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第2027章

作者:牛凳

在历史上,李二陛下初征高句丽失利,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安市城下受阻。而安市城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道宗无能。

当时,唐军堆土为山,马上就要破城了,就因为李道宗部署上的疏忽,功亏一篑。

现在虽然历史已经改变,安市一战成名的杨万春更是到汉城去了。但是谁知道江夏王会不会因为一个别的疏忽,让唐军重蹈覆辙?

好吧,就算江夏王真的小心谨慎,此行没什么疏忽。那郭业刚才那句话,会被人拿来打脸吗?

还是不可能。

高句丽那可是硬扛了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在历史上,后来又硬扛了李二陛下两次的国度!

要灭其国,哪有那么简单?

后来大唐能灭高句丽,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可不单单是军事之功。

高句丽人最擅守城。此次出征,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顿兵于某座坚城之下,最后被迫退兵。

至于此战到底算是赢还是输,这个课题,到了千年以后,就能养活不少的历史学家。

所以说,刚才郭业不过是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只不过把被迫退兵的责任,先推到了李道宗的身上。

当然,李二陛下可不知道郭业心里那些弯弯绕,他怒道:“大胆!朕还没出兵呢,你就诅咒此次师老无功,到底是何居心?”

“陛下息怒,微臣此言,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诅咒我大唐之意。那李道宗的确是本事不咋样,他当先锋官,肯定……”

“胡说!江夏王有什么本事,朕还不知道?他打仗的本事,绝不在你郭业之下。秦国公,你这第三条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李道宗大喜,道:“知我者陛下也。秦国公不光是第三条理由不成立,第二条理由更是胡说八道!”

“哦?那是为何?”

“咱们把话敞开了说。不错,我手下的军纪是不怎么样,但那是因为我贪财吗?”

唰!

他的话音刚落,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那目光中的含义不言自明——你江夏王不贪财,谁信啊!

“呃……好吧!”李道宗挠了挠脑袋,道:“我的确是喜欢些黄白之物。但那不是我纵容手下的真正原因。”

郭业道:“你纵兵劫掠还有理了不成?”

“我还就是有理。无论攻城还是野战,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命去拼。打胜了之后,咱们当官的可以加官进爵,可是小兵呢?有几个能升官的?大伙拼死拼活的,为的又是啥?”

孔颖达道:“军士有功,朝廷自有赏赐。就算战死,地方官府也有抚恤。”

“那才多少钱?陛下,您是知兵的,应该明白,要想让士卒拼命,不让大家发财可不成!像秦国公那样,严肃军纪!民心是有了,但是军心可就失了!士兵不卖力,您凭什么开疆拓土?”

李二陛下当然知道李道宗此言有理,但是作为皇帝,他可不能对这话表示赞成。

他只得道:“劫掠一事,还是少一些的好。高句丽子民,亦是朕的子民。”

李道宗眼珠一转,又道:“若是秦国公为先锋,虽然劫掠一事可能少一些。但是另一桩事情,却比劫掠一事更为严重,恐怕更能激起高句丽人的反抗!”

“你指的是……”

“秦国公好色,尤其是好三韩之地的美色。如若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他,搜刮高句丽的美女。有道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后果不堪设想!”

李二陛下闻言,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倒是不在乎郭业手下的大军抢美女。事实上,李道宗手下军纪败坏,侮辱妇女的破事儿也不少。

真正影响他心情的是,想起了被郭业领回去的姜玉梅。

本来李二陛下对李道宗和郭业谁当先锋,无可无不可,没什么个人意见。

但是一想起这件事来,心中不由得对郭业恶感大增,道:“既然如此,那传朕的旨意,以江夏王为先锋,领兵两万,兵发辽东城!”

李道宗听到自己当上了先锋,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马上被后面两句话惊得说不出话来,道:“两……两万?陛下,我没听错吧?”

第1864章 玄甲军

征高句丽需要多少人?这个不好说。反正隋炀帝是出动了百万大军三次还没打下来。

当然,战争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也不是说人越多越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见。

也许隋炀帝就是因为派的军队太多,指挥不灵,所以失败了呢?

李二陛下这次出征,派的人少一点,也在李道宗的理解范围之内。但是,人少也不能少得这么离谱呀?

两万……两万够干什么用的?

要知道,边境之上的辽东城,里面就有五万大军。这两万大军去了,是讨伐人家,还是给人送菜的?

李二陛下当然懂李道宗的心思,他解释道:“江夏王别着急,总共征讨高句丽的大军,当然不仅仅是你这两万人。”

“就算陛下另有大军,微臣的先锋军仅仅有两万,是不是少了一点?”

“朕的中军有四万人,加上你的先锋营两万,这就是六万大军。另外,还有勋国公张亮的四万水军。此次出征高句丽的十万大军,你一个人就统带了两成,不算少了。”

“十万大军?”李道宗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更是大为失望,道:“陛下,您不会不知道高句丽有多少军队吧?”

“朕当然知道。高句丽常备兵马,大概是二十万左右。全力动员起来,五十万大军总是有的。”

“还是的呀,就算咱们唐军英勇善战,但是十万对五十万大军,兵力也太悬殊了吧?”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道:“江夏王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无功而返,除了一些偶然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粮。江夏王熟读史书,这点总知道吧?”

“臣知道。”

“知道就好。若是朕也出动百万大军,国库虽能支用,但是粮食可不会自己长腿,跑到前方将士的营地去。若是因粮于敌,又怕激起民变,得不偿失。”

李道宗贪财是不假,但可不是草包,要不然也不会被李二陛下如此看重。

他点了点头,道:“微臣明白了,陛下是总结了隋炀帝失败的教训,才谨慎行事,仅仅派出了十万军队,不让后勤压力过大。不过……”

“没什么不过的。这十万大军,全是我大唐的精锐部队,朕的玄甲军也全部出动。不说个个以一当十吧,以一当五毫无问题。高句丽兵多,但全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听闻李二陛下的玄甲军也出动了,李道宗当即放下心来。

这支玄甲兵,总人数不过五千人左右,却是李二陛下赖以夺取天下的真正本钱。

每战到了关键时刻,李世民就会亲自带领这支铁骑出击,攻必取,战必胜,摧枯拉朽,一锤定音。

甚至不客气的说,此军的冲锋一开始,就宣告了战争的胜利。

他大喜道:“如果玄甲军能够出动,扫平高句丽当然不在话下。陛下,微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江夏王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