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725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李易跟家属们保证,他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和材料。

手术难度增加,对孩子却好,等小丫头长成大姑娘时,瘢痕几不可见,胳膊上的。

再磨一磨、抹点药,没了。

小女孩儿露出笑容,她担心有大的疤痕,有的人同样的骨折,去灞水李家庄子处理,长好后就有。

码头干活的人,看着有一点吓人,但那些人无所谓,能干活就行。

倒是脸上的伤口过去后,看着就不那么明显。

“东主哥哥,我能吃饭吗?”小女孩儿饿了。

“不能,渴了半夜才能喝水,一会儿你睡觉,明天早上醒了给你喝粥。”李归藏在旁边摇头。

“他们种玉米的说玉米面的粥好吃。”

小女孩儿提要求,没吃过,想尝尝。

“行,明天给你做玉米面花生粥,放枸杞和大枣,再来一点咸菜末。”

青黛小丫头答应,想吃啥?只要有,咱们给做。

小女孩儿咽了咽口水,打哈欠,想要努力地睁眼睛,眼皮还是耷拉下去,用药了。

“明天一早她胳膊上的肿胀能消下去大半,继续用药,明天晚上就差不多了。

左半身始终固定,不影响翻身,但最好不要向左翻身。

你们家中的工作暂时停下,儿子放在庄子里,你们负责照看丫头。

工钱叫裴耀卿给你们补,加倍补,他家有钱,一天你们一家补一缗。”

“不成不成,哪能这样欺负好官,他家的小子没少给咱家的丫丫买好吃的。

我家拿了这个钱,往后还有人敢跟我家孩子玩了吗?

我家冬天没有什么活计,她爹干点力气活儿,我们做手工,我是木匠。”

小女孩儿的祖父不答应,钱不能要。

孩子在一起玩耍,受了伤讹人,将来周围邻居躲你家远远的。

别人聊天自己你凑过去,话题瞬间中止,各回各家。

“木匠好,正好我家有几样家具要打。”

裴耀卿已经点头了,看对方拒绝,想到新的办法。

“裴兄莫要难为别人,庄子里给安排事情,轮换着过来照看丫丫。”

李易摆了摆手,对方讲理。

裴耀卿听到称呼,紧张地扭头四下里看,陛下和宋王在不在?

“多谢李东主。”这回对方未拒绝,把活干好了。

女护士进来照看,大家出去吃饭。

翌日早,小女孩儿喝到了酸酸甜甜的玉米面糊糊。

她能吃,李易之前问过,小女孩儿不挑食,胃肠道没问题。

否则玉米面胃酸的吃了难受,尤其是玉米面地瓜粥,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

她吃完饭,挂着点滴坐在透明的车里到外面跟李易和永穆公主、小兰卖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

永穆公主的女护卫们穿上防滑底的运动鞋,双手握手枪,枪口对地。

“李郎,你说咱仨儿卖一天烤地瓜,能赚回来雇护卫的钱不?”

永穆公主把玉米放进一个个的洞里,像抽屉似的,一次能烤九个玉米,笑着问。

“咱们不出来卖烤地瓜,护卫的钱一样给,何况在庄子里她们不干活。”

李易摇头,想差了,现在是赚。

“倒是郭长史受累了。”小兰对旁边的郭子仪说。

“心情好,百姓这么冷的天儿还排队买。”

郭子仪很愿意看李易亲民,地瓜、玉米、土豆很多百姓都有了。

京兆府与河南府今年普遍种植,朝廷挑好的收购,当种子来年送别的地方。

其他的百姓自己吃,李易卖的贵,别处也有卖烤地瓜的了,五毛一斤,李易卖三钱,六倍。

许多百姓五毛的也不买,一斤生地瓜才一毛二,自己烤呗!

地瓜产量太高了,李家庄子试验田的在努力培育新品种,现在一亩三十五石,说将来要达到八十石。

眼下百姓自己种,好田也有二十多石,两千四五百斤。

土豆也不差,土豆能当主食又可以作副食,玉米产量高过粳稻与小麦。

种南瓜的百姓把大南瓜拿到市场上卖,百姓们买的时候切了称重量。

两府百姓满满的幸福感,怎么这么高的产量?自己家留着吃,根本吃不完。

不存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好保存?大不了把地瓜和土豆做成粉条,地瓜粉炖菜放或者炒,土豆粉是主食。

大南瓜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报纸上说可以保存一年。

切开就完了,两天吃掉,再放会坏掉。

“东主哥哥,要四个小地瓜,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那个,烤苞米要五穗儿,土豆不要,我家买土豆了,在大灶坑里烤。”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过来,选地瓜和苞米,贵无所谓,味道不一样,李家庄子的比别人的好吃。

李易把地方放到杆秤上打称:“二斤一两六,多少钱?”

