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352章

作者:东一方

凭什么杜启要压住大唐。

即便杜启的手中有极为厉害的武器,但在当下,李世民也有十足的斗志。

李渊说道:“罢了,你自己绸缪便是。”

“儿臣告退!”

李世民站起身,便离开了大殿。

李渊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他再度喟然叹息。因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夏国和大唐更是不可缓和,已经是必须覆灭一方了。只不过杜启的实力越来越强,李渊的内心很是担心。

李世民回到了大殿中,房玄龄便到了。

房玄龄说道:“陛下,如今征召的士兵,已经全部征募完毕了。且如今补充的常备军,也已经是全部齐全。聚集在长安的兵力,再度到了二十万之众。眼下军中上下,正在操练,以形成战斗力。”

李世民颔首道:“操练是要进行的,不过毕竟都是府兵,本身就有一定的战斗力。玄龄,军中将士的兵饷,以及将士的伙食,一定是不可能克扣。眼下军心要稳定,更要鼓励士兵的斗志,那就不能短缺了士兵的伙食和兵饷。”

房玄龄道:“陛下放心,朝廷虽说如今赋税大减,但这些年大唐国库充实。而且各地的粮仓都是充足得很,足够供应。”

李世民颔首道:“那就好。”

他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我们眼下,就等着波斯的消息了。一旦波斯出兵,我们也就火速出兵。只是肃州酒泉方向,希望李勣尽可能的多拖延时间。”

房玄龄道:“李勣是善于谋划之人,他会安排的。毕竟此前,陛下已经是告知了他。所以如今,陛下只需要静观其变就是。”

顿了顿,房玄龄再度道:“不过还是应该传信过去,通知李勣,让他要做好坚守的准备。因为一旦波斯迟迟不采取行动,李勣未必能镇守这么长的时间。总之,让李勣临机决断。”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你安排就是。”

君臣两人说着前线战事的话,更也是有着期待。

一切就绪,就等波斯的消息了。

在大唐境内的风波虽说在持续,但区域稳定后,而六月的酒泉更是炎热。

镇守酒泉的李勣,压力越来越多。

这一段时间,他一直镇守。

毕竟不曾出战。

而杜启一方也始终是不曾进攻。

对于李勣来说,杜启越是不进攻,实际上李勣越是承受巨大的压力。相反,如果杜启进攻,因为李勣准备得充分,能借助城墙抵挡炮轰,他六万左右的兵力也是足够的。

这一日,城楼上。

李勣正巡视城楼上的防守时,却是士兵来通知李勣,说长孙无忌请他前往。李勣只能是中断巡逻,便直接回到了房间中。

李勣看向长孙无忌,说道:“齐国公,你通知我回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长孙无忌道:“李总管,如今长安方面来了消息。大唐境内,陛下大肆的抓捕夏国商人,而且陛下已经是再度召集了二十多万的大军。等到波斯方面出兵,陛下就会出兵和杜启再战。眼下陛下的传信,是让我们争取尽量的拖延时间,越长越好。当然,实在是守不住,而波斯也没有动静,那么我们就得自谋出路。”

李勣颔首道:“眼下倒是无妨,毕竟还能坚持。眼下,还有充足的看粮食等。”

长孙无忌道:“总之,咱们也要做好后路的准备。”

李勣点了点。

他和长孙无忌仔细的商议着,筹划着后续的安排。既然是要布置,自然是要把一切布置妥当,确保不会出现不曾预料的情况。

第1137章 及时的消息

及时的消息

酒泉城外,夏国军营。

杜启正在看报纸。

这报纸是大唐境内的报纸,经由不良人转交过来的。事实上如今大唐境内的报纸,早就已经更换了人,不是杜启掌控,已经变成了大唐皇室掌控。毕竟如此重要的一个舆论渠道,尤其在大唐和夏国如今已经是敌对的情况下,李世民不可能放弃报纸这一个重要的舆论地点。

报纸上的消息,赫然是大唐抓捕无数夏国商人的事情。

这已经是连续大半个月刊登消息。

大唐方面,甚至于开始诬陷诸多的夏国商人,说这些夏国商人是杜启的眼线,以便于能取得舆论上的主动,不至于处于被动一方。

杜启对此,并不意外。

这是大唐最正常的手段。

杜启颇为意外的是,李世民竟然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

,还要如此火上浇油,使得双方局势愈演愈烈,这摆明了是要对战到底。

问题是,李世民要对战到底,却又不曾增兵驰援李勣。

任由李勣被堵在酒泉城。

杜启心下总觉得情况不妙,他仔细把诸多大唐境内的消息汇总,全部重看了一遍,但依旧是不曾发现有什么状况。

因为大唐方面,暂时看不出任何的异状,也无法判断李世民的意图是什么。

毕竟李世民不曾采取行动。

就在此时,却是有士兵撩起营帐门帘进入,士兵行礼道:“陛下,余得水余帅求见。”

“传!”

杜启吩咐一声。

杜启倒是有些意外,因为余得水一直是坐镇帝京城,调度所有不良人的。要知道天竺刚刚全部攻克不久,关系到天竺的根基,所以余得水的不良人一直在天竺各地安排,确保把天竺彻底纳入掌控,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不多时,余得水进入。

余得水进入后,躬身向杜启揖了一礼。

杜启道:“余得水,你直接从帝京城到前线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余得水回答道:“回禀陛下,西域方面有了情况。和我们西域交界的波斯国,军队频繁调动,已经是汇聚了十余万之众,而且这些镇压在波斯国边境的力量,大有侵袭夏国边境的可能。因为事关重大,而国内兵力不多,故而臣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以便于通知陛下。”

杜启听到后,脑中一下就闪过了一道灵光。

明白了!

杜启终于是明白了。

原本杜启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李世民和夏国交恶,处处如此的强硬,但是,李世民又一直不采取行动,而是一直按兵不动,甚至于李勣在酒泉县城也是镇守不出。

上一篇:巴比伦帝国

下一篇:工业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