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4章

作者:御炎

   打死蹇图之后,曹嵩求爷爷告奶奶发动全部的人脉关系,钱财花了无数,才勉强让曹操过关。

  现在曹操离开了雒阳,去顿丘做顿丘令,但是在京师已经颇有些名气,算是初步实现了曹嵩的曹氏家族洗白计划。

  为此,曹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若不是宦官团队实在是缺人才,估计他们真的有了将曹氏这个二五仔处理掉的想法,但是眼下风向不明,他们不能将曹腾一脉的人斩尽杀绝。

  曹腾为宦官数十载,侍奉了四位皇帝,被封了费亭侯,在宦官群体之中辈份极高,虽然已经去世,但是给后代留下的政治遗产十分丰厚,足够让曹嵩渡过难关了。

   但是这还不够,曹嵩的表现还不够,曹氏一族还需要进一步的表现。

  洗白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和颍川郭氏在谯县的分支,县令郭单家的嫡长子郭鹏定亲,将自己的嫡出小女儿许配给郭鹏,与郭氏结成儿女亲家。

   这一步要是完成了,曹氏才算是初步洗白,看到了一点点希望的曙光。

  而之后曹氏能否真正顺利洗白,摆脱靠宦官起家的身份,还要看曹操和郭鹏在日后的官场上如何表现了。

  曹嵩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郭鹏。

   “郭家虽然现在看上去不起眼,但终究是家世衣冠,咱们在背后推一把,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而且,我观那郭鹏,可算得上是天资聪颖之辈,我家阿瞒可非常赞赏他。

  小小年纪,如此勤奋刻苦,文武兼修,还有胆气,入太学以后若是拜得名师,以他的天资,未尝不能得到传承,今后开宗立门广纳门徒,门生故吏遍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到时候,我曹氏可就跟着受益啊!”

   曹嵩说这句话的时候,满眼都是强烈的向往。

  曹炽也捏紧了拳头。

  少倾,两人一起放松下来,相视一笑。

  “现在说这些,似乎有些为时过早,待过些时日郭单上门提亲的事情真的办成了,咱们便可以着手给郭鹏安排一下了。”

  曹嵩捻着胡须笑道:“但是,咱们曹氏绝不能坐以待毙,郭鹏,可就是咱们的破局之点了。”

  曹嵩已经想好了全盘计划,只要婚事定下来,尘埃落定,他一定会帮着郭鹏进入太学,让他学习充分的知识,让他扬名立万成一代宗师,如此一来,曹氏不就跟着发达了?

  还用在这里受那些文人士子的鸟气?

  他们是清流,活该咱们是浊流?

  呸!一肚子阴谋算计男盗女娼,什么玩意儿!

  曹嵩和曹炽雄心勃勃的进行着曹氏家族的洗白计划,而在谯县老家,郭单已经派媒人带上一些简单的礼物上门说亲事了。

  郭鹏和曹家女儿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都还未到成婚的年龄,至少郭鹏还没有行冠礼,所以现在成亲是不可能的,但是定亲是可以的。

  定亲也有流程,也有规章制度,大汉朝走到今天,社会上的奢侈之风相当盛行。

  郭鹏就发现这个时候大家成亲办喜事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现代真的非常相似,都是大操大办,甚至借钱都要办。

  原先按照周礼,婚礼是不可以大操大办的,周礼认为婚礼是幽静之礼,静悄悄的完成就好,甚至连庆贺都不允许。

  直到汉宣帝下达诏书,让各地郡守县令不得囿于周礼阻挠民间婚礼庆贺,于是婚礼大操大办相互庆贺的传统才开始确立。

   时至今日,彩礼聘礼大办酒席什么的一点都不少,办的越好越有面子,有钱人拼命办婚礼,没钱的人就为自己无法办一场体面的婚礼而感到十分羞耻。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结不起婚的人都可以怪汉宣帝。

   郭鹏甚至听说有些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准备办婚礼的钱了。

  有些习俗比较奢侈的地方,一场婚礼就能让一家普通人家数十年的积蓄消耗一空,甚至还要借钱。

  郭家虽然没什么门面,但是郭鹏的祖父做过太守,父亲也还是县令,不至于连结婚的钱都拿不出来,郭家还是有些产业的,田地农庄佃户什么的。

  当今时节,做官也要看看家中财富几何,家中财富越多就越容易做官,这并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官做,而是汉政府认为你有充足的家产才不会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虽然这毫无根据。

