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213章

作者:贪狼独坐

尤其是熊烈山肃容不语的时候,那股子金戈铁马的气息顿时弥漫开了去。

“见得熊将军穿此服,老夫都想要穿上一套了……”

长宁伯看着这身衣服,苦笑着道:“只是老夫亦清楚,穿上是肯定没有熊将军如此威武的。”

这倒是长宁伯说了实话,他们一水儿的都是京师纨绔外戚。

一个二个年纪大了,平日里不是流连青楼就是吃喝玩乐。

弄的身娇气虚,穿上这样肃杀的军服能好看才怪了。

只能是穿着显得不伦不类,显得沐猴而冠一般。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头名毕业受御刀,老臣约斋欲请辞

当弘治皇帝在御书房里看着熊烈山穿上这身军装走出来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拍板了。

就这套!而且要求必须给他也定制一套!

弘治皇帝自然是必须有一套的,甚至他的那套跟其他人的都必须不一样!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张小公爷拿出来的是一个条形盒子。

交给了萧敬打开来,第一个盒子里装着的是一把精工打造的宝刀。

萧敬楞了一下,还是将这把刀呈给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看着这把刀,也有着发愣。

却见刀鞘装饰的极为华丽,镶金错银包裹着绿鲨鱼皮刀鞘。

上面还镶嵌着一圈的红珊瑚、绿松石,甚至还有几枚宝石。

整把刀的刀鞘到刀柄,甚至刀格都精细的全数用了斗牛纹缠绕着显得格外华贵。

刀身并没有特别的长,看起来是多参考于绣春刀。

只是更适合于战阵劈砍,看来此刀不仅是华丽那么简单。

“咔咔咔……啷~!”

弘治皇帝抽出刀来,不由得目光一凝“此刀……不止千炼罢?!”

“陛下目光如炬,此刀为铸造司水力重锤五千炼所成!”

张小公爷肃然的对着弘治皇帝躬身拜道“还请陛下看刀上铭文!”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楞了一下,他刚才比较注意到的是刀身和刀刃。

听得张小公爷的话,这才望向了刀格处刀身。

却见上面除了打上“弘治十四年大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优等天字第一号”的字样。

而下面则是更有一行小字帝亲赐之,帝魂!

“此刀能配者,唯帝事学院最终成绩头名状元者。”

张小公爷对着弘治皇帝后撤两步,躬身大礼道“由陛下起,此当为帝国定律!”

“此刀,每期帝事学院生员考核唯有头名可得!”

“而此次军服授领,亦须陛下亲授旁人不得干预!”

弘治皇帝听得玉螭虎的这话先是一愣神,随后便是常常的吁出一口气。

将此刀放回了长条箱子中走下玉阶,亲自将张小公爷搀扶起来“痴虎儿……拳拳忠义之心啊!!”

以弘治皇帝的眼光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张小公爷这是在为他、为皇家收军心呐!

这些个毕业的武举子们成为武进士,天子门生的名号下他们只需为帝国卖命皇家又怎么可能亏待他们?!

有了这些个武进士们源源不断的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中走出来,逐渐的替代老旧卫所。

待得他们将整个帝国的军队全数替换后,这帝队皇家又怎能不如臂使指?!

这将彻彻底底的奠定皇家的根基啊,只要皇家后续的子孙不要太蠢维持住军队的威望。

那么这皇家对整个帝国的控制力,绝对不会减少半分。

弘治皇帝激动了一会儿,便平复了情绪。

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题,背着手居然离开了御书房径直向着门外走去。

“痴虎儿,陪朕走走罢!”

张小公爷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听话的跟在了弘治皇帝身后缓缓的走了出去。

陈侗早已经带着侍卫们在前面开路,他们很清楚弘治皇帝一般离开御书房后散心会往哪里去。

这皇宫内弘治皇帝很多时候其实逛的不多,若是真的其闷时唯独去的就是御书房外的一处小花园。

“痴虎儿,约斋公给朕上表请辞了。”

这些奇花异草其实弘治皇帝还真的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欣赏,他只是单纯的望着它们发呆。

张小公爷听得这话不由得笑了笑,狡猾的老家伙啊!

他大概是看出来弘治皇帝即将开始对帝国的很多弊端进行革新了,革新就意味着屠刀的举起。

不懂事儿的那弘治皇帝刀,可就得砍下去了。

那些巨炮的铸造让弘治皇帝的信心突然多了几分,最重要的是汪直他们从九边带回来的密报……

看着密报上的消息弘治皇帝气的一整天都没有吃下饭,还是周太后听说了与张皇后一并来劝。

弘治皇帝这才勉强吃了些许,但依旧咽不下这口气。

密报上一桩桩、一件件,几乎让弘治皇帝背脊都在发凉。

这么多年九边居然都没有被攻破,这简直就是百五十年的大明先帝们集体显灵啊!

