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786章

作者:鹰狐

之后李易让蒯越代表他与袁家家主就汝南的事情谈了谈,虽然有些许小的争执,但在主要问题上,全都达到了李易的要求。

袁家会在汝阳老老实实的生活,不会参合官场上的事情,李易也承诺,只要袁家人不作奸犯科,他就不会对袁家动手,但因为袁家根基太深,他不放心,所以袁家也需要拿出一些诚意来,那就是交给李易三千青壮,并在必要的时候支持一下苏飞,算是以一种变相的“裁军”,来表明自己的无害。

因为汝阳的特殊性,李易在这里逗留了一天,才赶向下一个目的地,南顿。

虽然李易进入汝南是以刘繇为借口,甚至还发了海捕书,但现在要是再有人把这当真,那就是傻子了。

豫州那么多的县令里面肯定有大汉的死忠,认为李易是在谋逆,不会甘愿归顺与他,奈何孔融不给力,只凭一个区区县令,除非出现陈仓郝昭那种情况,基本是不可能挡得住李易的。

李易大军到了南顿的时候,南顿县令紧闭城门,呵斥李易为国贼,并组织青壮抵抗李易,李易直接命令大军攻城,虽然是急行军,没多少重型器械,但南顿的兵力更少,本身也非坚城,而且那些青壮也没多少战意,只一次冲锋就上了城头,然后破开城门,城中的军士尽皆投降,县令也被李易生擒。

对于这个敢抵抗自己的县令,李易心里非常欣赏,但是,李易还是下令诛其三族。

李易也不愿这么很的,但是没办法,豫州还有那么多的城池,他不想再有第二个人抵抗他,所以,他只能拿这个让他欣赏县令开刀,只要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让一些原本打算抵抗他的县令放弃计划,那么不管是对他的战略,还是对百姓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在南顿参与守城的士兵与青壮,李易虽然没有直接降罪,却也把他们给编入了一个临时的先锋营,其实就是攻城时候的敢死队。

李易的做法有些冷酷,但打仗本来就不是过家家,容不得烂好心。

大概是因为南顿的事情起了效果,等李易的兵马来到项县的时候,项县县令开门献城,出迎数里,不仅如此,他还为李易送上了来自宜禄、信仰两地县令的书信,说是当地人心不安,希望李易可以看在百姓的份上,派出兵马,帮助他们稳定民心。

说白了就是投降信。

对此李易非常高兴,别的不说,先让人回信,保证那几个县令屁股下面的位置不会动,让他们安心,至于派兵,李易反倒是不着急了。

在李易这边取得不错进展的时候,典韦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相比李易在南顿还受到了些微的抵抗,典韦那一路却是顺利的不得了,真的就跟捡功劳一样,一路上不但没人抵抗,反而不断有人投奔。

当初典韦挂着天下第一的旗号在豫州招摇过市,许多游侠与世家子弟都想教训他一下,然后就被典韦给打服了,当时就有不少人表示追随,但是被典韦婉拒了,这一次投靠来的,许多都是那时候的人。

这些还不算什么,更厉害的是典韦招揽了黄巾头领吴霸和他的部众,再加上沿途招揽的青壮,典韦那支兵马很快就扩充到了一万多人。

只是人虽然多了,但对于典韦他们的任务来说却是显得臃肿了,于是,典韦在蒋干的建议下更改了原计划,决定提前分兵。

按照蒯越的计算,中途没有意外的话,李易与典韦应该会在宋国这座县城碰面,然后就是合兵北上,沿路再拿下两三个县城,就能见识孔融这位大儒的风采了。

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

除典韦之外,其他方向也陆续传来了不少的消息。

首先自然是豫州方面。

刘繇终于与孔融见面了,但彼此却完全没有相聚的欢喜,因为李易的动作太大,太快,让他们全都蒙了。

原本孔融是将刘繇当做救命稻草的,结果刘繇刚进豫州,名声就被李易给搞臭了,甚至还是李易进攻豫州的借口,于是短短几天时间,刘繇就从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成为了豫州最不受欢迎的存在,这直接从根本上打乱了孔融的计划。

而刘繇本人受到的打击更大,他虽然早就知道此行不易,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但即便如此,他也是揣着一腔壮志来的,奈何一腔壮志还未展露,就被一盆冰水浇了个透心凉。

如今谯县那边主要就是两个声音,一种是以原本豫州本地官员为首,他们认为应该以和为贵,与李易好好谈一谈,至于具体应该怎么谈,最后谈成什么样子,那都不重要,反正只要别打仗,其他一切都好说。

从实际效果来说,这种立场可以理解为投降派。

持这个观点的人占据了豫州官员的绝大多数,只是豫州的几个太守已经全被孔融换成了他的人,那些占据豫州中层的声音虽然可以影响结果,却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后就是孔融和他提拔的那些人了,如今李易都砸门闯进来了,他们就算再怎么人,也都是要反抗一下的,可是在决定具体应该怎么应对的时候,内部竟然也产生了分歧。

孔融认为李易势大,兵马精锐,不可硬撼,上策应当是集中现有的兵力,在谯县固守,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等李易赶到谯县的时候应当已经师老兵疲,然后只要继续坚守一些时日,就能耗尽李易的兵马锐气,然后他们就可以鼓舞士气,展开反攻,一举将李易大军歼灭在谯县门外。

刘繇却认为这个法子不可行,因为沿路县城几乎不能对李易造成阻碍,李易根本就是长驱直入,直抵谯县城下,如此李易的兵马根本不会疲惫,相反士气还会越发旺盛,选择谯县固守,根本就是坐以待毙!

