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733章

作者:御炎

  因为诸葛亮善于冲破常规,因地制宜,设身处地的为当地考虑,发挥当地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地跟随朝廷的指示。

  郭瑾在信上说了诸葛亮考虑到敦煌郡无论怎么发展农业都不可能比中原关中之地发展的好,为了让当地人也能过上好日子,就打算依托魏帝国雄厚的国力,发挥敦煌郡的区位优势,搞商业发展。

  说诸葛亮把敦煌县城的坊市制度取消了,沿着街道也可以摆放小摊,放宽市集交易时限,从日出到日落都可以交易。

  还专门把大市集放在了距离太守府不远的地方,在太守府们搭了一座高台,方便他时时观看,震慑不法之徒。

  接着又把敦煌县和其他几个县的道路连在了一起,用这些道路把敦煌郡的几个县联系在了一起,由此盘活了整个敦煌郡,让敦煌郡成为了给来往客商提供休息和交易之所的服务大郡。

  就这样,他让敦煌郡的人们富裕了起来,人人口袋里都了点小钱,还有些赚钱比较多的已经联合起来和西域商人做生意了。

  只是这一波攻打西域之后,敦煌郡赖以发展的土壤就没了。

  所以郭瑾建议让诸葛亮担任一个西域官职,以他的号召力和在民众间的信誉度,发动移民前往西域,继续他们还没有完成的事业。

  郭鹏看完了郭瑾的信,陷入了沉思。

第1259章.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鹏欣赏曹昂的秉性

  这一波攻打西域并且占据西域,魏帝国显然是付出了很大短期代价的。

  比如靠着西域商人赚钱的敦煌郡民众,还有内地一些接下西域诸国内那些奢侈的贵族的订单的产业,比如蜀锦比如茶叶之类的。

  占据魏帝国人口最广大部分的黎庶农户们根本没有能力消费这些奢侈品。

  消费这些奢侈品的都是统治阶级和大豪强、商人,还有西域诸国的王室权贵。

  这一波郭某人对外重拳出击,平定西域,等同于这部分重要的奢侈品消费者都被郭某人干掉了。

  对外的消费客户遭到毁灭性打击,奢侈品的贸易额度短期内难以恢复,魏帝国的整个奢侈品产业在短期内都会受到冲击。

  因为狗大户已经没有了,已经被郭某人全部干掉了。

  但是吧,郭某人干掉他们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当中间商赚差价,这部分差价本来属于他,但是却给西域权贵拿走了。

  当然他们也没有地方花,还是要花回来,还是在内地购买东西。

  可这就像是西域权贵用郭某人的钱在郭某人治下买东西,怎么想怎么不愉快。

  他想干掉西域诸国也有一部分这样的不爽因素在里面。

  但是更关键的在于,西域诸国这几十万人的小市场根本不足以承受魏帝国内地不断提升的生产力,他们承受不了,却还要通过赚差价遏制魏帝国的对外出口,这就很恶心了。

  魏帝国蒸蒸日上,等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更多的人口诞生,生产力必然大大提升,到时候内部消化不了,外部贸易业拉动不起来,货币价值提升搞出通货紧缩,那也是不妙的事情。

  所以把他们干掉,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去承担这些富裕的产品,打开对外贸易的全部限制,那就是必须的。

  魏帝国的内需是严重不足的,内需不足,就要向外拓展外部市场。

  西域的市场不够,直接抢过来归自己,然后再去用更大的力道拓展贵霜、安息还有罗马帝国的市场。

  这些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权贵数量也多,有钱人数量也多,黄金也多,不正是最好的商品倾销地吗?

  所以,抛弃西域迎接更广阔的市场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些事情不可能因为一个郡的人们的生计而改变,他们现阶段的利益注定要被抛弃掉。

  但是,作为一个有温度的皇帝,郭某人不可能真的看着这些人就这样失去了生计,那是会失去人心的。

  他正在考虑办法,结果郭瑾就给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

  果然,他没有白白地欣赏诸葛亮,没有白白地把皇帝的关注留给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真正能为君分忧的人物。

  利用诸葛亮的号召力,把一部分人口转移到西域去,把西域的局面打开,这毫无疑问是个好想法。

  只是这样一来,又要把诸葛亮往西边丢,这对于思念诸葛亮的郭某人而言,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于是他决定把诸葛亮从敦煌太守的职位上调职,调动到北庭都护府担任北庭都护,把山北道经营起来,盘活沿途县级行政区的经济。