  关于两家结亲的事情,是曹氏主动提起来的,过程也挺有意思。

  郭鹏的祖父郭永死的比较早,虽然做过太守,但是没能给郭单留下太多的遗产。

  郭单没有家族帮衬,也不愿走文法吏的道路,为了求举孝廉,靠着早亡的郭永的一点薄面,把家底都送出去了,才被举了孝廉。

  来做县令的时候,身边只有寥寥数名仆人,没什么产业,没什么帮手。

  之所以做县令做的稳当,也是曹氏还有当地豪强夏侯氏的配合所致。

  曹氏和夏侯氏因为郭单的姓氏和出身,打一开始就和郭单友好,所以郭鹏年幼时经常往来于曹家和夏侯家,和一群年龄相仿辈份相当的曹氏夏侯氏子弟相处的比较愉快。

  比如相处的最好的曹仁和曹纯,还有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夏侯渊,还有曹洪,和郭鹏的关系都不错。

   郭鹏和曹操的关系也很不错,说起来这也挺有意思的。

  曹操比郭鹏大十岁,郭鹏三岁跟着郭单来到谯县,年龄太小,纵使有心结交未来的魏武帝,但是实在没机会,而且当时曹操早已和汝南人袁绍袁术还有许攸厮混在了一起。

  两人之间的交集只有在郭鹏到曹家找曹仁和夏侯渊玩耍偶然碰到的时候才有,毕竟年龄相仿比较有共同话题,曹操是不屑于和小屁孩一起玩的。

  至于两人是如何熟络的,情况比较特殊。

  那是曹操十八岁、郭鹏八岁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当时曹操行了冠礼结了婚,曹氏家族开始为他谋求官途。

  虽然当时曹嵩曹炽都在朝中做官,但是他们要给曹操谋求被广泛认同的进身之阶,所以举孝廉是他们的追求。

  举孝廉在这个时候已然成为地方士族之间相互吹捧垄断官职的方式,是他们的政治资本。

  本来,曹氏这种靠着宦官发迹的浊流家族自然不在他们的眼中,哪配与他们一起享用?

  但是事情总有例外。

  事后,郭鹏细细分析,觉得曹氏家族在这一时期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曹操要是不发迹都对不起曹家的气运。

第6章.六 你曹孟德毫无疑问是个奸贼

  曹家的发迹毫无疑问是靠着侍奉四代皇帝的大宦官费亭侯曹腾。

  从曹腾开始,曹家才开始随着他一起鸡犬升天,从普通农家一跃成为地方豪强。

  至于后来的所谓曹操是西汉丞相曹参后人什么的,已经通过现代技术确定是政治粉饰了。

  曹腾真的是个人物,在宦官和士人针锋相对争夺权力的汉中后期,他愣是游走中间,走出了一条灰色地带,成为了宦官和士族中间那个生存极为艰难的中间派。

  作为宦官,他『同情』士人,多次保护士人,不害士人,因此显得特别另类,甚至得到了士人的称赞。

  同时为了自保,曹腾坚决走皇帝路线,走同情士人路线,不和宦官同僚一起干,但也不和他们直接冲突,将尺度把握的极为精巧,历侍四帝而不倒,反而封侯,这等权术,真真是个人才。

  也正是因为曹腾的另类,给曹氏家族留下了洗白的一线生机,而曹氏家族的气运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涨,这就属于人和了。

  而所谓天时,则是因为汉灵帝即位没几年,为了维护皇权,第二次党锢之祸开启,延续十几年,将地方士族折磨的苦不堪言,皇权和地方士族之间的矛盾全面爆发。

  士族被禁锢,不得做官,而浊流们就全面上位了,曹氏顺应天时开始进一步发家。

  而与此同时,曹氏还继承了曹腾的政治遗产,继续走宦官和士族之间的中间路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曹氏就让一些较为变通的士族人物看中了。

  其中,就包括闻名天下的士族,汝南袁氏。

  接下来,就是地利,袁氏家族大本营汝南汝阳县和沛国谯县之间距离很近,曹氏本家和袁氏本家距离近。

  两家的掌门人袁逢和曹嵩同朝为官,互相之间眉来眼去,党锢的大环境之下,袁逢自然会想到拉拢曹嵩,给袁氏争取一些回转的余地。

  而父辈之间的『友情』自然而然的延续到了下一代主要子弟之中,曹操和袁绍袁术就这样『厮混』在一起了。

  当然,这就是『士族袁逢』友情的极限了,至于婚配什么的,涉及到这类核心的问题,曹氏是想都别想。

  跟你做朋友还不够给你面子?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

  曹嵩当然明白。

  于是乎,曹嵩就把目光放在了郭鹏身上。

  而当时正好也发生了那件事情。

  『那件事情』就是曹操求汝南人许邵为他在月旦评上点评,以求扬名的事情。

  被名士点评,得到名声,然后大家一起吹捧扬名,继而被举孝廉,这是当时的士人们惯用的伎俩,也就是现代所谓的商业互吹。

  许攸和许邵是同族,靠着许攸的关系,曹操得以拜见许邵求点评,但是许攸的面子明显不足以让许邵动容。

  对于这个曹操『宦官之后』,不是每个士人都懂得变通的,尤其是惜名如命的许邵。

  他可就靠这张嘴名动天下,要是让人知道他给一个宦官子弟点评了,以后还有没有人来找他点评自己了?