刘繇提议,应当立刻分兵驻守各个县城,兵不在多,也不在精,关键是必须对李易层层阻击,即便不能战胜,但也一定要战,拖慢李易的行军速度,增加李易的补给负担,同时还能防止那些县城不战而降,免得继续增长李易的气焰。

刘繇方针就是要李易每城必战,每战必有死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李易的人马拖垮。

而且,一旦李易的脚步慢下来,然后他们这边不管是临时募兵,还是寻求外界帮助,亦或者是给兖州曹操争取时间,甚至哪怕是他们暂时退到鲁郡,反正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想要获胜,就必须先将李易给拖住,把战事尽量延长,这才可能出现转机。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刘繇提出的这个建议孔融可能会采纳,但李易以刘繇为由出兵豫州,尽管孔融明白这只是李易的一个借口,却也实实在在的拉低了刘繇在孔融心中的评价。

孔融已经开始怀疑刘繇的能力,甚至觉得刘繇人品有问题。

在孔融看来,刘繇当时就不应该跑,大丈夫行事堂堂正正,就算李易欲加之罪,那也要有个由头才行,如果刘繇硬气一点,留在那别走,李易难道真能杀了他不成?

结果刘繇自己怕了,跑了,这才给了李易出兵的借口,李易固然卑鄙,刘繇也少了一份担当。

孔融看人就是这样,以个人喜恶定人品,再以人品确定才干,哪怕太史慈,刘馥也赞同刘繇的出兵计划,但孔融还是觉得不妥,认为刘繇这是出昏招,与其将豫州兵马分批送给李易蚕食,最后让谯县无兵可用,还不如直接拉出去与李易决战一场。

总之,孔融那里就是各种争论,一会与外人争,一会自己人跟自己人争,直到陆续传来南顿县令被李易杀害夷族,以及项县投降的消息之后,刘繇一声长叹,放弃了自己意见,一切开始以孔融的意思为主。

李易通过细作知道谯县那边情况后,非常高兴,因为孔融如果采纳了刘繇的建议,他最后虽然依旧能赢,但确实是要多花不少功夫的,对他接下来对阵曹操非常不利。

甚至李易都认为刘繇提出这个战略的根本目的就不是为了获胜,而是拼着宁死也要从他身上咬下一块肉的打算。

奈何孔融不用,固执选择了对他最为有利的方案。

这让李易都忍不住想要给他寄一张好人卡了。

然后就是吕布那头。

吕布非常生气,他是怎么都想不到,李易说好的支援他,为此他还打下了颍川送给李易,结果李易转头就把主力拉到豫州去了。

这简直

吕布觉得自己又被李易给利用了。

很生气,但也非常无奈。

曹操在得知李易大军的实际动向之后,只是沉寂了一天,然后就再度开始蠢蠢欲动,虽然并未直接展开攻势,但依旧让吕布压力很大,好在李易的援兵虽然没到,但这个消息却是已经传开,让吕布的军心比之前稳定了不少。

吕布派人请求徐晃往山阳出兵,合击曹操,却被徐晃婉拒,说是未得李易应允,除非形势实在危急,否则无法出兵。

吕布的人再劝,徐晃反倒是开始提建议,建议吕布坚持坚持,将曹操给拖在山阳,等李易打穿了豫州,然后绕路而上,对曹操来一个前后夹击,岂不美哉?

看完了徐晃送来的信,李易自己都有点脸热,感觉若非吕布与曹操矛盾太大,无法化解,这两人说不定能联合起来对付他。

不过李易很快就释然了,毕竟吕布大概已经习惯了,而且这应该也是他最后一次坑吕布了,最多以后打曹操的时候多用点力,替吕布出口气就是了。

最后,让李易比较意外的是,徐州居然给他送来了一道消息,说是孔融密信陶谦,向徐州求援,让陶谦出兵助他。

不过陶谦并没有做出什么表示,只是在那之后陶谦就开始变得忧愁,甚至都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不过身体依旧还行,并没有要咽气的模样。

李易觉得陶谦现在应该已经把南方的形势看清楚了,包括他在下邳广陵这些地方的布置,陶谦之前不知道是因为他的人设实在太好,陶谦压根没往坏处想,但他现在已经显露了野心,陶谦要是还反应不过来,那陶谦就走不到现在的位置上。

对于陶谦的事情,李易只是稍稍了解就放到了一边,心中并不怎么在意。

因为他可是救过徐州命的,当初徐州被曹操杀的那么惨,朝廷不管,但他李易出手了,孔融虽然也愿意帮忙,只可惜连家门都没走出,就被曹操当头一记闷棍给敲了回去,这个人情陶谦认,但徐州的百姓却是不认的。

所以,孔融求徐州,是求错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