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124章

作者:东一方

众人神情肃然。

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自己思虑着,因为这事儿还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第949章 再出征

再出征

大殿中,气氛颇为凝重。

暂时谁都没有率先说话,因为涉及到西域的事情。尤其瓜州落陷,苏定方竟然似乎归顺了杜启,这是一个震动大唐的消息。

大唐立国十数年。

从未有这般的情况发生。

李世民见众人都没有说话,目光一转,忽然落在李靖的身上,沉声道:“卫国公,你和苏定方的关系不错,你说一说,他是否真的投降了杜启。”

李靖颇有些苍老,但他很少介入政务,不问世事,所以李靖气色不错。他面对李世民的询问,郑重道:“陛下,苏定方的为人,臣是知道的。他一贯忠于陛下,一贯忠于大唐,不可能做出背叛之举。臣倒是认为,可能这是杜启放出的消息,以便于离间我们君臣关系。”

李世民道:“卫国公所言有理,苏定方其人,的确忠贞不二。他在瓜州,朕是放心的,所以如今传出的消息,极可能是杜启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长孙无忌忽然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想法,或许能判断苏定方是否投敌。”

李世民道:“说!”

长孙无忌道:“如果苏定方不曾投敌,那么苏定方在长安的家眷,肯定还在。如果苏定方已经投敌,那就证明是杜启早早安排的。所以眼下,只需要查看一番即可。”

李世民点了点头,朝唐真点头示意。

当即唐真就去安排。

李世民又看向众人,说道:“苏定方的事情,暂时就不做讨论了。说说吧,如今瓜州落陷,我们作何应对?”

长孙无忌道:“陛下,其实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要出兵。尤其瓜州都落陷,我们就更必须要出兵。眼下的应对,便是准备和杜启一战。至于另外的,则是封锁消息。瓜州的消息,暂时不宜传开,即便我们出征一事,也不宜大张旗鼓的宣传。”

李世民颔首赞同长孙无忌的分析,眼下的确要镇压消息。

至少,拖延消息传开的时间。

长孙无忌继续道:“陛下,甚至我们当下,还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如果杜启意图借助瓜州作为桥头堡,进入大唐,那么我们更是要全力以赴。”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没有多说话。

其余人,也都有些沉默。

眼下的消息极为不利。

一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外面又有急促的脚步声传开,一名内侍急匆匆到了唐真的身旁,低声了说了一番话后。

唐真摆手让内侍退下,便走到李世民的身旁,道:“陛下,人去楼空,苏定方的家眷早就消失了。至于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暂时不得而知。”

“混账!”

李世民一巴掌就拍打在案桌上。

怒不可遏。

他没有想到大唐境内,尤其天子脚下,帝都长安,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尤其这是苏定方这样的重臣家眷,悄无声息从眼皮子下全部离开了,让李世民觉得不可置信。

众人一看到这样子,便知道了结果。

李靖更是心头喟然叹息。

苏定方是李靖带出来的,尤其苏定方更是李靖的弟子。如今苏定方发生了这般事

情,李靖内心也是颇为无奈。

李世民环顾众人,道:“苏定方背叛大唐,打开城门投敌,该死!待朕率军杀到了瓜州,再来处置苏定方。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大军誓师出征,讨伐杜启。”

“是!”

众人齐齐应下。

因为先前就已经定下了出征的策略,现在只是安排下去。

众人下去后,李世民一个人坐在大殿中,神情颇为凝重,更是透着冷肃。李世民执掌大唐已经很多年,但从未有一刻是这般的愤怒,更觉得处境不妙。

即便上一次在西域,他率军不战而撤退,当时虽说李世民面子上被削,可实际上李世民的心情还好,只是有些复杂而已。

如今,则是无比的愤怒。

因为不仅丢了瓜州,甚至于苏定方都投降了杜启,这是李世民无比愤怒的。

“报!”

就在此时,又有内侍进入。

内侍是李渊宫中的人,他站定后道:“陛下,太上皇请您去一趟。”

“知道了。”

李世民回了一声。

此刻李渊介入,李世民的情绪更是复杂,也更是烦躁。他等内侍离开后,又静坐了一会儿,才站起身往李渊的宫中去。

李渊如今,又苍老了一些。

已经白发如霜。

甚至背脊都佝偻起来,不过李渊的精气神还算不错。毕竟这一世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得到了一些缓和。虽说李渊不原谅李世民杀兄灭弟,但因为杜启的一些原因影响,李渊对于李世民的芥蒂少一些,也更为关切李世民。

李世民上前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李渊道:“皇帝,坐吧。”

李世民撩起衣袍坐下,便道:“不知道父皇召见儿臣,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渊说道:“朕听闻西域传来消息,瓜州落陷,且瓜州刺史苏定方投敌,侯君集更是兵败被擒。整个瓜州,如今局势颇为糜烂。”

李世民说道:“父皇明鉴,瓜州的确是落陷,苏定方也投敌。正是因为苏定方的

投敌,导致了西域瓜州局势的糜烂。”

李渊面色冷肃道:“朕不管这些原因,朕就问你一句话,眼下瓜州出了问题,你是否要率军出征,讨伐杜启。”

李世民道:“朕已经调集兵马,准备出征。此次出征,还是和上一次一样,调集二十万大军,且会有李靖统兵。”

李渊说道:“皇帝,朕要随行。”

上一篇:巴比伦帝国

下一篇:工业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