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607章

作者:贪狼独坐

反而是不辞辛苦的奔忙,不断的为一名名患者诊治。

急匆匆的给刘大夏说完这句话,她就抛下了这位名臣径直继续给看诊的灾民看病去了。

这看得刘大夏浑身舒坦,老家伙一派学究风骨。

讲究的就是个“民为先,社稷其次”,连社稷和君都能为轻的,自然更为重民。

于是老家伙没有丝毫不高兴,反而吩咐边上被派来帮忙的刘瑾要多多照看张神医。

还说自己先去把粮秣派发了,再统计一下灾民情况。

待张神医忙完,自己再来拜访请教。

要是谈儒家经典神马的,刘东山自问可舌战群儒不落下风。

可要说到杏林之道,老家伙就两眼抓瞎了。

术业有专攻嘛,老家伙如果治国治民治水还能混迹一下江湖。

可要说治病这就抓瞎了,还得张嫣然这位专业人士来才行。

刘大夏并没有等的太久,就在他忙活着让人分配被褥粮秣的时候刘瑾找上来了。

“此为唐夫人所著论灾后防疫综述,老大人可以瞧瞧”

若是换做平日刘大夏肯定不会对阉人假以颜色,可如今他却和颜悦色。

反而对着刘瑾微微作揖:“麻烦先生了辛苦”

他这一礼叫刘瑾着实受宠若惊,赶紧连连回礼:“不敢当不得老大人如此”

“当得西涯与老夫信中已然言说先生之事”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刘大夏能对刘瑾持礼,自然是有其原因根底的。

李东阳七窍玲珑心如何能不知道,刘大夏这等老学究对阉人有着极其之深的偏见

若刘瑾一如历史上那般只是个弄臣佞阉,李东阳未必就看在眼里。

只是现在的刘瑾已然不同往日了,人家不仅手握内库与英国公府合营的大部分铺子。

且经营的有声有色,这回筹集救灾物资他也是卖了死力气了。

本来依账本能抽调出来的粮秣仅二十万石,硬生生被他压缩调配后增加到了三十万石的地步。

武库司内大部分存下的老旧军装,也是他提出可给灾民换上的。

既是能吏又是太子身边近臣,还不辞辛苦随太子去救灾。

那李东阳就觉着自己应该给刘大夏说道说道了,别到时候刘瑾去了还得吃白眼。

果然,刘大夏这老学究一看到信态度就改变了。

倒是刘瑾受宠若惊,要知道这些个老学究们可从来不给他们阉人好脸色啊

如今居然向自己行礼了,刘瑾这顿时觉着自己的脸面跟羊皮筏子似的“蹭蹭蹭”的胀起

“先生有为百姓之心、拳拳忠国之意,不惜以身犯险前来此处老夫自当敬之”

刘大夏学问精深,但只是困于己身见识。

张小公爷与他经筵辩讲之下,对他的冲击是极大的。

从困惑、不解到沉默,然后慢慢的开始试图去理解。

当他突破了这层枷锁之后,深厚的学问底蕴让他一下子升华了。

他开始看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更加的让他看的更清晰了些。

以前某些东西崩塌了,但新的东西又填充进来了。

曾经的疑惑不知不觉间,竟然自己理顺了起来。

“先生自是当得的”

刘大夏一脸肃然,对着手足无措的刘瑾道:“既有此心,又为国事老夫自当敬之”

这一番话说的老刘,差点儿就眼泪飙出来了。

他们这些阉人很多时候其实极其自卑,这种自卑又在身份是伺候的位置上被固定住。

于是多数会造成一定的扭曲,这样的扭曲并不少见。

有大成就者的太监们,几乎都是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比如第一位入驻显忠祠内官怀恩,他几乎是一门心思的都扑在了为皇家尽忠份上。

给刘瑾宽慰了一下,刘大夏便再次投入到了分配中。

倒是这次刘瑾没有走开,而是留了下来不时给刘大夏提出些意见。

还真别说,一心扑在货殖上的刘瑾是真学到东西了。

刚开始刘大夏还是客气礼貌的听几句,但很快的就开始主动询问刘瑾的意见了。

比如粮秣分配问题上,刘瑾就提出统一施粥并不合适。

且时间上也来不及,可以分段施粥。

青壮多为体力活儿,可以晚点吃但需要有盐巴和少许肉糜。

此番前来军中携带有草原的肉干,可磨成粉末添加一些。

老人、孩子、孕妇及生病者,适量的添加些许应当是足够支撑到下一批粮秣抵达的

而随着军伍的入驻,整个州府开始更加有序的运转起来。

一部分的兵力被散出去,顺着直道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捕杀。

这一次的洪水当地的百姓遭灾,山上很多藏着隐户也藏不住了。

饭总是要吃的,无论愿意不愿意他们都必然要动手抢劫。

所以作为国防军必然是要清理他们的,其次则是要围山打猎。

粮食紧缺,如果是个人这个时候打猎恐怕难以打到什么好猎物。

但围猎就不一样了,尤其还是武器装备在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军伍去围猎。

那对于整片山林的动物们来说,相当于是灭绝性打击

“此番天灾,是危亦是机”

