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490章

作者:御炎

  这不是公孙康不努力,而是公孙康实在打不过城外的魏军,他要是能打过,甚至说是打平,那都不至于落得这样的下场。

  不过他觉得魏军远道而来,辽东还缺少粮食,所以他们的粮道一定很艰难,只要坚持打一阵子,魏军那么多人,肯定会粮食不济,说不定辽东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他唯一希望的事情就是魏军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兵。

  不过话说回来,一直到这个时候,公孙康依然不知道魏军是从什么样的路线绕到了新昌县以南攻打过来。

  难道……是走海路吗?

  就走那条商旅们走的海路?

  那么多人,那么多辎重,甚至还有战马,那需要多少船只?

  怎么会有那么多船只给魏人使用的?

  公孙康自己没有体会过走海路,所以不能想想这样的道路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

  不过没关系,他已经没有心思没有时间思考这种问题了。

  因为魏军的攻城战开始了。

  既然打下新昌县城就能废掉公孙氏政权,那么何乐而不为?

  二十台投石机组装完成之后,攻击开始了。

  巨大的石块不说,满天飞舞的巨大石块砸在城墙上和城市里的时候,那已经可以给城上的人带来极大的震慑压力了,就更不用说震天雷和猛火油罐扔进去的时候,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一团一团的烈火在城墙上爆裂开来,大量辽东军士卒被火焰缠身,烧成了火人,还有剧烈声响打震天雷爆裂开来之后给城上守军带来的震慑力,那种感觉真的是想想都感到绝望。

  反正公孙康是有这种惶恐不安乃至于有些绝望的感觉的。

  用水浇不灭的火焰,还有会发出极其恐怖的炸雷一般的声响的诡异兵器,新昌县城的城防因此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魏军没有刚开始就派兵攻城,而是不间断的使用这些远程打击兵器对城头的辽东军守军还有诸多守城器械进行攻击、销毁,以便将辽东军的士气和新昌城防最大限度的削弱。

  连续两天,这样的打击不曾间断,反正公孙康已经不敢登上城头了,现在敢于登上城头的都是些不要命的勇士,还有被强迫登上去的倒霉蛋——不上去立刻就被杀死,上去还有活下来的可能,没办法,上吧。

  但是上去也是真的很惨。

  用布团塞住耳朵并不能完全阻挡声音,只能稍微削减一些,但是震天雷可怕的不止在于声音,还有爆裂开来之后的碎屑,那些小石块,还有铁屑,真的很可怕。

  虽然公孙康尽量给上城的人披甲,拿上盾牌,但是伤亡率依然居高不下。

  这其中猛火油罐的功劳也很大,甲胄和盾牌可以阻挡震天雷的攻击,但是很难拦的住猛火油罐,连石头都能烧一阵,就更别说是人了。

  公孙康亲眼目睹一名士兵顶着大盾往前冲的时候被一只猛火油罐直接砸中,猛火油罐在他的大盾上爆裂开来,爆发的火焰像恶魔一样张开血盆大口,瞬间直接将他整个人吞噬了。

  大盾救不了他。

  那些被击伤震伤烧伤的人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公孙康都来不及派人去把他们运下城来,城上一片狼藉,到最后只能让城上幸存的守军把他们的甲胄脱下来,然后把尸体推下城楼。

  艰难到了这个地步。

  公孙康也不是不想反击,他组织过弓弩手用强弩进行反击,但是射程够不到,魏军打得到他,他打不到魏军,占据城墙的优势都打不到。

  这让公孙康十分惶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幸好两天之后,把城墙摧毁的差不多的魏军停止了远程攻击,开始派兵攻城。

第882章.八百九十二 公孙度的最后努力

  当天天一亮,大量魏军士兵手持钢刀顶着盾牌推着云梯和井阑就开始攻城,密密麻麻的接近,密密麻麻的攻城。

  而此时此刻,辽东军的守城器械被严重损毁,城防力量也被严重削弱,城墙上很多地方都被烧得乌漆嘛黑,且整体士气极其低落。

  看到魏军开始攻城,辽东军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还击进行反抗。

  很显然,他们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公孙康派自己的亲兵上城阻挡,亲自登城鼓舞士气,但是效果不大。

