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282章

作者:远征士兵

  狼口也的确险要。

  尤其阴山有个特点,就是北缓南陡。

  也就是阴山靠近匈奴的一面是比较平缓的,慢慢倾向蒙古高原。

  而靠近河套也就是中原的一面十恰好陡峭,一千多米的海拔直降到河套平原,就像被一刀切断似的形成无数悬崖。

  在这样的地形上,北面几乎无法立人,秦军也无法跨越。

  但若秦军要自“狼口”进入蒙古高原,就要一路穿过由阴山、阳山形成的山谷。

  两侧平缓的山坡就为匈奴包围、夹击秦军提供了绝佳的地理优势。

  但冒顿摇了摇头,说道:

  “你以为有强弩、三弓床弩,以及‘震天雷’的秦军会因为狼口而不敢北上?”

  冒顿这话说的也对。

  虽说匈奴在高处弓箭可以射得更远,但秦军却大量装备强弩,且这强弩的射程几乎是匈奴弓箭的两倍。

  这么一来,匈奴就算占有地利,但依旧是匈奴能打到秦军,秦军也能打到匈奴。

  再加上秦军还有三弓床弩可以发射“霹雳火球”……这狼口还真挡不住秦军。

  稽粥不由奇道:

  “单于,那秦军为什么不过狼口北上?”

  冒顿若有所思的回答:

  “是因为我们的速度。”

  “因为我们可以随时撤走。”

  “因为我们可以到任何一个他们找不到也追不到的地方。”

  “然后再突然集中兵力袭击他们的薄弱处!”

  应该说冒顿单于分析得很对。

  骑兵在草原就有这好处,这里注定是骑兵的天下。

  骑兵在这里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如此空旷的草原想要逃到一个地方很容易,只要有水有草可以喂马就可以了。

  如果匈奴缺食物,就算喝马奶也可以凑和几天。

  但是,想在这么大的草原找到一支部队那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于是从一开始,匈奴和秦军在战术难度上就严重失衡……前者逃,后者找。

  逃可以随便逃,找却累死也找不到。

  而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匈奴,却可以派出游骑侦察判断秦军的补给线,然后绕到其后方集中兵力进攻。

  在草原上,这种战术几乎可以说是无解。

  稽粥不解的问:

  “既然如此,那单于又为什么担忧呢?”

  冒顿单于走了几步望向帐蓬外的火药作坊和远处的矿洞,说道:

  “如果我们要保存这些矿生产火药的话,就不再有这些战术优势了!”

  稽粥这才“哦”了一声恍然大悟。

  骑兵可以走,帐蓬可以拆,但矿洞和火药作坊却无法带走。

  顶多,匈奴就是带走一些制好的成品“震天雷”。

  但是在此之后呢?

  秦军很快就会占领这些矿洞和作坊。

  以秦军的个性,或许就会在这里建一座城寨长期驻守。

  又或者干脆把矿洞炸塌。

  如果匈奴修复矿洞恢复生产,秦军就再来炸一次。

  除非……

  匈奴守住这里。

  但这么做却正合秦军的心意,秦军正愁找不到匈奴主力。

  所以……

  冒顿摇了摇头,道:

  “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们不能让秦军知道这些。”

  “否则,矿洞将不保。”

