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663章

作者:御炎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朝廷的舆论风向就发生了大逆转。

  但是皇帝本人却【谦虚】的表示,虽然召开黄龙殿会议辨别真伪是人心所向,但是毕竟事关重大。

  所以,他决定任命司徒蔡邕为【五经考证使】,领导一支团队,认真严肃的考证五经的真伪,给出详实可靠的结论,然后才能决定到底是那五家家法成为正统圣人法。

第1142章.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与建安十三年

  当然了,郭某人素来注重民间的声音,从来不会独断专行。

  所以,这支考证团队愿意接纳更多的人进入。

  五名上表的官员可以代表各自的家族和家法加入到五经考证使蔡邕的团队之中进行研究,协助蔡邕。

  然后郭鹏还宣布,限期两个月,允许各家家法代表和相关人士赶到洛阳黄龙殿参加会议,加入到五经考证使的团队之中一起讨论,进行学术争辩,决定未来的五经正统。

  要是两个月到了还没抵达洛阳,那就自动视为放弃这个权利。

  一旦所属家法派别不为朝廷所承认,则自动罢黜其学派官学的地位,不复置博士,不为朝廷承认,不为察举之用。

  还有一点很关键。

  这个时间点,是从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开始计时,而不是从消息传到他们的耳朵离开时计时。

  郭某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延德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而这个消息开始往外传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年假日之后了。

  等距离洛阳最近的一批人得到消息并且大惊失色的时候,已经是正月中旬了。

  他们以为不会有人被皇帝收买,不会有人顺着皇帝的意思,而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向皇帝抗争,争取十四家法一起存活,打败其他的挑战者,继续享受这份政治权力。

  但是他们错误的估计了皇帝的决心和手腕,也错误的估计了世人对皇帝的威望的敬畏,更错误的估计了人心。

  皇帝显然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已经把该做的铺垫都做好了,愿意投靠他的人显然已经浮出水面。

  这批人已经决定背刺同僚而投靠向皇帝,顺应历史的潮流,成为下一段历史的引领者。

  如果他们不前去阻止,问题就大了。

  皇帝真的会立他们为正统,毁掉其余九家家法的传承,就和当年罢黜百家还有白虎观会议的时候一样。

  那就全完了!

  只要官方配合的话!

  吏部尚书张昭,还有礼部尚书许靖,那都是皇帝的人,肯定已经事先得到好处站在皇帝那边了。

  他们如果不能尽快抵达洛阳的话,一切就都完了。

  一群人火急火燎的就开始上路,火急火燎的往洛阳赶路,赶着赶着,就觉得满满的不对劲,哪里哪里都不对劲儿。

  皇帝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只是为了灭掉九家家法,确定自己的文治之功?

  因为武功走上了巅峰,所以也要在文治方面走向巅峰?

  可是罢黜家法算什么文治巅峰?

  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皇帝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对皇帝有什么好处吗?

  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怀着这样的疑惑,他们疯狂奔驰在前往洛阳的道路上,竭力不要成为那个被代表的人。

  就算机会渺茫,也要去到洛阳搞一番破坏,看看有没有破局的机会。

  仅仅是这样就想让他们放弃抵抗还是比较为难的。

  而当距离洛阳最近的一批人抵达洛阳的时候,已然是延德六年二月初了。

  很多事情该决定的都已经决定了。

  郭鹏甚至愉快的享受了五天假期。

  延德六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还是按照老样子,皇家全家离开洛阳城,到洛阳城外的皇家温泉度假休息,当做一整年辛勤工作的奖励。

  等这五天过去之后,郭鹏决定去拜访蔡邕。

  这一年,延德六年,如果郭鹏没有算错的话,应该是西元208年。

  另一个时空中,今年不叫延德六年,而叫做建安十三年。

  也就是曹孙刘赤壁决战爆发的那一年。

  建安十三年,是那个时空中这一段历史的分水岭。

  在这一年之前,曹操还有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一年前,他彻底打败了袁氏,占据了河北,实力大增,并且北伐乌丸,扫清了后患,达到了个人军功和威望的顶点,一统天下势不可挡。

