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13章

作者:御炎

  郭鹏准备浑水摸鱼之际,大将军何进旧部、兖州新任东郡太守桥瑁于十一月底抵达了东郡就职。

  董卓给大将军旧部安排职位是顺带的,不是袁隗的本意,而是董卓觉得既然要和解,那就干脆和解到底,给他们一起封官,让他们知道在老董麾下给老董办事有肉吃。

  可惜,董卓的出身太低,不能服众,而且自身的名望与实力也并没有达到那个地步,而他所分封的这些职位,也并不能满足这些大将军旧部的胃口。

  他们觉得董卓今天所得到的东西应该是他们的,是董卓从他们手里把他们该得到的东西给抢走了,董卓是个臭不要脸的。

  于是,身为太尉桥玄的族子,名门之后,桥瑁决定要做点什么。

  他来赴任之前,探知到了朝野之中对董卓篡权的诸多不满意的声音,于是他心生一计,伪作朝廷三公文书,向各镇诸侯号召,讨伐董卓。

  董卓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拥兵一万多人的幸运儿,并不能造成巨大的威慑力,无法威震天下,于是桥瑁就很大胆的做了这个发起者。

  他一开始所联系的人也很简单,都是不愿意服从董卓的大将军何进旧部。

  比如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还有济南相曹操,包括因为反对董卓废帝而逃跑的渤海太守袁绍以及同为大将军旧部的张杨等人。

  桥瑁觉得,他们这批大将军旧部足以将董卓推翻了。

  合数郡国之力,可得数万兵马,同心协力,讨伐董卓,则董卓必然败亡,朝廷应该是他们这群大将军旧部所主掌的。

  而且他们还不承认新帝刘协的地位,认为刘协是董卓的傀儡,他们这批大将军旧部要推翻刘协,重立大将军何进的侄儿刘辩登上帝位,恢复秩序。

  桥瑁一边发文书,一边招兵买马营造声势,散播了一些真假难辨的董卓欺凌皇帝、秽乱皇宫的事情,准备讨伐董卓。

  当时,是永汉元年十二月。

第205章.二百零五 讨董号召

  同月月中,济南相曹操接到了桥瑁的讨伐号召,大惊失色,立刻将这件事情通知了郭鹏。

  郭鹏现在是青州牧了,是他这个济南相的直属上级了,这种事情不告诉郭鹏是行不通的。

  郭鹏在各地安排的军队都是直接听从他本人命令的,郡国地方只有五百人郡国兵维持秩序,担当治安的责任,没什么战斗力。

  而且那么大的事情,曹操不敢一个人做主,立刻从济南到临淄,来找郭鹏。

  郭鹏看到了桥瑁的讨伐董卓号召,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不承认当今陛下的地位?他们也想行废立之举?”

  郭鹏很是犹豫:“大兄,这不妥,这完全不妥啊,这是以臣伐君,这是乱了上下尊卑,是要出乱子的。”

  “可是,他们以大将军旧部的身份讨伐董卓,说董卓谋害大将军,是罪人,这样一来,也算是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归师出有名,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响应,不好说,桥瑁以三公号召,这个名头并不响亮,大兄,咱们的家族出身和他们的家族出身不一样,他们能做的事情,咱们不一定能做。”

  郭鹏这样一说,曹操也流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子凤,你的意思是?”

  “观望,继续观望,看看天下到底有多少人响应此事,如果响应的人多,成了潮流,咱们再加入进去,否则,这个事情还真不好说,一个不好,就成了叛逆,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如之奈何?”

  曹操觉得郭鹏说的有理,但是又为自己大将军旧部的身份感到担忧。

  “没关系,大兄,我是青州牧,你是我任命的济南相,你就说我不赞同,我要讨伐黄巾,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来,话也不要说绝,就说讨伐黄巾是最重要的,讨伐完黄巾再说这些事情,否则后方不保,是罪过。”

  曹操又觉得这样对郭鹏不好。

  “子凤,这样做,对你是不是不太好?”

  “我不在乎,大兄,这件事情咱们务必要小心谨慎,咱们可都是当今陛下册封的职位,现在反对当今陛下,不就是造反吗?”