  他还有没有这样风光的以后了?

  许邵坚决拒绝。

  但是曹操脸皮也厚,不断的请求不断的拜见,两人搞起了拉锯战。

  这个事情在谯县曹家夏侯家都起了不小的波澜,郭鹏是曹家常客,自然也跟着知道了。

  被拒绝一次两次还无所谓,次数多了,曹操当时是很没有面子的,大家去询问,他都是很不爽的给推开不说。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那一天郭鹏正好在曹家玩,曹操忽然志得意满的宣布自己一定可以得到许邵的点评,要带大家一起去看。

  于是郭鹏就跟着曹仁和夏侯渊一起去了一次汝南,就当作外出游历了。

  那是曹操第六次去汝南请求许邵了,备了不少礼品,一行人先去了汝阳,会合了袁绍和袁术,然后再去的平舆。

  那个时候袁绍袁术都是十几岁的大小伙子,袁绍比曹操大一岁,袁术和曹操同岁,袁绍和袁术当时都已经得到月旦评的点评,准备举孝廉了,那个时候就差一个曹操了。

  郭鹏还记得,那个时候袁绍伸手拍了拍曹操的肩膀,非常豪迈的对曹操说『孟德勿扰,那老狗若不给你点评,看我拔了他的胡须』。

  曹操则十分感激的对袁绍拱手致谢,说了一句『多亏本初了』。

  当时郭鹏就知道了,这个事情已经搞定了,汝南的地面上,没有袁氏办不到的事情。

  袁氏四世三公,家传《孟氏易》,以此发家,门生遍天下,也不知天底下有多少袁氏的门生故吏。

  门生故吏与学生的意义还不同,这个时代,门生故吏就意味着一定意义上的顺从。

  东汉初年,大儒欧阳歙在汝南做官的时候贪污了千万钱,事发之后被光武帝刘秀逮捕入狱准备处斩,结果,被他所教授出来的学生们一千余人一起上书请皇帝免老师一死,还有一名十七岁的学生上书,表示愿意代老师一死。

  天下震动。

  换个怂包点的皇帝,搞不好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好在刘秀是马上皇帝,分得清轻重,于是毅然决然弄死了欧阳歙,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但是由此便能看出,这个时代的师生之情,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正是所谓天地君亲师。

  因为被老师传授书经才能被举孝廉做官,因为老师才能做官,所以,做了官的门生故吏就要顺从老师。

  这个顺从是讨伐董卓时袁绍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的『顺从』!

  这个顺从是以地方对抗中央之力的『顺从』!

  这些都是袁氏的底气所在,绝对不是一个许邵可以对抗的。

  袁氏不发话还好,袁氏发了话许邵还不顺从,纯属给脸不要脸,以后就别想在汝南地界上混下去了。

  所以曹操才如此有底气。

  于是抵达平舆县之后,郭鹏就看着袁绍带着曹操畅通无阻的进入了许邵的府邸,没过多久,两人就志得意满的出来了。

  曹操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安排了随行大家的住宿,等着月初新一轮月旦评的到来。

  不过许邵到底也是有点名气的『海内名士』,虽然慑于袁氏的威望无可奈何,但是心里还是有着一股傲气。

  估计袁绍威胁他的时候说话不客气,搞的许邵非常没面子,所以在月旦评议会上,许邵就给了曹操难堪。

  他把曹操叫上台,装装样子象征性地看了看曹操的文章,然后当着台下众多文士的面盯着曹操看了好一会儿,看得曹操有些莫名其妙。

  然后他开口了。

  “若这世道是清平时节,你曹孟德毫无疑问是个奸贼!”

第7章.七 有胆气的郭鹏

  许邵这一句话一说,顿时叫曹操面色一变。

  台下众人也面色一变,以为许邵要开始骂人了。

  给他骂一下可不得了,那可是一辈子的名声的事情,这年头,名声最重。

   所以袁绍的脸色唰地一下就变了,看向许邵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怒火。

  骂曹操不要紧,但是袁绍提前打了招呼,再骂曹操,就是不给袁绍面子。

  袁绍很不爽,这个事情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