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第236章

作者:点小驸马

  这一次乡试的两道策论题目都不算太偏太难......

  因而,考生们所作的文章大都是中规中矩。

  没有想到,这样还能出一篇能够让这两位副主考这般对待的文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亲阅

   主考官想到这里,伸手接过那张考卷,细细看了起来。

  看着试卷,他的表情逐渐发生变化,与之前的张姓考官几乎如出一辙。

  片刻之后,他放下考卷,看向两名副主考,开口道:“不知道你们两位对于这份考卷有何看法?”

  刘姓考官先一步道:“先不论这一篇文章是否言之有物,便是这遣词造句也不符合要求,堂堂一个圣贤门生,却写出这般粗鄙的文章。

  因而,下官以为,若是取了这一篇文章,那么置其他兢兢业业的考生于何地?”

  旁边的张姓考官听见这话,顿时觉得不满,反驳道:“策论之重点难道不是解决实事?

  文章即便再美,空有其表,华而不实,又有何用?

  刘大人难道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吗?”

  “我......”

  刘姓考官听见这些话,想要张口反驳。

  “两位说的都很有道理,取与不取,咱们若是无法定夺,就呈给陛下,相信陛下自有决断,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一旁,主考官看见这一幕,却是开口制止了他们。

  这里毕竟是阅卷的地方,两位副主考当着这么多的人面争吵起来,成何体统。

  两位副主考听见主考官这句话,彼此挑衅的对视了一眼,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而是齐齐拱手道:“下官没有意见。”

  那主考官见到这一幕,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如此,这篇考卷就呈给陛下,两位大人继续阅卷吧。”

  “好。”

  两位副主考听见这话,朝主考官行了一礼,而后,彼此挑衅似的对视了一眼,转身离开了这里。

  ............

  暖阁。

  楚皇看着摆在自己案上的这一张试卷,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这么多的考卷,偏偏只有这一份无法定夺......

  刘成,你猜一猜,这考卷会是谁的?”

  一旁,刘成端端正正的站着,听见这话,笑着回道:“陛下,您就饶了奴婢吧,读书人的事情,奴婢怎么猜得出来......”

  楚皇摆了摆手,说道:“随便你猜,你就是猜这篇试卷是朕所作也没有问题。”

  “那奴婢猜......这试卷是......柳二公子所作?”

  刘成是楚皇的贴身侍从,也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兼秉笔太监,掌管宫里的情报系统,对于京师里面的事情,无论什么方面,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

  京畿之地,他能够叫得上名字的考生不少,可是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最有可能成为京畿之地的解元的柳二公子。

  楚皇听见这话,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随口道:“什么柳二公子,不就是魏国公府里那个小丫头......

  朝廷禁止女子参加科举,她就乔装打扮,女扮男装,这一扮竟然扮了五年。

  她就没有想过,若是自己真的中了解元,乃至于中了会元,成了进士,朕难道还真要给她一个官职吗?”

  说到这里,顿了顿,笑道:“罢了,这丫头也算是有才,短短五年,竟然成了什么京畿之地第一才子。

  这一次,朕不治她的欺君之罪,若是真的中了举人,来年的会试就不要再参加了。”

  刘成听见这话,忙不迭道:“陛下圣明。”

  楚皇又道:“不过,魏国公府家那个小丫头,朕还是有些了解的,她的考卷虽有些新意,却不至于让朕选的那些考官无法抉择。

  因而,这一份考卷,应当是方府那小子的。”

  方府?

  刘成微微一怔。

  陛下说的莫不是方休?

  那个家伙参加乡试,恐怕连第一层阅卷人员都过不去,怎么可能让三位考官把考卷送到圣前。

  他心里这么想着,楚皇已经翻开了考卷。

  只看了一眼,楚皇的脸上就露出笑容,笑呵呵的道:“朕没有猜错,整个京畿之地能够写出让考官无法抉择的试卷,朕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他一人了。”

  旁边,刘成听见这话,心里一惊。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方休那家伙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做什么事情都能有所成。

  原以为参加乡试只是一个流程,却没有想到人家的文章都已经摆到了圣前。

  楚皇笑完以后,翻开了面前的考卷。

  “不错,这经义写的有模有样,是下了些功夫。”

  楚皇看了一眼,随口道。

  这经义若是其他考生写的,楚皇说不定还要骂上两句,可是想到是一个武勋,还是患有脑疾的武勋写的,就不用的赞赏了。

  毕竟,方休是什么样子的人,他还是十分的了解的。

  能让他看书,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更可况是让他看枯燥无味的四书五经,而且还要记下,还有理解其中的含义。

  大致看了一眼试卷的第一部分,楚皇就翻开了下一页。

  这考校四书五经相关内容的第一部分,只能说是答得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错误之处,却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

  贡院那边把这份考卷送到宫里,绝不是因为这第一部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楚皇看着这一首五言八韵诗,顿时,怔住了。

  而后,笑容逐渐消失,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首诗,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感触。

  三名考官看了只是觉得这首诗各方面都很完美,又符合送别的题意,因而觉得很好。

  可是楚皇看了,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片刻之后,他从诗中回到现实,抬眸,看了一眼摆在案上的奏章,叹了口气,感慨似的道:“这野火烧不尽的又岂止是离离原上草......”

