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56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她们点得刀削面,热汤的,不要大肉片子,说不好,吃肉不好。

结果要大量的臊子,羊肉臊子,然后还说吃卤蛋的蛋白质摄入过多。

于是她俩要吃浇汁的蒸鸡蛋酿,我就没想明白这个操作蛋白质摄入量会降低?”

零三三小机器人汇报,带上了它的主观情绪。

“我也没明白,你说要是格式化,是否能够达到更高境界?”

李易开心,永穆公主和小兰吃得好,愿意吃啥就吃啥,即便身体吃错了,我也可以用中医手段调理回来。

“你家那两口子已经夸我了,说喜欢听我说话。”零三三小机器人倔强。

“麻烦你再帮我问她俩一下,我最近几年不想娶媳妇了,因为有人什么小机器太受重视,怎么办?”

“哎呀我草,东主,之前有病毒攻击我,谢谢东主,让我没有迷失了方向。”

零三三在水里顶着托盘突然上升一截。

……

“黄河水路通畅了。”吃不到冷面的地方,张孝嵩放下望远镜往城下走。

大唐另一边都等着黄河,张孝嵩尤甚。

他权力始终很大,即便历史上他被关起来。

但等别人求助的时候,他说出面,敌人依旧害怕,然后被打崩溃。

历史上大唐给张孝嵩的权力有限制,主要是那时宋璟当道。

李易过来,对张孝嵩无限制,你愿意往哪跑就往哪跑,你跑一个地方缺少后勤补给,我给你送去。

别人弹劾你贪污什么的,你不用管,你能贪污多少?够不够?不够我多给你。

我知道你拿到那个钱是为了收买其他地方的部族,又明白你功绩过高,想要自污。

这两年,张孝嵩感受到了李易的无限支持和信任。

所以他看着现在的天气,盯着对方,时节到了,你们放牧不?你说你放牧我打你不?

以前你放牧我也得放牧,我粮草不足。

现在的情况是,我的马群都喂精料,等着呢,你敢放,我就敢突击。

“仲山,三万将士,十万良马,可用乎?”郭知运问张孝嵩。

一众参与过黄河源头争夺战的人都在,他们对苏禄的突骑施不怎么熟悉,就是怎么一下子能给对方干趴下。

这个张孝嵩最有经验,那么就问他,自己无所谓功劳与否,只要把实际情况写下来传回去,该有的奖励和赏赐,一样都不会少。

李易这里就突然得到了情报,李隆基、毕构与宋璟等人都有不同的信息传递体系。

“我想想啊,大唐的资源和武力损耗,自己若是会死很多人,就不能打,咱不是怕死,而是不值得。”

李易挠脑袋、皱眉头。

第2380章 小满泰山封禅路

‘小满小满,江河水满。’

天愈发炎热,长江中上游降水量增加,河南府连续十日不见雨水。

京兆府与河南府种冬小麦的百姓在高高兴兴地收麦子,千万别下雨。

一大批枪和子弹送给张孝嵩那方,允许他们主动出击,能抓人则抓人,大唐缺少劳动力。

告诉他们记得把弹头尽量捡回来,弹壳不准缺,还能再用,制造子弹很费钱,工序又多。

原来的枪也不销毁,用来训练以后的新兵。

今年泰山封禅结束后彻底改兵制,义务兵加自愿兵模式,不再用府兵制。

府兵制的折冲府百姓没有盼头,世代为兵。

改了之后,当兵拿‘工资’,提干有福利,需要能写会算,等转业后到地方当官吏。

“果然,给李家庄子工匠就有好处,这等东西竟然能造出来。”

郭子仪手上端一支自动步枪,一共制造出来四百支,庄子留下几支,其他的全分配出去,告诉将领省着用,别突突起来没完。

使用的子弹与步枪相同,方便配给。

在大唐这种子弹和单发枪属于神兵,自动步枪天下无敌。

“直接把他们灭掉,省心。非要留着,小易无决断。”

宋璟拿着一发子弹看,铅芯包铜的。

在他看来,还有什么可小心谨慎的?别人用弓箭和大刀、长矛,大唐用这武器,让别人投降。

“被胁迫的归顺非真正的归顺,后续引导时间长,安排在任何地方都不放心。”

李易手上也拿了一把自动步枪,AK的,他就觉得这个好,结构简单、耐用。

他兑换的突击步枪比这个好,却不是长久之事,以后不会再兑换,除非突然遇到大量敌人包围自己。

对他那时一些人来讲,这种枪重量大,在大唐简直就是轻飘飘。

一把弓加一把横刀远重于步枪和突击步枪,水连珠的步枪并不比AK的自动步枪轻多少。

之所以不全用自动步枪,实在是没钱,子弹要怎么个消耗?而且水连珠比AK准。

“这些个铜啊钢的铁呀,瞧着也不值多少钱。”

毕构用手摸着自动步枪,按照材料计算成本。

“现在给你一支,你拿走叫人去造,把子弹一起拿走造。”

李易大度地挥挥手,去仿制吧,枪管你都造不出来,子弹壳你会?

真那么好造,我又不是没有图纸,何必等到去年年底才出生产线?

