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244章

作者:抉望

  说起这件事,冯盎就一脸的无奈:“太子殿下不知,泉州势力最大的,就是刘家。因为泉州临近中原,刘家是岭南实力仅次于冯家的家族。一直以来,刘家都反对归顺,甚至有自立为王的愚蠢想法。老夫好不容易换来了中原对岭南的信任,如何能让他的所为,破坏掉?既然今天跟殿下说了,还望殿下帮着隐瞒一下啊!”

  隐瞒?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隐瞒?现在还只是不满时期,一旦刘家造反,不血流一地才是怪事。李承乾太清楚皇帝的想法了,他正愁最近几年没有闹事儿的让他杀鸡儆猴呢,一旦刘家谋反,他不抓住机会大做文章,才是怪事。

  想到这一点,李承乾严肃道:“冯公啊,谋反这样的大事,就算是孤,也没有胆子包庇下来。刘家既然不识抬举,您又何必帮他担着官司?孤既然到了岭南,正需要立立威,刘家既然撞到枪口上,就自认倒霉吧!河间王!”

  李孝恭上前几步,转身躬身,如果不是长辈的身份,此时他一定会单膝跪地。很显然,太子这是准备见血了。

  “孤命你挑选出五千人来,带着火药武器上岸,务必将刘家的主事者,一个不漏的抓住,抓不了活的,就地击毙!”

  说完,李承乾又看向冯盎:“冯公,既然你是来威慑刘家的,应该带了不少人吧。都是岭南人,恐怕你不忍心下手。既如此,孤命你带人封锁刘家的逃窜路线,你的人用不着参战,只需要围堵就好。”

  冯盎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单膝跪地领命。

  号角声响起,三艘船就近停船,李孝恭开始挑选上岸的人手。出于私心,他干脆将东海水师两千人抽出来了一千五百人,这可是难得的火药武器作战。保守起见,算上一千亲率,剩下的两千五,他才选择的玄甲军。

  船上待的时间久了,难得有上岸活动的机会,除了李孝恭的五千人,李承乾自己也叫了两千人,跟着上了岸。对自己人的作战,李承乾不愿意亲自动手,但是观摩一下李孝恭的作战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处距离泉州州府不过十里路,整装完毕以后,李孝恭请冯盎先行出动,断了泉州府的三路,他则带着军队正面压进。这架势,不像是剿灭刘家,更像是要将泉州府都掀翻。

  大军围城,泉州刺史发疯了一样冲出州府,跑到大军前方振臂高呼,请求大军停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但是,李孝恭显然没有商量的意思,就那么带领大军从泉州刺史站立的地方穿过去。等大军经过,只留下了呆在原地的泉州刺史。

  跟在后方的是李承乾的队伍,看了一眼跌坐在地上、尿了裤子的泉州刺史,李泰嫌恶的挥挥手,命亲卫将他抬到一边,捆起来。这个刺史并不是朝廷正式派遣的官员,而是从泉州当地任命的一个。刘家造反,他难辞其咎,恐怕也免不了一刀。

  李孝恭一直带队到泉州正门外一百步才停下来,喊过于泰,指了指正门。没一会儿,于泰就命窜天猴带人进了泉州。

  足足两刻钟后,等窜天猴等人归来,李孝恭才拿出一个红色的旗子,高高举起,随即用力的挥了下去。

  下一瞬,一支支八牛弩箭矢接二连三的射向泉州州城的城墙。

  泉州城墙是石头和普通的泥堆砌起来的,高不过两丈,如何能抵挡八牛弩火药箭矢的轰击。不过百十箭下去,以城门为中心,就被轰出了一个四五丈长的缺口。

  明明城门洞开着,但李孝恭还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宣示中原军队的强大。至于先派遣军队进去告知城墙周围的民众避开,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硝烟散尽,不等李孝恭下令,城门的缺口处,居然走出了一大群人。

  为首的一个,边走边痛呼:“就知道不可能,就知道这是找死!成武啊,你这是带着刘家找死啊!百年家业,如今毁于一旦!”

