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远征士兵
但是……
这么大的事项燕自然会通过信鸽通知寿春,楚王负刍若是得到消息,又岂能不派出信差自另一方向通知汝阴?
甚至寿春还会向城父及汝阴两城派出援兵。
若黑甲军等到天亮而寿春先一步通知了汝阴甚至援军已赶至,那岂非同样功亏一篑?
正在沈兵愁眉不展时,就见陈端来报:
“副将,截杀两名信使。”
“却不是来自埠城,而是来自毫城。”
说着就递上了一卷竹简,是毫城粮草不足请求调粮的。
毫城位于汝水防线西侧,秦军撤退之后留下的空城,楚军将其收复之后就要重新构筑其防御,兵力及劳力需要粮草也是常事。
想了想,沈兵就问:
“验传是否一同取来?”
陈端一愣:
“不曾取来,属下以为……”
沈兵打断了陈端的话,下令道:
“马上取来验传,并按验传描述寻找两名相似的兵士。”
“另外再按此样式伪造书信一份,就说是陶城而来的信差。”
“秦军已全力反攻且派奇兵偷袭。”
陈端一惊,道:
“校尉,这岂非……”
沈兵没有解释,只催促了声:
“快去!”
陈端应声便去安排了。
在一侧的王贲却是听得明白,暗赞这沈兵非但智计过人还擅长心术,知道如何一步步剥开敌人的警惕。
汝阴的楚军要是对战况一无所知,装扮成楚骑的黑甲军突然出现在汝阴城下,自然会引起楚军的怀疑:
“连战报都没收到,前线距汝阴又有近四百里,援兵再怎么也增援不到汝阴!”
于是当然会起疑心。
但如果先派出信差送去一封假情报……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假情报而是真情报,只不过说的是“奇兵”而不是“骑兵”。
奇兵就有很多可能,比如是突破防线的步兵正在朝汝阴进发,一算距离少说也要七、八日,于是就很难联想到“骑兵”。
接着,有“援军”出现在汝阴就理所当然了。
信差的事并不难安排,从三千人里找到两个身材样貌差不多的轻而易举。
信件的伪造也不难,古时用于防伪的不过就是个印,就是花点时间。
如果说有什么难处的话,那就是伪装成信差这两名士兵的心理素质……这只身混进敌营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尽管只是去送信。
不过这方面陈端自会处理,他是个从小就在军伍中与兵士一起长大的,对兵士十分了解,于是很快就准备妥当了。
驻守汝阴城的楚将是个叫屈倬的军候,来自楚国第二大族屈氏。
以项燕的权力,其实可以将江东子弟分散安插到楚军各要职以此掌控军权。
问题是此时正是各贵族出现团结趋势的时候,若项燕这么做的话,其它各族便又开始各自谋取私利了。
于是项燕反而要表现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将各贵族的兵力安排在既安全又重要又有权力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安抚各贵族并让他们继续为国出力。
比如此时这汝阴,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又在前线后方数百里之后,于是安全,一名军候便把控一座城以及周边的补给,权力自然不小。
另一方面,位于汝阴城内的这两千楚军虽说兵力只有两千,但却是屈氏的私兵。
正如之前所言,贵族的私兵往往是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部队,因此项燕对其驻守汝阴也更放心。
此时的屈倬正在油灯下根据战报研判前线形势。
楚国的部队就是有这特点,大王的部队及将领往往都是懈怠成性,而私兵私将却通常是人才。
究其原因就是大王的部队是犯错都难以找到责任人的“大锅饭”,而私人部队则是残酷的竞争机制能者居之。
屈倬就是屈氏的人才之一,他虽是身处汝阴却能纵观全局。
此时的他甚至与项燕有同样的担心:秦军的败退似乎太过容易了。
不过昌平君一行人的话又毫无破绽,使屈倬又不得不信。
就在这时,就听有人来报:
“禀军候,秦军发起反攻。”
“上将军派人送来信件,楚军或派出奇兵来攻汝阴。令我等整军备战,他随后便会派来援军。”
这么一来屈倬就明白了:
“着啊,这便是秦军的引蛇出洞之计。”
“其志在将我大军引出汝水再围而歼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擒贼擒王
屈倬马上就派人传令让值勤的兵士提高警惕。
他没有如信中所就马上整军备战。
这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军队作战需要体力,尤其准兵器作战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是秦军还在数百里之外少说也要几天才能赶到,此时就把兵士从睡梦中叫起来一是没必要二是会影响兵士的战斗力。
所以屈倬只是将城门处的防务重新规划了下,将兵士分为几批然后分批轮换。
这时又有部下来报:
“禀军候,景氏派三千骑军来援,此时正候在城外。”
景氏的封地在西面,所以从西侧来援没什么问题。
再加上又有之前的信件,屈倬想当然的就以为这支骑军是项燕派来的援军,于是没多想就下令道:
“开城迎接。”
说着屈倬就唤来了下来为他换上盔甲。
当屈倬带着一众亲卫赶到城门处时,景氏骑军已排着整齐的队形进城了。
楚军兵士分站两侧举着火把发出阵阵欢呼声。
屈倬远远一看就觉得不对。
这队骑军阵容严整不怒自危,战马在楚军的欢呼声中也静若处子,且整队骑军还隐隐透出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杀气……
景氏骑军有这素质么?为何之前从未听说?
