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217章

作者:远征士兵

  扶苏上位,接着依次是杨端和、许应、沈兵、魏呴、王贲等满满坐了一厅。

  扶苏却也奇怪,他并未像其它人一般坐在案前,而是负手背对着众人透过窗外望着远处的水车。

  杨端和小心翼翼的行礼道:

  “禀公子,那便是沈兵所制的舂米水车,若公子有兴趣……”

  扶苏打断杨端和的话:

  “我已去看过这舂米水车。”

  “制法确是精妙,却不是用在正处。”

  王贲心直口快,闻言不由疑惑的问了句:

  “敢问公子,这舂米水车用于舂米如何不是用在正处?”

  扶苏回过身来打量了王贲一眼,问:

  “敢问校尉,我等为何而制这舂米水车?”

  此时的王贲已是神武军校尉……陈端战死校尉一职便空缺,王贲在汝阴一战的表现有目共睹,且爵位高于其它人,由他任校尉再合适不过。

  王贲回答:

  “自是为了舂米。”

  扶苏又问:

  “为何而舂米?”

  王贲拱手道:

  “为屯田。”

  扶苏紧逼了两步再问:

  “为何屯田?”

  王贲想也不想就答道:

  “为了……”

  说到这里王贲就明白了,屯田是为了军粮、为了发动战争。

  于是扶苏就以为这不是用在正处。

  果然,扶苏见王贲迟疑就瞄了沈兵一眼说道:

  “若副将是为造福苍生而制出舂米水车,那么扶苏便该为天下百姓感谢副将。”

  “但副将却是为数月之后再起兵端而制,其结果便是生灵荼炭民不寥生,这如何能说是用在正处?”

  杨端和在一旁插嘴道:

  “公子,若副将不制出舂米水车,数月之后只怕免不了有百姓饿死。”

  扶苏回答:

  “若我等以仁德发动百姓屯田再将余粮由北赈至楚地,百姓虽不足以裹腹但却不至饿死。”

  “而有了舂米水车后,战死者又何止是饿死数之百倍?”

  这话说的杨端和都无言以对。

  因为这要说起战死的人,那还真是无法估计且可以预想的确会比饿死的人更多。

  魏呴则不甘的反问一句:

  “敢问公子,即便是我军不战,楚军又岂会善罢甘休?”

  “到时我军不仅粮草不足有饿死之忧,还有楚军大军大境……到时如何才能避免伤亡?”

  扶苏则回答:

  “是以此战才不可取。”

  “我等出师无名民心不服,非仁义之道。”

  “若四方来朝万众归心,又何需担心楚军?”

第二百七十章 狼、鹿、花

  沈兵差点就没被扶苏这话给噎着了。

  也难怪史上的他会被嬴政给发配到边疆去蒙恬那做监军……其实也是历练。

  看来扶苏这家伙已被淳于越那迂腐的思想给洗脑了,不管什么都讲究仁义道德就连行军作战也是。

  行军作战讲究的更应是“兵不厌诈”,否则不就是像宋襄公那样成为后世的笑话吗?

  但很明显,扶苏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同时年纪轻轻的扶苏别的没多学,淳于越那套大道理倒是学了不少,又满嘴是高大上的仁义道德把几个人都说得不知该如何应对。

  正在沈兵想着的时候,扶苏就朝沈兵的方向拱了拱手,问:

  “副将以为如何?”

  这分明就是向沈兵下战书,沈兵这回不应都不行了。

  想了想,沈兵就回答道:

  “不知公子可听过一个故事?”

  “某山有狼,此狼专食山中之鹿,此鹿又专食山中之花。”

  “若由公子决策,将如何护住山中之鹿?”

  扶苏想了想就回答道:

  “这有何难?”

  “只需圈养山中之鹿,再采山中之花饲之便可!”

  沈兵笑了笑,不答反问:

  “是吗?”