  山北道交给了诸葛亮,那……

  山南道就交给司马懿好了。

  司马懿倒也不是能力差于诸葛亮,只是他更加在意朝廷的指示,不敢违背朝廷的指示精神,从不在朝廷的指示精神上做手脚。

  说发展农业就发展农业,说重农抑商就重农抑商,根本不玩虚的。

  这两人真的很有趣,而且好像都挺得到毛玠的欣赏的。

  凭着自己的独断与偏见,郭某人确定了西域的两位主政者,接下来,是镇西都护府的都护人选。

  拿下大宛之后,镇西都护府的地理位置当然成为西域最重要的,需要精明强干的官员负责治理,需要同样精明强干的武将负责镇守。

  选谁好呢?

  看着面前的候选人名单,郭鹏忽然想起了还在辽东当太守的曹昂。

  曹昂跟蔡琰结婚之后没多久就被调动到了辽东之地当太守。

  郭鹏欣赏曹昂的秉性,想着重用曹昂,所以便在边境的玄菟郡担任玄菟太守,治理边民,体会风霜苦楚,锻炼坚强的意志。

  现在看起来,这种锻炼是卓有成效的,玄菟郡被治理得很好,人口增长率是整个平州最高的,他很受鲁肃的倚重和赏识。

  眼下平州早已安定,该做的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在做,一切步入正轨,已经不再需要曹昂这种有开拓进取经验的官员坐镇了。

  而西域那边,郭鹏急需一个精明强干年富力强且有足够经验和决断力的人去西域坐镇。

  曹昂历任村长乡长县长太守,地方官能做的他都做了一遍,履历非常漂亮,能力也非常漂亮,也基本没有犯错。

  甚至为国家大事失去了见第一任妻子最后一面的机会,可谓是忠君体国的典范,长期被郭鹏作为官二代的典型大加褒奖。

  如今大宛故地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需要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做镇西都护,做国家的门面,郭鹏就想到了曹昂。

  与此同时,郭鹏也需要曹昂担任他和曹氏群臣之间的缓冲带的作用。

  于是他把曹操喊来了。

  “大兄,我知道这件事情可能对你挺不好的,如果……你想拒绝,是可以的,我可以把子脩调回洛阳,让你们父子团聚。”

  曹操一听这话,立刻义正言辞的表示不用。

  “子脩已经成年长大,是国家官员,是陛下的臣属,与臣是同僚,陛下有需要,他当然应该去到陛下需要他去的地方,这样才能体现他的价值,这样才能不辜负陛下对他的期待。”

  郭鹏很满意。

  “大兄一家,都是为了我魏付出过的忠诚干将,这些事情,我一直都记在心里,不会忘记,所以大兄也不用担心,这一次让子脩去镇西都护府,等他一任满五年之后,就可以回到洛阳做官了。”

  曹操担心的无非是曹昂一直都在外面做官回不到中央,郭鹏给他的承诺就是让曹操放心,让曹操知道曹昂终究是可以回到中央的。

  郭鹏握着曹操的手,与他在宫廷中漫步,进一步向曹操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

  “本身我锻炼孩子们的方式就是把他们往外面丢,阿瑾也好,阿珺也好,让他们在环境、民情都很恶劣的地方锻炼自己,锻炼行政能力和处理民务的能力,让他们知道普通民众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生在土地上长在土地上,从小就和很多出身的人打交道,庄园里的佃户也好,其他豪强地主家也好,士人也好,我们都接触过,冲突过。

  正因为我们接触过,所以我们知道他们要什么,推行治理国家的政策的时候,就不会失之偏颇,可孩子们不一样,他们长大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打下一片天地了,他们成长的环境和我们不一样。”

第1260章.一千一百七十 汉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紧逼向大宛国

  对于郭鹏的说法,与他有着同样成长经历的曹操缓缓点头。

  曹操比郭鹏大了十岁,郭鹏小的时候,正是他的少年时代,年少轻狂的曹操也没少做过荒唐事。

  他和郭鹏一样,对于那个秩序混乱的时代有着深刻的记忆。

  而当前这个稳定的时代,郭鹏这样的强权帝王威压天下,让天下获得了平静,不复有那种混乱的环境。

  “所以陛下把孩子们送到其他地方去锻炼,臣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让他们得到锻炼,让他们体会一下民生多艰,以及自己所得一切的不易,这很有意义。”

  郭鹏笑了笑。

  “对待子脩,我还有更多的期待,我一直觉得子脩是这一代的孩子里面最优秀的一个,沉稳,冷静,睿智,善于思考,遇事不慌,能分清主次,且为人正直。

  子脩不是一郡之才,甚至不是一州之才,而是一国之才,所以,我才想要把他放到镇西都护府去历练一下,因为镇西都护府对于魏国而言,实在是很重要。”

  曹操对此感到好奇。

  “万里之外的大宛故地,陛下缘何觉得这很重要呢?”