  而这一年以后,三分天下成为定局,原本因为曹操战胜袁绍之后的威望而胆怯的牛鬼蛇神们发现了机会,反曹操势力再次抬头,曹操为了稳定内部和后方疲于奔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因为骄傲自满和轻敌冒进的老毛病,曹操在他五十三岁的这一年,终究还是失败了,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也失去了改写历史的可能。

  或许是因为太想快速平定乱世,想趁着彻底消灭袁氏势力的威风还未消退的档口一鼓作气平定天下,曹操又进行了一次豪赌。

  但是这一次,他没能再次上演消灭袁绍的戏码。

  而对于郭鹏来说,这一年对他来说也是分水岭。

  在此之前,他凭借优秀精湛的演技一直都在扮演一个标准的士人和标准的强权帝王,掩藏了他隐藏在人民内部的阶级敌人的属性。

  而这一年开始,他将逐渐展露自己邪恶混沌的属性,准备彻底颠覆历史潮流,与士人阶层决裂。

  无数士人可能会在这一年彻底认清楚这位皇帝的本来面目,彻底意识到这位皇帝并非他们的同伴,而是他们彻头彻尾的敌人。

  一个要挖他们的祖坟刨他们的根的死敌。

  可惜,郭某人不是曹操。

  他没有在还未消化荆州的时候就贸然向江东孙氏发起进攻。

  他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和一个心思深沉的野心家,他把自己的基础打的牢牢的,在觉得自己没什么胜利可能的时候,他甚至愿意当狗。

  而现在,他是天下至尊的皇帝,横扫天下无敌手的军神,他觉得自己胜利的机会很大了,已经没有后患了,然后才选择出手。

  为了这个时代的分水岭,郭某人付出了很多,也做了很多,积蓄了非常大非常大的能量,即将在这一年完全爆发。

  曹操打输了赤壁之战,失去了一统天下改写历史的机会。

  而郭某人不会输掉自己的“赤壁之战”,他会打赢这一战,真正的改写历史,改变一切。

  这一年,究竟是延德六年,还是建安十三年,很快,就要见分晓。

  延德六年正月初六,郭某人亲自拜访蔡邕,战争的号角声吹响了。

  蔡邕的身体没有之前那么好了,但是也还算硬朗。

  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用担心有什么灾祸找上自己,这样的生活让蔡邕非常满意。

  心情松快,精神就好,精神好,吃的就多一点,吃的多一点,寿命就长一些。

  而且贵为当朝司徒,蔡邕的政治地位很高,虽然没什么政治权力,但是也正因为没有政治权力,所以才能生活的如此宽松,自在。

  蔡邕把为东汉帝国编写史书当做自己晚年必须也是唯一要完成的事情,正在为之努力。

  结果忽然得知郭鹏决定委任他为【五经考证使】,让他带领一支团队辨别现存五经十四家法谁为真,谁为假,谁该罢黜,谁能成为官方正统。

  这个消息让蔡邕相当震惊,他想找郭鹏,但是郭鹏一直没时间。

  直到延德六年正月新年假期过了之后,郭鹏才终于【有了时间】,然后亲自来找他。

  到这个时候,他才能真正和郭鹏坐在一起,两个人单独说说话。

第1143章.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顿时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重达千斤

  郭鹏见到蔡邕的时候,说话非常果断直接。

  “蔡公,这件事情,本身,也是我希望能为您老免除遗憾,您还记得熹平石经的事情吧?”