  说实话,扶苏这答案有些出乎沈兵意料之外。

  因为大多数人对这回答第一反应就是杀死饿狼而不是圈养鹿……饿狼通常都是负面的、凶狠危险的,杀死它们是正常的。

  可扶苏连杀饿狼都不愿意,这足以证明他内心的仁慈。

  这应该说是个优点,因为治天下就要这样的仁君,只不过有些过了。

  但这总比残暴要好得多,若是像嬴政那样只怕想改都不改不过来了。

  厅中的众人一时也觉得这故事有趣,各自议论。

  扶苏不以为然的反问沈兵:

  “若非如此,副将有何高见?”

  沈兵回答:

  “若我等将山中之鹿圈养,鹿便会大肆繁殖。”

  “而鹿一多便会吃光山中之花使花不及生长,最终导致山中之鹿尽数饿死。”

  “公子以为然否?”

  厅中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扶苏也哑口无言,他的确没想到会引起这一系列的后果。

  花的生长是周期性的,若短时间被鹿吃个精光便会导致其来不及生长而无花,其结果就是反过来饿死鹿。

  这分析合情合理且无可反驳。

  这时许应就插嘴道:

  “若我等大批种植花呢?”

  这的确是农家一贯的想法。

  他们总是以为只要有足够多的食物人们便会不再争抢,于是就没有战争。

  然而……

  沈兵摇了摇头回答道:

  “若我等大批种植花,其结果便是鹿因足够多的食物而大量繁殖。”

  “因鹿大量繁殖,于是狼也有足够多的食物大量繁殖。”

  “其结果,依旧是狼吃鹿、鹿吃花,只是数量增多而已。归根结底并无改变。”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迟疑了下,扶苏就反问了声:

  “副将,这与我等说的仁义之战又有何干?”

  沈兵回答:

  “公子若是将战争视为狼,百姓视为鹿,粮食视为花,便有关系了。”

  厅中众人不由“哄”的一下议论纷纷。

  这比喻却是十分恰当,战争、百姓、粮食岂不就是这样的关系吗?

  若没有战争,任由百姓大量出生,而土地却不会增多同时生产力又低下,那百姓不就得大批饿死?

  沈兵这发明了舂米水车其实只是提高了生产力,也就相当于许应所说的多种花,其能影响的是增加百姓的数量而无法决定战争。

  反倒是扶苏的观点,以为以仁义治天下就可以消除战争,那几乎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若真的出现他那理想状态,也就是大家都懂仁义没有战争共同发展,最终结果就是大批饿死。

  这其中的关系如果用人来说的就又复杂又难理解,但如果用狼、鹿、花的关系解释就是一目了然。

  所以战争这东西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消亡。战争若是消亡就会带来另一场危机的暴发。

  这时不仅是扶苏陷入沉思,许应都眉头大皱。

  因为沈兵刚才说的这些无意间否定了农家的核心……通过发展农业消灭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了好一会儿,许应才问了声:

  “那么,以副将之意,我等该如何破局?”

  沈兵回答:

  “为何要破局?”

  “这便是一条生物链,我等要做的是顺应形势尽力维护而非破局。”

  “比如还有一种可能未被提及,若狼太多、过于凶猛,同样也会打破平衡。”

  “狼吃尽了鹿,鹿不及繁殖,最终导致狼饿死。”

  “亦即战争不能太过,否则便是饿殍遍地民不寥生。”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扶苏反问了句:

  “那么,如今我等的战争可否称之为‘过’?”

  沈兵回答:

  “在此之前的确是‘过’。”

  “因为淮河之地劳力不足,眼看就要导致粮食不足百姓大批饿死。”

  “但在属下制出舂米水车之后……便不能算过了。”

  许应“哦”了一声,道:

  “舂米水车便是种了许多花,于是短时间内能养活更多的鹿,便是多了许多狼……也恰好达到平衡。”

  沈兵点头道:

  “正是如此。”

  说着又转向扶苏: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