  魏军突破了一切城防,开始蚁附登城,四面八方的围攻让整座新昌县城岌岌可危,公孙康是束手无措。

  关键时刻,公孙康是万万没想到老爹公孙度强撑病体顶盔掼甲的出现在了城中。

  公孙度是辽东军的灵魂人物。

  辽东军是他组建的,是在他的带领下发展壮大不断战胜强敌的,他对于这支辽东军的意义就等同于郭鹏对于魏军的存在意义。

  灵魂人物对一支军队的意义不言而喻。

  同样的场合,如果郭鹏出现在这里,号召魏军攻城,那估计全体魏军士兵都会像疯了一样,用牙咬用手刨都要把新昌县城夷为平地,然后把公孙父子的脑袋提到郭鹏面前献给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所以对于辽东军来说,公孙度的出现和号召本身就是一种象征。

  一种可以让他们安心让他们稳定的象征,乃至于成为一种可以让他们重新提起斗志的关键性因素。

  灵魂人物就是如此不讲道理。

  “杀光魏贼!辽东是我们的辽东!!”

  公孙度高喝一声,拔刀一指,于是原先呈现溃退之势的辽东军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然后立刻就像疯了一样纷纷往城墙上跑。

  伴随着这样的气势,公孙度亲自擂鼓诸位,所有看到这一幕的辽东军士卒立刻精神百倍的冲上城墙和魏军决一死战。

  这个时候魏军是不能使用远程武器的,双方纯粹就是在近身肉搏。

  本来魏军已经杀上城墙开始和辽东军争夺城墙了,结果公孙度一出现,立刻扭转了局面。

  凭借城楼上人数的优势,辽东军这一波还就真的把魏军怼了回去。

  魏军原本顺利的攻城行动遭到了阻碍,甚至是逆转,不少魏军士兵血洒城头,奋力拼杀也难以敌过人数之多,双拳难敌四手,连连溃退。

  城外,于禁看到了这一幕,顿时非常恼火,严令魏军继续加大攻城力度,让更多的魏军士兵涌上城墙奋力战斗。

  张飞甚至被气得都要亲自登城了。

  这个时候,陆议不动神色的凑到了正在观战的郭鹏身边。

  “伯瑶,眼下这个局面,城中辽东军大量登城来援,城墙上我军的数量已经是绝对劣势,而且再怎么登城,我军的数量也不能和辽东兵相比,继续下去不过是徒增伤亡,难有战果,不如向于将军建议收兵,继续用投石机攻打。”

  郭瑾看了看陆议。

  “这样好吗?我军士气振奋,正要和辽东人血战,此时收兵,恐伤士气。”

  “一次攻城失利不算什么,而且在攻城之战中,攻城方本身就比较劣势,没有六倍以上的兵力,很难强攻克服一座城池,投石机不能改变大局,能改变大局的是时间。”

  郭瑾皱着眉头思考了一番,觉得陆议说的很有道理。

  “伯言说的有道理,但是我的身份如今只是于将军的亲兵,父亲也告诉我,要我多看多学少说话,这是行军征战的大事,是大军主帅的职责,我怎么能干预于将军的指挥呢?”

  “此乃建议,并非干预,执行与否,在于于将军,伯瑶提出这样的建议,做决定的还是于将军,如此,不算越界。”

  陆议给出了这样的看法。

  郭瑾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身份特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旁人不敢说,我却要知道,陛下委任于将军做主帅,就是信任于将军,我从未带兵打仗,不可越俎代庖,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陆议无奈,只好点头退下。

  不过郭瑾转过头看着陆议,对着他点了点头。

  “不过我认为,伯言说的的确有道理,而且我也认为,于将军领兵多年,不会莽撞,不会视我魏军将士的性命于无物。”

  陆议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于禁那边已经下令退兵了。

  郭瑾看了看不远处的于禁的背影,又看了看陆议。

  “我说的吧?”

  陆议眨了眨眼睛,便摇头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于禁本来想坚持坚持,看看可能性,不过一眼看过去,大量辽东军士兵已经涌上城墙,继续打下去也是徒增伤亡,便恼火的下令退兵了。

  继而于禁十分恼火的下令投石机组继续上前,让砲手们对这些辽东兵还以颜色。

  让他们嚣张!