刘大夏忙完了自己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被拉到了张小公爷的车房里。

太子朱厚照、刘瑾甚至前段儿在大坝上病倒的白昂,都被拉来了。

眼见张小公爷低垂着眉眼,轻轻的拨弄着碳炉。

“中原腹地耕耘千年,地力早已耗尽本该休耕,奈何丁口众多休耕不得。”

聊到这个问题,刘大夏就只能是叹气。

土地兼并的严重性,他算是彻彻底底的看到了。

隐户越来越多又触及士绅的根本利益,这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原本国朝置换关外之地已然成行,然故土难离大部分还是不肯就此离去的。”

提到这件事情张小公爷自己也很气闷,好处给的不可谓不少。

然而动弹的多数也都是小户人家,稍微有点儿产业的根本就不肯动弹。

尽管他们不敢阻拦,却也还是背地里大量收购土地。

这使得更多的稍微宽裕点儿的家族,也不敢轻易的搬走了。

毕竟这里已经成型了,出了关外还不知道啥情况呢。

顶多是将家里部分人派去探探路,若是合适再分配些许人手去占个位置。

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伍)

“此番灾变,哪怕是清淤完成已至秋收了些许大户人家尚可,小户人家怎么办”

刘大夏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他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以往都是国朝出粮赈灾至冬后,但这必然是要死不少人的。

尤其是大灾之后仅仅是依靠国朝的赈济,哪里能救得几个人

粥只能是混个水饱,如何能跟米饭一样饱人。

吃不饱的情况下自然疾病丛生,尤其冬季要到来这更可怕。

以往冬季不少人都得冻饿而毙,如今遇上洪涝绝收情况只会更严重

刘大夏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掉的话,哪怕是暂时支撑住了最终也会演化成暴乱

国朝一直输血的话,对于国朝来说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救济一时还可以,一直救济到春季还得准备良种

这尼玛地主家也扛不住啊

别看现在国朝粮秣充盈,但刘大夏又不是那等初入朝堂的小年轻。

他很清楚这是暂时的、也是不充分的,不能被眼前这点儿粮秣给遮住了眼。

国朝腹地受灾绝收,这就意味着到明年夏收这里都不会有粮秣上缴。

也就是说明年国朝在粮秣税务上,就得差一大截。

这边拼命的支出,明年又少了一大截粮秣税赋。

且谁又敢保证,明年就一定风调雨顺

若是再有灾患,怎么办

西南又是新征之地,免不得大军驻守、平乱。

大军现在又不再屯田了,新征之地还得执行一段儿的怀柔安抚。

方方面面国朝都得烧粮食啊

且若是江南一地再有灾患,夏粮收不上来国朝可就得面临大问题。

“此番整饬之后,灾民无所事事亦易受蛊惑,难保不成其害。”

随着张小公爷的娓娓道来,刘大夏也不住的点头。

这些灾民现在其实大部分开始闲赋下来了,让他们呆在这里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想要体现他们的用处,就得让他们活泛起了。

国朝如今在草原上还是缺了不少人,这批人过去未必就能耕作。

但能分配牛羊马匹给他们养,这些回头也能换钱啊

比他们在这里无所事事要强多了,且他们成批的迁徙土地也空置下来了。

中原腹地多年耕作之下,地力损耗极为严重。

每年的收成都在减少,且丁口太多、田亩不足。

这历来都是国朝头疼的问题,这次干脆可以一并解决。

只要这些小户都置换出去了,国朝收回来后反正明年也赶不上了。

正好可以休耕,这些百姓到了草原上放牛羊亦是好事儿。

牛羊肉通过货殖会,可以从产粮的西南边陲换回来米粮。

互通有无,才能够保证国朝的正常运转

“老夫这便回去准备一番,各州府户籍名册此番亦应做整肃了。”

提到这个事情,刘大夏脸色就很难看。

不清理不知道,这一个大灾下来啥都变得清楚明白。

很多隐匿的隐户藏也藏不住了,直接曝露在了刘大夏的视野之下。

上一篇:大魏能臣

下一篇:巴比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