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57章

作者:御炎

第647章.六百五十六 给徐州人长脸

  这一场论才大典,进入魏公府的只有五十六人。

  剩下的都会被分配到其他各个部门,比如尚书台,比如参谋台,还有国相府之类的地方,包括他们的下辖部门,进行观政学习。

  一段时间之后,再安排到地方基层政府去学习,接触普通民众,了解民生疾苦和农业生产的不易。

  最后才是择优调回中央,调到郭鹏身边,或者升职到其他的郡县办事。

  这套流程从郭鹏开始培养自家子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培养郭鹏的小伙伴们的时候,像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一些子弟,还有郭氏子弟。

  比如曹昂,先在郭鹏身边跑腿熟悉政务,然后放到地方上做村长,一段时间以后升职做了乡长。

  在乡长的任期内,曹昂遇上了郭鹏南征袁术战役,作为后勤部队的一份子率领全乡壮丁运送粮草,立了功劳,现在已经被提拔为县令。

  曹操还是教子有方的,曹昂自己接受的教育也不错。

  在县令任上遵照郭鹏的政策,率领民众恢复废弃的荒地,开垦为良田,修缮水利,提高了粮食产量,安定了民生,治下县域的人口出生和粮食产量增长位居全郡第一。

  身为郭鹏麾下重臣、正妻曹氏的亲生兄长曹操曹孟德的儿子,曹昂可谓是出身名门,就算是躺着不动都有大好前程。

  尽管如此,曹昂却依旧勤勤恳恳做官做事,亲自带着部属进入乡间,查看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可谓十分勤勉,官声极佳。

  现在曹昂算是青年干吏当中非常出彩的一位,经常被郭鹏树为典型予以表扬,每一次表扬都会让曹操面上有光,十分开心。

  有了这样的典型,郭鹏的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比较顺利的往下推行,逐渐形成了一个从基层到高层的培养体系,这个体系逐渐地完善,成型。

  自然,为了表现对士人子弟的照顾,士人子弟不用下乡,被征辟之后,在中央实习一阵子,直接到县里面做办事吏员,等于比寒门出身的人起步高了两级。

  对此,寒门士子们不满意,但是哪怕是出身如曹昂也却不敢多言,士人子弟依旧充满了骄傲和自信。

  不过这仅限于身处原籍的士人们。

  像诸葛亮和石韬孟建这种流离失所的破落士族还有徐庶这种寒门子弟,他们的处境可一点都不好,就指着这次论才大典翻身,有个职位做就不错了,还敢挑三拣四?

  他们只能十分焦急的等待着最终的放榜结果——

  魏公府的消息是一个月之后,会在魏公府门前将入选名单用一块大木板写好,然后公布,士子们可以自己过来查阅,找到自己的名字。

  若是找得到,就带上名帖,来魏公府报道,接受魏公府的安排,听候差遣。

  现在整个邺城都十分关注这件事情,关注度甚至盖过了即将登基成为大汉皇帝的刘健。

  正式公开前两天,当着郭鹏和一群臣属的面,糊名被拆掉,入选士子的姓名表字出身籍贯终于大白于天下。

  虽然没有具体的排名规矩,但是按照郭某人的恶趣味,还是将前十名给评选了出来,打算到时候将前十名的名字公布,好好的给他们扬扬名,来一个御街夸官,向士人们宣扬论才大典的意义,为论才大典进一步常态化奠定舆论基础。

  御街夸官的威风,是无数文人士子所梦寐以求的,那场面,那感觉,足以让经历过的人一生难忘,没经历过的做梦都想经历。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就是要这样,利用人的虚荣心,将这场论才大典给常态化,以达到和举孝廉分庭抗礼的地步,甚至取而代之。

  被选择出来的名字一个一个的揭露出来,某某州某某郡某某人,一个接一个的把名字念了出来。

  郭鹏也没听着有几个熟悉的名字。

  前十名之外,郭鹏就听着一个豫州颍川郡的石韬广元,其他的名字都没听到,也没听到诸葛亮的名字。

  不知道是不是在前十名之列。

  每听着一个颍川人,陈纪的脸上就露出一些喜色,要是他熟悉的大姓子弟,就更加高兴。

  荀攸则喜怒不形于色,虽然看不出表情,不过从他的眼神里,郭鹏还是能读出一些东西。

  显然,颍川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某些事情,又因为荀彧的不配合,使得颍川人急欲在这场论才大典里推出更多的子弟来到郭鹏身边,试图在未来的关键时刻争取到从龙之功。