报损消失的碗口铳实际上跟真正消失的碗口铳,完全对不上数!

汪直带着人跑遍了整个九边,细查之后的结果是至少六成的碗口铳已经不见了!

去了哪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还是不知道。

这如何能不让弘治皇帝震怒?!

吃空饷的情况更加严重,甚至逼反卫所兵丁的事情都发生了至少近百宗。

牵涉到的几乎是整个九边所有的卫所,但这些个将校们跟鞑靼人较量不一定行。

却在镇压卫所兵丁一事上那叫一个大行特行,而且是非常的大行特行。

甚至他们镇压到连国朝都没有发现居然九边已经是爆发了这么多次,卫所兵丁的反叛。

不是没有御史们发现这个问题,但没有人敢深究、查探。

这些九边的将校们已经因着此利益,苟合在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人想到打破这个利益链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轻么……便是“逼反九边”,背负上这条罪名你想查也难。

如果还不识相或者国朝真的要追查,那么就丢出去几个人扛锅。

大家会替他照顾家小,但他要咬死是自己的问题一力把事情扛下来。

若是钦差还不依不饶的,就会出现弥勒妖人、白莲妖人、山贼土匪……等等劫杀钦差。

到时候死在了九边,可就真不关他们的事情了。

那些路过九边的文臣们,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情而是知道了没有人敢干涉。

这其中牵涉的太大了,招惹的人太多了。

逼急了,这些个杀才未必就不敢去灭你满门啊!

而他们自己则是出关创一支板升,寻机再使银弄来户籍文本堂而皇之的回到大明……

“无耻!国蠹!皆属奸佞!!”

弘治皇帝哪怕是现在提到这件事情,依旧是呼哧呼哧气的整个人都要炸了!

第三百五十章 约斋避祸养老院,螭虎损招再套圈

“陛下,事已至此气亦无用……”

张小公爷苦笑着拱手作揖道:“如今鞑靼达延汗新丧,为了汗位他们还得再争夺一段儿九边暂应无恙。”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深深的吐出一口气。

也正是因为虎头老国公阵斩了达延汗,弘治皇帝这才松了口气。

九边除了那些个将校们的问题,还有便是当地士绅豪族的问题。

王越他们这票人为何被弹劾?!虎头老国公曾在九边的屯田之举为何亦被弹劾?!

说到底,就是他们极大的影响到了当地士绅豪族的利益。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影响到了这批人,往关外倒腾物资挣钱啊!

一口铁锅,关内卖多少钱?!

沈二山作《宛署杂记》有载“大铁锅十口,灶全,银七钱五分”,十口才七钱五分银子啊!

可这铁锅到了关外就不止这个价儿了,哪怕是英宗时期卖给火筛的铁锅一口就得二疋绢啊!

土木堡与英宗一并被俘,后来高升至内阁华盖殿大学士李文达撰《古穰杂录》记载了这一段儿。

那是景泰七年兴济侯杨思敬以使臣身份,见火筛也先的情况。

“此铁锅出在广东,到京师万余里,一锅卖绢二疋,使臣去买,止与一疋,以此争闹……”

“卖锅者闭门不卖,皇帝如何得知?!”

以《万历会计录》为算的话,每疋绢的价格在7钱到8钱银子之间。

这算算都特么天价儿了,哪怕他们按一口铁锅两疋绢的卖,价格也能飙升到一两银子左右。

利润妥妥翻了二十倍啊,这还是大铁锅若是小铁锅成本自然更低了!

而且他们怎么可能只卖出一两?价钱必然是卖的更高。

马大胡子肿么说来着,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这利润已经不止300了,并这还只是往关外倒腾物件儿。

关外的物资倒腾进来那也挣钱啊,挽马七八两、良马十二三两。

毛料成色一般三五两,上好的十几二十两打不住。

鞑靼火筛又不使银子,多用此结算。其中前后折算扣除,又能挣一笔。

此外还有盐、酒、布料、刀剑铁甲……等等,哪样可都是挣大钱的玩意儿。

这前后利润一叠加恐怕800,甚至1000都有了罢?!

您说断了人家财路,他们能不搞英国公、搞王越么?!

而这等好处士绅豪族们自然是不可能独吞的,九边的将校、朝堂上曾经与他们勾连的那些。

上下左右全都是分润者!

为何九边屡断互市?为何朝臣们亦是不愿互市?!

因为这断了大家的财路啊!

这种思路就与禁海是如出一辙的,彻底不禁海他们如何走私挣大钱?!

“邃庵公如今在九边,又得汪公秘授机宜想必便是不能抵之亦可稳之。”

张小公爷其实想的是,历史上杨一清算是好大的名头啊!

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这样的人在九边即便是没法搞定那些将校。

但至少维持住局面,应该是可以的。

上一篇:大魏能臣

下一篇:巴比伦帝国