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32章

作者:御炎

  淮河以南的河流不是不会上冻,而是次数稀少,很显然,他们没有撞上那样的时候。

  “纵使如此,也没有人可以阻挡我军渡河!”

  夏侯渊向郭鹏表示道:“按照将军命令,属下已经安排部下伐木作舟,探测水道,很快就能搭建浮桥助大军渡河!届时只需要将军一声令下,大军立刻就可以渡河!”

  郭鹏点点头,握住了夏侯渊的手,笑道:“妙才,辛苦你了。”

  “为将军办事,不幸苦。”

  夏侯渊满脸视死如归。

  “哈哈哈。”

  郭鹏笑道:“咱们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阿琳很恭顺,我很喜欢,生下的孩子也很可爱,夏侯氏为我所做的一切,并不比曹氏要少,虽然你们一直都在为我镇守后方,但是你们的功劳一样大。”

  “多谢将军!”

  夏侯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次渡河作战,我将以你为先锋,为我打通从淮河到寿春的道路,你可有信心?”

  郭鹏伸手指向了寿春城的方向。

  “将军若有命令,属下就是不要这条性命,也要为将军办成此事!”

  夏侯渊听到郭鹏说要以他为先锋,顿时十分激动。

  “谁让你拼命了?为将者不要动不动就把生死挂在嘴边,你是军官,你的安危和胜负一样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亲自冲锋,不到关键时刻,不可轻身冒险,明白吗?”

  “是!”

  夏侯渊立刻应诺。

  “这样吧,我调一队五十人的虎卫军与你做亲兵,护卫你的安全,虎卫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战场上无不以一当十,如此,我才放心。”

  郭鹏握紧了夏侯渊的手,夏侯渊只觉得一股暖流流过心底,面带激动之色的行军礼表示感恩。

  先锋渡江计划确定,郭鹏就带人在淮河北岸一带游走,观察淮河一带迥异于中原的生态和水文,观察到了大量原始丛林景观,大量未开发的罕见人烟的地段。

  “人皆言淮南地广人稀,土地多,而人少,大汉的人口多在中原和关中,而不在淮南,可是如此肥沃的土壤若不得人开发,岂不是暴殄天物?”

  郭鹏对跟在自己身边的郭嘉和戏忠缓缓说道。

  “将军所言自然是有道理的。”

  戏忠开口道;“不过淮南之地自古以来也不是人口充沛的地方,且水网密布,交通不便,大汉对南方的管控远不如对中原和关中的掌控重要,而且越往南,人口越少,南蛮越多,说是开发,其实还是要征战。”

  郭嘉也认同这个观点。

  “没错,越是往南,汉人越少,蛮夷越多,大江以南多为蛮夷居住地,荆州益州扬州南部都是蛮夷居住,山林密布,耕地甚少,交通不便,不说大汉官军,连当地豪强都不得深入,蛮夷剽悍,战力极强,称臣就够了。”

  郭鹏也不反对他们的看法,因为这很符合实际。

  要开发,总要搞定交通,总要搞定人口,这年头除了沿江一带,长江以南的外族人非常多,开发是得不偿失的。

  也就是秦始皇雄才大略搞了个百万人口移民计划,动用秦军五十万开发南方,流了不知道多少血才将这些土地象征性意义上划归中原管辖。

  可是那些地方依然只有少数汉人居住,基本上就在县城附近,出了县城就等于不是大汉的领土,扬州南部荆州南部的那些郡县特别大,一个会稽郡的行政区划抵得上关东河北的一个州,可想而知人口是多么的稀疏。

  开发比打仗还要花钱,历代皇帝自然也就不想开发了。

  不是什么人都能如同秦始皇那样可以并且愿意动员全国力量开发蛮荒之地的,举国家力量的大规模移民战略的好处,往往不是十年二十年能看出来的。

  尽管如此,开发江南依然是郭鹏的一个计划,一个未来计划。

第418章.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一战打完,郭鹏打算以寿春为中心,在淮河南岸练兵,练一支熟悉淮南暖湿气候且熟悉水性的军队,为未来跨越长江征战江南做准备。

  就目前来说,郭鹏并不打算渡江作战。

  的确没有这个准备,也没有这个计划,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过准备还是必须要有的。

