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远征士兵
另外,丘就却还在新区与沙州城之间建立了一个交易市场。
这一来中原商队与沙州之间的交易就方便了……之前中原绸缎换东西会有很多麻烦,主要是因为月氏没有自己的货币通常是以物易物。
若是一匹绸缎拿出来换香料……所有的香料都不够半匹绸缎怎么办?裁成两段?
另外还有物品分散的问题,中原商人要换到中意的东西往往要将沙州逛上一遍甚至有时一遍还不够。
这其间难免就会起争端、语言不通、纠纷等问题。
丘就却在中间建起一个市场就方便多了。
中原商队将绸缎、布匹等运到市场,月氏人则将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运来,在市场明码标价还有人管理以及处理纠纷……极大的减少了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
更有甚者,丘就却还乘势组建起了自己的商队。
丘就却是这么跟沈兵汇报的:
“大将军。”
“月氏并不富足,中原商品一批批运来,本王恐月氏无法尽数换足!”
“以本王之意,不若由月氏组建商队将换来的物品运至西域。”
“于是月氏又可自西域带来更多中原所需……”
沈兵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往西那就是要经过荒漠地区,是要用骆驼运输而且需要经验。
这不仅可以增加月氏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以接力的方式打开西域的市场将秦国的影响力延伸出去。
第四百零七章 骑军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秘战无声》,喜欢谍战的兄弟可以关注一下。
————————
当然,不只是月氏商人有兴趣去西域经商,中原商人也同样可以。
据说沙州商人之后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以沙州为起点起程赶往西域前,因为要跨过一片凶险的沙漠地带。
为了祈福,于是成行之前都会在山上凿洞窟建佛像,回来之后便可还愿。
时日一久,这洞窟就越来越多,就成了现代著名的“莫高窟”。
由此也可知沙州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在沙州补水补粮做好准备再出发,以古时的条件想要到达西域几乎不可能。
这些事沈兵就没多管,他更多的是做军事上的打算。
骑兵瞬间就多了五万,而且还是擅长骑射的月氏骑军。
首次检阅,沈兵见这些月氏骑军士气高昂军容严整,就知自己的做法没错了。
现在能指挥得动而且能较为放心的指挥这支军队,有相当一部份原因是让丘就却当了月氏王,否则这些月氏骑军看沈兵的眼神只怕就是充满了怀疑、戒备和抗拒,而不像现在这样期待中还带着敬畏。
沈兵不知道的是,这些骑兵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的确有月氏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秦军刚刚将他们打败,而且他们还败得心服口服。
游牧民族通常有个习惯,那就是敬畏强者。
如之前所言,这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一种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就像狼群以最强壮的狼为王一样,月氏人认为屈居强者之下也是理所当然的。
何况秦军还是以不到四万的兵力十分干脆的击败了月氏七万大军。
更让月氏心惊胆颤的还是……秦军那有如变魔法般的又是“霹雳火球”又是“毒烟”又是“火弹”。
他们早就被秦军这些新装备吓坏了。
此时成为秦军的盟友……当然名义上依旧是盟友,于是马上就有了一种安全感和自豪感。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国的观念不是很强,甚至其本国就是各部、各族互相吞并融合在一起的结果,也更容易接受眼前的现实。
不过这支骑军兵力虽多但终归还是无法担大任。
毕竟他们的军官大多是月氏贵族。
沈兵很清楚一点,月氏贵族有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此时委屈求全跟随秦军就是为了活命,所以在关键时刻是无法期望他们不顾一切的献出生命与敌人作战的。
同时对于月氏骑军来说,他们其实是月氏贵族的奴隶,是附属物。
所以根本不存在舍身杀敌成为英雄后就有赏赐乃至晋爵封地之说……这同样使他们没有牺牲自己的动力和理由。
因此沈兵看重的终究是自己组建的骑军,也就是剺带领的以蒲类骑兵为基础的西域骑兵。
他们就有牺牲自己的动力和理由了。
因为其由秦军指挥也就随从秦制,二十军功爵位制对他们同样适用,他们要是战死立功,家人就会获得封地,且爵位还可以传给孩子。
简单的说,就是月氏军依旧是一支没有灵魂、没有军魂,甚至连国家认同都处于混乱状态的军队。
对此沈兵有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
于是不用想,继续扩大蒲类骑兵的规模大量面向月氏招收新兵。
这一招新兵影响就大了。
沙州共有四十万人口,月氏统领征兵时,百姓是能躲就躲……他们在月氏置下是奴隶,当兵除了死伤之外几乎得不到任何东西。
但秦军招兵就不一样了,有人身自由不说还有军功爵位,更重要的还是可以让家人入秦籍。
这一点是必须的,如果家人不入秦籍,那么兵士立功晋爵后,又如何把封地和爵位给其家人?
这么大的诱惑这么大的反差,那当然是加入秦军。
于是不过短短十余日,剺置下的蒲类军已由五千余人增至万余。
这其实也是沈兵有意为之……骑兵不能由蒲类一家独大,就算剺对沈兵忠心耿耿也不例外。
大量招收月氏骑兵后就会形成蒲类、月氏两大势力。
事实上应该说是三大势力……第三势力就是西域各国来投的散兵,他们若是实力太弱就必然会抱团取暖。
这三大势力之间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竞争关系于是互相制衡。
不过当然,在军中“拉帮结派”终究不是好事。
在今后的战斗中,沈兵会将那些立功升迁的军官互调。
也就是月氏兵升迁后调到蒲类,蒲类兵升迁后调至月氏,散兵同样操作。
时日一久,这军中帮派自然而然就会被打散了。
让沈兵意外的是月氏居然也有冶炼铜铁的技术。
问了丘就却后才知道月氏的冶炼技术是从秦国那学来的。
丘就却是这么回答沈兵的:
“原本我等也不愿费事冶炼铜铁,只需使用牛马或毛皮与秦国交换即可。”
“冶铁即费事耗时且质量不佳,倒不如多养些牛羊!”
