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531章

作者:鹰狐

随着荀攸的加入,李易身边的智囊团再次壮大,再加上李易原本就有的计划,几个人一合计,很快就将之后的大致事情给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队快马出了襄阳,直奔长安方向,送去了李易的公以及刘表的举荐信,然后襄阳城,最大的事情就是刘表的丧事了。

襄阳城里的诸多官员,许多都以为李易要马上任命官员,重新整理襄阳势力,但李易他们想象的要低调的多,之后一连三天,李易都在为刘表守灵,根本不问政事,具体荆州事务,除去兵马相关,其他全都照旧。

众人见李易如此,也都稍稍心安,毕竟李易表现的这么低调,其实也算是在对他们的一种示好。

不过李易也并不是真的只守灵,其他什么都不做。

先荆南那边,李易已经叫人将盖了征南将军大印的公送了出去,并且“不经意”的在刘表的灵堂表示了他要继续征讨扬州的消息。

外人摸不准李易的具体想法,也怀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在征讨袁术这件事的态度上是一致支持的,毕竟袁术跟荆州的仇太大了。

甚至,消息传出去之后,还有不少青壮主动要求从军,希望能跟随李易去打扬州,不过这些人都被李易以暂时不募兵为由给婉拒了。

如此过了两天,聘那边传来消息,袁术已经快要退出江夏了,个别城池有所破坏,但不算严重,在承受范围之内,此外,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袁术派使者找到聘,送来了黄忠的消息。

原来黄忠之前作为俘虏,被拘押在大营后面,所以一早就被扬州军给带走了,后来兜兜转转,又被送到了袁术面前,袁术原本是想杀了黄忠泄愤的,但想到纪灵,于是,袁术就提出用黄忠交换纪灵。

李易得到这个消息后,长长的松了口气,他自然是千肯万肯的,而且让李易感觉好笑的是,袁术担心他不肯,竟然还表示愿意加上许多珠宝来赎回纪灵。

这个其实也好理解,毕竟纪灵是袁术的先锋,是很大的一个功劳,而黄忠虽然武艺很好,但在刘表那里不得重用,也没什么太大名气,两人的“价值”相差实在是有些大。

李易当即给聘去信一封,让他务必要保住黄忠,同时派人将纪灵送往聘处,这件事就交给聘去处理了,虽然李易很想亲自将黄忠迎回来,但此时此刻,他真的不适合离开襄阳。14

第426章 曹操吕布拜把子

数日后,也就是刘表出殡的日子,刘琦忽然回到了襄阳。

关于刘表亡故的消息,是李易叫人传给刘琦的,自然,李易也送去了刘表写的那封信。

刘琦回到襄阳后,一路洒泪,直奔刘表的灵堂而去,当时在场的荆州官员众多,却是少有人敢与刘琦打交道,也就是蒯良,刘先他们,亲自去劝慰刘琦不要太伤心,顺便又送了刘琦一些东西,便于他将来安身。

刘琦是个孝子,不然他压根不敢在这时候回到襄阳,不过,可能是从信中明白了刘表的苦心,也可能是世态炎凉让他心灰意冷,刘琦没有去找李易闹事,甚至连半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只在刘表入土后又守了七天,便悄然离开了襄阳,没有找任何人拜别,也没有任何人为他送行,就那么安安静静的离开了,仿佛襄阳就没有过他这个人一般。

这几天时间里,李易也没有主动与刘琦相见,因为他不知该和刘琦说什么,见面除了激怒刘琦和恶心自己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益处,而且李易自始至终,也从未想过要害了刘琦的性命。

不过刘琦离开之后,收拾刘琦住处的人却是发现了一份书信,是给李易的,于是送到了李易的案头。

刘琦在信中并未提及刘表的生死,只是说荆州百姓近年多受波折,还望李易将来千万爱惜民力,不要再使百姓受苦,如此,他便感激不尽。

然后,刘琦又提了一下刘磐,说刘磐会以荆州大局为重,此时正等待李易派人前去接管兵马。

书信到此便结束了,再无其他内容。

李易放下信,有些感慨,刘琦是个君子,而且还是个悲情的君子。

不管是原本的历史之中,还是现在,都是如此。

或许,乱世,从来都不属于君子吧。

李易正要就此感慨与荀攸探讨一二,顺便拉进一下感情,张辽自门外走了进来,李易请让他坐下后,却见张辽脸色有点难看,不由奇怪道:“文远这是怎么了,难道军中之事有所不顺?”

张辽赶忙摇头道:“启禀主公,主公威名在外,蔡军师等人亦是倾力相助,如今文向掌管四门守卫,襄阳城中兵马皆愿听从主公号令,所以军务上并无不妥。”

听张辽这么说,李易就更纳闷了,张辽自打跟了他就是意气风发的,最近打了胜仗之后更是跟新郎官似的,可今天却是看上去蔫巴巴的,还有点生气跟憋屈,当真叫他奇怪。

张辽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到李易面前,道:“主公,这是伯平写与我的书信,其中之事与奉先有关,还请主公一阅。”

“哦,伯平?”