  这次论才大典选中的颍川人数量的确不少,大概二十多个,但是郭鹏觉得按照陈纪和荀攸的想法,这个数字大概并不令他们感到满意。

  令人瞩目的前十名就要开始公布了。

  官员们心里都清楚,郭鹏特意排了个前十名,很显然就是为了着重培养这十个人,这十个人估计会在未来取得不小的成就。

  这里头郭鹏不太熟悉的名字还是占了大多数。

  熟悉的名字里,算一个第十名,豫州汝南郡的孟建公威,还有第七名的同样来自颍川郡,但是却不为陈纪和荀攸所知道的一个姓徐的士子,还有一个第三名,荆州零陵郡出身的士子刘巴。

  陈纪和荀攸对那个徐姓士子有点陌生。

  徐庶,字元直。

  颍川郡有姓徐的士族人家吗?

  陈纪和荀攸都没想到。

  难不成是寒门?

  两人有些疑惑。

  除此之外,前十名里有一个郭氏子弟,排在第五名,名为郭勋,年方二十,是郭氏后生里比较不错的年轻人,郭鹏打算大力培养。

  然后就是来自兖州和冀州的几名士子,一名姓田的士子,名为田勇,是田丰的族人,排在第二名,田丰听闻,脸上流露出了喜色。

  之后,就是第一名了,无论什么事情什么时候,第一名当然是最受人瞩目的。

  名单公布,是一个徐州人,来自徐州琅琊郡的诸葛亮孔明。

  郭鹏嘴角微微勾起,扭头看向了不远处的诸葛瑾,但见诸葛瑾一脸激动的神色。

  诸葛亮,还真是不负所望啊。

  郭鹏这边有些感慨,而在场的几名徐州官员则感到十分惊喜。

  以糜竺为首,张昭和张纮,还有鲁肃,都很惊讶,一名徐州士子可以取得第一名,这可太给徐州人长脸了。

第648章.六百五十七 诸葛孔明跑得快

  徐州人在郭鹏的集团里算是比较弱势的。

  不像兖州有陈宫和程昱做领头人,也不像冀州有田丰做领头人,徐州人加入的本来就晚,预定的领袖陈登还死了,领头羊糜竺还是个商人出身。

  张昭张纮在徐州本地有名声,但是在邺城,只能算小人物,算不得什么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不靠着糜竺,他们很难站稳脚跟。

  所以徐州人更希望有新鲜血液可以加入郭鹏集团,增强徐州人的力量。

  现在论才大典第一名是徐州人,他们自然觉得高兴。

  最高兴的人自然是诸葛瑾,他在郭鹏集团里连张昭和张纮都不如,是个真正的小人物,要不是郭鹏主动提拔他,他现在估计也就留在徐州做个郡吏,做不得中央官员。

  没想到自家兄弟如此张脸,居然考到了第一名,按照郭鹏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自家兄弟前途无量啊!

  诸葛瑾十分高兴。

  “好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之后,把这些名单公布出去即可,你们一直都嚷嚷着缺人缺人缺人,这一回,孤一口气给你们弄来了三百多人,够你们应付一阵子了吧?”

  郭鹏打趣般的说道。

  众人都大笑不已。

  缺人是实话,要做的事情那么多,而且是越来越多,没有攻下关西的时候就缺人,现在攻下关西乃至于汉中那么大的一块地盘,要做的事情成倍增长,那就更缺人了。

  讲真,就这三百多人都有些不太够。

  有些人觉得应该增加到五百人,这样才差不多足够官府运转的消耗,不然就这些人,感觉就像是把水浇进了地里,一下子就看不到了。

  可是郭某人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郭某人选官,也是要看人的,他不会随随便便给一个废物开工资,他要的是可以陪着他一起九九六零零七的兄弟。

  是兄弟就一起来九九六零零七,对吧?