  郭鹏开门见山,给这件事情下了个定义。

  蔡邕一愣,想起了当年的事情。

  “当年,汉孝灵皇帝深感五经异字太多,各家家法对经文的理解不一,所以……”

  “所以希望统一五经异字,实际上,也就是希望做成我今天要做的事情,把多余的家法砍掉,变成统一的五经,让朝廷有机会掌握一些主动权,而不是被十四家法牵着鼻子走。”

  郭鹏给蔡邕倒了一杯茶:“党锢以后国家面临的官员匮乏的情况,孝灵并非没有察觉,也并非不想做出改变,只是孝灵走的步子太大。

  他什么基础都没有,什么准备也没有,也不曾拉拢过谁,就想用自己的态度规定五经,让天下士子都去学朝廷规定的五经,把施教权从十四家法手里夺回来。

  但是这种事情又怎么能被接受呢?士人终究掌握着主动权,稍微施加一些压力,蔡公举步维艰,不得不在石经上加注了各家家法的异字,以保证各家家法的利益。

  如此一来,熹平石经有和没有并没什么区别,只是能让更多的士子誊抄,长见识,什么改变也做不到,这一点,蔡公也引以为憾。”

  蔡邕想起当年的事情,深深地叹了口气。

  “的确如此,这的确是我一生的憾事,我有心办成此事,但各方面压力实在太大,非我所能承受。

  办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断地受到各方压力,甚至是威胁,后来还为此惹上了仇敌,我不得不远避江海,若无子凤,我……”

  蔡邕显然想起了当年的一些内幕。

  他只是想做一个纯粹的学者,帮皇帝做点事情,可是很多人都不希望他那样做。

  “正是如此,我吸取了孝灵失败的经验,决定退一步,从十四家法里,选五家家法,定为正统,如此,从士人群体之中争取支持者,统一五经,但是不改变士人施教的资格。”

  郭鹏喝了一口茶:“我想做的唯有这一点,蔡公,身为帝王,所求者无非文治武功,武功这一点,我已经别无所求。

  我所求者,也就是文治,我必须要办成功绩,文治武功,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如今的文治让我举步维艰,我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

  蔡邕沉默了一会儿,喝了口茶。

  “子凤身为帝王,追求文治武功自然是对的事情,只是此事,牵扯面未免过大,一口气砍掉九家家法,会触动很多人的根本利益。

  如果子凤办成此事,就等于断绝很多家族的家法传承,将他们打回原形,而且这和圣人本意到底是不是一样的,我们……”

  郭鹏伸手阻止了蔡邕继续说下去。

  “蔡公,圣人本意传承至今,有多少被歪曲理解,有多少已经无法考证,这难道不是大家所共知的事情吗?五经十四家法,微言大义,到底有多少是后人牵强附会之言,蔡公数的清楚吗?

  蔡公可别忘了,当年在雒阳,我也是跟随过蔡公和卢师学过五经,了解过各家家法不同,所谓十四家法,无非是异字不同,断句不同,从而使得理解不同。

  哪一种才是圣人的看法?亦或是所有家法里都没有圣人的看法,这种事情,蔡公能确定吗?我们所学的,究竟是圣人的本意,还是家法创造者的意思,蔡公真的可以分辨吗?”

  郭鹏放下了茶杯,摇了摇头。

  “事到如今,圣人之言早已不是单纯的为了教化而诞生的教材,已经变成为了争夺官位和权力而异变的教义,和当年张角蛊惑人心用来造反的太平道教义又有什么不同呢?”

  蔡邕顿时感到无话可说。

  “各方势力围绕着圣人之言的不同解释不断地角力,不断的争斗,所为的,难道真的是要知道圣人到底怎么说吗?难道不是权力和官位吗?”

  郭鹏勾起嘴角,嗤笑一声道:“他们所思所想,我都知道,我这样做,就是为了给圣人挽回一点颜面,不要让圣人为了教化万民的言论变成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蔡公,难道您不希望这样吗?”

  蔡邕抿了抿嘴唇,良久无言。

  最终,蔡邕点了点头。

  “子凤的说法是对的,圣人之言,早已被他们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圣人若是泉下有知,也不知该如何心痛,本当是教化万民的金石之言,却变成了互相攻讦的凶器!”

  蔡邕深深地叹息,深深地感到懊悔。

  “当年不能办成的事情,如今,子凤愿意办,我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蔡公高义。”

  郭鹏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那,子凤选中的,就是那五家家法?”

  “嗯,总要给敢为众人先的人一些奖励,总要让愿意率先发动变革的人一些好处,否则变革没有好处,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变革了,蔡公,暂时,就用那五家家法做正统吧。”

  “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