  虽然这首诗给了他很惊艳的感觉。

  甚至一度让他以为这首诗是方休那小子提前请人写好了背下来,乡试的时候誊写上去的。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猜到考题,还提前准备好这么一首传世诗词,那是多么巧合的事情。

  因而,也只能说,方休那小子的才能还在自己的想象之上。

  虽是如此,他这么一首五言八韵诗却是不足以让这考卷送到自己的面前。

  真正的重点应该还在后面。

  楚皇这么想着,翻开了下一页,看向了考卷的最后一部分——策论!

  

第三百七十四章 你可以的!

   按照以往的规矩,策论的两道题是由礼部委派的主考定下,但是这一次的题目背后却是有楚皇的授意。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要看一看天下的士子面对如今朝廷面临的两个难题,有何见解。

  当然,楚皇也没有指望这些士子能答出什么子丑寅卯,只要言之有物即可。

  各地只要有一个人能答出一处要点,凑在一起,对于朝廷也是有莫大的好处,所谓集思广益就是这个意思。

  楚皇这么想着,看向手中的考卷。

  中原之祸,非是天灾......

  第一句话就让楚皇的眉头紧紧皱起。

  乡试的卷子,他看过不少,优秀的策论文章,看过的更是不计其数,可是却第一见到有人这样开头。

  而且,语出惊人!

  中原的饥荒,直接原因毫无疑问是连续两年的大旱,可是这篇策论的第一句话却是推翻了这一点。

  既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了。

  人祸......换句话说就是朝廷的问题,朝廷的问题也就是皇帝的问题。

  这一点,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能想得明白。

  楚皇看见这句话,却是没有生气,只是皱着眉头,继续看下去。

  看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这篇策论所说的内容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指朝廷的诸多弊病,并且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中原这一次的饥荒,或许有天灾的成分,但是更多的原因却是在于朝廷救灾不力,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朝廷一直以来的丁银制度。

  这一点只是简单的提了两句。

  后面就没有给出更深层的解答,只是提出了许多救灾的方法,还有就是提升粮食产量的方法。

  “哎......”

  楚皇放下考卷,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篇策论上面所说的每一点,他的心里都明白,确实如此。

  可是作为天子,又确实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毕竟这其中牵扯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许多人的分量已经大到了不能动的地步,若是轻举妄动,必定会引发一场不亚于中原饥荒的灾难。

  楚皇低着头,沉思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抬眸看向身后的刘成,吩咐道:“告诉他们,这份考卷,朕看了以后,甚为安慰,朝廷有此等关心百姓的士子,乃是朝廷之幸......”

  刘成听见这话,眼眸之中流露出震惊之色,怔了一秒,方才反应过来,忙不迭躬身道:“是,陛下!”

  ............

  准备已久的的乡试结束了。

  方休躺在方府的摇椅上,与几个小丫鬟打着牌,竟然觉得一阵无趣,仿佛人生当中突然失去了一个目标。

  当然,这种情绪只是出现了一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炸!”

  方休甩出手中的一副牌,笑呵呵的看向几个小丫鬟,问道:“有没有接的?”

  几个小丫鬟看见四张同样的牌,全都摇头叹气。

  方休见状,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把手中的牌全部甩完,刚准备说些什么。

  院门口的方向就传出来声音:“欠你的一千两银子......”

  方休转过头,就看见吴毅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面前。

  他的手里拿着一张宝乐坊的银票,整个人如同焉儿了的茄子有气无力的,看他的那副模样,仿佛经历了多少的苦难。

  原先白里透红的脸庞,此时此刻只剩下了苍白,就连说话的时候,都好像没有多少的力气。

  简直比原先还没有成为校尉的他更加萎靡。

  方休伸手接过递给自己的银票,看了一眼,确实没错。

  宝乐坊的银票,一千两银子。

  虽然知道他已经找到了赚钱的法子,却没有想到,短短几天,竟然能有一千两。

  方休有些诧异的看着吴毅,问道:“做那个这么赚钱吗?”

  吴毅听见这句话,黯淡的目光转向方休,看着他:“你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