李易目露疑惑之色,伯平就是高顺,高顺与张辽之间有书信往来是很正常的,可如果张辽特意将高顺的信给他看,这就有点问题了。

李易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太好的预感,打开书信来看,不一会,李易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张辽见状,叹息道:“那曹操也不知给奉先灌了什么汤,奉先竟然与曹操结义金兰,而且这还不够,竟然又让玲绮与曹操长子定下亲事,约定三年之后成婚,这简直唉!”

张辽又叹了一声,道:“伯平不赞成此事,对奉先苦苦劝说,奉先不听,伯平劝说的多了,奉先反而斥责伯平,伯平无奈,又想联合其他人一起劝说,但奉先似乎是铁了心,其他人见状,根本不敢忤逆奉先的意思。,”

“唉!”

张辽连连叹息道:“伯平知道主公与曹操不睦,奉先不当与曹操结义,想将此事告知主公,让主公书信劝说奉先,但又自觉羞愧,对不起主公,只能书信于我,让我转交主公。”

李易这时已经看完,将书信放下。

其实书信中的内容,比张辽说的还要详细一些。

高顺隐晦的表示了,吕布之所以愿意与曹操结义,除了曹操的忽悠之外,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跟李易有关。

李易干掉董卓的时候,虽然让天下人为之震惊,但不少人都认为李易是只取巧罢了,而且手段比较不光彩,甚至还有站着不腰疼的人觉得,那样的机会就算给他们,同样也能做到,只是以他们的人品与德行也不屑为之。

可这次李易打败了袁术那号称三十万的大军,虽然李易还是取巧,但已经没人能继续说酸话了,真正的将李易推到了名震天下的程度。

名震天下是有好处的。

比如荀攸这样的人,曾经李易想招揽,却自惭形秽不敢开口,可如李易名气大了,荀攸自己就屁颠屁颠的送上门来求收留了。

襄阳那些官员也差不多,乖的跟兔宝宝似的,这许多天过去了,不但没一个敢炸刺的,反而都在想着法的凑李易跟前刷存在感。

这是好处,当然,坏处也有,毕竟人红是非多,英才难免要被人嫉妒。

而吕布就是心生嫉妒的人之一。

早先被李易告知了袁术的情况后,吕布很是心潮彭拜,决定要在兖州大干一场,脚踩曹操那是最基本的,运气好了还能南下暴打袁术,然后顺便让李易给他当小弟,以后专门给他出谋划策。

结果吕布那边正摩拳擦掌,手心还没热乎呢,李易这边就打完了。

当时吕布还以为是耳朵出问题了,确认几遍没问题后,胸口就感觉憋闷的厉害,甚至,还有一种被李易给耍了的羞耻,往日对李易积累的好感,也在转眼间跌落谷底。

其实,李易建议吕布去东郡,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曹操添堵,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也算不得是坑了吕布。

因为那时候吕布在长安已经混不下去了,与其被人赶出长安,还不如主动离开保全颜面,而到了兖州后,如果吕布能够忽然变得英明神武,善于把握时机,未尝没有搞掉曹操的机会。

就算袁术那边事了,吕布还可以选择联合李易一起对付曹操,总之是有发展空间的。

只是吕布终究还是吕布,眼瞅着李易名声扶摇直上,而他却没了趁袁术之乱得利的机会,心里自然生出怨气,恰好这时曹操找上门来,将姿态放得很低,然后又是结义,又是许给吕布重利,还以父母亲人被害来博取吕布的同情,最终,吕布动心,直接放弃了李易这个不是盟友的盟友,转而跟与李易有着矛盾的曹操成为了同盟。

李易手指敲着桌面,目光低垂,面沉如水,看上去心情是非常糟糕,张辽见状,也很是揪心,越发觉得吕布干的事情不地道,有想法你可以说啊,毕竟大家都是朋友,结果你不声不响的,直接就跟曹操走到了一起,这让大家以后如何往来?

张辽小声问道:“主公,奉先如此主公是否去信一封,或许还有挽回之机?”

李易轻轻摇头,叹道:“唉,伯平来信时奉先既然已经答应曹操,再加上路途中又有几天延误,事情想来已经确定,我此时再行劝说,除了能让风险讥讽与我,还有何用?”

张辽哑然,其实他也知道,这事多半没戏,只是想到李易与吕布将来可能会因为曹操而走上对立的局面,心中难免难过。

李易看了张辽一眼,轻声安慰道:“文远不必忧伤,其实曹操与奉先此举,并非是针对于我,而是因为曹操家人在徐州被陶谦所害,曹操急于出兵徐州为家人复仇,是故曹操才急于交好奉先,安顿后方,并非是要让奉先针对于我,所以,此事便任由他去吧,唉,只是我担心吕布会被曹操借机算计啊。”

见李易虽然伤感,却一点都没有责怪吕布的意思,张辽越发觉得李易大度,也为吕布叹息,又说了几句话后,便找了个借口匆匆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