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590章

作者:御炎

  也有没从的,但是下场就很惨,郭鹏对待不服从自己的人从来都不会宽容。

  一时收拾不了你,你也别想逃,郭某人会缓过劲儿来,再狠狠的收拾你。

  看到那帮人要么被抄家要么被砍头的悲惨下场,很多地方豪强当然就不会想着步他们的后尘了。

  满宠有样学样,二话不说,立刻给他们扣上罪名。

  比如在魏军平定外族叛乱的时候勾结外族,给外族人传递军事消息,以致魏军受到损失之类的。

  然后和军队还有益州法曹联合起来,出动军队和执法队伍,连抄三个本地豪强之家,从他们家里抄出了大量金银和粮食。

  不止如此,还直接将他们所占有的万余不计入政府统计的隐匿户口编入政府户籍,一下子给益州增加了万余人口。

  这三家人加在一起隐匿了一万两千多口,两千四百余户人家,可见豪强庄园对人口的吞噬和隐匿程度之严重。

  满宠暂时没有干预这个事情,只是把他们家人全部问罪,还上表郭鹏请求以违逆的罪名把他们的家主斩首,余者流放边疆,终生以屯田为业。

  看着满宠颇有西汉地方官员对付西汉豪强的那种架势,蜀中士族、豪强家族大为恼火,立刻发动他们的政治势力试图在朝中搞事情。

  他们也不是没有政治势力,郭鹏为了统治益州,也是给了一些益州人一部分中央权力的。

  但是很显然,他们没能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益州毕竟是最后被“征服”的州,就算有中央权力也不会很大,而满宠所代表的是郭鹏本人,以及魏帝国权势最强的一个政治集团。

  益州人去中央闹事,颇有一种【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味道,特别滑稽。

  郭某人当然站在满宠这边。

  中央真正掌握实权的官员也没有谁会帮着这群益州人出头。

  所以郭鹏不仅口头帮助,也下令乐进调动军队协助满宠完成盐铁官营的推行,对拒绝执行这一政策的益州本地人进行军事威慑。

  如有反对,直接抄家,全族废为庶人,迁移到凉州屯田去。

  而且永世不得回祖籍,就给我落户在那边。

  郭某人现在干这种事情得心应手,而且他的统治基础和威望远比刘秀要强大,才不会因为蜀中豪强闹事就不敢动手了。

  更重要的是,局面不同。

  益州已经是最后一个执行盐铁官营的州了,大势已成。

  连南郡和南阳郡的豪强家族都被迫交出了全部的冶铁设备和铁匠户,配合政府推行盐铁官营,你益州还想搞特殊?

  别说这些,那些已经受害的家伙们一听益州人反抗,反应比郭某人还激烈。

  他们把朝堂上试图为某些人开脱的益州籍官员喷了个狗血喷头,一个赛一个上表弹劾这些屁股不正的益州官员。

  罢免三个蜀中官僚之后,局面就明朗了。

  益州出身的官员就再也没有什么胆量在中央争取了。

  朝内朝外都找不到任何帮助,益州士族和豪强偃旗息鼓,没胆子了,实在不敢抵抗,不想落得那三个家族的下场,只能认栽。

  面对赤裸裸的强权压迫,他们又能如何呢?

  于是他们集体交出了铁匠户和冶铁设备,认了盐铁官营,向魏帝国让渡了这部分利益。

  花钱买平安吧!

