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444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就在另一边,齐州。

齐王李祐已经被贬到此处来一个月余的时间。

当初,他也是倒霉。

张玄素在第一次遇刺之后,为了转移别人的耳目,为太子逃脱罪责。

就随口编排了一句「刺客曾说,是齐王要你的命」这样的话。

原本,这句话是漏洞百出的。

只要事后办案阅历丰富,火眼金睛的戴胄等人一看,就能知道端倪。

也不会去真的问案齐王。

可是哪成想,随后就发生了那桩马车内离奇于此的悬案。

这一次,大理寺、刑部想不去调查齐王府都已经是不可能了。

随后,也就导致了齐王平日里做下的诸多苟且、枉法之事被查了个底掉。

李世民一怒之下,就将他发配到了齐州。

说来他运气也是比较好。

当年吴王李恪被贬官的地方,都快要到了边境凉州。

常年的黄土、风沙。

百姓更是困苦,女孩子也不水灵。

简直是如同发配。

而齐王李祐的封地是齐州等州。

这可是好地方,论风土人情,也不较长安一带差多少。

所以齐王贬官的日子,远比之前他预想中的要舒心。

物质条件几乎没太多差异。

可精神感受,却是一下子自由了太多。

在长安城内,由于他出身问题,向来弱势。

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得小心翼翼。

像遇到诸多皇子,皇亲国戚,朝中的重臣之时,都得是他客客气气的,甚为谦恭。

但是如今到了齐州,他自己的地盘。

那地位待遇可是了不得。

大家都得众星捧月,恭维着他。

像齐州刺史,众多官吏,哪个见了他不是点头哈腰,甚为恭敬?

这种感觉,可是他以前在长安城中从未享受过的。

所以自来到了齐州一个月余,从来心无大志的他是越发的喜欢上了这里。

甚至是年节,他都不想回到那烦恼远大于快乐的长安城中去。

这一天,他门下长史,权万纪就找到了他。

“王爷,咱们如今到齐州来也快两个月余。”

“不知王爷一切可都习惯?”

这权万纪,是李恪和萧瑀,趁着这一次机会,从姚州那极南、艰苦之地调回了北方。

正好跟随在李祐身边,做一个长史。

这权万纪,还是颇为忠心的一个人。

能力,也非常之强。

当初仅凭他一己之力,就劝服李世民冤杀了张蕴古。

这份功力又岂是一般人能比了的?

李世民身为千古明君,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

而当权万纪来到李祐的身边后,能力也随之展现。

将李祐周边事务,以及整个齐王府都是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也让李祐更为的信任他,几乎将所有的事务都交由他打理。

自己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的。

此时听到权万纪话中有话,李祐随即从床上坐起身来,“这齐州之地,我觉得甚好。”

“要知道会有如此情形的话,我几年前都得主动向父皇请命。”

“主动之官到齐州来。”

“在这里,可比我在长安城中时强上太多了!”

这时候,权万纪笑着说道:“王爷。”

“这齐州、济州、兖州等地,可是遍布着诸多大姓士族。”

“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等等。”

“如今王爷来到这里之官也这么久了。”

“是不是需要前往他们各家去走一走,见上一见?”

听到此,李祐不由得皱眉,不悦的冷哼一声。

“这群门阀士族,向来是自视甚高,惹人生厌。”

“当初我贬官到自己的封地来,他们也只是递上了拜帖,捎人送过来些许礼物罢了。”

“怎么如今还得我一位皇子,主动上门,去拜见他们不成?”

李祐的这种反应和情绪,也在权万纪的意料之中。

随后他便解释起来,“这门阀士族,延绵数百年之久。”

“根系、族人,更是遍布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影响力甚为巨大。”

“若是王爷您能与他们交好,予以拉拢的话,这可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而一旦王爷有了他们做支持和这份影响力,以后无论是谋大事,图大业。”

“或是再次返回长安城中,别人再看向王爷您时,可就要变得大不一样了。”

“而且若是同这些门阀士族交好了,王爷您的几处封地的政绩、税赋,也会有大幅的提升。”

“等做出了功绩,圣上那里,不也是能高看殿下您一眼吗?”

听到此,李祐不屑的轻哼一声。

“呵,权万纪你又是不知道我的情况。”

“就我的这种出身和母妃那边的渊源,还有什么大业可图?!”

“而且,至于别人是否高看我一眼,又能如何?”

“从小到大,我也早已经习惯了那些人的冷眼。”

“早就无所谓了。”

“眼下对于我来说,只求舒服、自在。”

“才不会委屈自己,去见什么劳什子门阀士族。”

“快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无关紧要。”

“能够如此逍遥自在的过上一生,岂不是美事一桩?”

第668章 此一时,彼一时

见到齐王李祐如此的胸无大志,权万纪的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

但是他必须要接着劝说齐王,让他去跟这里的大姓豪门拉好关系才行。

毕竟这个齐王,可是吴王李恪的重要棋子之一。

他的势力,说白了也是吴王李恪的势力。

若是能趁此机会将齐州这边的门阀士族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到时候一旦吴王那边到了关键时刻。

这里就能提供出重要的火力支援。

这也是自己这一次来到齐王身边时,萧瑀萧大人特意强调过的。

于是乎,权万纪心思一动,换了一种方式来劝说李祐。

“殿下,有些事情,您可能有所不知。”

“这些年来,您齐王府中的主要花销和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这其中的小部分,是朝廷和圣上,定期对您的封赏。”

“可这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王爷您的封地和食邑。”

“咱们的官场和交际,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面子和人情。”

“像齐州、济州、兖州等州王爷您的封地,主要的税赋都是来自于这群手握着大量土地的门阀士族们。”

“尤其是近年来,连年的灾荒,人口越发凋敝。”

“为数不多,活下来的那群百姓,连糊口都要靠着朝廷的救济,又哪来的粮食缴纳税赋?”

“所以,这群门阀士族多纳些税,王爷您齐王府里的进项就多一些。”

“反观,就会随着百姓户数的减少而少很多。”

“而这群门阀士族们啊,在这片土地上经营了祖祖辈辈,数百年之久。”

“像这里的州府,早已经渗透的非常彻底。”

“而他们最擅长的,偏偏还是如何去钻朝廷律法的空子。”

“如果他们有心少纳税赋,我们连把柄都抓不到。”

听到这里,齐王李祐果然是面色大变。

事关自己每年拿到的银钱多少,他又怎能不紧张?

见他如此,权万纪心中颇为得意,随后接着正色说道:“当然,王爷您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些门阀士族们,做事还是向来守规矩。”

“更是讲究一个细水长流。”

“绝不会让每年州府那边的税赋太过难看。”

“也不能让朝廷和户部挑出毛病来。”

“但是……”

“现如今,王爷您已经到了自己的封地上之官。”

“只要本着交好的意思,到他们那边去走一走,坐一坐,聊一聊。”

“这份人情,就算是落到了实处。”

“如此一来,等到秋季再纳税赋之时,他们就得去考虑王爷您的这份人情。”

“就要给王爷您一份面子。”

“这一年缴纳的税赋至少也要比往年多两成,甚至是三成。”

“而假如王爷您对他们平日里多为拉拢,这份钱很可能就会变成四成,甚至是五成。”

“当然,这还并不算完。”

“王爷您想,这几处州郡,都是您的封地。”

“他们这群士族,就算再如何,也算是在王爷您的地头上谋财。”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