  已经安排完围城的冯盎,赶回到李承乾的身边,见到走出来的人,道:“太子殿下,这就是刘家当家的几个人,还有族老,不过,唯独缺少了主张自立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也是刘家当代的家主和他的弟弟。”

  李承乾点点头,并没有干涉李孝恭的命令,只是派人去通知他这个消息。

  等到刘家的人走到近前,李孝恭就下令让士兵上前将他们都捆起来。

  押解着刘家的族老下去以后,又是四支稍微交替的八牛弩箭矢射向了城墙,发出四声轰鸣。

  接下来,是三支。

  两支....

  一支....

  最后的通告结束后,李孝恭长剑前指,怒吼道:“进城!注意不得过多杀戮!”

  最后的通告都不响应,说明人家是铁了心的顽抗,仁至义尽过后,就是动刀子了。能浪费时间给机会,已经是看在岭南是大唐一份子的面子上。

  没兴趣进城看对自己人动刀子的场景,李承乾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半个时辰过后,李孝恭才带队重新出来,领头的四个士兵,两人一个的抬着一个尸体出来了。跟在后面的,是几辆大车,车上满是尸体。不用说,这些都是刘家的直系成员。

  谋反,虽然跟造反之间差一个“行动”,但是罪责都是一样的。哪怕是皇帝之前宣告缓解刑罚,但是谋反造反,依旧牢牢的坐实在罪责第一的位置上。只要是造反的,全家连坐,没有道理可讲。

  押解着嚎哭的、推着已经嗝屁的,李孝恭回来复命。

  面对着几大车的死人,李泰的反应最是直接,捂着嘴就到一边吐去了,李恪虽然好点,但还是一脸惨白。他猜到了今天的事情不会草草收场,可是见到了预想中的情景,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李孝恭下马,抱拳道:“启禀太子殿下,刘家直系一共三百四十七人,如今伏首三百零四人,活捉六人。”

  还有三十七个,不用李孝恭说,李承乾也知道这些是妇孺。女人孩子,在造反案子中,就算不在诛杀之列,但是等着她们的,依旧是教坊司和奴隶、贱民生涯。说句不好听的,不比死了强多少。

  “死了的,除了两个首恶,需要将首级和那六人送往长安,剩下的都入土为安吧。妇孺不必押解到长安,就在泉州发卖了吧。”

  听到这个处置,李孝恭一惊,道:“太子殿下,这个处置是不是太仁慈了?恐有死灰复燃的威胁啊。”

  看了一眼旁边的冯盎,李承乾道:“面对大唐这片海洋,死灰复燃还能烧起来不成?就这么处置吧。”

  李孝恭只好领命离开。

  被李承乾看了一眼,冯盎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拱手道:“太子殿下为何要看老夫一眼?”

  驱马转向,李承乾轻咳一声说:“冯公好本事啊,兵不血刃的就除掉了冯家一个竞争对手。不过,孤还是建议你别把手伸向泉州这边来了。”

  显然,他来岭南是冯盎没有意料到的,但是铲除刘家,却是冯盎盘算已久的。刘家确实罪无可恕,他到了岭南,也正好需要一个立威的机会。或许,这算不上预谋已久,但是一切整合起来,最直接获利的是冯盎,是不争的事实。

  冯盎并没有因为被点破而尴尬,而是认真道:“太子殿下放心,微臣知道分寸,泉州跟越州相近,没了刘家的阻拦,微臣的建议是从越州或者扬州挑选官吏南下,打开岭南的缺口。”

  意味深长的看了冯盎一眼,李承乾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催马前行。

  做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自从见到冯盎以后,李承乾实在是觉得这一次岭南之行,太顺利了。杀鸡儆猴抓到了鸡,消息传递开来,立威的效果也达到了。冯盎的态度,虽然依旧坚定,但是这份坚定下却又一句话一直蹦来蹦去:

  我的太子殿下,您回长安呗?

  善后的工作,李承乾命李孝恭甩给了冯盎,继续朝高州前进。冯盎无奈,只好丢下岸上冯家的人手,跟着太子祖宗一起走。

  如果说泉州以北,海岸边见到人还像是中“再来一瓶”的话,那么到了岭南的地界,想要遇到岸上的人,就是中六合彩了。

  “洪荒”,就是岭南范围大面积土地的写照。

  岭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少到了甚至没有足够的能力跟自然发起挑战。在这里,好多森林甚至没人敢进入,就因为林间的瘴气。虽不至于像传闻中那样浑身溃烂而死,但是李承乾并不觉得甲烷是一种可以呼吸的东西。