想着,屈倬便加快了脚步猛赶,心下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同时后悔不该这么轻率的将这队骑军放了进来。
然而战场就是这样,犯了错哪怕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错,都有可能满盘皆输而且无药可救。
屈倬赶到跟前细看,就确定了自己的怀疑。
火光下,他看到那些战马有许多都带着伤,兵士穿的盔甲也有刮痕,甚至有些留有箭矢射出的小洞及血迹……
景氏骑军从未参加过战斗,那么这些伤痕和血迹又从哪来?
于是屈倬就不再迟疑,当下大叫:
“他们是秦人,挡住他们,关上城门!”
分列两侧的楚兵不由愣了,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望向中间的骑军。
屈倬的猜测是对的,这支骑军正是沈兵的黑甲军。
最先进城的正是王贲及其亲卫。
这是王贲主动请缨,而且他说的还十分有道理:
“副将,黑甲军擅长骑射而不善近战。”
“若以黑甲军进城与敌近战便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而属下及置下百余名亲卫皆长于近战。”
“我等自加入黑甲军以来未建寸功,此战斗胆请为先锋。”
沈兵一想这说的也对。
黑甲军之所以能屡立奇功并非因为他们经验丰富或是训练有素,而是他们拥有了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藤甲及骑射。
可是现在,他们为了装扮成楚军而不着藤甲,为了攻入城中也必须与楚兵近战,这样一来不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么?
虽然这一仗黑甲军可以说稳操胜券……三千黑甲军对两千楚军,而且还是出其不意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能进城几乎就没有悬念。
问题就是如果楚军顽抗的话,不擅长近战的黑甲军只怕也要伤亡惨重。
黑甲军可都是百里挑一会骑射的兵士,可不能就这么消耗掉。
反观王贲及其亲卫,那可是名副其实的秦军。
王贲一身武艺就不说,其置下亲卫也都是王翦置下的精锐。
他们虽是会骑马,但就像王贲说的那样,他们其实是骑在马上的步兵,进入战场就要下马作战,所以当然长于近战。
于是沈兵没多想,当下就准了。
只不过沈兵还交待了句:
“二五百主此去定要谨慎行事。”
“若是敌众我寡,便退上一退也未尝不可,莫要逞强使自身陷于险地。”
王贲心下一阵感动。
这要是换一名主将,交待的只怕就是“半步不准后退”云云,哪会像沈兵一样让他“莫要逞强”之类的。
王贲又哪里知道,沈兵就指望他这名将将来能发光发热好助他一臂之力了,否则蹦出来个韩信、项羽这些人来,到时谁来应付?
然后王贲就带着百余亲卫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屈倬一走出来就引起了王贲的注意,他带着披膊的盔甲及身边的亲卫都在告诉王贲那就是楚军主将,此时定是来迎接他们这支“援军”来的。
再看看屈倬的眼神,王贲就暗道一声不好,这厮或许是察觉出什么异样了。
不过王贲依旧不动声色,因为王贲知道屈倬若是想再看清些就得近身,而这就正是他所希望的。
果然不出王贲所料,屈倬下一刻就快步走上前来察看。
王贲朝身后的亲卫使了个眼色,又朝屈倬方向微微扬头。
亲卫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哪里还不知道王贲这表情的意思,当下就暗中一个传一个把王贲的命令传了下去。
正在这时,屈倬大叫:
“他们是秦人,挡住他们,关上城门!”
屈倬这命令是对的。
因为此时秦军才不过只有三、五百人进城。
只要能将这些秦军挡住并关上城门,楚军依旧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然而,屈倬却没想到他的对手是王贲。
也没想到其实他自己也与城门一样重要。
更没想到他已经成为王贲的目标。
话音刚落,在楚军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说还处于怀疑状态时,王贲已大喊一声:“杀!”
接着就一拉马头策马冲向屈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