  其实说白了,郭某人的财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宽裕。

  太多地方需要投资,太多地方需要建设,太多人需要赈济和安置。

  郭鹏得到的赋税和做生意得到的钱的确不少,但是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需要支出的,支出的类别相当多。

  其他的支出都是关乎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军队也好,民政也好,都是不能马虎的。

  增加官员需要开工资需要给福利,这都是郭某人要掏腰包的事情,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维持它的运转,那可不容易。

  要是真有那么多钱,郭某人分分钟可以征召更多的官员,事情都有人做,都不用担心钱不够花,那多好。

  可是不行啊,钱不能全部花完,总要留一些财政储蓄,没有储蓄的话就没有。

  选官只能稍微马虎一点,更多的压榨官吏们了。

  反正郭某人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等到了十月十五,天气转凉,秋季大丰收完成的时候,论才大典的结果也终于公布了。

  一大群一大群的士子来到了魏公府前的大广场上,焦急的等待着名单的公布。

  等到魏公府里出来了一些办事吏员,扛着十多块大木板从里面走出来,挂在了魏公府门前。

  然后吏员们把木板上头盖着的红布揭开,一声锣响,结果正式公布。

  一大群人轰的一下围了上去查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就指着找到自己的名字,一个一个仔仔细细的找。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不时的会有『我中了』这样的声音响起,也会有『哎呀』这样懊恼的声音响起。

  徐庶仗着身体上的优势带着孟建一起往人群里面挤,连续挤到了三块木板前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心急如焚,再从人群里面挤出来,一眼看到诸葛亮像个没事人一样的站在人群外面四处张望。

  “孔明,你怎么不去看看?去找自己的名字啊,那么重要的事情,你不在意?”

  “我倒是在意,但是我哪有元直那么好的身子?挤不进去还不如在这里等着,等人少了,我再去看就是了,中了就是中了,不中就是不中,这名字又不会因为我不去看就消失不见。”

  诸葛亮貌似洒脱,不过徐庶从诸葛亮四处张望的表情上分析出,诸葛亮其实也很着急。

  真要如同他自己说的那么淡定,他能不停的四处张望?

  这家伙在家里可以说是十分惫懒的,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每天还必须要午睡,仿佛能睡到天荒地老一样,徐庶都不知道这家伙怎么就那么能睡。

  关键是还那么聪明!

  人比人,气死人!

  等了好一会儿,人渐渐少了,诸葛亮逐渐觉得站在这里看也是挺有意思的。

  被选中的人有安静的,还有欣喜若狂的,有谈笑自若的,还有一路小跑离开等不及要把这个消息和家人分享的。

  而没有被选中的则颓丧不已,满脸都是郁闷,都是失落,都是挫败感,感觉人生仿佛已经没有希望了。

  感觉站在这里看,就能看到人生百态。

  这可真的是有意思。

  看着看着,人就越来越少,孟建和石韬按耐不住了,直接往前去了,诸葛亮也有点忍不住了,就和徐庶一起往前。

  一群人一起挤进了一个圈子,看着上面的木板,找来找去,没找着几人的名字。

  然后接着换另外一块木板,再换另外一块,换来换去,换到第八块的时候,诸葛亮的心里都开始动摇,怀疑自己是不是写的不好没有被选中。

  那边石韬忽然喊了起来,原来是在一块木板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诸葛亮和徐庶都有些惊慌,心跳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第九块木板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两人的名字,两人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此时,孟建忽然喊了一声。

  “元直!孔明!快来!咱们的名字在这里!”

  孟建站在最后一块木板前,指着木板上的名字大喊了起来,诸葛亮和徐庶一愣,然后立刻跑了过去。

  就在此时,徐庶猛然发现诸葛亮跑的比自己还要快,那两条大长腿迈的,那个步伐……

  这家伙,不是不在乎的吗?

  不是满脸的淡定吗?

  怎么跑得比我还快?

  好你个诸葛孔明!

  你演我!

  徐庶第一次怀疑到底诸葛亮是不是瞒着自己做过游侠,不然怎么会比游侠出身的自己跑的还要快?

  江湖上混日子的,跑路也是必备技能,徐庶自忖在这一点上不会输给任何人,结果今天却被诸葛亮打败了。

  两人脚前脚后的跑到了那块木板前,诸葛亮一眼看到了木板最顶端写着自己的名字,而徐庶往下找了几个,在第七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