  袁术已经不是阻碍了,袁术已经是冢中枯骨等待死亡了。

  郭鹏必须要开始考虑袁术死亡以后的事情,该怎么筹划每一步。

  这每一步必须要走好,无论如何都要走好,若是走不好,很有可能满盘皆输。

  之前的筹划布局不知道是否已经开始起作用了,但是多年布局筹划,郭鹏不相信就起不到一点作用。

  无论如何,这个时候不能慌,不能乱,要稳住。

  陆勉的想法也和郭鹏一样,越是危机时刻,越不能慌,不能乱,要稳住。

  对于风雨飘摇之中的陈帝国,陆勉作为大将军,作为擎天柱,他的所作所为就更加重要了。

  为了安定人心,他请出了皇太子袁耀代行监国之权,在袁术没有醒过来的时候代替袁术行使权力,在他的帮助下发布了多条政令,将大乱之中的寿春城稳定住。

  接着陆勉又派出军队四方宣谕,说小败一场不会动摇国本,以此安稳人心。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袁术是把本钱输了个精光,但是表面上还是要稳住,现在把寿春搞乱了,大家都要完蛋。

  尤其是接受了陈国官职的官员们,一个个的都等于是背叛了汉帝国,每个人都是行走的政治污点。

  他们贪图高位权势,本以为袁术那么嚣张的样子真的可以成事,谁曾想袁术居然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十万大军败的干干脆脆,一战被打崩,跟着陆陆续续逃回来的还不到一万人,要不是陆勉这个大将军勉力维持,估计寿春城已经乱作一团,陈帝国已经主动死亡了。

  袁术,似乎真的是个水货。

  眼看着寿春城保不住,袁氏帝国昙花一现行将覆灭,大家不得不为自己的性命和未来考虑。

  结果陆勉仿佛是看穿了某些人的所思所想一样,提前征召了城内各大户家族的私兵参军,以『保家卫国』,使他们连个能用的人手都没有。

  面对强势的陆勉,他们虽然内心痛恨,但是却无可奈何,十分为难。

  陆勉掌握着大军,掌握着武力,他们若是想要反抗,若是对陆勉不满并且表达出来,就会遭到陆勉的干脆彻底的打击,以『谋逆』的罪名拿下,关押,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战后。

  一番打压之后,没人敢于反对陆勉推行的战时政策了,也没有人对陆勉还抱有好感了。

  而陆勉身边其实也有不少亲信对眼下这个局面十分担忧,并不看好陆勉的选择,觉得陆勉的选择是有问题的。

  对于风雨飘摇一触即溃的陈帝国,陆勉还要做出这样的事情,这难道不是自寻死路?

  “陆公,眼下局势已经到了如此境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郭子凤大军濒临淮河,只要渡河,寿春城北则无险可守,郭子凤大军长驱直入将没有任何险阻,陆公为何不为自己考虑一二?”

  有亲信如此劝诫陆勉。

  陆勉摇头。

  “陛下待我恩重如山,简拔我于行伍之中,我决不能做出这种背叛陛下的事情。”

  “可是如今局面,陆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两军实力悬殊,寿春一旦失守,郭子凤必然清算我等,汉臣是不会放过我等的,陆公难道不考虑吗?”

  陆勉紧皱眉头。

  “我所受到的恩德,我的家人也享受了,他们一样深受陛下的恩德,为陛下而死,没有什么可说的。”

  “陆公!三思啊!最后关头还未到,若举城献降,及时反正赎罪,以为表率,则不失封侯拜将之礼遇,陆公还有什么值得疑虑的呢?”

  亲信还是不愿放弃,继续苦劝。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你若要走,自行走了便是,我不会离开寿春,我会守卫陛下,直到最后一刻。”

  陆勉拂袖而去。

  亲信面色凄苦,连连摇头,长叹不已。

  “何苦?何苦?”

  陆勉这边是没有任何办法了,但是其他人的想法依然不会就此消除。

  他们也会为自己考虑一个未来。

  于是一群朝廷官员聚在一起商议,觉得要请尚书令韩胤出面去找陆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自己想死是自己的事情,不要让陆勉拖着大家一起去死。

  若是最后城池被郭子凤攻破,郭子凤一定会发动政治清算,搞不好还要屠城,到时候大家都是行走的政治污点,绝对逃不了的。

  韩胤对于这群人的所思所想一清二楚,长叹一声,他摇了摇头。

  “你们不明白陆勉对陛下的忠诚,陆勉绝对不会投降,也绝对不会背叛陛下,就算我出面,也是一样的。”

  韩胤继续批阅着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奏表,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可是韩令君,我等都是拖家带口的,一人生死无所谓,但是要为此付出满门性命,这未免也太难为人了,我等一人性命不足惜,可一旦郭子凤大军入城,我等家眷又如何能保得住啊!”

