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23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臣知道了。”高力士回应,青松没啥可说的。

而此时的平康坊中,流传着两首曲子,一个是浪奔浪流,一个是万水千山总是情。

第0313章 若见文章皆及第

如果说上海滩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的话,那么万水千山总是情,则是明快。

二者的节奏就不一样,但听上去给人一种同一个风格的感觉。

李隆基等人就发现了,两者差别巨大,又似乎出自同源。

若李易没在船上,而是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评价,一定会表示佩服。

“还是这首曲子好,听了叫人心情愉快。”又喝了一口汤,吃几根人参须子的王皇后称赞。

“有容啊,别总想着让那孩子写这些没用的东西。”豆卢贵妃劝一句。

她同样知道,诗赋曲子,没有用,作得再好,给个散官或涉及到梨园的官职,也就罢了。

“才没有呢,叔叔是随手而为,叔叔才学都在国家大事和民生上,对不对三郎?”

王皇后喜欢听曲子,同样知道没用。

李隆基颔首:“是,许多人却不懂,只是一味追求文章华丽。”

他对此无奈,眼下的大唐就是风气。

无数才子们总以为写首好诗就可以得到青睐。

可在他眼中,不如教人生个豆芽、揉个泥巴。

那李易正是如此,从不以诗曲而自傲。

他一共就主动展现出五次,一次是抨击借宿李家村子的学子。

两次是给平康坊姑娘。

一次是让孩子们在兴庆宫表现,一次是元夕夜晚。

第一次是用才华压制其他学子,给庄户一个信心。

平康坊是为了针对一些人给平康坊的好处。

最后两次,是为皇后打助攻。

目的明确,手段直接。

至于其他的时候他写诗,随手而成,跟玩一样。

换了别人写出来一首那样的诗词,必然狂得没边。

易弟写了就写了,然后努力研究什么东西对民生好用。

连弄出来的魔方,都是怕孩子们在冰面开化的时候跑去玩耍而出危险而拿出来的。

“三郎啊,可不能寒了国士的心。”李旦这时对李隆基说道。

“父皇且安心,李易那里,孩儿怎敢疏忽。”李隆基恭敬地说道。

“待天暖和了,我俩要去那住些日子。”李旦提要求。

“父皇和母妃自去,孩儿给牛,十头。”李隆基笑着说,用牛来换住宿机会。

他现在一点不担心父亲还要上位。

放到李易那里,他相信,父皇说出身份,把自己皇帝的身份也说出来,易弟依旧不会支持父皇上位。

禁苑考场,庄子的四十二个学子吃了一顿七分饱的饭,戴上眼罩,躺下睡去。

没塞耳朵,他们发现那个小闹钟塞了耳朵便失去作用。

心中踏实,没有担忧,学子们很快入睡。

其他的学子们有的同样躺下,想着考试的内容,或者是想着考中后的好日子。

考算学的闭上眼睛,脑袋里面还都是眼下大唐的算学符号。

别的考生,状况繁多。

答不上来的,又不想走的,坐在那里看着蜡烛发愁。

巡考的人来回走动,怕有谁不小心把蜡烛碰倒,从而引起火灾。

夜色下,偶尔还能听到抽泣声,现在是考生发现考题自己作出来也不会被选中。

科举考试可不是人数多少,然后根据一定的比例录取。

所有考生若是皆答不好,干脆一个都不要。

全部考生全答对,再从中挑选好的排名次,最后一名,依旧算是考中。

答不上来的结果只有一个。

对于哭的人,吏部会有官员前去查看情况,安慰几句,劝着离开考场,再呆下去疯了怎么办。

晚上想走,依旧给开个小门。

以前可不是,晚上考场门一关,所有人不得进出。

有学子想要考免试的问答题,考官拒绝,晚上哪有专门的人给你们提问。

不管考生们如何想,天还是渐渐亮了,今天多云,看着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倒是风比昨日大。

