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491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如今陛下让我做这尚书右仆射,我也并不太多喜悦。”

“即使哪天陛下不让我做右仆射了,我也同样不会有什么失落和悲伤。”

“所以只要你尽心尽力为国做事,报效朝廷,相信你肯定会得到一个应有的机会。”

“至少在我做这右仆射之时,我用人从不看背景,出身,只看他的品行和才干。”

“关于兵部侍郎空缺之事,相信在年节之前,应该能有个定数。”

“你耐心的回去等最后的消息即可。”

听到李秋的话,这屈和泰也是露出应有的狂喜之色。

不住的起身对李秋感恩戴德,连连称谢。

他能感受的到,李秋的这番话里,自己晋升这兵部侍郎一职,就有了很大的希望。

“李相,纵使你无那拉帮结派之意,我也没有为公尽心做事的私心。”

“但当我走进您这府邸之后,在别人眼中,也就打上了您这里的标签。”

“从今以后,无论王爷您身居何位,属下都将尽心效力,不辜负王爷您对我的器重。”

“不负王爷之恩情。”

“我大唐能有您这样的一位不拘一格,不看门第背景的宰相,也真是我这等官员们的福分。”

听着屈和泰的话,李秋也是无奈的笑着摇摇头。

不过相对于朝野中遍地都是政敌,有几个屈和泰这样的官员,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自己看的顺眼一些,工作起来也顺手一些。

随后,李秋留屈和泰在府中吃饭,屈和泰受宠若惊,急忙的推辞,告退而去。

当他一走,武珝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亲昵的来到李秋近前,挽起了他的胳膊。

“夫君,你如今做了这尚书右仆射。”

“平日里多提拔一些屈和泰这样的边缘官员也是好事。”

“在朝中,类似屈和泰这样因为没有根基、背景的人却是有不少。”

“夫君多拉拢、提拔一下他们,让他们记夫君一个人情,也不是坏事。”

“不过以前总听爹爹说,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都不具信义。”

“一旦他们以后得势了,有很多都会更替门楣,抱上更粗的大腿。”

“所以在出了类似几次这样的事情后,他们这种无根基,无背景之官员,就更难受到提拔。”

说到这里,武珝就更改了话题,笑嘻嘻的摇着李秋的胳膊说道:“李秋哥哥,刚刚已经接到消息,明天爹爹,娘亲就能回到长安。”

“可心姐姐说,今晚把夫君就交由我服侍了。”

“夫君你可要努努力。”

“我这肚子要是再没动静,今年这个年节人家也就不好过了。”

听到此,李秋也是大笑着将她揽在怀里说道:“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这种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你年纪尚小,无须着急。”

“更没必要非要去喝那些汤药。”

“现如今,让你给弄的,孙思邈和孟诜两个,看见你就跑。”

“这都是被你给吓的。”

这时候,武珝不由得嘟起嘴来,“还不是夫君你。”

“嘱咐孙思邈他们不可胡乱给我开药。”

“就是开了,也都是些温补之药,根本就没药效。”

“人家身为夫君的女人,却无法给夫君你生儿育女,夫君可知道人家心里多急,多难受……”

看着她委屈的要哭,李秋自然是不断的安慰。

答应她晚上一定埋头苦干,可就怕她到时候又得求饶。

一说到此事,武珝的面色不由得又绯红起来。

……

第二天,李秋原本想着请一天假,亲自等候武士彟一家人的归来。

可武珝却说什么都不同意。

李秋如今是当朝宰相,又是宰相中最为忙碌的尚书仆射。

万万不能因为这样无关紧要的私事请假。

就是让武士彟知道了,也得说武珝的不是。

于是乎,原本打算借由子旷工一天,睡个懒觉的李秋又得凌晨三点多钟起床、洗漱。

然后在寒风中坐着马车上朝去。

这种天天起早上朝的没人性的事,他真的是受够了。

第731章 来自太子的狰狞怒吼

在太极门外,众官员等候上朝的厅廊之内。

一身黄袍的太子李承乾傲立于人群之中。

周围满是不断恭维,讨好他之人。

自从李承乾的足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痊愈。

再加上李承乾对尚书省中刑诉案件审理的高效,能力的体现。

李世民对太子的态度也发生了非常直观的改变。

都说自己的子女一样的对待。

但又哪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随着李承乾这边的不断利好,来拱卫和追随他的朝臣也是越来越多起来。