“新的火药配方老夫没有。”毕构找理由。

“给你你要不?”李易笑了。

“不要,老的配方老夫亦不想知道。”毕构使劲摇头,胡子头发一起飞。

其他蕃邦的人也在看,看完内心很平静,包括后突厥的人。

他打算等大唐皇帝泰山封禅完便写信回去,告诉可汗一声,别想着再打回来了。

连续开弓的力气有限,跟单发的火枪打,或许还能有个心理安慰。

现在连发的火枪,突突突、突突突,比箭飞得远,骑马冲锋冲不到弓箭射程内。

关键大唐有马,人家骑在马上开枪。

尺带珠丹手里攥几发子弹,扭头看看自己的儿子,露出笑容:“往后天下太平喽!”

他感触最深,大唐跟吐蕃打的时候武器应用多。

当时还是‘不好用’的火枪、炸药包、窜天猴、热气球、望远镜。

面对这些武器,吐蕃莫说还手之力,招架之功也没有。

大唐武器又更新换代,打不过,自然和平。

小家伙在看天上的云朵,他在游艇上,去泰山封禅,要先到大海。

游艇后面跟随四艘蒸汽机船,进渤海湾,在大海呆几天,再回来到泰山,目的是为等其他走陆路的队伍抵达泰山。

李隆基站在最上层甲板上看着两岸百姓忙碌,放下望远镜:“这次封禅不说百姓过上好日子,说稳定四夷。”

封禅的内容都不同,他决定减去百姓生活的事情。

准备等几年,再来封禅一次,才敢说朕的大唐百姓幸福。

他在比照京兆府与河南府,认为大唐其他地方的百姓达到此程度方可。

好在他比较聪明,没拿李家庄子比,也不以张家村子和小洛南村为榜样。

他考虑百姓家中有一头大牲口,粮食够吃,一人一天吃个鸡蛋、鸭蛋什么的,隔两天吃顿红烧肉。

这就行,他敢理直气壮地说朕的天下百姓得福。

张说跟李隆基在一起:“陛下最大的功劳正是令吐蕃、后突厥、突骑施、契丹、奚族等夷地无力犯大唐。”

李隆基扭头看张说一眼:“并非如此,朕最大的功劳乃诚待易弟。初见易弟时易弟仅舞象之龄,朕从未以皇帝之身与易弟接触。”

他总结自己的功劳,别的功劳俱因易弟帮衬,易弟不帮忙,自己的人手不行啊!

“得李易者得天下,陛下果然功高甚伟。”张说一个马屁没拍好,重新来。

“嗯!”李隆基这回颔首,反正易弟是自己的女婿了。

双方之间无冲突,若有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听易弟的准没错,易弟不会害自己,更不会害大唐百姓。

等沰儿长大,易弟教好阴谋诡计,不,治国之策,自己就不管了,找易弟出去旅游。

李隆基想着‘嘿嘿’笑出声,对,就这么干,天下那么大,朕想去看看。

张说几次要问‘陛下因何发笑’,又犹豫着把话咽下去。

游艇上的无人机起飞,到前面喊话,告诉其他船只别乱动。

由于等四艘蒸汽机船,游艇的速度快不起来,黄河入海的整段距离比李易时候的黄河要长。

弯弯曲曲的,水路需要走一千五百公里左右。

蒸汽机船顺流,自动力,风向好的话升帆航速可到十五节。

需要走两天多,加上中途转弯处的减速,三天才行。

游艇自己跑,一天用不上就到,前提是正常速度,系统接管时候的速度明显不正常。

平时跟电动力的车限速似的,快不起来。

没看过大海的人,都很急切,张九龄、宋璟、刘幽求等人倒是安稳,他们见过大海,在广州见的。

张九龄和宋璟是正常当官,刘幽求被发配过去的。

他告诉李隆基太平公主可能要动手,结果他所联系的人走漏消息。

李隆基没办法,把他给卖了,应该判死刑,李隆基有求情,于是他被流到广州。

最后李隆基对太平公主出手,成功了又把他给弄回来,给的官却不是宰辅,他就难受,又被发配。

眼看要不行时,李易把他找回来,就差一点点。

第2381章 也应升旗奏国歌

永穆公主被王皇后和亲娘等人拉着询问大海是什么样子,哪怕她们已经在大屏幕上看过。

其他大臣倒是极力稳住,坚持两天就进到大海,不急,该吃吃、该睡睡。

于是中午的时候都吃面条,实在吃不下去别的东西,总惦记大海。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天气热,河边中午的时候有孩子光屁股带着救生设备游泳。

李易觉得有道理,做面条,过水的炸酱面,在游艇的餐厅里吃,空调一直开着呢。

那么他们说热……

永穆公主不热,她吃粳米的米饭,吃红烧肉炖豆角。

豆角看着像饭豆,豆粒大,跟李易时候东北的豆角黄金钩差不多。

李易重点培育,这种豆角炖菜最好吃,尤其是炖肉。

他小时候的东北地区都是百姓自己家在院子里种,吃着吃着就老了,皮不吃了,用针线把豆粒串起来。

在炖菜的时候放大锅里,菜好后拎到孩子的碗中,孩子自己撸着吃。

优点是口感和味道好,缺点是产量低,价格越来越高。

别的豆角一元多的时候,黄金钩是其他豆角的十倍。

现在李易发现差不多的东西,赶紧好好种。

“李郎,出海之前,在旁边收蔬菜,我可不想天天吃海鲜。”

永穆公主夹一大块红烧肉,撒娇般地提醒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