  魏军进攻受阻,被迫撤退,看着魏军快速后退,城头的辽东军将都非常高兴,正大声欢庆自己的胜利。

  不过还没等他们高兴一会儿,大量猛火油罐已经在空中飞舞了。

  很显然,他们当中必然有一些人是逃不掉死亡的宿命的。

  猛火油罐一个接一个的爆开,一个接一个的火人在新昌城头奔跑着,哀嚎着,多少抚平了于禁心中暴虐的情绪。

  于禁很快冷静下来,责令军医组立刻救治伤兵,统计伤亡,然后召集诸将开始商议之后的进攻计划。

  虽然魏军众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辽东兵忽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涌上城头和魏军拼死搏杀,但是既然出现了一次,就难说不会有第二次,所以远程打击不能中断,不能贸然发起总攻。

  魏军定下了接下来的战斗策略的同时,新昌城内的公孙度也因为消耗了太多精力而被公孙康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安置下来。

  “父亲!那么危险的地方你为什么要来?你的病还没有好啊!”

  公孙康焦急地喊叫着,然后疯狂的让人去找医生来给公孙度看病。

  公孙度瘫在了床铺上,脸上的表情却依然严肃。

  “今日我若不来,新昌县城就完了!我纵横辽东二十年,是你小子能比较的吗?但是我也没想到,魏军的攻城兵器居然如此犀利,这些年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才制造出这等凶器,我咳咳咳咳咳……”

  公孙度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的咳嗽起来,吓得公孙康立刻上前给公孙度顺气。

  好容易止住咳嗽,公孙度握住了公孙康的手。

  “这些新式兵器我们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既然眼下魏军还在使用,那就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储量可以用来大规模攻城,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应对之法……”

  公孙康剧烈的喘息着,连连点头。

  “是,我知道,我知道的,我会想办法的,父亲,你安心歇息,这里交给我,交给我!”

  公孙度深深地看着公孙康,然后点了点头,便像是泄了气一样的瘫在了床铺上,根本动弹不得了。

  公孙康赶快让城里的医生给公孙度诊治,然后急急忙忙的前往前线去坐镇。

第883章.八百九十三 公孙康的绝境

  就在公孙康和公孙度交谈的时候,炸雷一样的声音并未消失,一直都在。

  公孙康知道,这就说明魏军攻城失败之后并未灰心丧气,绝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用辽东军无法反击的方式进行远程打击。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魏军得到了援军,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新昌县城的辽东军,而且四面包围,一看就是要围死这座县城。

  现在公孙康非常担心,他非常担心自己坚持不到援军抵达就要崩溃,或者说坚持到了粮食耗光,却依然等不来援军。

  可此时此刻,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只能听天由命了。

  公孙度威震辽东,高句骊畏惧公孙度,扶余国王的王后还是公孙度家族的女儿,所以公孙康在忙乱之中选择了向高句骊还有扶余国求援。

  两国很快得到了消息。

  扶余国建国已经很久了。

  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扶余国,至今也有四百余年,算是个有年份的国家,历史上和汉王朝的关系也属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有敌对时期,也有蜜月期,实属正常。

  董卓之乱前后,东汉中央混乱不堪,无法维系正常的外交关系,辽东北公孙度占据,隔绝了扶余国和中原的往来,于是扶余国也就只能和公孙度建立关系。

  而且很巧合的是,为了对付势力比较庞大的高句骊,公孙度也选择了和扶余国联手,把宗室女儿嫁给了扶余王,经常和扶余王联手对付高句骊。

  而高句骊则拉拢三韩和濊貊人对抗公孙度和扶余国。

  长期斗争之下,高句骊联盟逐渐不是公孙度的对手,公孙度逐渐占据了上风。

  而在这段时期内,郭魏政权逐步发展壮大,最终一统中原、江南,重新奠定了帝业,开始向辽东地区寻求全面统一。

  在这个状态下,公孙氏面临倾覆之危,而中原正统魏帝国即将重新夺回属于中原正统的地位。

  因此公孙氏的求援在高句骊和扶余看来,是有点不妙的。

  对于扶余人来说,和公孙度建立关系只是权宜之计,本身也是为了对抗高句骊带来的威胁。

  现在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比起公孙度这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据政权,当然是中原正统王朝更好了。

  现在魏帝国正在猛攻公孙氏,不去附和强大的魏帝国而要去帮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公孙氏,那不是傻子吗?

  嫁到扶余国的公孙家族的宗室女哭泣请求扶余王出兵帮助公孙氏,言辞恳切,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