  “就是这个样子,祖先虽说刀耕火种的开辟了大片能生活的土地,但是岭南人口一直增长不上去。十个孩子,能有一两个平安成长到成家生子,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听着冯盎讲解岭南,李泰李恪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但李承乾却不认为冯盎这是在扯淡。中原的环境,人均寿命甚至不能超过三十岁,更别说岭南了。

  极端的天气、丛林里的毒虫、横行的疫病,这些都是岭南人的大敌。

  

第三百九十三章 狮子皮

  

  总说生生死死的事情也不太好,所以冯盎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讲述岭南的历史来。别看岭南荒僻,但是朝代方面,能追溯到秦朝,人文更是能追溯到华夏起源。只不过,后者现在并不被人所关注。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五十万秦军攻打岭南;七八年后,秦军才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这个,就是记载中最早的记录了。”

  李孝恭在一边点头说:“这是中原最早对岭南发起统治的记录,当时秦始皇攻略岭南,选择的方式就是用大军死磕到底。五十万的大军啊,就是这样也历时七八年的时间才‘基本’占领岭南,而不是收服。五十万跟七八年放在一起,是这么的显眼。而‘占领’这个词,更是说明了岭南人的难缠。依托着岭南广袤的土地,他们随时都能化身成为草原上的小老鼠,来去无踪。

  说实话,当初老夫确实有挥兵南下,学秦始皇用武力征服岭南,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了只是单纯的威胁。大唐跟秦朝不同,当时,老夫手里的兵力只有可怜的不到两万,面对岭南,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虽然当着冯盎的面,但李孝恭并没有隐瞒自己想法的意思。

  冯盎也不在意,赞同道:“当初您要是真的挥兵南下,恐怕岭南跟中原的矛盾才是不可调和了。自秦朝以来,岭南是朝廷流放犯官的首选之地。两地交通虽然堵塞,但是血脉之间的交流,一直没有停止。说实话,老夫去长安朝觐的时候,好多人还用看蛮夷的眼光看待,让老夫很是受伤啊!”

  李泰从来都擅长活跃气氛,见冯盎有些伤神,就凑过来问:“耿国公,本王翻越典籍的时候,看到了关于岭南王赵佗。书里记载,这个建国皇帝,竟然把儿子都磨死了,皇位传给了孙子,还有人说他活了一百多岁,是不是真的?您讲讲关于赵佗的事情呗?中原对外地的记载,好多时候都是写史的人,主观臆断的,实在是不可信。”

  提起赵佗,冯盎的伤感顿时一扫而空,笑道:“当然可以,赵佗这个人,可是岭南的名人啊。秦末的时候,岭南还在秦朝的统治之下。当时,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结果,赵佗这位前人很有野心,等到任嚣死后,他立刻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天下纷乱,没人有精力理会岭南这个小地方,于是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当上南越王以后,赵佗整合了岭南之地的势力,坐稳了王位。然而,他实在是太能活了,儿子们都相继老死、病死,就连孙子也死了不知道多少个。等他当皇帝当够了,真正思考起该传位给谁的时候,就只能在孙子里面挑选了。另外,因为他之前把权力抓得太死的原因,甚至没有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以至于最终只能挑选一个平庸的孙子继承王位,他死后不过十五年的时间,南越王朝就崩塌了.....”

  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所以哪怕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众人都聚堆在船长室里听冯盎讲故事。航行的路上无聊至极,射鱼早就玩腻了,听听故事也不错。

  “赵佗这个人,一生可以说是格外的精彩。对岭南而言,他一生所做之事,确实很对,但是对于中原跟岭南,他却又做的不对。秦朝覆灭,统合岭南各方势力,固守土地,防止被侵占,确实是对的。但是,自立为王,甚至后来又自立皇帝,跟汉朝撕破脸皮,哪怕修复关系,选择臣服以后,却还是对内自称皇帝,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了。”

  吃着米饭,冯盎边吃边用一句话,结束了他对赵佗的评价。

  李恪放下碗筷,对冯盎拱手道:“当初秦末乱世,跟隋末相差不多,赵佗没能顶住局势的诱惑,自立为王,确实是一生最大的败笔,跟他不一样,您能为了大义而舍己利,拒绝封王,对大唐而言,算是居功甚伟了。请受李恪一拜!”