而在魏王李泰那边,虽然没有李承乾这里热闹,但也始终都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由于李泰文学馆的存在,他的铁杆追随者,还是颇多的。

而像吴王李恪,身边也有着一些官员追随,在那闲谈。

反观李秋这边,则是冷冷清清。

其实原本,在他刚开始等候早朝时,王珪、魏征、韦挺等人,都一直坚定的站在他身边。

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会偶尔过来搭搭话。

但是李秋向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目光。

颇为惫懒,早晨不愿起床的他颇为困顿。

比梦游也好不到哪去。

再加上他有意的站在边缘处,对他十分了解的王珪等人也就不再理他。

由他去迷糊着去。

可今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当李承乾的目光寻到了李秋之后,顿时眼睛微眯了眯。

眼神中充满了敌意的目光。

自从李承乾开始服用称心给他喝的药轮包中的禁药之后,整个人从里到外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

从以前的懦弱,渐渐的走向暴虐,凶残,阴狠。

就他的这种变化,要属魏王李泰感受的最为明显。

曾经,笑面虎风格的李泰,最喜欢用言语去激怒,挑逗自己的这位性子太过儒雅、软弱的哥哥。

可是近两个月来,每当他如同以往那样过来挑衅之时。

李承乾那变得不一样的目光,总会让他心里发毛。

于是就连过来挑衅的次数都少了很多。

这种来自于草原大萨满的禁制之药,除了让李承乾更受称心控制外。

也让他同称心一样,越发的对李秋生出恨意。

随后,在众人无比诧异的目光下,李承乾径直的就朝着李秋的方向走去。

同一头随时准备决斗,愤怒的野牛一样站定在了李秋的身前。

看见太子如此气势的朝自己走来,然后站定在这里,李秋原本耷拉的上眼皮略微往上抬了抬。

依照礼数拱手施礼,“见过太子殿下。”

其实在李承乾心中,李秋对自己的这般怠慢和不重视,是最令他感到恼火的一件事。

这分明是说李秋连把自己当成对手的敌意都欠奉。

倒是有一种草原上的雄狮蔑视一只柴狗一般。

甚至是连身子都不愿意站起来一下。

“哼,好一个威风八面的北平王,右仆射。”

“此时的你,倒是看不出专横霸道,胆大妄为处理朝中政务的做派来。”

“本王问你,那提出整顿寺庙,抑制佛教,罢遣天下僧尼之人,可是你所为?”

听着他罗里吧嗦的唠叨半天,本来就凌晨起床,困意十足,无论心里和身体都非常不舒服的李秋眉头紧锁。

然后,颇为不耐烦的回答说道:“回禀太子殿下。”

“那份政令,确是出自我手。”

“殿下若是有疑义,可在一会朝堂之上提出来。”

“或是直接去向陛下请求,将此政令作废。”

这份关于整顿天下寺观的政令,当天就由王珪整理、修改,李世民批阅,发布了下去。

若是能改,最为崇信佛教的李承乾早就改了。

又岂能等到这里来找李秋撒气。

“呵,北平王,你休要仗着父皇的宠信,就觉得有恃无恐。”

“之前不知道有多少次,为了母后的病情和我大唐的安危。”

“我跪在佛像之前许下宏愿。”

“只要能让我大唐度过劫难,能够让母后康复,就修建三千所寺观。”

“以供养神佛。”

“可现如今,这三千所寺观还没等建好,却都要给你拆毁掉。”

“真的是岂有此理。”

“汝之罪行,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哼,可能也是,只有像你这种没有爹娘,缺少教养,不懂孝道之人,才能做出此等荒谬之事!”

李承乾越说情绪越是激动。

到最后,几乎是面带狰狞,咆哮起来。

他的这种表现,可是以前众人从未见过的。

因此等候在此的所有朝臣,都用一种极度震惊的眼光看着李承乾。

看向他和李秋这边。

整个厅廊之内,都是鸦雀无声。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