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74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在两军阵前,突厥也终于将五花大绑的范兴给放了回来。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折磨着范兴,让他生不如死。

如今眼看着这个范兴只剩下半条命了,却仍然不杀他。

他们要让范兴活着回到大唐,然后让这个范兴为之奉献了的一切的大唐,让这些大唐的百姓们,去杀死范兴。

当李靖在自己营中看到了范兴之时,范兴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对于此,李靖深深的摇了摇头,快点让人带他下去疗伤,梳洗,好生安顿。

这时候,有副将询问,这个范兴实在是太过敏感。

是不是要立即送去长安,将他交给陛下和朝廷去处理?

听到此,李靖摇了摇头。

说此时送他回去,他必死无疑。

而他所作所为,非但不过,反而有功。

这样的人,就让他在我们军中,多活些时日吧。

此时,距离绥州失陷,已经有一个半月时间过去。

……

远在幽州,李秋和罗可心,也是在时刻关注着大唐西边的战局。

不过地处遥远,他们也只能是尽可能的去未雨绸缪,厉兵秣马,暂时还帮不上什么大忙。

此间幽州城的城墙,已经起到了八米之高,不过距离李秋所要求的,还是有相当一段的距离。

而此时的李秋,早已经驻扎在了王玄策镇守的农田这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春和大半个夏天的辛勤努力和精心的伺候,这片农田的收成也非常的不错。

李秋通过系统弄来的后世的种子,基因还是十分的强大的。

当它们来到一千多年前的肥沃土壤上,并在更加温暖和适宜的气候中,长势喜人。

病虫害什么的更是没有。

再加上王玄策等人精心守护,驱赶鸟类和动物的糟践,可以说是比李秋预期中的,还要满意。

第261章 只待金秋

师父,这玉米,红薯,土豆,都是能吃的吗?”

“弟子家里一直以种地为生,可是这几样却从未见过。”

“像这玉米,倒是能看见果实。”

“不过这红薯和土豆?”

面对着王玄策的问题,李秋笑着拍了拍他。

“关于这红薯和土豆的果实,相信你很快就能见到了。”

“不过你若是想尝一尝它们的味道,就要等年底时候了。”

在王玄策等人的陪同下,李秋围着这一大片土地,走了一圈,看了看。

然后在脑海中直接向系统询问道:“系统,帮我看一下,目前的这些玉米、土豆、红薯果实,能否催生,播种?”

【叮!请问宿主是否需要进行果实检测服务?所需系统积分,一百点。】

没有办法,遇上了这等精打细算的系统。

李秋只好选择了同意。

【叮!系统检测完毕,目前这片土地上的玉米、土豆、红薯果实都可以进行采摘,播种。

不过距离真正的种子成熟期,还有一个月时间,此时采摘播种的话,发芽率会略低……】

在得到了这个答复后,李秋满意的点点头。

发芽率低点没关系,只要能种就可以。

以目前唐朝的气候特点,在幽州、易州位置,像这些种子,做到一年两熟还是不难的。

随后,李秋直接从幽州城,调回了两千兵士,来到这里帮忙进行收割和种子的储存运输。

同时李秋也吩咐下去,在随后的采摘,收割过程中,你们将这些种子全部当成是黄金做的一样对待就可以了!

对于李秋的话,众人自然是绝对服从的。

大概用了三天的功夫,这里的每一穗玉米,每一颗埋藏在土壤中的土豆和红薯果实,都被小心翼翼的挖出来,保存好。

随后,在李秋的指导下,众人将这些果实按比例运送到了不同的准备进行下一轮播种的地方。

然后按照非常严格的流程,对这些种子进行预处理。

尤其是土豆和红薯,每一颗带芽的部分果肉,都事先用草木灰进行包裹。

充当肥料的作用。

随后,这些种子就成功播种在了幽州、易州两州内,那些之前李秋亲自视察过的土壤里。

这两千兵士,李秋也并没有放回去。

其中的一千人,只用来巡视易州境内的良田。

另外一千人,负责巡视幽州境内的良田。

而王玄策,依然是带着他之前的五百人手下,对这两处的农田区域,进行日常的精心维护。

同时不断的积累和摸索经验。

据李秋自己估计,若是一切顺利的话,等几个月以后的秋收,单单是幽州境内的这些土地,所产的玉米、红薯、土豆,就足以养活目前十三州内的百姓了。

而易州的种植面积,大概有幽州的半数左右,这里产的就是纯剩下的。

此时,已经是夏季。

去年的大旱,已经将灾害暴露到了最大的程度。

现如今,就是前线的兵粮,都是由朝廷挤着牙缝供应上的。

府库内的银钱,也已经被清空。

就为了做出一个表率,就连李世民自己,以及长孙皇后,每顿饭都是多以青菜下食。

可想而知,民间的那些百姓们,又该有多惨。

市面上的每斗米价格,已经涨到了200文!