考场给送来食物,小米粥、汤、馒头、包子、咸菜,随便吃。

四十二个考生再次打开自己的箱子,先用里面的水洗脸、刷牙,去外面的厕所。

回来开食盒,从中取出来用冰块冻着的馄饨,烧水,煮馄饨吃。

馄饨个头大,里面是猪肉白菜的肉丸。

等煮好,盛到碗里,几样小菜摆出来,坐在那里美美地吃着。

负责送饭的人昨天就知道了,李家庄子的人自己带饭。

看到是馄饨,再看大小和形状,摇头。

李家庄子果然有钱,肉香味出来了,包那么多的馅。

等吃完,四十二个学子继续答题,今天上午便能答完,中午吃一点饭,检查一遍,交卷。

参加口试的考生说明情况,被带走,一群官员分别考,内容是一样的。

不允许考官自己出题,题有难有易,全出难的,考生不答应。

随着时间流逝,陆续的又有人出去。

外面等待的人纷纷上前探问,题早就传出去了,甚至有人给作出了‘正确’答案。

平康坊中最热闹,一个个‘大家’跟着答题,然后相互比照。

她们答的比许多学子好,甚至有全答上来的,比如贴经,背得熟练。

时务策,依旧没问题,作诗是本行。

时间到了下午,李家庄子的学子纷纷交卷,起身收拾好行李,带着出来。

外面有庄子的学子等待,出来一个就安排进车里,凑够十个人,送去天上人间休息。

其他后出来的人等着,顺便聊几句。

“东主押题太厉害了,全被押中,包括贴一大经,时务策里没考,贴经的时候用上了。”

“我们这些人先行一步,待明年,就是你们上场。”

“很简单,一点不难,不过明年还有作诗的题,其他人也拿到那些个韵的书了。”

‘学长’们在等待的时候跟‘学弟’们聊,他们里面有的人比后一批的年岁小。

他们先去的庄子,才先参加考试。

打探情况的二十个学子放下心,等车再过来,装上去送走。

未时末,四十二个人和二十个学子全回到了天上人间。

天上人间找了车,没留他们吃饭,用最快的速度送回去。

此时他们的考卷已经放到了吏部考官的面前,先看贴经,没问题,再看时务策。

“我等没漏题,他们却都答上来了,文笔各有好坏,却一题未错。再看看其他的,好给出等。”

一个侍郎专门看了四十二个学子的考卷,满意,这就是中了,其他的好说。

自己也就完成了拿人好处为人办事的承诺,松口气。

第0314章 甲第排名应为几

“那四十二人如何?”侍郎刚放下心,崔日用便匆匆赶过来询问。

“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全过,诗也合律,甲第。”侍郎把好消息分享给尚书。

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全答对,进入甲第,答错一个就是乙第。

没有什么一甲、二甲、三甲的说法。

如果错了三个,明年继续努力。

崔日用脸上有了笑意,过了好,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其他人呢?”崔日用又问,需要排名次,四十二个人皆入甲等,怎么安排?

“其他人估计很难,帖一大经,有五段,谁没事能把《周礼》那个涉及到税的给背下来,五段哪段错一个字,就少一个。”

侍郎认为帖大经出题过偏,科举考试,一般考《礼记》中的内容,但考《周礼》和《仪礼》亦可。

好多考生一来先考进士,今年没考上,看情况,觉得明年把握不大,会选择别的科。

明经科里,依旧要考三礼,还专门挑周礼的几道题要问。

让考明经科的人答进士科的帖经,或许全能答上来,要额外背。

不过让他们答时务策,就不一定行,否则他们为何今年不考进士?

寻常情况下,写错一两个字,考官会觉得你马虎了,但你确实会,给你过。

可是有其他人比着的时候,别人不错字,你错字,乙第吧,除非你时务策和诗都写得非常好,才能破格给送到甲第。

四十二个学子为了应对时务策,专门背的周礼这一段,蒙上了。

“李家庄子的学子还是很努力的嘛!”崔日用为其他考生感到难过的时候,夸了一句。

再拿起几个学子的文章看看,发现问题了。

“写的俱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从各方面写,字用的不一样。”崔日用嘟囔。

“他们往日里总和李易接触,李易还能看不清局势么?叫李易亲自写,会更好。”侍郎给出个合理答案。

“诗呢?”崔日用复问,他其实看到了,可以,要说出彩,不可能,至少比李易差远了。

说哪里有错,没有,用的词还很好听呢。

感觉上是硬拼凑出来,意境有,不够深远。

侍郎皱眉头:“诗呀……好似有个专门的东西来教,如对照着往上填一样。”

“对,本官亦有此想。”崔日用发现说到他心里去了。

“尚书,尚书,陛下刚刚送来三本书,说是每个尚书都有,昨夜命人抄写,叫大家先一步拿回家给孩子学习。”

外面跑进来崔日用‘办公室的文员’,男的。

进来后喘着递给崔日用三本书。

封面上写灞水对韵(笠瓮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

拿着训蒙骈句,随便翻了一页,上面写:五,歌,雷霹雳,雨滂沱。穿苔竹笋,缠树藤萝。两山排翠闼,一水带青罗。蛛网挂檐惊过雀,萤灯照户误飞蛾。

换一本,翻开:十三,元,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

再换:还是十三,元,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暾。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

“我知道了。”崔日用顿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