  “大兄啊,你是不知道这大宛故地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大兄,这是一片缩小版的蜀中啊。”

  “蜀中?”

  曹操略有些意外:“难道是天府之国不成?”

  “还真就差不多,我们派去的商旅仔细勘探过,确认大宛故地和蜀中地形差不多,四周高,中间低,利于发展农业,方便人口定居,且易守难攻。”

  曹操顿时意识到了这个所谓镇西都护府的价值所在。

  “当真如此?”

  “当真如此。”

  郭鹏点头。

  “嘶——这么说来,当初汉武帝第一次讨伐大宛不成功,还真是情有可原?”

  曹操瞬间做了联想。

  “还真是这样。”

  郭鹏说道:“当初汉武帝第一次讨伐大宛,还就是给大宛国的防御工程拦住了,而且大宛国能发展农业,方便定居,出现政权,如此一来,稳定性就高。

  稳定性一高,养活的人就多,养活的人一多,兵马就多,汉武帝为了讨伐大宛,动员全国,就是为了狠狠的给大宛一个教训,给西域诸国一点教训,但是也侧面证明大宛之坚韧。”

  曹操顿时有些担心。

  “那本次征讨?”

  “本次征讨我并不担心,大军士气如虹,子孝善守,云长善攻,没有我们打不下来的土地,只是看我们是否愿意去打,大宛国地势重要,是我们关上西大门的要冲之所,必须拿下!”

  郭鹏给曹仁的命令,除了辅佐郭瑾之外,就是竭尽全力拿下大宛国。

  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坚守,都给我拿下大宛国!

  大宛国这几年还是挺恭敬的。

  本身这个国家处在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一边接受魏天子的册封,与贵霜又有传统贸易往来,所以和中原还有贵霜两边做贸易,两头吃税收和利润,赚的盆满钵满,那叫一个爽。

  占据那么好的地势,还赚那么多钱,稍微拿出一点建设一下社会,都能换来数倍于己的国力增幅。

  而大宛国所处的环境也非常适合一个稳定的农业政权的诞生,形成一个地区性强国,一旦扎根于当地,就非常难以消灭。

  这种事情是郭某人绝对不允许的。

  他不允许自己的国土边上出现一个依靠丝绸之路富庶强大起来、能随时威胁西域的地区性强国,所以将大宛国灭掉就是一个战略目标。

  曹仁明白郭鹏的用意,所以在大军会师疏勒国的时候,郭瑾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曹仁就提出了攻打大宛国的军事计划。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一路获胜至今,军队的确有些疲劳,但是战果丰盛,拓地千里,魏军士气高涨,尚可一战。

  “大宛国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乃是天然的易守难攻之所,很早以前,前汉武帝派兵攻打大宛国,就经历过一次失败,其国利用地利构建防御体系,挫败了汉军第一次进攻。

  而如今我们消灭西域诸国之时,大宛国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动员军队布置城防,看来已经在提防咱们进攻大宛了,这对我们而言不是好事,但是,我们也有当年汉军没有的攻城利器。”

  曹仁这话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

  而后,并非军事小白的郭瑾以主帅的身份进行了公开发言。

  “猛火油罐,乃克制敌方营寨的利器,震天雷和巨石块乃震慑人心之利器,三管齐下,没有我军拿不下来的要塞,没有我军打不败的城防,诸君,西域已经在我囊中,灭大宛乃最后之战,我等必竟全功!”

  “必竟全功!”

  郭瑾虽然不太会打仗,但是鼓舞人心这种事情,可是郭某人手把手教会的。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全军将领们的中心人物,担负起了鼓舞士气强健精神的责任。

  虽然计谋没有出过,所有的军务都是曹仁安排,大家心里也明白,但是不知为何,只要郭瑾在这里坐着,存在着,说说话,就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好像只要郭瑾说话,给他们鼓舞,向他们发表言论,就能让他们更有斗志,更有干劲一样。

  这是什么感觉呢?

  是皇家子弟的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