  说完,李恪离席而出,对着冯盎拱手施礼,惊的冯盎起身避开,连叫不敢。

  李孝恭也收起了冷冰冰的样子,亲自给冯盎倒了一杯茶说:“海上航行,船上全面禁酒,老夫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见冯盎手足无措的样子,李承乾放下筷子,朝李泰伸出了一根大拇指。

  显然,李泰是故意提起赵佗的存在的。赵佗跟冯盎何其的相似,提出赵佗,不仅侧面赞誉了冯盎所做之事,更是隐隐发出了一丝警告。这样的谈话艺术,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李泰自然知道皇兄为何朝他伸大拇指,所以只是笑了笑,就算是回应了。

  既然提起了赵佗,没有理由不聊聊冯盎的奶奶—冼夫人,这是一位就连后世周en来总里,都称赞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杰出人物,就更别说当下了。说实话,冯盎在中原,还远远没有他奶奶闻名,他能获得皇帝之前那般的尊重,四成还是靠先人的面子。

  提起冼夫人,就不是一个上午能说清楚的了,所以,在船队航行的日子里,众人都在听故事。

  过泉州,过潮州,过循州,过岡州,就在冼夫人的故事听完,没了别的话题,众人一起打牌打麻将无聊疯了之前,船队终于抵达了岭南的中心—高州。

  如果说之前的岭南海边,还像是洪荒一般,到了高州地界内,终于看到了人气。沿海好多地方都有人群的聚集地,特别是当三艘船进入高州州府的范围内,顿时就像是抵达了另一个地方。

  站在船首的甲板上,首先能看到的就是海港。

  卡在珠江入海口,只要是视线所及的地方,基本都被水泥覆盖了,海浪一次次的扑击在水泥的海堤上,却只能一次次的无功而返。码头周围到处都是船只,好多船只随海浪翘起来的船底上,占满了各种贝类、绿藓,一看就是远航的船只。各种毛发的胡商,正在指挥奴隶将货物运到陆地上,交付给唐朝的商人,随后将他要的货物给运回船上。

  最让李承乾惊讶的是,在货物里面,他竟然还真的见到了老黑,应该不是东南亚一带的尼什么陀人,因为随同他们一起搬上海岸的,还有象牙、鹿角、斑马皮,甚至还有一张狮子皮,被一个强壮的武士亲自抱着,周围全是带刀的护卫。

  见太子直勾勾的看着那里,冯盎笑道:“昆仑奴,殿下应该是见过的,跟象牙等东西一样,他们也是货物的一种。极西之地运来的昆仑奴,经过海上的颠簸,几乎是十不存一,再加上面貌奇异、跑得快、力大如牛,是不少达官贵人最喜欢的货物。要是能把一个昆仑奴完整的运到长安,那价钱,可不比等价的象牙差多少。”

  拿人当货物售卖这样的事情,尽管在长安已经见识过不止一次了,但是看到眼前的一幕,李承乾还是觉得有些不适应。不适应归不适应,但他没有出手管的打算。人总是要跟社会融合的,社会不可能为了一个特定的人而改变。

  老黑兄弟可以不管,但是那张狮子皮,可是好东西。只要拿下来,送给皇帝当作诞辰礼物,华贵不说,没准儿还能省下不少钱。

  看了看同样露出垂涎之色的李泰李恪,李承乾趁船靠近码头的机会,毫不犹豫的跳上了相邻一条船的桅杆。

  太子的突然行动,吓了好多人一跳。冯盎毫不犹豫的跑向船尾,紧随其后跳了下去。之后的人再想跳,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吩咐水轮仓的将士摇动水轮,让船快一点靠岸。

  明白了李承乾所想的李恪和李泰,只能抓在船舷的护栏上大声叫喊。

  没理会李泰李恪的大喊大叫,李承乾快步的走向了狮子皮。

  狮子皮,大唐也有,但是大唐的狮子皮,一般都是来自天竺,这种来自非洲,不,大唐人口中“极西之地”的狮子皮,才是王者中的王者。

  嗯,就因为来得远!