  他们流着血泪花了钱买了平安。

  但是还不够,他们还被满宠强制摊派了不少赋税任务,要让他们承担一部分军费支出,以帮助军队平定益州南部的南中四郡。

  满宠这就是典型的得寸进尺,可他就是有底气,底气十足,有些人就是没有底气。

  所以益州本地势力还是认栽了。

  可满宠依然没有就此罢休,他的三板斧还剩最后一板斧。

  满宠为了进一步分割他们的势力,打乱他们互相之间的联系纽带,还对益州的郡县分布做了一个重新的大规模划分,以此打击这群地头蛇们。

  满宠上表郭鹏,把自己经过研究之后的建议提交给郭鹏审核。

  这一建议得到了郭鹏的支持,被郭鹏下达尚书台,着尚书台协助满宠办理此事。

  满宠打算将原来的蜀郡北部划分出来,单独设置汶山郡,原蜀郡的核心区域——成都平原一带,依然为蜀郡。

  原蜀郡属国的蛮族已经被征服,首脑被杀,领导层被集体人道毁灭,只剩下一盘散沙的底层,很好统治,于是满宠上表改蜀郡属国为汉嘉郡。

  原广汉郡被一分为二,北边以梓潼县为中心设梓潼郡,南边依然以广汉县为中心,为广汉郡。

  广汉属国蛮夷也被消灭了,这是之前高览所为,满宠就上表把广汉属国改为阴平郡,设郡管理。

  东汉时代偌大的巴郡在刘璋治下被分作三部分,为巴东郡、巴西郡和巴郡。

  郭鹏征服益州之后,把巴东郡的一部分划归荆州南郡管理,后来郭鹏觉得南郡未免范围太大,于是就分割了原先南郡的一部分和巴东郡的这一部分合并,为永安郡,依然为荆州管辖。

  当然永安太守就是自己人了。

  现在三巴之地还在,依然是巴东郡、巴西郡和巴郡。

  但是满宠认为这样的划归模式不够科学,于是上表,主张以宕渠水为界限,以西属巴西郡,以东属巴东郡,扩大了巴东郡,缩小了巴西郡。

  接着是南边的巴郡,满宠上表把巴郡一分为二,东边是涪陵郡,西边才是原来的巴郡,把魏军入蜀之前的三巴格局彻底改变。

  这也不算,还有犍为郡和犍为属国,满宠上表,把犍为郡也一分为二。

  以过境的长江水流为分界线,长江以北部分设置江阳郡,长江以南部分依然为犍为郡。

  而犍为属国则被单独提出来,改置为朱提郡。

  如此,魏帝国眼下掌握的益州郡县被满宠改的面目全非。

  从六个郡扩编为十三个郡,把原本蜀中的地理政治格局全部打乱,原先的一些政治纽带和裙带关系也被彻底打乱。

  等于满宠花了一点时间,搞出了一个全新的益州,把原先那些郡内部的亲属们划分到了不同的郡内,强行割离了他们的联系,使他们彼此之间不复往日的联络。

  至少从政治上来说,这种联系就变得十分尴尬。

  都不是一个郡了,还怎么办事?

  而且一些家族的前缀也必须要改变了。

  这对于某些家族来说也是相当不妙的改变。

  所以统治者总是很乐意给地方郡县改名字或者改变区域划分,割裂他们的地理政治联系。

  这是地方豪强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满宠把益州改的面目全非。

  益州被改的面目全非之后,那些改置出来的郡全部安排上东州人来管理,强行减弱了益州本地人的政治权力。

  他们本以为郭某人把原来的东州人全部迁移走,是为了还给益州人一个益州人的益州,却不曾想到郭某人迁移走东州人只是为了安排一批更加听他话的东州人来。

  左手倒腾到右手而已,换一只听话的手,对益州本地人来说,没什么区别。

  而且现在还要用这种方式,一口气把原先属于益州本地人的政治权力稀释了将近一半,大大削弱了益州本地人的政治权力。

第1031章.一千零四十一 雍闿的嚣张并非无缘无故

  对益州人来说,在满宠的大动作以后,完好无损的真的只有南中四郡了。

  可是南中四郡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鸡肋。

  南中四郡那是真的只有地方土豪,南蛮子和汉人杂居的地方。

  只有土豪,没什么靠谱的士族,地位一直比较尴尬,也素来不被成都平原居住的汉人精英所待见。

  所以南中四郡在益州的地位还不如空气。

  那是字面意义上的不如空气。

  因为瘴气的存在。

  交通恶劣,开发严重不足,大量原始森林和瘴气,对于北方人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当初伏波将军马援征战南中,就是死于这种可怕的瘴气。