每当谈及关于粮食之事时,戴胄都是颇为自得的。

现如今泾州前线每日所消耗的粮草,都是由各地的府库调集过去的。

若是没有当初的自己的提议,现在这仗还怎么打?

在李秋督管的十三州境内,也同样面临着一样的问题。

这十三州的地界本就不适合作物生长,产量颇低。

去年冬初到现在,也过去了大半年时间。

这多出来的一万人流民,所消耗的粮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初为了让他们活下来,李秋也是从这些州各地调集粮食。

以至于夏季之时,原住民百姓粮食也不够吃了。

平时但凡有些劳力的,也都被调去了蓟州、平州的工坊。

或是充了兵役,徭役,连适合的打猎的人都找不到几个。

以打猎和捕鱼作为口粮的路子,效果也是大减。

没有办法,李秋直接把自己的大把家底,三四千两黄金全部砸了进去。

给这些百姓们发工资,发放维持他们活命的粮食。

每当看见前来放粮的官兵们,这群百姓无不是千恩万谢。

“我们何德何能,竟然让王爷用自家的银钱,买粮食为我们活命。”

“这份恩情,我们又该怎样去报答啊!”

看见他们如此,放粮的官员们,官兵们,也是不由得唏嘘。

“李秋王爷说了,不会让咱们十三州境界,有任何一个百姓饿死。”

“也不会让你们再成为流民。”

“能够摊上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王爷,也真的是你我的福分。”

“大家好好珍惜吧。”

“平日里勤恳一些,多捕鱼,打猎,采摘野菜果腹。”

“咱们王爷自己一家,要救济这整整十三个州的百姓,单单是黄金,就已经花掉三四千两之多了。”

“要说我们都欠着王爷的一条命,也不为过。”

……

在泾州,突厥与大唐的这一仗,打的是要多惨烈就有多惨烈。

在执失思力的主导下,突厥舍弃了所有的阴谋诡计。

就是平铺直下,遭遇唐朝的大军,就愣头愣脑的死拼。

反正他们的兵强马壮,弓弩质量和射术,都远高于唐军。

而若是遇到城池,这些人就玩命一般,猛烈攻城。

不管死再多的人,也要把城墙攻下来。

现如今的这支由突利,执失思力主导的突厥大军,用兵风格简直是与当初的颉利完全的不同。

也是着实的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泾州城内,李帅的中军,一干人等面色隐忧。

唯独老帅李靖,面色平缓一点。

这时,副帅段志玄,大将军尉迟敬德几乎同时将目光集中过来。

“大帅,看你这神情,可是有什么好计谋了?”

李靖这时候喝了口茶,说出的一句话差点把他们几个给气死……

第262章 赌两方天时

要说这退敌之策,倒也不是没有。”

“只需要效仿当初的长安城外,渭水河边,让尉迟将军去把那突利或是执失思力给砍了。”

“这敌军必退。”

这时候,尉迟敬德没好气的看了李靖一眼,知道这坏老头又在拿自己开玩笑。

在外人看来,李靖性格颇为内向,不善言谈,谦谦君子,较为内敛。

可是像尉迟敬德这些常年和李靖在一起的将军们都是知道,这老帅打起仗来,以及骨子里,却是思维活跃、跳脱,较为幽默。

“我说大帅啊,这都到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在这开玩笑?”

“我尉迟敬德要是真有那个能耐,我还用在这里憋气窝火?!”

“那突厥的几员猛将,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还有那个阿史那社尔,咱们也与其交手过几次。”

“若是长时间比斗的话,我有信心胜过他们中任何一个。”

“但是若说将他们击杀,哪怕是短时间取胜,都不可能达到。”

“不过,若是李秋这小子在这里的话,出其不意,或许还真能建功!”

李靖这时候摇了摇头,“经过了渭水之战,朔方城一战,以及后来的幽州一战,你还真以为李秋仍是那个无名之辈?”

“以这个执失思力的谨慎用兵风格,怕是也早就把李秋给考虑在内了。”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