  一名官员红着眼睛跪在地上哭。

  还有一名官员也跪在地上哭泣。

  “韩令君,你也有家人,难道你愿意看着家人一起被郭子凤杀死吗?”

  韩胤继续摇头。

  “诸位接受新朝官职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今日,既然贪图高官厚禄要做新朝的官员,现在又想全身而退,世上哪里有如此容易的事情?我等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韩胤站起了身子,扶起了两名跪地痛哭的官员,缓缓开口道:“事已至此,痛哭又有什么用?郭子凤不是还没打来吗?淮河防线还在经营,如今天寒地冻,郭子凤万一粮草不济退兵了,也未可知,现在放弃,为时尚早。”

  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宽慰这群被吓破了胆的官员。

  “韩令君,十万大军啊!十万啊!为了凑齐这十万大军,周边民户被一扫而空,十一二岁的少年和五十多岁的老者都被拉上了战场,寿春九江的民户丧失殆尽,如此一来,我朝早已尽失人心,就算郭子凤退兵,我朝还能维系吗?”

  一名官员红着眼睛询问韩胤。

  韩胤一愣,少倾,痛苦的低下了头。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我都清楚,可是,为人臣者,食人俸禄,不能为人分忧,本就是失职,临了还要背叛,更是没有气节,失去了这些,我等还能如何立于天地之间?诸位不明白吗?”

  一群官员顿时说不出话来。

  接着又是一阵哭声。

  寿春城内的氛围就是如此糟糕,如此凄惨,若不是还有存粮可以应付,城内秩序早就崩溃了。

  饶是如此,为了确保城中粮食的分配,陆勉还下令把无法参与到战争之中的无用的人丢出城去。

第419章.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错(修)

  按照陆勉的命令,年迈的老者和年幼的孩童,还有体弱的男女,都成为了被抛弃的人。

  他们成群结队的被以转移出城去安全的地方避难为理由送出城外,与家人分离。

  生离死别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凄惨的现状,有人想要阻止,但是却很是无力,面对钢刀和弓弩,他们是相当无力的。

  他们从来都没有选择的自由,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成为工具人,无论在郭鹏的辖下还是在其他军阀的辖下,他们都是一样的工具人,没有自主意识,也没有办法具备自主意识。

  不识字,没有未来,不懂何为未来,只知道吃饭种田纳税造反,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劳苦大众。

  陆勉强硬的清理完这些人之后,寿春城被陆勉变成了彻底的战争堡垒。

  陆勉已经竭尽全力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贯彻了自己对袁术的忠诚,虽然袁术还在昏迷之中,但是陆勉所做的的确令人无话可说。

  袁术从战场上回来之后,长时间处在昏迷之中,期间偶然醒来过两三次,还没等陆勉赶来,又昏迷了,如今接近十日,依然不见清醒。

  皇后冯氏一直陪在袁术身边,其他的贵人们则整天躲在宫中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刚刚经历了称帝的尊荣仅仅数月,连半年都不到,一切恍若镜花水月一般,就像是做梦一样,还没到全盛,就面临着灭亡,她们这些皇帝的女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要面临死亡。

  换了谁谁也受不了。

  宫中能主事的人只剩下皇太子袁耀。

  但是袁耀也不是什么人才,而是一个软蛋,毫无主见,事到临头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实力强大的敌人,只能仰仗陆勉。

  陆勉便带着袁耀到处走,以袁耀皇太子的身份安抚人心,给城内守军一些慰藉,多多少少巩固一下城防。

  十二月初十,袁术终于恢复了清醒。

  悲伤痛心且急躁等等多重打击之下,袁术的头发在这一段时间的昏迷之中白了许多,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变得花白一片,还掉落了不少,袁术一下子成为了脱发大军之中的一员。

  但是他到底是醒来了,只要他醒来了,就是好事。

  对于风雨飘摇之中的陈帝国来说,袁术这个皇帝只要还活着,那么这个国家的象征就还在。

  袁术的清醒给不少人带来了一线希望,却也给更多的人带来了更加浓烈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