸害不了多少,那边没有野猪。

到了季节,能剩下的全是收入,瓜子掏出来,晒干,我有办法炒出来现在的味道。”

“五香的知道。”小兰一听到说瓜子,又忍不住伸手要去抓。

永穆公主用指头在桌子上敲一下,小兰吐吐舌头。

永穆公主看瓜子,好奇:“李郎,为什么要用石头放在地上?”

“我也是学来的,说是石头压在泥土上,泥土不容易被风给吹干,遇到下雨的时候,石头还能把水分保住。

寒瓜的秧子特别顽强,发芽后,从土里钻出来,不在乎上面的石头。

拿着种子泡温水,种下去,人就无须再管,连草都不用锄。”

李易对比着资料说,人家就那么种的,没毛病。

“野外是鸟吃西瓜?”永穆公主不知道都谁吃西瓜。

“刺猬、狼、狗獾、野马、羊、野猪、野鸡,等东西都吃。”

李易看看资料,给出答案,他发现是个东西就吃西瓜,包括人。

“要告诉百姓种?”永穆公主首先想到了李家庄子寻常技术不保密。

“住在戈壁附近的人,种了还要取籽,再运输出来。抬高西瓜籽的价钱,商人才会去收。”

李易对于技术无所谓,他所考虑的是种籽瓜的人能不能赚到钱。

瓜农本身不具备销售渠道,一切只能看收购商的。

永穆公主低头想想,问:“商人会给现在瓜子的多少钱?”

“要看商人怎么想,距离有多远,瓜子的好坏程度,通常给的价钱都很低。”

李易说起商人,又摇头。

他给商人福利,促进商业发展,却又知道商人的秉性。

在戈壁种籽瓜比种西瓜好,西瓜的保存期短,籽瓜取籽。

若庄子收的西瓜籽是一斤二十钱,从陇右道最近的地方,商人收的生瓜子就一钱一斤。

刨除运输费,商人获利颇丰,所以要收税,二十税一的税。

一亩地能出多少西瓜籽,按照现在的西瓜品种和土地面积及肥料和照看情况,一亩大概能出五十斤的籽。

陇右道的能好一些,出七十多斤的籽。

永穆公主显然想到了同样的问题:“种西瓜籽划算吗?”

“怎么说呢,人不去照看,一亩地扣除成本,能赚五十钱,种麦子呢,一亩地出一百二三十斤,差不多是十斗米,斗米二三十钱。”

李易说一下产量和价钱,其他的还没说。

“种粮食划算。”小兰直接对比,给出答案。

“小兰啊,明天就让你去戈壁种麦子,你想种出来亩产一石,要天天在地里照看。

我给你配重甲、陌刀、弩、弓,你自己看着,先种十亩,然后……”

“不要不要,我才不要,我一个女孩子,不行,会死掉的。”小兰把脑袋摇成拨浪鼓。

“咱们吃的麦子一亩才出一石?”永穆公主想的是产量问题。

“咱这都是好地,一亩能出两到三石,戈壁根本种不了麦子,种下去不够折腾的。

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种一点菜,然后放羊,还是山羊,吃草刨根。

一场大雨下来,羊的数量不多的话,就始终那么维持。”

大过年的,李易说起戈壁地方居住的人,眉头皱了皱。

那里还很苦啊,而且离京兆府并不是很远。

那些人养了羊,要卖的时候不给草吃,送到长安的时候羊饿得直叫唤。

和养猪的一样,饿着,不然喂饱了压分量。

在别人看来那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李易眼中则是无奈。

他从大唐的整体和朝廷考虑,有百姓生活不好,要想办法。

就和那个故事一样,两对儿父子,看到一个乞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