  “也是啊……”

  曹操满心的忧虑,但是还是按照郭鹏所说的,用讨伐黄巾战事紧急为理由拖延,不给准确答复,打太极拳,观望局势。

  除了曹操,其他几个大将军旧部,比如王匡和鲍信,就直接响应了,不多时,袁绍也响应了,渤海太守袁绍以大将军旧部的身份响应桥瑁的号召。

  但是袁绍响应归响应,却是束手束脚。

  董卓对袁绍不是没有忌惮的,他之所以封韩馥为冀州牧,就是要韩馥以冀州牧的身份压制袁绍,形成上下级的关系,监视限制袁绍,不允许袁绍闹事。

  他的做法一开始也是有效果的,韩馥身为袁氏故吏,对袁绍非常忌惮。

  他表面尊崇袁绍,暗地里因为袁绍不与董卓合作保全名节的大名望而感到十分忌惮,担心袁绍会侵夺自己的权力,威胁自己的地位,当桥瑁的文书传到了冀州之后,韩馥对这件事情非常犹豫。

  他在宴会上向心腹们询问,询问这件事情上到底是应该帮助董氏,还是帮助响应号召的袁氏。

  幕僚刘子惠非常不满韩馥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怒斥道:“这个时候应当是助国家,哪里来的助董助袁?”

  韩馥感到惭愧,于是不再阻止袁绍响应号召,写信给袁绍,支持他的行为,于是袁绍得以公开行动。

  冀州牧的压力对袁绍这个渤海太守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同为外来人,尚未站稳脚跟,纵使袁绍出身袁氏,在大义名分之下也免不得遭到压制。

  可见州牧对麾下官员的压制力有多强。

  同样的事情郭某人也在做,就任州牧以后,除了东莱郡和北海国遭到黄巾军侵夺的地方很多,乐安国济南国平原郡和齐国都被他安排了亲信做郡守国相或者驻军防御。

  曹操做了济南相,臧洪做了乐安国相,枣祗毫无疑问的坐稳了齐国相。

  平原郡太守虽然是陈纪在做,但是郭鹏以防备地方黄巾军起事为理由,派遣曹仁率领三千军队进入平原郡防守。

  然后派出督邮监督地方,掌控住了平原郡的形势,并且开始在平原郡和冀州接壤的地方进行防御工事的准备,从军事方面控制住了平原郡。

  他把从上谷郡和郭氏庄园带出来的对基层民众组织有管理经验的人撒到了所掌控的地区,在这些地区中无人少人的荒凉区域安排流民难民进行屯田,然后设置行政村、乡。

  这些新设置的村乡都是郭鹏自己派人组织管理,可以直接征兵,也直接上缴赋税到临淄,不过当地县府之手

  以此为方式,增多自己直接掌控的人口,增加自己在青州的存在感和权势。

  与韩馥在上层着手不同,郭鹏更在意基层。

  而且上层他也不含糊,有蔡邕这个免费的明星宣传部长为他吹,青州还没有外逃的士子们对他的感官也就不用说了。

  而袁绍这边得到了韩馥的允许,总算松了口气,袁绍赶快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公开宣布对董卓不满,要讨伐董卓,营造声势,给自己争取时间。

  声势闹大了,韩馥就不能正大光明的对付自己了。

  得到了袁绍的响应之后,剩下一个曹操也显得无足轻重了。

  桥瑁鄙夷的嘲讽了一番曹操那郭鹏做借口的事情,就没有搭理曹操,和自己联络到的诸侯们一起招兵买马,营造声势。

  鲍信得知曹操没有响应这次的行动,觉得很奇怪,去信询问曹操,又写信给郭鹏。

  他劝郭鹏加入讨董联军,只要郭鹏加入讨董联军,则讨董的行动成功几率就大多了。

  曹操接到了鲍信的信件,觉得无奈,又写信去给鲍信解释。

  郭鹏也写信给鲍信,说黄巾军正在图谋进攻齐国,他实在是分身乏术,必须要等剿灭黄巾军以后才能考虑别的事情。

  两人的回信送到鲍信手上的时候,已经是新年了,这一年,朝中官员建议改元,改年号为初平,董卓允许,于是便改年号为初平。

  也就在正月初,董卓得知关东诸大将军何进旧部打算起兵对抗他的消息。

  这些人以袁绍牵头,打出的旗号是反对董卓私自立的皇帝刘协,认为刘协不是正统帝王,大将军何进的侄子刘辩才是正统帝王,他们要打到雒阳来恢复刘辩的帝位。

  董卓闻言大为恼火,大为生气,也大为惊恐。

第206章.二百零六 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自我感觉良好的董卓是没有预料到有人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的,更没有想到自己一再忍让的袁绍居然会牵头反对自己。

  对这些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他也感到十分恼火。

  不过此时此刻,董卓没有想到袁隗身上,不觉得袁绍的行动和袁隗有关系。

  因为一力主张册立刘协的,是袁隗,袁隗主张立刘协,让自己出力,现在袁隗怎么会让袁绍做这种事情呢?