这一直都是装备和技术上的一个巨坑。
现代有句话叫“造不如买”。
简单的说,就是许多东西如果要自己造的话,比如生产坦克、飞机,这其中投入的研发费用及人才培养的时间和资本成本都是个无底洞。
单从钱的角度来说的确是“造不如买”,因为造的费用会比买贵得多,有时甚至是投入几十倍的资金进去造出来的东西却比不上买来的。
于是为什么不直接花点钱买呢?
又便宜又省事,还更高大上。
然而,一旦买了某种装备而放弃自己造的话,其结果就是军事被它国卡脖子注定要成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所以网上以某国拥有购买的先进装备说事……直接忽视就好,购买装备而不会自行生产,一旦开战那就是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反之,若是自行生产的装备再加上工业基础及生产能力,那就是损失一个可以生产两个,可以越打越多。
简而言之,购买的装备基本可以说是花瓶,用于和平时期充充门面用的。
月氏原本可以用以物易物从秦国买到金属,但若是被赶到沙州远离秦国……就不得自行生产了。
第四百零八章 据险而守
史上的月氏其实是因祸得福,因为其从秦国学会冶铁,对其在西域成为强国乃至西迁至蓝氏城轻松立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此时的西域还处在青铜时期,而月氏到汉朝时冶铁技术也逐渐成熟。
至于电视剧中说西域的冶铁技术比中原更先进,甚至匈奴从西域学习了冶铁技术于是装备比中原更先进……那纯粹是为了将敌人塑造强大,中原能击败它便越显中原的智慧。
西域的冶铁技术其实是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从中原带去的。
另一个冶铁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是在中东,现今土耳其一带,出土铁器比中原还早一千年。
虽然土耳其是亚洲国家,但因为与欧洲不过隔了一条海峡,于是在亚述帝国灭亡了赫梯古王国之后,就将赫梯古王国较为成熟的冶铁技术带往欧洲使原本落后的欧洲瞬间就进入了铁器时代。
此时的中原则还处在春秋时期,过了几百年到战国末期中原铁器还没能广泛用于军事。
不过沈兵的出现改变了这现状。
此时的沈兵在考虑一个问题,西域也可以说是中原潜在的对手,那么他是否应该将新铁技术教会月氏以提高其生产力?
若这新铁技术扩散到西域而另一面的中原却因人为限制……比如秦始皇因为担心百姓谋反而收尽天下金属制成铜人,使冶铁技术的发展陷于停滞,那么将来西域是否会反过来对中原形成技术优势?
思虑再三,沈兵觉得还是应该在西域发展新铁。
首先在西域发展新铁有个好处,那就是更安全、更容易保密……西域山高皇帝远不说,周围的百姓对冶铁技术大多没多少兴趣也没经验,甚至就连月氏的冶铁工人都是中原奴隶。
其次,秦军所需的铁如果都要从中原运来,那运输成本就太大了,尤其军队对铁的需求可以说是永无止境。
所以沈兵没多想,当下就一道命令让欠带着一个冶铁团队随商队从河套赶到西域。
沈兵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在沙州建筑两个城寨并各布下五千军力驻守。
这两个城寨的位置其实就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阳关”及“玉门关”。
古诗句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及“春风不渡玉门关”。
这其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指的就是这两个关卡,它们几乎可以说是中原能完全控制的最远端,也是沙州对外最重要的两个交通枢纽。
守住这两关用木栅按地形连接起几座山,再修筑起一些简易的工事和土堡,就大概的可以阻止匈奴进入河西走廊。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汉朝时可是在这一带修建起长城才能彻底阻住匈奴。
于是肃州那一万驻军也不需要了,只留下一千在原地,余者尽数调往沙州。
沈兵也有想过在沙州修筑长城完善其防御。
事实上沈兵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因为河西走廊的地形十分特殊,其两侧是山脉只有东西两个出口。
西面出口是沙州,东面出口西套。
若以历史走向发展,蒙恬在西套就修筑长城以阻匈奴进犯中原了。
但既然沈兵已控制了西面的沙州自然就不需要在西套修建长城。
于是在沙州修筑长城就是有必要的,因为其一旦完工,就可保沙州立于不败之地……游牧民族不擅攻城,不管是匈奴也好西域三十六国也罢,面对长城只能无可奈何。
这就是兵法所说的“进可攻退可守”,到时沙州就可以放心的发展。
难处就是秦军才刚在沙州站稳脚跟,补给、物资和兵力都不足,在这时劳民伤财修筑长城是否合适?
若是从月氏征劳工,是否会引起月氏乃至西域各国的反感?
想想沈兵觉得此事还是应再作打算,至少应等到秦军在沙州的统治地位无法撼动时再开始这工程,否则一个不好搞得天怒人怨造起反来,那就前功尽弃了。
这时王贲匆匆走进帐篷向沈兵报告道:
“大将军,大事不好,匈奴已攻占姑师和楼兰两国。”
沈兵不由大感意外,反问了声:
“攻占?你是说……匈奴占了两城并驻守?”
王贲点头回答: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