“六钱三毛,零头应该抹去,五穗苞米五钱,一共十一钱。

但两钱东西赠送一串儿糖葫芦的时候你要给六串儿,因为超过十一钱。”

小男孩瞬间给出答案并要求抹零、讲价,他掏钱,十钱一张、一钱一张。

钱上没有梅花暗纹,只有: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好!抹零,灼灼,拿六串儿糖葫芦,一种一串儿。”

李易高兴,边点头边伸手抽出那张一钱的学堂奖励券。

“这个。”小男孩往前递。

李易摆下手:“十一钱是一百一十角,抹个零后是十一角,即一钱一角,一角四舍五入抹了,就一钱。”

“好哒!”灼灼挑了六串儿不同的糖葫芦,递过来:“弟弟加油,下次拿暗纹的,一角钱便能随便买。”

第2635章 学堂优秀非头筹

“谁家的孩子?洛阳县学年末考试前十。”

“不想给孩子买了,回去打一顿。”

“二斤一两六钱,怎么算出来的六钱三毛?”

“我给你算,一斤十六两?一斤三钱,除以十六,三钱是三百分,除以十六是……三十除十六是一,剩十四,就是一百四,再除,六七四十二,一七得七,一百一十二,不,八,六八四十八……”

“十八点七五,我算好了,然后是钱,三百分除以十六再除以十,再乘六,十八点七五除以十是一点八七五,乘六,是。”

“我算出来了,十一点二五,太不好除了,加上十八点七五,三十,三十除以一百,零点三钱,对,三毛钱,没错。”

“他怎么算那么快?我脑袋都疼了。”

“以前我都不会算,跟着报纸上学识字和算术。”

“要不人家怎么梅花扑鼻香呢?”

“李东主爱才啊!我家那小子还睡懒觉呢,等我回去的。”

排队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一个个的还都会计算呢,有人心算算不出来,蹲在地上用指头列公式,一步步往下算。

“谢谢灼灼姐姐鼓励,把黑枣的换成山药的呗,我祖母吃不动别的,一家五口人,给祖母多一串儿。

我知道祖母会喂给我妹妹,我妹妹也不能吃太硬的,多一个山药的,怎么吃都行。”

小男孩儿可不敢骄傲,面前两个小姐姐和一个小哥哥,哪个都比自己厉害。

“不用换,多给四串儿山药的。”

永穆公主开口,勤学又孝顺的孩子就该给奖励。

灼灼高兴地又摘了四串儿山药糖葫芦,旁边的李归藏拿来一个草绳编的小兜子,摆出糯米纸。

糖葫芦每一根在上面滚一下就包上糯米纸了,这样碰到不会粘手。

“那小娃儿你怎么算的?”有人纳闷,我们算除起来如此费劲,你咋张口就来?

“回大叔的话,一两六钱就是零点一六斤,钱和两是十进制的。

而且咱们称重为等分,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一斤十六两是这么来的,可等分就可除尽不留余数。

后面的钱为十进制,十进制加个小数点而已,还是能够除尽。

把关键数背下来就行啊,五十、二十五、十二点五、六点二五、三点一二五,然后再背奇数的。

其实我会珠心算,但不用,复杂的时候才用,不然就失去逻辑思维了。”

小男孩儿给别人耐心地讲解,不就是这点内容嘛!背一背、记一记,没问题。

其他人互相看看,感觉好有道理,简单。

“你学会没?”两个蹲地上计算的一个问另一个。

另一个咬咬牙:“学废了!”

“关键人家还会珠心算。”第一个人又说。

另一个挠挠头:“诛心了!”

小兰起身到后面,用蓝子装了五十个大肉包子拎回来,这是准备卖完东西烤着自己等人吃的。

“给,借你个小车推着?”小兰给小男孩儿。

“借我扁担吧,我挑回去,多谢公主姐姐和小兰姐姐。”

小男孩儿不拒绝,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对方什么身份?给你东西你就拿着。

小兰看看左右,对一个拿扁担的人说:“你那个是新扁担,先孩子,马上让人送你一根旧扁担,再多给你五串儿糖葫芦。”

“太好了,没糖葫芦也行啊!”

对方咧嘴笑,把扁担给小男孩儿。

新扁担没有旧扁担好用,旧扁担木头的应力已经释放出来了,担在哪个位置就是哪个位置。

新的不一样,挑一挑,突然有应力释放,得立即调整。

跟抹灰的抹子一样,新的都不爱用,最好是别人用得小了一圈后的那个。

尤其是磨得很小的,有人愿意拿几个新的换,干活磨出来的用起来才顺手呢。

“我会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大唐。”小男孩儿开心地挑着东西离开。

队伍中同样的孩子羡慕地看着,自己手上的奖励券突然感觉不值钱了。

这个是公平的,奖励券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否则你爹即便是宰相也不行。

你爹是宰相,你可以跟你爹一起在李家庄子享受待遇,奖励券拿不到。

写文章你敢写‘我的中书令父亲’,直接就零分。

个别的教喻出了问题,四拨巡查组立即纠正。

李易按照奖励券的不同分级给予不一样的赠品,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他面前提自己家中官员的事情。

“你这是为了什么?”裴耀卿儿子裴皋排着队过来了,李易笑着问。

裴皋手上也有一个‘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奖励券。

“攒了很多,一直没用。凭我自己的学习拿到的,我不是因我爹。”

裴皋手上拿一钱,其实刚才他掏出来一把奖励券,看前面的孩子一钱能买,他把其他的收起来了。

“要啥?”李易接过这一钱,他知道对方确实聪明,没人敢讨好裴耀卿额外给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