  董卓排除了袁隗的嫌疑,又对自己部下那些劝说自己给大将军何进旧部封官的人大发一通火,几乎要杀掉他们。

  他们拼命求饶说自己也没想到,这才让董卓勉强原谅了他们。

  “现在情况已经出现,袁绍那贼子打起反旗要反对我,甚至还要废立帝王,简直大逆不道!我绝对不能容许这件事情发生!你们有什么办法,立刻说来。”

  幕僚们纷纷觉得难以接受,几个月前废皇帝的人不就是您老人家吗?

  现在居然调转身份做了守卫皇室的忠臣?

  这可真是魔幻现实主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事已至此,为了大家的脑袋,有人开始给董卓出主意,比如军事威慑啊,政治打压啊。

  董卓觉得都不好使。

  最后,还是某个不能诉诸姓名的人向董卓提出了一条十分恐怖的计策。

  那些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是废刘协,立刘辩,那么问题的根源就在刘辩身上,只要把刘辩除掉,灵帝只剩下一个儿子,那么那帮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不就成了一场空吗?

  董卓一想,嘿,还真是如此,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何必去解决问题呢?只要让问题本身消失不就行了?

  于是董卓就开始筹划着如何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干掉刘辩。

  要干掉刘辩,肯定是以刘辩的身边人来下手为最佳,于是董卓等人选来选去,选中了弘农王郎中令,李儒。

  李儒是关中人,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之后出任弘农王郎中令,他对这个职位可不满意,一心想着做更高的职位,离开弘农王府这个毫无前途的地方。

  可是他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机遇,他也为此感到郁闷,直到这一回,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可是机会本身也是需要付出的,机会只会留给有准(牺)备(牲)的人。

  “什么?!”

  李儒被震惊了。

  机会摆在眼前,李儒却被吓到了。

  “机会就在你面前,李君,你要懂得把握机会,记住了,机会不是每一次都会到来的。”

  董旻半是劝说半是威胁的告诉李儒,你不做这件事情,就要死。

  那么你是选择做,然后得到荣华富贵,还是不做,自己去死,换一个人来享受荣华富贵,全看你自己。

  李儒经历了极其激烈的内心斗争。

  既然无法青史留名,遗臭万年也是好的。

  李儒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现在只想活下去。

  于是,初平元年正月十二日,董卓邀请弘农王刘辩吃饭。

  席间,董卓硬是要说看到刘辩的面色不好,是生病了,命令李儒端了一碗药上来给刘辩服用。

  刘辩立刻意识到这是政治谋杀,极端惊恐之下拒绝服药,李儒强逼,刘辩无可奈何,与妻子唐姬吃了一顿饭,最后欣赏了一次唐姬跳舞,就悲痛的服下了毒药,顷刻间身亡。

  刘辩死了,董卓以为关东联军的政治诉求就此完蛋了。

  结果,这给了另外一批想要反对董卓的人绝佳的起兵借口。

  讨董联军其实分做三批起兵。

  桥瑁首倡,袁绍接过令旗,组织了第一批大将军何进旧部的反董联军,以恢复刘辩帝位为政治诉求,把所有问题推到董卓身上,反对董卓。

  第二批反董联军是在刘辩死后,消息传出来之后发起的。

  这一批大部分都是董卓任命的担任各州刺史和太守的名士们。

  他们以刘辩之死为契机,暗中以袁隗的意志为根据,发起了讨董联合。

  两拨人马一拍即合,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董联军。

  袁术的行动和反应都比较慢,而且名声实在是没有袁绍那么响亮,还是在董卓废帝之后逃跑的,名节有缺失。

  所以大家都奉袁绍为主,而不是袁术,袁术只有长沙太守孙坚等寥寥数人追随,是第三波讨董的兵马。

   三波讨董兵马合称关东联军。

  而最开始,只是桥瑁发起,袁绍主持下的大将军何进旧部对董卓的逆袭而已。

  二月份,刘辩之死传遍关东各地,不仅袁绍等人惊呆了,那些还没有做好准备要讨董的名士们也惊呆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董卓居然那么刚,居然敢杀掉刘辩!

  尽管董卓对外宣称刘辩是病死的,但是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刘辩是被董卓害死的,就算真的是病死的,也得是董卓害死的。

  无论如何,都要是董卓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