  冒顿想的没错,匈奴的确守不住这些矿洞,他们从来都不是擅守的一方。

  但同时冒顿又想错了。

  沈兵这边刚刚发现火药配方被盗,又哪会想不到矿的问题。

  而要找矿其实很简单,必然在阴山一线。

  于是沈兵就派出探子前往阴山以北侦察……

  侦察方式就是让会说匈奴语言的牧民做探子,反正匈奴没有户籍,是牧民会说其语言就无法分辩。

第三百六十八章 偷袭

  阴山,自古以来都被视为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的分界线。

  古人诗句写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这阴山说的就是河套以北的阴山山脉。

  旦凡北方游牧民族强了,就会渡过阴山南下入侵中原。

  若中原强大了,便会将匈奴赶回去甚至过阴山北击匈奴。

  此时沈兵却没想渡过阴山北击匈奴……

  冒顿一直担心的就是这个,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需要如此劳师动众。

  探子探到匈奴矿洞的位置就好办了。

  沈兵派出一支百人队爬上阴山占领制高点……北坡的确更为陡峭

  ,但陡峭也只是大军和补给无法翻越,并不代表步卒上不去。

  何况秦军还有个东西叫索箭,用三弓床弩发射的索箭。

  所以不管面前有多陡峭甚至是悬崖,在索箭和绳索的帮助下秦军都能轻松上山……

  这其中还多亏了阴山南面的树木。

  阴山南面因为雨水较足光照充分,所以多树木。

  北面则因雨水光照皆少,所以只有植被和灌木。

  于是南北两面植物差别较大。

  因为南面有树木,于是索箭就可以被很好的利用:瞄准一颗树,嗖的射出索箭,其上的倒勾便会牵牵的将树木勾住。

  有了绳索要爬上去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实在没有树的悬崖也没关系,三弓床弩也一样能解决。

  只不过用的就是铁弩箭,朝悬崖上“嗖”的射出一枝,铁弩箭就狠狠的插进石头中,再“嗖”的一枝……

  宋朝就用这种战术攻城。

  他们将一排铁弩箭射向敌人的城墙,铁弩箭插在城墙上就形成一阶梯,然后兵士就可以沿着这铁阶梯快速爬上城头。

  再往上若是三弓床弩上不去的地方,也没关系,还有供单人弩箭发射的小索箭。

  绳子上前后让一个擅长攀爬的兵士先上去,然后往将绳梯拉上去固定牢,其它人就可以拾梯而上了。

  这一百人爬上制高点后并没有立刻行动。

  他们在山顶依地形构筑工事,用石头、用原木,在险要的地方建起城寨。

  这倒不用担心被匈奴发现。

  沈兵估算过距离,占领的制高点距匈奴的矿洞少说有两公里。

  且秦兵制作工事时十分小心,原木通常是在这边加工好之后再运上去。

  至于原木、补给等怎么上去……

  在山顶架起一个个滑轮就可以了,山下补给装好,山上绳索一拉,东西就上去了。

  确切的说其实是分几段运的。

  原因是一千多米的海拔有些远,一次就运上去不太现实,所以中间凭地形设了几个中继点,补给一层层的往上运。

  食物、弩箭等很快就堆满了城寨的仓库,接着就是被拆分的三弓床弩及投石机……原木状态一样样运上去,然后在山上组装。

  占领了制高点就大局已定了。

  沈兵很清楚,对于山地而言制高点就意味着一切,尤其秦军手里还有强弩。

  接着秦军又上去两百人,以制高点为掩护往矿洞方向推进几百步,同样依地形建两座可以互相实施火力掩护的城寨。

  前后一共用了十天时间。

  然后秦军就对匈奴矿洞发起了进攻。

  事实上不是矿洞,而是匈奴的火药作坊。

  或许是为了便于制作,匈奴的火药作坊就建在山脚下。

  秦军从侧翼偷偷摸到火药作坊附近,然后三百人一齐开弩,装上缠有松脂麻布弩箭,点燃后一声令下,弩箭就朝火药作坊射去。

  匈奴的火药作坊倒也有趣,它们其实就是几座大型的帐蓬……这是由阴山北面缺少树木决定的,或许也是匈奴人的习惯。

  于是这一轮火箭过去还得了?

  那火箭是“嗖嗖”的直接贯穿帐篷,将火引到其内部。

  接着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几座帐篷当场就被炸得连影都没剩下。

  这甚至都将秦军吓了一跳……

  他们虽然知道这会爆炸,但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威力,在那帐篷内制作火药的奴隶以及附近看护的匈奴兵士都高高的抛到空中然后重重摔下。

  甚至还有许多碎石沙土飞射到秦军处。

  秦军被这场面给惊得目瞪口呆,耳朵也嗡嗡作响,有些人连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的。

  同时被吓着的还有在附近的冒顿单于。

  他正带着亲卫扎营在不远处。

  他总以为秦军要过来必定要过狼口,所以在狼口处布下探子,另外还有调了三万骑兵让右贤王在出口把守。

  若是秦军小部队来就将其歼灭,大部队来就撤退。

  因此冒顿对阴山这边的矿洞十分放心,只派百余人守护并监督奴隶及工匠制作。

  此时的冒顿正在思考着矿洞的难题。

  他甚至想多挖一些矿将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想法是好的,谁都不愿意自己的资源和装备受制于人。

  如果受制于人,那么这些资源和装备就相当于没有。

  问题在于发现的矿洞不多,硝石矿只有一处,硫磺两处。

  同时矿洞入口不大,就算有人多采矿的速度也提高不了多少。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