  但实际上瘴气并不是什么毒气之类的,也不像古人所说的认为南方空气有问题,实际的致病的瘴气大多是由蚊子群飞造成的。

  大量带有恶性疟原虫的蚊虫聚集在一起飞行,因为体积小,数量大,远远的看过去,就像一团黑沉沉的气体。

  这很容易就被不了解个中原理的古人认为是有毒的【瘴气】。

  被这种【瘴气】碰着了,那必然会因为蚊虫叮咬而身染恶疾,所以古人觉得南方丛林里都是毒气,望之生畏,不敢接近。

  但是魏军的南下恰恰就使用了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

  用猛火油罐攻击山越的过程之中,魏军领悟了用火毁林开荒的办法,不仅能杀死善于隐藏自己的山越贼人,还能开路。

  于是魏军一路南下,一路把这种开荒的方式用了下去。

  一路走一路烧,从长江沿岸烧到了岭南北部,一路烧过去。

  先烧,再打仗。

  剧烈的火焰恰好是这种【瘴气】最大的敌人,而之后的移民开发就更是瘴气的天敌了。

  农业生产需要排水,需要翻地,直接就把那些蚊虫生存的环境毁灭了。

  没有了可怕的蚊虫和有毒有害的植物,瘴气自然就没有了。

  所以荆州和扬州的魏军在南下的过程之中并未受到【瘴气】很大的威胁。

  这一方针也被张郃和黄忠运用在巩固越嶲郡和牂牁郡战果的战场上。

  两人使用纵火焚烧的战术,大面积毁林开荒,不仅震慑了蠢蠢欲动的南中蛮人,也烧出了不少生存空间。

  尽管如此,南中四郡的绝大部分依然不在魏军的掌控之下。

  越嶲郡和牂牁郡,还有更南边的永昌郡和益州郡。

  越嶲郡和牂牁郡正在由张郃和黄忠分别驻军震慑,这也是当年刘璋被逼无奈向南开拓所剩不多的成果,被魏军全部接手了。

  如此,益州北部的战果被魏军巩固成功,魏军大军磨刀霍霍向南中。

  到了这个地步,南中的各方势力也嗅到了异样的味道,开始变得十分紧张,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派人来北边打探消息,除了魏军整顿的消息之外,也得不到什么消息。

  南中四郡地处偏僻,素来不为北边的人所看重,但是不要紧,这并不妨碍他们本身成就一个小圈子小社会,圈地自萌。

  豪强是西汉和东汉两朝特产,北边有,南边自然也有,不会因为地处偏僻就没有。

  要是地处偏僻就没有的话,郭某人也不会因为幽州的豪强大族特别多而感到烦恼,甚至还要借助公孙氏的手铲除一部分幽州的豪强大族。

  只能说地处偏僻的地方士族稀少,甚至没有。

  政治上有很大的空间,经济上的空间却不大,不过对付起来,显然还是豪强比较好对付,只要杀了就行了,不像士族,还要顾虑舆论。

  南中四郡最为有名气的豪强家族姓雍。

  这个家族的历史很长,上溯源头,则要到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同乡,雍齿。

  这个益州郡的雍氏家族就是雍齿的后人。

  雍齿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但是他曾经背叛过刘邦,刘邦非常痛恨他。

  只是此人实在是运气好。

  刘邦曾因为封赏功臣不及时而使得部下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密谋再次造反,刘邦非常惊慌,向张良问计。

  张良就建议刘邦,他说把一个你非常不喜欢的人率先封赏,这样别人一看你连那么讨厌的人都能封赏,他们肯定也能得到封赏,这样,那群人就不会担心了。

  刘邦一想,对,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就把曾经背叛过自己的非常讨厌的雍齿封了侯。

  雍齿就这样成为了一盆幸运的盆栽,获得了奇妙的免死金牌的待遇——他本人就是刘邦赏给大家的免死金牌。

  当然该死的还是要死,只是本该死的雍齿却得到了善终。

  其实郭某人至今都在怀疑这是一场群口相声。

  后来雍氏虽然丢掉了爵位,可是家族却传承下来,缩在帝国边陲,中央大佬们也是眼不见心不烦,就让他们一直存活下来了。

  对于雍氏来说,这说不定也是好事。

  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族都在数百年之间灰飞烟灭,断子绝孙,而雍氏却得以保全自身,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