  眼见一个少年快步的靠近,护卫着狮子皮的武士们立刻拔出刀来,气势汹汹的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意思。

  后方追上来的冯盎,眼见来不及靠近,只能朝着海港的守军大喊大叫。守军倒也不笨,立刻就有十几个人跑出来,护卫在李承乾的周围。

  不过,这些护卫都是多余的,因为李承乾不用看也知道亲率已经做好了戒备。就算他先行一步,后上岸的亲率也能在这段时间里赶过来。狮子皮虽好,可他却不会犯丢命的愚蠢。

  这么大会儿功夫,冯盎终于赶到了,岁月不饶人,这么一段路,却跑得他上气不接下气。

  好不容易喘匀一口气,冯盎焦急道:“太子殿下,您怎么能不带护卫就上岸?这些胡人的武士,跟咱们语言不通,起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要是这几个不长眼的伤到了您,岭南有几条人命够赔的啊!”

  看了一眼已经占据有利地形、手弩瞄准了这边的亲率,李承乾并没有解释,而是问冯盎:“孤想买这个狮子皮,应该跟谁说?”

  看了一眼武士身上的徽章,冯盎回答道:“这些人应该是属于一个名叫哈牟德的大食商人麾下。这个哈牟德在大食也挺有影响力的,微臣跟他打过交道。”

  说完,冯盎看了看周围,朝着一大堆货物那边招了招手,喊了一声。

  听到冯盎的呼喊,一个胡商赶忙放下手头的交谈,步伐匆匆的跑了过来。

  见到冯盎,哈牟德毫不犹豫的拜服在地上,用腔调怪异的唐话说:“尊敬的领主大人,没想到哈牟德的武士竟然愚蠢的冲撞了您,请您大人大量,哈牟德愿意赔罪。”

  说完,哈牟德略微抬起脑袋,打量着自己面前那双小一号的鞋子。

  当商人就是靠眼色吃饭的,大唐的礼节他很清楚,这个不起眼的少年人,恐怕是了不得的贵人,就连领主,站位都在他之后。

  哈牟德趴在了地上,护送狮子皮的武士们也连忙趴在地上,那个抱着狮子皮的武士放也不是趴也不是,尴尬在了原地。

  李承乾招了招手,才让他如释重负,机灵的将狮子皮放在李承乾的脚下,随后才后退,趴在地上。

  蹲下身子摸了摸狮子皮,李承乾忍不住撇了撇嘴。成色一般,虽然不知道经过了什么工艺,但是远不如中原的硝制,摸上去还有点发硬。不过好在完整性上佳,鬃毛也格外的茂密,不管是拿来做披风还是坐垫,倒也不会太影响使用。

  满意的点点头,李承乾示意后赶来的张赟把狮子皮收起来,对哈牟德说:“你的狮子皮,孤很喜欢,说个价格吧,孤买下了。”

  哈牟德并不知道“孤”这个自称是怎么回事,他印象中,冯盎或许是这里很大的一个领主,但其它的领主也不弱,他可不敢为了讨好一个而去得罪另一个。

  “尊贵的客人,哈牟德为属下的鲁莽为您道歉,如果可能,哈牟德很愿意用狮子皮作为赔罪。只是,这张狮子皮是徐领主前几年就预订的,小人怎敢毁约?还请您换个让哈牟德赔罪的方式吧。”

  听哈牟德这么说,李承乾忍不住看向冯盎。

  冯盎冷哼一声说:“殿下要走徐家的皮子,是给他们脸面,小小徐家,也敢跟殿下抢东西?”

  说完,冯盎看向哈牟德说:“你只管卖,这位是我们大唐的王子,你可明白?”

  “王子?”

  听到这个词汇,刚要抬起头的哈牟德,立刻把脑袋撞到了水泥地面上:“哈牟德明白,哈牟德明白,小人的船上还有很多的珍奇,王子殿下看上哪个,尽管拿走,哈牟德愿意用它们作为对王子殿下的赔罪!”

  还真是打蛇随棍上啊,看着卑微到了极点的哈牟德,李承乾却没有多少的轻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能够利用一切可行的机会,结交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人。今天别说一张狮子皮,李承乾相信,就算他要哈牟德整条船的货物,他也会答应。跟短暂的利益相比,长久的利益才更令人心动。

  “起来吧,孤不要你那么多东西,狮子皮就够了。”

  见王子没有勒索自己的意思,哈牟德只好站了起来。明明保住了自己的货物,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眼里的遗憾。

  

第三百九十四章 跳梁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